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

朱由檢講著講著,不免有些憤怒..這種被人控制的感覺很難受,尤其是被地方的州縣官員,乃至鄉紳地主控制的感覺更加難受。

如何破局,朱由檢也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打算。

對於封建社會時期爲什麼州縣或者更加基層地區的普通官員,往往對於地方的百姓有著極強的控制力。

這種控制力的核心因素其實還是教育。

萬變不離其宗,如果拋開外層包裹的一層一層的,被人稱呼爲階級、規矩、權力的假象後,赤裸裸展現在朱由檢面前的也只有這一個問題。

爲什麼皇權不下鄉,朱由檢其實也有過思考。

說白了,就是教育沒有跟上,在如今的大明,百姓接受教育其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這種奢侈首先就表現在了人力的因素上。

要知道,每一個青壯年都是大明百姓家庭中難得的壯勞力,如果這個壯勞力要去讀書,在如今的體系下。

君子讀書,幾乎就代表著與農耕、與勞作直接脫離,每一個大明的官員,又或者大明的讀書人都需要大量的百姓將嘴裡的糧食摳出來,省出來去供養。

就且不論一個幼年學童,從童生、秀才、舉人一步步通過傳統科舉要花費多少金錢,時間,就連這一個簡單的縮減一個勞力的同時增加一人份的口糧。

就已經不是一個大明百姓的普通家庭能夠承擔的了的。

更不要說私塾與私塾之間的強烈差距,官員家庭的子女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拜訪當地名師,或者由自家父輩出資請名師前往家裡教學。

而那些百姓呢?

連缺少一個壯勞力恐怕都要傷筋動骨的農民百姓,就連大明朝廷在各地開辦的官學恐怕都無力承擔。

要知道現在說到底還是農耕社會,工業化在朱由檢的強行開啓科技樹的影響之下也僅僅是出現了萌芽。

所以一個大膽的念頭就突然在朱由檢的腦海裡萌生。

只見他開口說道:“朕曾被這所謂皇權不下鄉的問題苦惱了很久,也爲之思索了很久,最後朕發現,所謂的皇權不下鄉其實說到底就是教育難下鄉。”

臺下的官員有些不解,而作爲如今朝廷官學直接管轄部門的禮部,來宗道一時間卻有些略有所思。

而黃立極更是頓時露出了欣喜的神色,他似乎頓時就明白了之前自己所難以看透的問題最終的解決辦法。

“只要能夠解決教育難題,讓每一個大明百姓都能夠接觸到教育,保障他們的子女擁有接受教育的權利,那麼長此以往影響下來,這種底層官員愚弄百姓的事情就將逐漸消失。”

“朕想要的是服務於地方百姓的地方州縣衙門,而不是整日裡想著如何享樂,如何魚肉百姓,如何從地方撈好處的官員;朕的大明恐怕並不缺乏想要當官的人才,朕不怕丟人,朕敢於給更多的年輕官員試錯的機會,讓他們大展宏圖。”

朱由檢的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雖沒有震耳欲聾的聲音,但卻有令人振奮的功效。

可就在這時,戶部的郭允厚突然插上話來,說道:“陛下所言,臣等頗爲感慨,並且作爲士子出身的微臣更是感覺若能真正讓每一個大明百姓子弟都有權利獲取受到教育的資格,那麼我大明自會真正日月永照,萬古長存...”

話說半截,郭允厚卻突然面露一絲拮據之色,扭捏起來。

朱由檢見狀擺了擺手,:“今日朕叫你們前來就是讓你們暢所欲言的,這並不是朕一個人的一言堂,而是各路思想交匯的議論堂,想說什麼你就說說吧。”

見狀,郭允厚才捨去扭捏,大膽的開口說道。

“微臣不知陛下是否測算過,若是在全大明新建新式學堂,讓所有適齡孩童都進入學堂讀書需要耗費多少銀兩..又該請多少老師,而我大明是否有足夠的老師先生來教授新學..”

郭允厚的話自然是從實際角度出發,將朱由檢此舉最大的隱患點了出來。

就是錢。

錢從何來?

大明眼下雖說有著皇家稅務局的貼補和之前查抄官員的盈餘。

雖說眼下的日子過得不算拮據,可也遠遠稱不上國富民強般的富裕,若是貿然行事,郭允厚也很擔心此舉將拖累到大明朝廷其他方面的開支。

到時候皇上自己兜裡的錢不夠了,勢必要來掏他郭允厚的兜。

也就是國庫。

朱由檢怎麼能看不出郭允厚的小心思。

直言開口道:“新學教育的問題註定不會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成的,這件事情的推進也不會是一次性全面鋪開的,郭愛卿所言也是有理有據,而對朕而言銀子的問題要遠遠遜色於老師,朕稱之爲教育資源的問題。”

“所以朕準備藉助這樣的機會,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在大明境內再次召開大規模的全國性資源普查與產業調查。”

朱由檢說到這停頓了一下,目光看向了現任皇家統計局局長的李嚮明,而原本埋頭苦苦揮舞著手中狼毫毛筆記錄的李嚮明似乎疑惑爲何臺上的聲音突然一頓。

擡起頭來之後,正好與朱由檢的目光相對,四目相對之下,李嚮明突然意識到這所謂的普查調查不正是自己皇家統計局的職權範圍嗎?

於是從自己的位子上站起身來。

朱由檢揮了揮手,說道:“給諸位愛卿介紹一下吧,這位便是朕剛剛指派到皇家統計局任職的李嚮明,出身不錯在大明皇家科學院和大明皇家管理學院上過好幾個短期進修班。”

“表現優異,被朕給從皇家科學院挖來了。”

李嚮明的年齡並不大,要比在座的其他官員可謂年輕了一大截,今年剛剛三十冒頭的李嚮明顯得有些稚嫩。

但一開口便也並不怯場,:“承蒙陛下信任,李某將在今後牢牢履行皇家統計局職責,希望之後有麻煩各位大人的地方多多擔待幫助。”

而一旁的黃立極心裡一聽這話,差點忍俊不禁。

暗道一聲:“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
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遂昌县| 甘孜县| 井陉县| 邛崃市| 神池县| 措美县| 涟水县| 斗六市| 襄城县| 香港 | 恭城| 福贡县| 汽车| 桐城市| 奉化市| 姜堰市| 松江区| 阿荣旗| 四平市| 南陵县| 西平县| 荥阳市| 泉州市| 嘉定区| 白水县| 石棉县| 湖南省| 梅河口市| 宜都市| 康乐县| 徐闻县| 红桥区| 茂名市| 葵青区| 建瓯市| 奇台县| 随州市| 永和县| 孝昌县| 蒲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