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

如果把大明比喻成一個企業,那麼這個企業就是天底下如今最大的企業之一,並且這個企業只有一個老闆,那就是朱由檢。

而且朱家天下還有一個很濃墨重彩的特點,那就是沒有任何的股東,哪怕是哪些大明皇室的皇親國戚。

縱觀歷史,只不過是一些有著榮華富貴的可憐人罷了。

生死,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間。

在朱棣時期,曾經立下過毒誓,告誡自己的兒子,朱家人永遠不能夠殺朱家人..

顯然在現在看來,這一點貫徹落實的程度不夠。

鏡頭重新切換..

“糧食..都是糧食啊...”駑馬拖拽的馬車上,裝載著大量用麻布袋子包著的糧食被卸了下來。

博爾赤金顯得很是激動..

支支吾吾的衝著大明商人說道:“可是我們現在部落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賣給你們??!”

誰料那大明商人擺擺手說道:“我們等一會就會有專人來清點你們部落現在剩下的人口,到時候就會計算一下你們度過冬天需要多少糧食...到春天的時候我們會再來..”

“那..那這糧食錢..”博爾赤金難以置信的看著眼前這個大明商人,自己部落剛剛派兵去打了大明。

可大明呢?

不僅不記恨,還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送來了糧食..

“糧食錢?先欠著吧,到時候會有人和你簽訂一份協議的,之後你們要用牲畜來償還這筆糧食..”

“好好好!我們一定會還..一定會還..”

..

這樣的畫面隨著大明商隊不斷深入東部草原,而逐漸變得越來越多,當然了..也有一些連欠賬都接受不了的部落。

決定用自己手中的馬刀和大明做一場無本的交換。

但只要有這種想法的部落..

基本上都在一連串的火槍聲音之中,在這個冬天被大明的商隊抹除了其在大明所有的痕跡。

至於部落裡剩下爲數不多的牲畜或者財物。

“這可都是正常的貿易利潤??!你們這羣小子,到底懂不懂事?。 睜懯椎拇竺魃倘?,摸了摸臉頰上剛剛濺上的血液,開口說道。

“是是是!東家,還是你眼光獨到??!”

所謂的大明商隊。

其實都是朱由檢派出去的大明天虎軍騎兵改制而來,如果這些蒙古部落的首領能夠稍微將自己的眼睛從馬車上的糧食。

轉移到這些大明商人肩頭扛著的那個麻布袋子之上。

恐怕那種想搞無本買賣的想法都能收攏不少。

也能留自己整個部落一條命..

朱由檢的策略還在施行,其實對於蒙古部落,朱由檢不僅僅是想要讓其東西兩部互相消耗,更重要的是要讓其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

但這種平衡之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一定要是大明。

如果離開了大明,他們東西兩部都要死。

這就是朱由檢所想看到的最好的草原局面,現在大明還是比較需要草原上的牲畜來補充大明的牲畜缺口。

畢竟,草原的馬匹,無論從耐力還是體格方面,都明顯要優於大明的馬匹。

這也就是爲什麼大明自己馴養的馬匹,往往都被用來充當拉貨的駑馬,而只有從蒙古而來的馬匹,才被用來充當軍隊的戰馬的原因。

大明。

京師。

皇宮之內,朱由檢的心情顯得很好,正一臉笑意看著一旁的黃立極,開口說道:“新式科舉就要開始了...今年是吏部最後一年承辦新式科舉,算是給你的教育部一個過渡..”

黃立極站在朱由檢身後,點了點頭說道:“臣明白...”

“嗯..吏部今年給你們做個過渡,有些地方教育部能接手的地方就接手,缺什麼來和朕說..”朱由檢點了點頭。

儘管剛剛成立,但教育部可不是空殼。

朱由檢將宮中不少負責給皇子教書的老師都給了教育部..至於原因,朕現在連皇子都還沒有..

要什麼給皇子教書的老師?

大明的新式科舉制度已經隨著教育部的成立,徹底的趨於完善,吏部也是很自覺的爲黃立極站好了最後一班崗。

“新式科舉!”

“有學有志!新科報國!”

又是熟悉的宣傳策略。

大明崇禎二年的新式科舉規模明顯要比去年的規模更加大,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因爲經過了一年時間的學習。

不少大明的讀書人已經從舊制度的四書五經之中解放了出來。

將思想徹底的放在了新學的學習之上。

畢竟,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所謂的舊制度下的科舉,只不過是給天下不願意改變的讀書人最後一點當官的路子罷了。

就算考上了,也不會得到朝廷重用的。

但新式科舉就不一樣了,一旦考上,直接被錄取進入大明的各個大學院繼續學習,一旦學習結束,那將來不能說是平步青雲,官居一品。

也起碼是大明朝的中堅力量,到時候..

於是,今年的規模更加龐大。

當然這背後還離不開另外一個因素,那就是大明越來越多的大學院開始在各地猶如雨後春筍一般成立。

只不過這些大學院就沒有被冠以皇家的名字。

例如山西農業學院,河南農業學院這樣由農業部牽頭建設的大學院,以及皇家工業總局成立的山西工業學院,山東工業學院等等。

大明一夜之間多了很多大學院。

這是朱由檢特別樂意看到的一幕,尤其是不僅僅是在山東成立了新的水師學院,就連福建也有了水師學院的影子。

這一點是趙雲凱專門和朱由檢申請的。

大明不僅僅有北方的海域,更有南方的海域。

所以,大明的水師學院也要有一南一北兩個才行。

於是福建水師學院還是如此成立了,只不過由於趙雲凱的山東水師學院速度更快。

不少沿海地區的識字、懂水的年輕人都被蒐羅的差不多了。

導致福建水師學院成立之後,一時間沒有足夠的優秀生源,只能將目光盯在了廣東和這一次的新式科舉上。

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
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 龙陵县| 株洲县| 和林格尔县| 阿拉善右旗| 永川市| 宽城| 建昌县| 鄱阳县| 南雄市| 蓝山县| 龙川县| 湖南省| 四子王旗| 乌拉特后旗| 商丘市| 斗六市| 苗栗县| 达日县| 理塘县| 许昌县| 鹤峰县| 黄浦区| 永康市| 温州市| 西乌| 从江县| 石屏县| 龙山县| 绥滨县| 广平县| 绥棱县| 札达县| 克东县| 绵竹市| 娄烦县| 庆云县| 敦煌市| 静安区| 聊城市|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