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

東暖閣內的朱由檢止不住的唸叨著:“稅收、兵權、再加上這一次的糧食..”

朝廷無疑在潛移默化之間,收回了地方官員對付百姓所有的能力,就算還有一些也在不斷的加以節制。

原本,地方衙門是可以自行組織招錄衙門衙役的。

但現在可不行了,自從原本對於全國衙役進行一次摸排之後,將所有的衙役都併入了一套獨立的官員體系之中。

也就是說,從這一刻開始。

你衙門裡的衙役可不一定就只能在你這個州縣裡面當差,說不定哪一天省府的一道調令下來,你衙門裡的衙役人家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呢?

地方的縣令也得乾瞪眼,無可奈何。

然而這樣的操作還是少來幾次比較好,畢竟每一個地方州縣都有自己其獨特的實際情況,一刀切的做法還是萬萬不可取的。

所以之前提到的衙役垂直管理,目前還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權當是給以後的大範圍調動,埋下伏筆。

宮內。

朱由檢自從登基以來,第一次擺駕禮部。

而禮部尚書來宗道則是惶恐異常的在禮部外早早的就等候起了朱由檢的依仗,而當龍輦停下,禮部門前已經排排站了大批官員。

這一幕讓朱由檢都看樂了。

笑著說道:“朕的禮部如今果然是清閒,這等時刻居然有這麼多的官員都在部中,哪像工部的薛鳳翔,一天到頭也見不到他幾次。”

這話卻讓已經跪在地上恭迎聖駕的來宗道更加惴惴不安。

自從科舉權利被朱由檢收回之後,其實禮部剩下的權力也實屬不多,尤其是職能的縮減讓禮部一下子空出了大量的官員無所事事。

這也就是爲何禮部聚集官員如此之多的原因。

數次朝會之上,來宗道也總是猶如透明人一般,你叫我一句,我就應答一句,你若是不招呼我,我也就樂得清閒。

只不過如今大明處處都在改革,處處都有新變化。

陳舊不堪的禮部卻一點動靜都沒有,只是在不斷的縮減職能,裁撤越來越多的原本舊制科舉形勢下的各地官員。

精簡機構的同時,其實也就是如最初朱由檢所說那樣。

是在徹頭徹尾的縮減科舉的規模,傳統的科舉無論是誰都能夠看得出來已經被掃到了歷史的垃圾桶裡。

尤其是朱由檢下令,哪怕是舊制度的科舉也一律廢除八股文。

來宗道有時候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都在想,如此一來到底會有多少學生士子茫然間發現自己學了多年的八股文章。

一夜之間沒人用了?

大家都更加喜歡簡單易懂的白話文,更關鍵的是連朝廷都不用八股文了..

對此,朱由檢曾經也做出過表態,:“生不逢時,別說了要麼趁著沒結束快點考,要麼老老實實改行學新學吧...”

而跪在地上的來宗道..

也擡頭回應道朱由檢所說的話:“回稟皇上..這禮部如今..的確是官員衆多,可諸位大人也是爲了迎接皇上您的到來啊..是爲了迎接聖駕..”

“來愛卿快快請起,朕不過是說一句玩笑話罷了..不必放在心上嘛..”

皇上一臉笑意,來宗道的老臉也不好意思再揪住皇上方纔在臣子面前的失態,畢竟在來宗道眼裡,皇上就應該有皇上的表率。

無論何時,都代表著皇家的臉面,不應當如此不拘小節。

但朱由檢似乎完全沒有這個意識。

“臣..以爲皇上..”

“好了好了,進去再說,怎麼?你禮部朕還進不去了嗎?”

來宗道不敢接這句話,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他來宗道再怎麼說,都是爲人臣子者。

“陛下請..”

六部的辦公位置,都在午門以內,除農業部位置因爲是後來者,所以稍微有些偏僻。

其他六部的位置上大多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邁步進了門中,禮部的陳設相比於其他地方也沒有什麼差異,但總的來說也算是如今大明七部之中。

文化底蘊最爲深厚的地方之一了。

作爲原本掌管大明科舉考試、外交、祭祀以及比較不起眼的皇帝宴請百官時候的吃飯問題的部門。

禮部可謂處處都在爲朱由檢服務,可以說是舊制度下六部中唯一一個離了皇上什麼都做不了的部門。

所以來宗道自從朱由檢登基以來一直極爲尷尬。

去年,眼前的皇上按照流程祭天祭祀,走完了登基大典的全部流程之後就不斷的表示這種玩意完全可以取消之後..

果不其然..

崇禎元年以來,農耕祭祀?取消。

祭天?延後。

乃至於祭拜孔子?改期。

總而言之,今年以來的禮部可謂格外的閒,閒到人們常說禮部就是如今大明朝堂之上的養老院。

這可把來宗道氣得不輕,導致今天剛剛踏入禮部堂中。

來宗道都已經準備好將自己積攢了許久的一肚子怨氣全部想辦法吐槽給朱由檢。

不過他似乎忘記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朱由檢爲什麼要來?

只見朱由檢剛剛坐定,就對著來宗道說道:“如今安南是不是又不太安穩了..”

來宗道則是聞言大驚!

“回..回陛下..據西南來報..安南各部之間的確是頻繁有摩擦產生,並且已經難以憑藉我大明力量從中調節..”

朱由檢的面色之上,很難看得出有什麼情緒變化。

只是聳了聳肩膀,說道:“那朕更好奇一件事情了,爲何安南教司派了出去那麼多的官員,進入安南教化蠻夷,卻屢屢被害..而朕的禮部卻對此一封奏摺都沒有呢?”

來宗道有些遲鈍..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回答這樣的問題,畢竟他總不可能說如今安南問題已經逐漸跳脫了禮部的掌控..

“回稟陛下..禮部如今,如今已經實在難以教化安南蠻夷,被殺事情屢屢發生但..禮部也進行過多次交涉,但往往都是..”

朱由檢眼睛一瞇,大聲開口說道:“都是什麼!”

“都是徒勞啊!皇上!”來宗道終於又一次跪倒在了地上!

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
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化| 宝应县| 克山县| 辉南县| 吉木萨尔县| 历史| 汕尾市| 宁强县| 海兴县| 石台县| 天等县| 当雄县| 弥勒县| 赞皇县| 林西县| 梅河口市| 安丘市| 亳州市| 德惠市| 阿图什市| 新晃| 大兴区| 福贡县| 丹寨县| 隆昌县| 岐山县| 苍梧县| 中西区| 应城市| 井冈山市| 五大连池市| 沛县| 红原县| 龙门县| 滦南县| 揭东县| 页游| 铜梁县| 三明市| 苏尼特左旗| 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