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

“對!大人,其實多瓦知道他們一定是打不過我們,所以才願意龜縮在北部的山林之中,可他同樣擔心他們自己沒有糧食吃!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恐懼!我們隨時可以走,可我們走了...他們吃什麼呢?”

冼峰的計劃在霍維華聽來,其實是很有效的。

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明謀,彷彿就直接衝著多瓦說道:“你再不出來...安南的糧食,你就徹底別想了..”

依靠著北部山區裡面提前積累的那些糧食,饒是霍維華自己都覺得多瓦應該是頂不了多長的時間了....

可面對冼峰要燒燬糧食的請求,卻讓霍維華止不住的皺眉,只得謹慎的說道:“除此以外就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了嗎?”

冼峰低著頭,等待了片刻之後纔再度擡起頭來開口說道:“大人!下官聽說安南的稻米質量不錯,比大明的南方的稻米更有一種香味,如果不能燒燬...那就只能多吃一點,然後做做樣子了!”

霍維華點頭說道:“朝廷的軍糧也是來之不易,貿然的燒燬安南的糧食,不如直接充作朝廷軍糧之中!還能減少負擔....”

冼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了。

事實上。

和冼峰所構想的情況是一模一樣的,去年年底的時候由於安南北部和中部之間有一段時間一直處於暴雨狀態。

糟糕的天氣讓大量的糧食並沒有按照預定的計劃送往北方,就迎來了大明軍隊的快速登陸和迅猛穿插!

幾乎在很短的時間之內。

中部的產糧區域就和北部再一次失去了聯繫。

這讓多瓦心急如焚!

山區內可憐的糧食產量本就不多,何況現在還沒有到春季糧食收穫的時候,如果用大明的說法如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這讓多瓦在面對麾下數萬人的糧食需求的時候,只能一次次的前往各個土司部落尋找糧食。

但他知道,這絕對不是長久之計。

如果搞不來糧食,或者大明的軍隊還是不願意與他們在北部開戰的話,那麼麻煩將會降臨在他們頭上。

被切斷糧食命脈的,就是他們自己了!、

.....

時間一連過了數天。

明軍只是不斷的在中部的產量區域與北部的山區之間不斷的來回涌動,但似乎絲毫沒有想要繼續向北部進攻的樣子。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多瓦的探子傳來了另外一個讓他如墜冰窟一般的消息..

那就是明軍發現了他們原本儲存糧食的倉庫,不僅僅如此,已經有人傳言...大明的軍隊將在春季的糧食收割之後纔開始北上作戰..

山林之中。

多瓦憤怒的大手拍在了面前的桌子上:“明軍根本就從來沒有想過朝著我們進攻,這一切都是假象!如果真的到春季糧食收穫之後,那麼迎接我們的就只有餓死這一條路了!”

大明軍隊沒有進攻,他還勉強能夠接受。

畢竟在敵方佔據防守優勢的情況下,就算是多瓦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也不會短期內發起進攻的。

可..現在問題就在於..

糧食,宛如懸掛在雙方頭頂上的巨劍!不過多瓦清楚的是,這一支巨劍對於自己來說要更加致命!

大明可以不顧成本,從海上運送來這麼多的士兵。

就一樣可以不顧成本,從海上運來源源不斷的糧食,自己之前居然沒有想明白這其中的邏輯。

這讓多瓦感到有些羞怒!

“啊!”

這宛如死局一般的情況,讓多瓦在山林之中忍不住的不斷咆哮!

可就在這個時候,另外一則消息的傳來,直接讓多瓦原地暈死了過去..“將軍...聽說明軍開始將我們的糧食,運到他們的船隻上..開始逐步的運回明國了...”

安南戰事進行的同時。

反觀大明國內,另外一支軍隊在蒙脫的率領下,開始了又一次的向蒙古進軍的進程。

“將士們!去年,我們打下了整個蒙古,有人問我...爲什麼不能夠再待一段時間呢?爲什麼要繼續向著蒙古用兵啊...”

“今天本將軍就告訴大家!去年我們打敗的是蒙古軍隊,今年我們要去,打敗所有蒙古牧民!”

蒙脫的話極具感染力。

校場上,士兵們紛紛異口同聲的吼道:“不破蒙古,誓不回朝!”

“不破蒙古!誓不回朝!”

停留在紙面上的統治,沒有任何的意義,去年冬天制定的所有針對蒙古的計劃,都只不過是軍事手段之後的統治方式罷了。

隨著安南戰爭的不斷推進,朱由檢日漸感覺到自己的錢包正在不斷的被掏空,於是乎對於蒙古的政策也開始了一定的變化。

當然..這種變化並不是大範圍的。

主要還是從之前對蒙古進行一定時間的懷柔手段,變成了從今年開始..蒙古就得爲大明賺到錢才行。

換句話說,就算不能夠賺到銀子,也要提供源源不斷的牧產品纔對,朱由檢迫切的需要一個馬場。

預計要建設的三個蒙古行省,就是朱由檢所想到的最好地方!

大明天虎軍的十個步兵師從山西大同府出發,開始全線接收去年蒙古之戰後留下來的豐厚戰果。

與之同行的還有不少大明官員,張倫也赫然在列。

臨行前,朱由檢思索了一夜之後還是決定讓張倫先拉起蒙古大旗,只不過若是貿然給一個蒙古都護司的都護,朱由檢還是有些遲疑。

就先將這都護司的事情放在了後面,先將三個行省能夠在今年內劃分清楚就已經是一件好事了....

西出陽關無故人...

過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從蒙古草原上就快馬傳來了好消息,大明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

所到之處,所有蒙古部落和牧民紛紛表示臣服。

很短的時間內,新成立的大明三大蒙古行省就已經有了大概的模樣,並且繳獲了牛羊百萬...但暫時並沒有統一收繳,而是派遣專人要求當地的蒙古牧民繼續照看。

蒙古平定,大獲全勝!

崇禎三年,大明設漠西、韃靼、河套三大行省,分別對應蒙古三大區域...

傳統的北方蒙古遊牧民族主要部落開始不復存在...

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六十章 鑄幣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
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六十章 鑄幣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里| 内丘县| 呈贡县| 历史| 石城县| 南涧| 开封市| 那坡县| 昌江| 虹口区| 乐平市| 文山县| 舟曲县| 木兰县| 宁远县| 山东| 客服| 阿勒泰市| 栾城县| 德化县| 诸城市| 东莞市| 邢台县| 文山县| 孟津县| 丰县| 鄂托克前旗| 台前县| 新野县| 芜湖县| 东乌| 蒲城县| 桂平市| 潜山县| 井研县| 醴陵市| 五台县| 泰安市| 根河市| 玉林市|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