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

軍籍的制度變革,是在大明兵部的改革同時推進的,但與兵部改制直接針對天下士兵不同。

軍籍制度的變化最直接的就是體現(xiàn)在了天虎軍中。

朱由檢甚至爲了軍籍的改革,頒佈了全新的一部大明律法《大明軍籍法》其中明確的規(guī)定了。

在未來,軍隊的將士應當是一個人人都尊崇的職業(yè)。

《軍籍法》之中嚴肅了朱由檢對於軍隊的所有構想,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對於軍隊將士的保障問題。

其中明確規(guī)定。

大明新式軍隊士兵,將以對外戰(zhàn)爭,對內(nèi)維穩(wěn)爲主要任務。

而最核心的就是,大明的士兵不需要參加任何的徭役、其家屬無須納農(nóng)稅、無田無地者也當分到與當?shù)馗粦舸笾孪嗟鹊耐恋亍?

並且不得以差充優(yōu),以瘦充肥。

這一切,都被寫入了最新頒佈的《軍籍法》之中,而當此法一經(jīng)發(fā)布,便引來了百姓的驚歎與熱議。

往日的丘八泥腿子,今日的發(fā)展?jié)摿伞?

朱由檢正不斷的改變在百姓眼中,軍隊將士的地位,這對於未來向海外擴張都是極爲有益處的。

《軍籍法》的頒佈。

也讓大明泛起了一波參軍熱潮。

可天虎軍招人也是有限的。

還限定了地點,並非在全國範圍內(nèi)招人,所以參軍還是需要地理優(yōu)勢和條件的,可相比於喜歡招收北方大漢的天虎軍步兵。

趙雲(yún)凱其實打心眼裡是更加中意南方,特別是大明那些沿海地區(qū),水性比較好的年輕人。

於是當大明水師也要招人。

一樣也給軍籍的消息開始不脛而走的時候,人們開始沸騰了..

朱由檢得知消息後。

也是第一時間當起了最佳幫手,直接大手一揮,大明山東水師全線擴軍,將整體軍隊規(guī)模可自行擴軍至四個師的規(guī)模。

以作爲大明水師之儲備。

當然了,一味的提升待遇,朱由檢知道並不是提升戰(zhàn)鬥力的絕對影響因素,所以一直以來朱由檢就十分重視在軍隊內(nèi)部構建一種以“忠君愛國”爲主基調(diào)的思想。

其中忠君,忠的是什麼君,是大明的皇帝,是他朱由檢這唯一一個皇帝。

什麼是愛國,愛的是什麼國,愛的只有他朱由檢掌控之下的大明帝國,哪怕?lián)Q個人都不行..

當然這麼做風險還是蠻大的。

首先一點就是,一旦他朱由檢那天嘎嘣了呢?

這該怎麼算。

但知道歷史的朱由檢清楚,自己的小命還長著呢,眼下才剛剛崇禎元年快走完而已。

崇禎二年的步履匆匆。

來的很快。

春節(jié)前,京師內(nèi)家家戶戶紛紛出現(xiàn)在街頭,大舉採購年貨,準備過年。

而在這時,突然有一小小報童從人羣之中竄了出來,站到街口的一個石臺之上大聲喊道:“遼東光復啦!”

“遼東光復啦!”

“後金投降,割讓遼東!大明贏了!天虎軍萬歲!”

報童的話很有感染力。

當然,主要還是因爲消息足夠勁爆!

崇禎二年,農(nóng)曆春節(jié)前。

後金使臣結束了與大明長達數(shù)月的來回拉扯,主要還是因爲,朱由檢徹底沒了耐心,一句話愛籤就籤,不籤就打!

徹底將一切塵埃落定。

後金徹底承認以目前實際控制範圍爲主的新“國界”。

同時從朝鮮倉皇撤兵,並將鴨綠江沿岸十數(shù)個堡全部交由大明管轄。

而且還要賠償大明白銀兩千五百萬兩,並允許大明皇家銀行在後金境內(nèi)設置分行,允許大明商人在免除稅收在後金通商。

這樣的條約。

朱由檢有時候想了想都不知道皇太極是如何咬著牙籤下來的。

但他還是很開心,尤其是鴨綠江沿岸的那二十多個堡壘,看似並不值一提,畢竟規(guī)模都很小。

可這卻代表,大明再一次將國土與朝鮮連在了一起。

作爲朝鮮的君主之國。

大明終於與朝鮮接壤了。

遼東安穩(wěn)。

大量的官員也通過選派前往遼東任職,最初還是有不少官員不情不願,但後來吏部放出話去,未來前三品的官員選用上。

沒有去過遼東爲官者,連湯都不要想有一口。

於是。

大量的官員終於下定決心,收拾行囊奔赴遼東,開始重建遼東的各項工作,同時遼東危機暫時解除。

朝廷同期下令。

遼東百姓不得擅自舉家成爲流民向關內(nèi)流動,徹底卡死遼東如今止不住的向關內(nèi)涌入的趨勢。

在剛開始的時候,朱由檢對於流民的出現(xiàn)是歡迎的,但現(xiàn)在不同了,遼東的戰(zhàn)爭都已經(jīng)結束了。

一些流民不願意回家也就算了。

怎麼還沒完沒了涌入京師呢?

....

遼東的開發(fā),頗有後世中西部大開發(fā)的意思,儘管遼東距離後金不遠,理應不應當將工業(yè)發(fā)展重心放在遼東。

但後世的經(jīng)驗告訴朱由檢。

只要自己手中有足夠的實力,就是把重工業(yè)的廠房開到建州衛(wèi),開到後金家門口,他皇太極照樣拿自己沒有辦法。

如果自己沒實力。

就是把那所謂的工業(yè),藏到深山老林。

終究還是會被人惦記。

..

過年了。

朱由檢再一次站在了宮城的城牆之上,但與剛剛來到大明的時候,心情已經(jīng)截然不同。

短短的一年時間。

大明經(jīng)歷了太多太多,他這個皇帝甚至都因爲小小的疾病。

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轉頭看向王承恩..

“朕要出宮一趟。”

王承恩隨之大驚失色,急忙開口說道:“皇爺..不可啊,如今正是過年的時候,順天府尹按律解除了城中宵禁..外面亂的很啊!”

朱由檢擺擺手說道:“不妨事!”

就這樣,朱由檢並沒有帶太多的人手,從後宮帶上了周皇后。

兩人便換了一套看起來普通但卻不普通的衣服,說普通是因爲正是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願意將最好的衣服留到現(xiàn)在來穿。

說不普通,是因爲還是有幾分富貴氣。

但皇家哪有不富貴的,帝王之氣是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住的..

硃紅色的宮牆處。

朱由檢轉頭對著周皇后說道:“出了門!就叫我公子,朕叫你娘子!”

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nóng)與商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huán)與攬儲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jiān)督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zhàn)鬥吹響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十章 宴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yè)園區(qū)的構想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jīng)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jīng)濟理論的啓蒙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tài)度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zhàn)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貍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著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chǎn)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yī)學開端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nóng)業(yè)機械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貍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yún)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jīng)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yún)變化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十一章 調(diào)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
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nóng)與商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huán)與攬儲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jiān)督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zhàn)鬥吹響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十章 宴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yè)園區(qū)的構想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jīng)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jīng)濟理論的啓蒙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tài)度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zhàn)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貍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著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chǎn)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yī)學開端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nóng)業(yè)機械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貍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yún)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jīng)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yún)變化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十一章 調(diào)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理市| 息烽县| 万荣县| 醴陵市| 琼海市| 敦煌市| 江源县| 龙井市| 海丰县| 屯留县| 若尔盖县| 高安市| 富平县| 盐城市| 威信县| 惠东县| 南投县| 株洲市| 新绛县| 嘉禾县| 宁强县| 夏津县| 汾阳市| 闽清县| 拜城县| 苏尼特左旗| 聊城市| 深州市| 宜宾县| 龙门县| 忻城县| 镇平县| 武夷山市| 莱州市| 南溪县| 隆安县| 五华县| 彭泽县| 泰安市| 江阴市|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