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

而那些當地的土著武裝,幾乎沒有抵抗的能力。

畢竟相比於成熟的火槍和火炮,他們手裡拿著的弓箭、長矛、斧頭,幾乎是不夠看的。

這種武裝力量在面對那些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等國家的武裝商船時,幾乎是一面倒的屠殺。

這種事情上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無辜的,這些時不時就從商人客串一把海盜的西方人沒有一個不是依靠著這種路子起家的。

朱由檢的那種,以高額稅收統治,但是給予其最基本的生存保障的方式已經算得上是相當懷柔的政策了。

說不定對於這些人來說,大明的殖民統治將會讓他們感受到一種如同救世主出現一般的春風襲來。

呂宋,是朱由檢一早就定下的殖民統治第一站。

因爲這裡其實有著不少漢人在此居住,鄭芝龍就曾經在大明動盪的時候將東番島上那些活不下去的漢人,收取一定的酬勞之後送到呂宋去。

讓他們在當地再一次的開墾農田,重新生活。

只不過這些前往呂宋的漢人相比於當地的土著生活條件還是要好一些的,畢竟在鄭芝龍和荷蘭人的影響之下,現在敢於觸碰漢人黴頭,或者說觸碰大明威嚴的人幾乎是沒有了。

誰也怕會不會今天欺負一把漢人,明天大明的軍艦就開到自己家門口了。

於是,大明準備開始屬於自己的殖民地計劃。

...

教育部內。

黃立極一臉惆悵的看著朱由檢下的旨意,滿頭直冒汗。

嘴裡還止不住的唸叨著:“這陛下..這不是把我這一把老骨頭往火坑裡推嗎?這活..咋就攤到我身上了..唉!”

新式學堂,是大明教育體系之中很重要的一環,擔負了爲所有參加新式科舉的學生士子普及新學知識,並且在民間宣傳的重要作用。

一直以來,朱由檢都沒有放棄過對新式學堂的投入,反而是在全大明各地積極推進民間辦學的存在。

也就是官辦學堂佔據大部分,民辦學堂只要願意遵守大明的相關教育法律,那麼一樣也可以從教育部下屬的印刷廠裡訂購新學教材。

招攏一些有新學底子的老師先生之後,只要能夠招收到肯跟著學習的孩童,那也算是可以開班授課了。

但這樣做也有一個很明顯的弊端。

那就是與公辦學堂之中,大部分的開支都由朱由檢的皇家國庫以及當地衙門買單不同,這些民間私辦的學堂那可是要賺錢的。

很多東西,一旦牽扯到賺錢,那勢必就會出現問題。

比如說最近就已經有東廠的廉政督查抓到了教育部一些官員的小把柄,不少地方的新式學堂頗有掛著羊頭賣狗肉的嫌疑。

明面上,那可都是正兒八經的新式學堂。

可要是將孩子送到這裡,三天兩頭的那些學堂裡的先生老師就會使喚孩子回家要錢。

教學沒整明白多少,但是收錢那可是個頂個的手段花哨。

按理來說,哪怕是民間私辦的新式學堂,那也是要經過教育部或者當地主管教育的衙門官員準許才能夠開辦出來的,並且在發手續的時候當地的官員那可是要實打實的上門去看看學生、看看老師、看看校舍環境。

各方面的條件,評估之後覺得差不多能夠符合要求了,才準許其繼續開辦學堂。

不然,今天開辦的學堂,明天就得關門歇業。

手續辦完了,後面可不代表就此結束了,當地的州縣官員也應該時不時的下去轉上幾圈。

瞭解一下孩童們在新學學堂之中能不能夠學習到正經的新學知識。

一來二去的,也就能夠保證這些民間自己辦學的學堂內的教學質量不會出現太大的差錯。

壞就壞在了收錢上面。

由於新學教育在大明可以說是個新鮮玩意,不少地方的孩童父母都願意將自己家裡的孩子送到這學堂之中。

可畢竟,由於不同的地區差異。

所以每一個地方的公辦學堂,也就是朝廷設立的免費學堂的質量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異的。

比如說,在京城內。

那公辦的學堂內部的先生老師,有時候都是一些地方上的大學院的老師親自閒了出來授課。

最次,也有一些大學院內的學生出來免費的過上一把當先生、當老師的癮。

就是平時了..那裡面也充斥著大量當初沒有考過新式科舉的學生士子,或者一時半會不願意進大學院內學習的學生,都會在這裡賺錢貼補家用。

可要是將目光放在一些人口頗多,但是內部連一個大學院、當地都沒出過幾個考上新式科舉的學生士子的地方,那教學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當地的百姓爲了不耽誤自家孩子的前程,便會將自己家裡的孩子送到那些需要花錢的民辦學堂之中。

畢竟交了錢的,總是比不交錢的地方讓人安心。

還有一些地方是官辦的學堂之內,連校舍的數量都不夠,沒有辦法收納所有想要學習新學的學生,最終也只能分流到那些民辦的學堂中。

不少人就看中了這之間的利益,毅然決然打著投身大明教育事業發展的名號。

開辦了一大堆的民間新學學堂。

可一時半會,他們也一樣缺少老師先生啊!到時候,當地的衙門官員上門聽課可怎麼辦呢?

他們也有辦法。

還分爲好多個步驟。

一是要想盡辦法賄賂當地的衙門官員,你第一次來是爲了辦手續,那我沒有辦法不攔著你..可你後面那來不來,不就是官員自己說了算嗎?

收了錢..要不你就別來了..

再其次,那就是想辦法解決先生不夠的問題,於是乎他們就招呼那些傳統的學堂先生。

也就是整天抱著聖賢書埋頭苦讀的那批人,雖然說他們對於新學一竅不通。

可是不管怎麼說..那也算是識字的讀書人啊。

給你一本從京師花大價錢想辦法弄來的新學書籍,你不會教學,你還不會對著書本念嗎?

最終,這些私辦的學堂,就如此矇混過關了!

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著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五百章 沒轍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
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著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五百章 沒轍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昭通市| 沾益县| 会理县| 富源县| 金昌市| 黔南| 冀州市| 贡觉县| 富裕县| 达孜县| 新沂市| 西林县| 宝山区| 镇巴县| 阳高县| 赤壁市| 万荣县| 资兴市| 格尔木市| 衡阳市| 凌海市| 巴彦县| 安溪县| 马龙县| 佛冈县| 梅州市| 麦盖提县| 大悟县| 烟台市| 石阡县| 达州市| 河津市| 铜鼓县| 辛集市| 延川县| 鄂尔多斯市| 霞浦县| 潢川县| 阿勒泰市|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