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

“大人,八旗大軍來了..”

傳話的小兵身穿帶著補丁的破舊繡花鴛鴦戰襖,從遠處跑上城牆,向畢自肅彙報情況。

可邊說著,身體卻抖得像個篩子,而正站立於寧遠關隘之上的畢自肅卻面色沉寂,只是淡淡的迴應了一句知道了。

寧遠關隘之外,八旗大軍可謂來勢洶洶,但馬背之上的八旗兵卻不如往日興奮,因爲率領他們而來的是皇太極。

皇太極此番叩關雖遠看氣勢磅礴,兵鋒頗有要把這寧遠關隘踏平之象,但皇太極心裡卻如同明鏡。

眼下的大清朝,雖看似氣盛至不可一世,頻頻襲擾遼東,意圖謀取中原之地。

可那是大清,不是他皇太極。

滾滾塵埃勒於關外,皇太極率先從軍中驅馬上前,派人喊話畢自肅。

雖是剛剛走馬上任不久的遼東巡撫,可皇太極卻一點都沒有看輕的意思,他知道眼前的這所謂讀書之人,卻是熟讀兵書,頗有將才。

但他一邊是沒有看輕,而另外一邊表情之中也沒有緊張的意思。

將才?

這天下將才還少嗎?

密密麻麻的建奴大軍不斷的在隘口之外變化陣形,令誰都能感受到一絲風雨欲來之龐大壓迫感。

可畢自肅卻清楚,若是這建奴此番真有叩關進京師之意,就不會由皇太極率先領軍,畢竟這先鋒可不是一個好活計。

以皇太極之狡詐,定不可能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城外建奴軍陣之中,隨同皇太極一同上前,所陪同貼身侍衛的還有那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的豪格。

“父汗,依兒臣之見,眼前這關寧關隘早已殘破不堪,爲何此番還要如此大張旗鼓前來求和呢?”

“這關寧關隘自然不在我八旗大軍眼裡,想要攻破易如反掌,可攻破之後呢?”

豪格雖疑惑不解,但還是直言了心中所想。

“攻破之後自然就是繼續往下,還有寧遠、濟寧..就是山海關有些麻煩,恐怕要費些氣力,但這也並非不可能啊...”

對於自己的長子,皇太極還是十分愛護的,並且將其視爲滿洲驕傲,其也不負所望成長迅速,而今已經能獨當一面,率一旗之軍作戰。

勇猛異常自然也深受八旗子弟敬佩,敢爲人先也深受八旗子弟愛戴。

“如今的滿洲自然有能力如你所言,易如反掌的攻下這整個遼東,就是破開山海關進到關內去攻打那順天府也不是難事..可豪格你要明白父汗的苦心,這滿洲內可並非鐵板一塊啊...”

這話一出,豪格才似乎回過味來,漸漸明白了皇太極此行之意。

剛剛坐穩的皇太極並非外人看起來那般不可一世,後金的各種利益關係讓皇太極煩不勝煩的同時卻又不得不擔憂。

就這八旗之內都分爲好幾派,更別說那一直與女真互相看不順眼的蒙古還經常趁火打劫,這令皇太極不得不分出手來一邊安撫滿洲內部的各種情緒。

一邊還要與蒙古不斷的磋商,以求換的一個安寧的發展時間。

就連這次來試圖與大明議和,都是皇太極深思熟慮良久之後做出的決定,缺錢少糧的滿洲如今很難經受的住不斷的戰爭了。

雖說向南劫掠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錢糧奴隸,可代價卻也讓皇太極扯著嘴角不哭出聲來。

戰爭哪有不死人的呢,連年的不斷對外征戰,除八旗軍外的滿洲還有多少可堪一用的壯勞力呢?

人都打光了?

還能達成大業嗎?

這是懸在皇太極頭頂之上,所不得不面對的情況。

“傳令下去,叫畢自肅出來迎接大汗聖駕!”

豪格話音剛落,傳令的八旗兵就起身跳於馬背,向著關寧關隘前去傳話了。

見一單騎圈起塵土往城牆之下奔襲,畢自肅也從城牆之上走了下來,重回府衙之中等待著那傳令的建奴到底帶來了些什麼屁話。

“我大清大汗請畢自肅大人出城迎接大汗聖駕!”

傳話的八旗兵話音未落,畢自肅周圍的武將瞬間怒目而視,瞪圓了眼珠子,更有年紀更輕一些的武官直接從腰間抽出了長劍,意圖瞬間把這八旗士兵的人頭都換個位子。

卻沒承想,這八旗兵卻絲毫不懼,嘴角泛起了笑容,神色輕佻的說道:“大汗有令,若是畢大人不出城去迎接,那麼我家大汗將破城之後再請..只不過到那時候,這偌大的關寧城還能有幾個活口就不得而知了..望畢大人審時度勢,做出正確的決斷。”

“你這八旗小廝好膽,安敢在我關寧城內如此大放厥詞,你就不怕我殺了你嘛?”說話的是畢自肅的兄長畢自嚴,見此小兵如此羞辱胞弟,忍不住開口大喝!

“我等皆爲王臣,按理來說遇見天子定當遠迎跪見...”

畢自肅溫和的說出了前半句話,在場衆將官無不心驚,這番話如何能說?難不成?

就連畢自嚴也神色一凝,扭頭看向了自己胞弟。

“可城外的皇太極算個什麼東西!大明朝養的一條野狗罷了!背信棄義,辜負皇恩,數次襲擾我大明無果,還真把自己當成所謂的滿洲王了?讓我畢自肅去迎接他?可以!”

“什麼時候把他頭上的那個肉球摘下來!我畢自肅定當十里相迎,攜我關寧關隘所有將士十里相迎!”

話說罷,畢自肅臉上已然通紅,滿是氣憤,一向以溫和儒雅爲名的畢自肅此刻憤恨異常,若非關寧關隘於大明有天大的保障作用。

是直面韃子的第一道屏障和關隘,畢自肅真想點將列兵,抽出長劍與這韃子在城外大戰一場。

可他不能。

可皇太極就能如他所言那般輕易巧取關寧?

怎麼可能,若真是如此,就不會有今日這一出了,皇太極恐怕將不斷的擴大在遼東的利益之後,就算要和談。

也將叩關之後,連拿數城當作談判籌碼,不斷的爲滿洲謀求利益。

而非像眼下這般,在關隘之外久久徘徊,卻不敢貿然進攻。

關寧鐵騎雖爲籌建,可這關寧關隘卻依舊是大明在遼東的依仗和天險,何況眼下坐鎮此地的是他!

畢自肅!

“你!你你你!你怎敢羞辱我大清大汗!”

“宰了!把人頭從城樓之上扔出去,他皇太極!狼子野心!算個什麼東西!”

剛一說完,畢自嚴便從腰間抽出佩刀,那傳話之兵萬萬沒想到畢自肅竟然不講武德,尚未防備就被畢自嚴一刀砍下了腦袋,頓時血液噴涌。

但衆人皆是馬上取功名的武官,並未有一人察覺有何不適。

而是紛紛只覺痛快!

可痛快之後看向畢自肅的眼神裡還是帶著些擔憂。

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
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三都| 莱芜市| 电白县| 麦盖提县| 廉江市| 乐至县| 永吉县| 大化| 余庆县| 营口市| 申扎县| 萨嘎县| 建阳市| 垣曲县| 申扎县| 密云县| 宁蒗| 同江市| 晋宁县| 漠河县| 宝坻区| 武宣县| 武强县| 元朗区| 玉溪市| 得荣县| 通江县| 七台河市| 黄骅市| 固始县| 内黄县| 布拖县| 大新县| 澳门| 莱芜市| 汉中市| 凤山市| 开化县| 瓮安县| 平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