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

大明自洪武朝以來對於官員的日常生活、工作都有著嚴苛的律法規(guī)定,而經(jīng)歷數(shù)朝之後的崇禎年間。

卻由於朱由檢對於地方州縣官員的不斷監(jiān)督和將東廠權力的再次擴大化,讓原本瀕臨崩潰的監(jiān)督制度再次浮出水面,並且日益趨於完善。

而這完善的監(jiān)督律法讓越來越多的大明官員感到不滿。

至於不滿的原因,無非就是那麼幾條:

我等官員無不是寒窗苦讀數(shù)十載,將聖賢書閱覽的滾瓜爛熟,才求得功名出仕爲官,這麼辛苦你皇帝還不能讓我享受享受?

別說你是大明皇帝了,就算你真的是天上的神仙,你也不能阻礙我享福。

這樣的享樂主義已經(jīng)在大明官場沉積已久,並且成爲了許多人都默認下來的“規(guī)矩”。

可熟知歷史的朱由檢偏偏就不是個循規(guī)蹈矩的主。

享樂主義害死人的道理他朱由檢還是很清楚的,在將戶部的收稅權力收回至皇家稅務局後,有著農(nóng)業(yè)稅與國庫貼補的戶部的經(jīng)費更加充足。

對於所有大明朝廷官員的俸祿,發(fā)放的也更加及時,並且得益於大明皇家銀行遍佈全國的營業(yè)網(wǎng)絡。

已經(jīng)全面利用手段去除了原有積壓在官員頭上的各種剝削。

也就是折色之類的利用綢緞、物品兌銀兩俸祿的抵扣,不僅如此官員還可以自由選擇將每年的俸祿按月支取。

而且可以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將俸祿中的糧食部分按照比例兌換成爲大明銀幣。

也就是朱由檢正在不斷推廣的大明龍元,不斷的爲官員謀福祉,其實是朱由檢從另一個角度進行的養(yǎng)廉政策。

雖然高薪並不能遏制官員貪腐,但是如果不能給官員足以養(yǎng)家餬口的俸祿,那麼官員將一定貪腐,就算不貪。

也會因爲生活的貧瘠,逐漸碌碌無爲沉寂下去。

畢竟當肚子都吃不飽的時候,就算是聖賢也未必能夠免俗。

而逐漸膨脹的東廠與各路稽查機構,共同構建了大明獨有的官員監(jiān)督體系,在這種體系下原本朱由檢以爲將會對貪腐事件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

畢竟如今查辦官員貪腐,已經(jīng)不只是朝廷的職責。

每一位大明百姓都可以直接向當?shù)貣|廠設立的廉政督察處的分支機構或者向大明皇家財政督察局進行舉報。

一旦舉報情況屬實,那麼舉報者往往都可以獲得一筆不菲的銀兩獎勵。

並且朱由檢曾在《大明月報》上利用文章刊登的機會,向全大明國內(nèi)的百姓進行過承諾,只要有腐敗的地方就會有大明東廠的廉政督察。

只要舉報,就一定會有人調(diào)查處理。

只要舉報,你的個人信息將會受到與戰(zhàn)爭情報同級別的保密對待。

保障每一個人能夠公平與朝廷之間建立起對於官員監(jiān)督的對話橋樑,在這一點上魏忠賢也是頗爲重視。

當然了..對於魏忠賢而言,只要是朱由檢所吩咐要安排的事情。

往往都是事必躬親,不敢說事事都能精益求精,吹毛求疵,但也是讓一般人挑不出毛病。

所以在並不長的時間之內(nèi),大明的廉政督察處就徹底取代了原有東廠的部分職能,將這一部分職能獨立的同時賦予了更加強硬的監(jiān)督與調(diào)查權力。

“此輪針對於湖廣地區(qū)的州縣官員趁著大明朝廷兵部改革趁機對地方兵士下手的事情,可以說讓大明官員的很多醜惡面貌被揭示出來..”

朱由檢今天並沒有在東暖閣內(nèi)與身邊的親信官員議事。

而是破天荒的擺駕來到了大明皇家管理學院,作爲大明目前唯一的管理類學府,這裡雲(yún)集了朱由檢從華夏圖書館中繼承的大量管理類書籍。

通過對其中大量書籍的閱讀和資料整理,結合大明的實際情況,已經(jīng)逐步摸索出了一條適合大明發(fā)展的管理體系。

而這裡不僅僅是新式科舉通過的學生士子培養(yǎng)的搖籃,更重要的是在這裡已經(jīng)建立起了完善的官員進修體系。

這種體系中主要以內(nèi)閣的閣老、七部的尚書侍郎、左右御史爲核心講師的教學團隊,定期開展全國範圍內(nèi)的統(tǒng)一官員研習班。

是的,朱由檢想要藉助大明皇家管理學院的殼子。

爲全天下的大明官員打造出一所屬於他們的官員學習的大學院,在這所大學院中他們不僅僅要接受忠君愛國的思想教育。

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好大明帝國的新學,要學習科學的管理知識。

要明白百姓對於朝廷的重要作用,要明白在官員爲政一方的同時,更是要做到愛民如子。

“而這件事情上暴露出來的醜惡面貌正是如今大明州縣等基層地區(qū)官員任用時候存在的弊病,那就是當?shù)氐氖孔哟蠖鄷粼诋數(shù)貭懝佟!?

朱由檢的身後放著一塊巨大的黑板,手中拿著的是一個用白色石灰製成的粉筆,在大明皇家管理學院的一間教室內(nèi)。

就這樣當起了老師。

朱由檢很喜歡這種感覺,雖然在前世的時候他不是一個好學生,但是對於現(xiàn)在是否能夠當一個好老師他還是有一點自信的。

畢竟歷史猶如一面照出陰暗光亮的鏡子,任何人的任何行爲都會被其所記載下來。

“本身這種制度並沒有什麼問題,在原本大明交通並不是特別發(fā)達的時候,每一個地方的百姓,無論是士子或是商賈大多都對於外界瞭解較少。”

“而如今卻不同了,《大明月報》讓很多大明的百姓看到了更加廣闊的世界,大明的疆土遼闊圖在大明月報上一經(jīng)刊登就獲得了劇烈的影響,不少百姓紛紛表示想去更遠的地方去看一看。”

“這是一件好事,而大明的官員卻依舊停留在地方,利用家族、宗族在地方的部分權力,利用這種制度的剝削,將百姓的福祉裝進自己的兜裡,將朝廷的威嚴埋沒在人們所看不見的地方。”

“這種想法極其的危險,皇權不下鄉(xiāng)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而朕並不想看到這一幕。”

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tài)度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三百零五章 經(jīng)濟缺口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xié)防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wǎng)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yún),朝堂之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yún)(3)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yún)(2)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jīng)濟建設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guī)模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nóng)業(yè)百科》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jiān)督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zhuǎn)至九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zhàn)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wèi)所現(xiàn)狀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六十章 鑄幣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wèi)所現(xiàn)狀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nóng)業(yè)部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jīng)濟建設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
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tài)度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三百零五章 經(jīng)濟缺口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xié)防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wǎng)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yún),朝堂之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yún)(3)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yún)(2)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jīng)濟建設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guī)模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nóng)業(yè)百科》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jiān)督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zhuǎn)至九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zhàn)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wèi)所現(xiàn)狀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六十章 鑄幣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wèi)所現(xiàn)狀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nóng)業(yè)部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jīng)濟建設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峰县| 新乡市| 历史| 阿瓦提县| 南澳县| 集安市| 全椒县| 扶绥县| 高邑县| 阿城市| 阳朔县| 清原| 闽侯县| 黄浦区| 微山县| 睢宁县| 海安县| 抚顺市| 石柱| 波密县| 华池县| 塔河县| 寿阳县| 朝阳区| 阿克苏市| 桐梓县| 大冶市| 新巴尔虎右旗| 富锦市| 东丽区| 鹿邑县| 曲沃县| 花垣县| 本溪市| 万宁市| 阜宁县| 弋阳县| 庆阳市| 肇源县| 松溪县|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