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

見臺下有不少大臣投來關注的目光,朱由檢咳嗽一聲,開口解釋道:“這件事乃朕下旨改製爲之,目的是將現有國庫與內帑徹底區分開來,不能總將亂七八糟的什麼東西都以朕的名義收進內帑吧..這樣百姓該誤解了..”

臺下不少官員有些目瞪口呆,這皇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麼無恥了?...

改個名字又怎樣,不還是你自己的荷包嗎?

“所以原本的國庫依舊沿用大明國庫的稱謂,而朕的內帑也繼續使用內帑稱謂,而所有新政從全國內產生的各種各樣的收入,一律併入新成立的大明皇家國庫..而這皇家國庫也就顧名思義,由朕來節制管轄了..”

這...這

朱由檢的一番話讓不少人都感覺頭上有數只烏鴉飛過,無語至極..

這不是脫褲子放屁。

多此一舉嘛..

改了個名字好像成了國庫,其實和朝廷沒啥關係。

收入來自新政各個司局,到了用銀子的時候自然也不可能撥給國庫一毛。

而遠處的戶部郭允厚只是抽了抽眉毛..沒開口。

“回稟陛下,大明皇家財政督察局及各地方省府州縣分支機構於本年第一季度共計處理全國範圍內中飽私囊、違反廉政要求、地方經費去向不明及歷史遺留問題回頭看案件共計一千六百餘件;

共計罰沒查封物品,摺合大明帝國龍元合計兩千四百一十二萬兩,其中尚有部分案件正在辦理中,大概涉及金額折大明帝國龍元三百五十萬兩...有大概一千八百餘萬兩無法追查去處或已被涉案官員或州縣使用揮霍..”

什麼叫觸目驚心,眼下這纔是真正的觸目驚心。

朱由檢眉頭輕輕挑起,看向臺下的羅會中,心頭滋味百般複雜,這個原本由朱由檢責令戶部、吏部、東廠、錦衣衛、工部五部並行一同成立的部門。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現可謂亮眼。

要知道財政督察局不少人都是出自傳統意義上的六部其三和東廠錦衣衛,其中不少官員更是在進入財政督察局後毅然決然的將原本所在的部門給舉報了上去。

朱由檢設立這個所謂的財政督察局,原本就是想要減低大明朝廷如今的一些不必要開支。

畢竟鋪張浪費之風早已蔓延在大明國內,朱由檢一時間也不願意抽調大量的精力去徹查,沒想到這財政督察居然能夠查抄出如此鉅額的銀兩。

但其實朱由檢不知道的是。

財政督察局的手段堪稱將東廠和錦衣衛的手段繼承的十分良好,甚至在官員口中已經隱隱約約有了超過之跡象。

所謂:“一旦被財政督察盯上!切記不要僥倖,想盡辦法就算把自己家底掏空也要把地方的賬補齊...”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各個地方設立的分支國庫,也就是府庫或一些富庶地方還會有州縣庫。

這些庫房裡的銀子要求可都是徹徹底底的合規銀錠,而若非朱由檢的大明皇家銀行已經馬力全開,一時半會還是沒有生產出足夠使用的大明帝國龍元..

恐怕這些銀錠都得被朱由檢熔鍊了。

畢竟就算是這大明帝國龍元壓制的再過精美,始終還是改變不了其中摻雜了其他金屬的天生劣勢,然而大明百姓對此挑挑揀揀,荷蘭人對此可謂歡呼雀躍。

無一例外。

他們一旦來到大明,都會想盡辦法用手中的荷蘭盾或者其他的金銀首飾兌換儘可能多的大明帝國龍元。

原本朱由檢也不是很理解。

但是大明皇家銀行工作人員日日兌換,終於發現了其中很大的貓兒膩。

就是這荷蘭盾,打造的質量實在是不堪入目。

大多都是工匠手工作業,只不過這樣的製作目前只能由荷蘭國內生產罷了。

儘管如此,在不少地方也是假幣盛行。

用兵器總局的工匠師傅所說的話就是:“給我一個鍋爐,我一天能生產好幾千,給我一臺蒸汽機,我一天能給你打造出數萬枚。”

而大明帝國龍元工藝卻很是複雜。

首先要將冶煉出來的鉛銀合金在金屬軋製機械的反覆碾壓下,打造成厚度約爲一點五毫米左右的金屬板。

然後再經歷切割、打磨等數道工序,最後還要在每一個銀幣背面上統一軋製上大明皇家銀行的鋼印,纔算合格的一枚龍元。

朱由檢也在第一時間見到過這種龍元。

可以堪稱藝術品,只不過由於需要大量生產,上面的花紋圖案還不如後世的鋼鏰精緻,但放在17世紀的海外和如今的大明,卻是綽綽有餘。

...接下來是皇明報社、發展規劃署、工業總局...今天的朝會朱由檢似乎完全不想聽取其他各部的業務彙報,而專心聽取所有新政涉及司局的彙報。

最後收尾的..

是徐光啓...

“回稟陛下...農業部經過統計,現將第一季度及四月份春耕情況彙報如下:今年春耕已全面開啓以甘薯爲主要推廣農作物爲主的活動,在一些地力貧瘠或久旱久曬地區率先普及,並且臣從皇家科學院偶然得知玉米作物,也已經率先在山東一帶開展試種植...預計今年秋收,能夠基本解決北方百姓的吃飯難題...”

“什麼?!”

一旁率先感到難以置信的便是戶部的郭允厚。

“解決吃飯難題?徐大人此話當真?”

不顧一旁有些急切的郭允厚,徐光啓只是擺擺衣袖:“農業部從去年開始對整個北方自遼東至陝西,從直隸至河南,乃至湖廣部分地區都做過詳細的地力調查,做出的工作數不勝數,臣自然不會說假話..”

而朱由檢更是龍顏大悅..說道:“如此一來,糧食危機若是能在今年秋收之季緩解...”

朱由檢環視一圈諸臣說道:“諸位愛卿可知此事意義何在...”

“這將意味著我大明僅僅用時如此之短的時間,就能夠在這片土地上徹底的解決飢餓對百姓造成的影響...”

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
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安市| 宁陕县| 四平市| 荔波县| 双流县| 松滋市| 大港区| 大理市| 桦南县| 共和县| 新余市| 天水市| 建昌县| 灌阳县| 东乡| 克东县| 合江县| 和田市| 拜泉县| 奉新县| 南木林县| 阿拉善左旗| 黄大仙区| 襄汾县| 林州市| 固原市| 城步| 山东| 峨山| 镇远县| 玉屏| 安义县| 伊金霍洛旗| 盘锦市| 包头市| 灵台县| 红安县| 平邑县| 镇江市| 南宫市| 汾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