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

京營的說法最早可追溯至朱棣時期,當(dāng)時朱棣將拱衛(wèi)京師的京營分爲(wèi)三大營,即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

萬曆三徵之後,大明軍備就開始走起了下坡路,就連原本人馬足有十幾萬的京營也開始鬆弛起來,更別說因爲(wèi)遼東戰(zhàn)事頻發(fā)。

防備韃子已經(jīng)成爲(wèi)了重中之重的情況下,給到京營的錢糧就更加緊張,以至於到了朱由檢手裡,這原本滿備近十五萬人的京營,已到不足十萬人。

就是這十萬兵馬,也要去除些空餉,恐怕三四萬都已算多。

可長期的武備鬆弛導(dǎo)致就連著七八萬的人馬,整頓起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許多人都對臺上前來視察的朱由檢滿是怨言。

偷著開起了小差,可其中管理京營的大小武官面對無權(quán)無勢的普通小兵尚且還敢指手畫腳幾句,責(zé)令其快點整隊。

可面對那些有權(quán)有勢的傢伙們,也是難以下手。

就這樣,在朱由檢的眼皮子底下,同樣有人三五成羣圍在一起聊著天,要是走近了一看估計還能聞到?jīng)_天的酒味。

“這皇帝老兒沒事幹老老實實的在皇城裡面待著不就好了,這天氣非要看什麼京營,當(dāng)真是討嫌。”

“就是,我等可是大明勳貴子弟,祖上可是爲(wèi)大明立下汗馬功勞的。”

“嘿嘿,劉爺,要小的說咱也就是來走個過場,等會裝腔作勢喊幾句讓皇爺見識見識咱們就撤乎,今晚衚衕裡..嘿嘿..”說話的隨從露出了一副男人都懂的表情。

這讓被吹捧著的劉義滿更加跋扈起來,遠(yuǎn)遠(yuǎn)的望著高臺之上的朱由檢。

一邊還用精緻的小巧銀壺嘬著小酒,好不自在。

“今晚聚仙樓,吃喝都算我劉義滿的,到時候諸位公子還請賞臉啊..”

“劉公子客氣了...”奉承的話還沒說完。

“聚仙樓內(nèi)做學(xué)問,劉公子的雅緻不小啊..”

就在這時,諸人身邊響起了一道冰冷的聲音,其中夾雜的譏諷意味讓原本癱坐在地上瞇著眼喝酒的劉義滿心中騰起了火。

“你算個什麼東西?敢管我劉義滿的事,爺爺愛在哪做學(xué)問,就在哪做學(xué)問。”

瞇著眼的劉義滿甚至都沒睜開眼,背對著那聲音悠哉的說道。

話中似乎還在埋怨對方不會說話。

“媽的,劉義滿,你給老子轉(zhuǎn)過來擡頭望望你爺爺是誰,你吃了豹子膽了?”

這話一出,劉義滿心中頓時亡魂大冒,這聲音怎麼這麼熟悉呢..

該不會是..

連忙從地上爬了起來,都沒有顧及身上沾染的塵土。

擡頭一望,來人正是他心中所想。

霍維華之四子,霍興德。

只見霍興德從腰間嘩啦抽出一條牛皮長鞭,抽在劉義滿腳下,不經(jīng)意間還輕輕掃了其小腿一下。

可就這輕輕一下,也疼的劉義滿直呼涼氣。

“霍...霍哥..小的有眼無珠沒看見您過來,實在對不住對不住..”

“你小子是眼睛有問題還是怎麼回事?沒看到天子就在臺上嗎?”

“是是是,霍哥,我們這就歸隊...”

劉義滿有些驚慌,偷偷喝酒怎麼就能被霍興德發(fā)現(xiàn),這可真是倒了黴。

“別扯淡了..革職回家吧,我剛纔聽說這京營要變親軍了..”

“嘶..小的懂了..”

雖說表面上霍興德是在責(zé)罰,但說白了是想讓劉義滿早點滾蛋。

畢竟當(dāng)初是他瞞著老爸收了劉家的銀子,現(xiàn)在聽聞天子要整頓京營,一邊欣喜京營終於能夠有所改變。

一邊也想把以前做過的事情彌補彌補。

遠(yuǎn)處高臺之上。

看著臺下這些稀稀拉拉的京營士兵,朱由檢不禁悲從心來,就這樣的底子要成爲(wèi)自己親軍的第一套班底。

這得訓(xùn)到什麼時候。

於是乎朱由檢大手一揮。

“還沒整明白的就不用整了,全部革職回家!”

“年輕力壯者留下,其餘褪去軍籍,編入京師民兵隊!”

朱由檢一聲令下之後,下面的官兵愣住了,雖然大家都能感受到皇爺對京營不滿。

可這京營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歷代皇帝也沒聽說過誰敢與裁撤軍營官兵的。

不過隊伍中一些穿著破爛,兩鬢早已花白的老兵們卻是頓時哭了出來。

感恩戴德,跪地高呼皇爺聖明。

軍籍和民籍隨意轉(zhuǎn)換,那是那些大戶人家,勳貴家裡纔有的特權(quán)。

但是對於他們這些老人來說,一輩子恐怕都無法離開京營。

原以爲(wèi)就要死在這兒了,沒想到皇爺金口玉言,一張口就是要替他們擺脫軍籍。

安享晚年。

但誰能知道,朱由檢其實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剔除那些目無軍紀(jì)的士兵,是爲(wèi)了找個合適的理由把這些勳貴子弟送回家裡,別再禍害親軍。

而那些上了年齡的。

就實在是沒有辦法了,這些年齡過大的官兵,或者說身有殘疾或疾病的,朱由檢並不準(zhǔn)備繼續(xù)留著。

都編入了京師民兵隊。

作爲(wèi)危機時候的兵力補充,畢竟再怎麼說這些人也算是職業(yè)軍人出身。

但這樣的組織也是臨時性存在的。

隨著更多的合格新軍誕生,想必用不了幾年,這些京營老人連著最後一點和軍隊有關(guān)係的身份也會被剝離。

到時候就算是徹徹底底的大明治下的普通百姓了。

並且朱由檢隨後也告知了王承恩,對於這些在這次改革中因年齡問題被剝離出去的士兵給予足夠的銀子遣散回家。

手裡無銀,又出了京營,生活一定會陷入混亂。

至於那些家裡面有些資產(chǎn)的權(quán)貴和勳貴子弟,朱由檢就完全沒有這個意思了。

畢竟那些遣散銀估計都未必有那些子弟們身上那副明晃晃的鎧甲來的值錢。

“即日起!京營!歸屬於我大明親軍司!直屬吾皇!光耀大明!”

臺下留下來的那些士兵都以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高臺之上的朱由檢。

天子親軍..

稍微讀過一點歷史的都明白這是什麼意思,那可是吃的皇爺飯。

說出去都是值得光宗耀祖的。

但是喊話的是霍維華。

可隨後,朱由檢在之前就令人佈置好的鐵皮喇叭面前。

大聲喊道。

“大明而今已到存亡之關(guān)鍵時刻,朕深感焦急,百姓流離失所,那保護(hù)百姓,拱衛(wèi)京師的爾等卻也難以維繫生活,故而編練新軍,用以守護(hù)京師,京營今日改爲(wèi)天虎軍,今日留下來的諸位經(jīng)過三月訓(xùn)練,留下來的將正式成爲(wèi)我天虎軍將士。”

一邊說,朱由檢還一邊指著遠(yuǎn)處早已準(zhǔn)備好的一面明黃色的旗幟說著。

“那面旗子,就是朕對於你們給予的厚望,希望三個月後,我再來今日之事將徹底在新軍之中不復(fù)存在!”

而霍維華也適時站了出來。

“爾等今日將榮升天子親軍,希望不要辱沒了天虎軍的名號,今後當(dāng)效忠大明,效忠陛下!”

“王承恩!朕要你與御馬監(jiān)一同,按手冊編練新軍,朕在三月之後將再次來看!”

王承恩連忙道是。

見此情形,朱由檢沒有再久留便轉(zhuǎn)身離去,接下來的事情只需要靜靜等待。

早已麻木許久的京營,需要一場徹頭徹尾的刮骨療毒般的外科手術(shù)。

這就交給東廠,交給御馬監(jiān)了。

有時候,太監(jiān)要比所謂的官員好用太多,畢竟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擁皇黨!

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fēng)雲(yún)變化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貍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nóng)業(yè)部喜報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shù)歸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jīng)濟理論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quán)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yè)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yún)(2)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tài)度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xué)生出校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xué)院規(guī)模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jìn)港休整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zhì)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zhuǎn)變有點快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fēng)雲(yún)變化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fù)州!復(fù)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mào)易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零二章 進(jìn)京面聖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zhǔn)備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yún)(3)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jiān)督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yīng)星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xué)院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tài)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jié)綵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
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fēng)雲(yún)變化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貍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nóng)業(yè)部喜報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shù)歸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jīng)濟理論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quán)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yè)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yún)(2)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tài)度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xué)生出校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xué)院規(guī)模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jìn)港休整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zhì)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zhuǎn)變有點快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fēng)雲(yún)變化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fù)州!復(fù)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mào)易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零二章 進(jìn)京面聖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zhǔn)備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yún)(3)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jiān)督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yīng)星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xué)院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tài)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jié)綵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成县| 东乌| 石首市| 玛纳斯县| 郸城县| 措勤县| 峡江县| 忻城县| 项城市| 彭水| 金乡县| 贡嘎县| 翁牛特旗| 马山县| 江安县| 文昌市| 全州县| 黄石市| 东海县| 饶阳县| 阿克陶县| 社会| 莱阳市| 平和县| 浦城县| 湾仔区| 汝州市| 房产| 宜州市| 瑞安市| 白玉县| 扎赉特旗| 灵台县| 抚州市| 绥阳县| 洛阳市| 会泽县| 濉溪县| 呈贡县| 伊春市|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