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

隨後的議事之中,朱由檢再一次深入的和張倫探討起了蒙古治理的各項方針細節。

尤其是對於那些在協定之中已經提及到的問題,更是要作爲重中之重來把握,畢竟如果不重要的話,也就不必費這些功夫來擬定協約從而實現對蒙古的合理統治了。

對蒙之策的制定首先要從分析現如今蒙古草原上的情況開始。

首先朱由檢所想到的就是現在蒙古草原之上混亂的依靠部落管理的模式。

這種模式在蒙古人掌權的時候就已經呈現出逐漸崩潰的態勢了。

更何況經過達巴拉乾和呼圖克圖兩個人對韃靼蒙古的進一步清洗,可以說現如今的蒙古草原就連部落管理制度都已經開始了逐漸的淡化。

這就給大明推進,執行新的蒙古政策提供了最好的時機,在蒙古部落時期,每一個標準的被承認的蒙古部落一般來說大概總體的人數應當在幾千人左右。

而在漠西蒙古,呼圖克圖當初一呼百應要求所有部落出兵與其一同出征韃靼蒙古的時候,每一個部落就要有大概一千人左右的男人跨上戰馬成爲騎兵,組成大軍。

可不僅僅是部落,還有更大的一個級別是蒙古部族。

類似於之後的達巴拉幹所率的察哈爾部,就是標準的部族形態,往往人數更加龐大,甚至有不少的附庸部落和地盤。

一般來說,當草原上的一股勢力達到部族的形態時候,這個部族的族長往往就已經擁有與大汗相差無幾的權力了。

如果大汗...實力太過強大(類似於成吉思汗)除外。

從模式,迴歸到問題本身。

朱由檢和張倫其實心裡大概都明白一些,現在蒙古部落爲什麼難以管理,其實不僅僅是因爲其所處的地理位置的問題。

還有一部分的問題其實來源於生產方式的差異性。

與大明的百姓不同,草原上的蒙古牧民們可是以遊牧來生存的,這種生產方式註定與大明所習慣的農耕方式有著根本的區別。

遊牧,代表著人口流動。

而人口大面積的流動,則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不可控,代表著很多時候中央權力都很難管轄到某一個牧民身上。

可能今年你去看的時候,這個部落還在這裡,這個牧民還在這裡。

或許再過一段時間。

都不需要一年,或許只是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之後你再去看的話,有時候不僅僅是這個牧民不見了,可能這個部落都在草原上消失了。

這樣不斷的遷移,當然也是遊牧的蒙古人所習慣的生產方式。

但大明的百姓卻不同。

農耕模式下,所有的百姓都是需要土地來作爲生產工具的,所有百姓都需要依靠田地來給自己提供生存下去的糧食。

這就導致他們輕易不會離開自己所處的地方。

爲何大明農稅總比商稅要好收,那就是因爲造冊登記之後,往往十年、二十年過去,當初的那一戶人家可能依舊還在那裡生存。

不會遷移,就幾乎不會帶來什麼統治風險。

可蒙古人不同。

他們是要在草原上游走放牧的。

張倫先開口向著朱由檢說道:“陛下,臣以爲,在設立行省的同時應當繼續向下按照大明的管理方式一般,設定州府、縣、乃至鄉村,不準許在這個區域內的牧民擅自跨區域流動?!?

朱由檢先是點了點頭,認可了張倫的說法,隨後又有些疑惑的再度開口說道:“這蒙古人與漢人之間的生活習性相差甚遠,若是輕易來修改掉他們的生活方式,恐怕很容易造成大規模的不滿出現?!?

誰料張倫卻是表情嚴肅。

轉而說道:“回稟陛下,臣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如何規避這種問題?!?

“愛卿請說?!?

“臣以爲既要限制蒙古人遊牧的腳步,避免持續出現大規模的遷移,又要給予一定的緩衝...例如:通過設置大量的蒙臣位置,讓其自行管理,但最大的權限只能到州縣一級,隨著給這些蒙古人一定的地盤管理權力,他們會比我們更加珍惜自己的位置?!?

朱由檢聽明白了,頓時爽朗笑了一聲:“愛卿此策,的確不錯!”

儘管習俗不一樣,儘管模式不一樣,但這依舊是在一定層面上降低了蒙古人的流動性,對於現階段的大明來說這也足夠了。

畢竟大明哪裡有這麼多的漢臣官員能夠用在蒙古這樣的地方上呢?

隨後張倫又一次說道:“陛下..隨後的一步便是要控制整個蒙古軍隊,嚴禁這些蒙古牧民好日子還沒過幾天,提起刀來就是騎兵。”

這番話其實說的很有道理。

蒙古人和漢人的生活習性不一樣,大明的士兵都是經過嚴格的訓練的,尤其是像天虎軍、平南軍這樣都是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和學習的。

可蒙古人不一樣。

所以依照張倫隨後所說的策略,朱由檢也心中有數。

要對蒙古人進行第一次的改制,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整個蒙古三個行省的上上下下所有官員,都不能夠在所轄的地區內調集軍隊,更不能隨意要求牧民轉化爲騎兵。

同時要在草原上繼續設立大量的戍邊衛所,以戍邊師的軍事力量來對一定的區域內進行管轄。

只不過原則上這個區域將會是很大的。

朱由檢畢竟短期之內也拿不出這麼多的戍邊師將士灑在茫茫的大草原上。

這種對蒙古人軍事力量的限制將不僅僅針對蒙古人自己,其中最關鍵的是對於漢人官員也同樣做出了嚴格的管制。

問題不能出在蒙古人身上,更不能夠出現在漢臣身上。

話說到這裡天色已經逐漸暗了下來。

朱由檢點了點頭後衝著張倫開口說道:“愛卿今日就在宮中陪朕一同用膳吧,朕還有好些問題想要和愛卿聊一聊呢...”

一聽這話,張倫頓時是面色漲紅。

連忙躬身說道:“臣謝陛下隆恩!”

一君一臣兩人就這樣從東暖閣啓程回宮中用膳,而朱由檢也罕見的沒有乘坐龍輦,而是與張倫一同步行前往。

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五百章 沒轍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
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五百章 沒轍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道| 镶黄旗| 磴口县| 东台市| 清水县| 承德县| 海盐县| 海盐县| 博湖县| 高陵县| 桓台县| 海门市| 鸡泽县| 湟源县| 彰武县| 桐梓县| 尼玛县| 社会| 门头沟区| 峨眉山市| 广丰县| 固安县| 陆河县| 曲沃县| 额尔古纳市| 永安市| 九龙坡区| 隆尧县| 太仆寺旗| 东平县| 顺义区| 罗山县| 张掖市| 曲阳县| 云梦县| 博乐市| 邢台市| 延川县| 正定县| 临汾市| 涿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