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

田中秀傑的腳步很沉重,像是每走一步都用盡了自己全身的力量一般,德川家光死了...

這是很多人都想到過。

但卻以爲並不會發生的事情。

可事情卻實實在在的發生了,幕府徹底落下了帷幕。

這位之前因爲與大明水師在江戶港問題上達成一致,最終以五萬兩白銀的價格就換取大明退兵的幕府大臣,現在的表情中卻滿是複雜。

“田中秀傑,參見大明水師總督大人。”

“來了..坐吧?!?

趙雲凱的表情顯得很淡然,但他同樣對於德川家光的死感到有些震驚,畢竟作爲幕府將軍,原本他們是準備將其押送回大明的。

但現在的局面卻變得更加複雜起來。

“我們希望能夠坐下來,就現在的問題談一談..現在,你田中秀傑就要代表幕府,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一旁的另外一個軍內的翻譯,正在原封不動的將趙雲凱的話複述給田中秀傑,只見他一臉苦澀的點了點頭:“嗨..我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這是我們目前草擬的大致條約,如果沒有問題的話...你就可以準備簽署了。”趙雲凱將身旁桌子上的一份條約遞了過去,並沒有在意田中秀傑的臉色有多麼難看。

接過來之後,田中秀傑驚慌的開口說道:“不...!我不能夠代表幕府,這份條約,我不能籤啊!”

這一次大明準備的條約,與當初和蒙古貴族簽訂的條約一樣,都是來自張倫所擬。

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大明可以擁有在倭國駐兵、修建軍港、轉移石見銀山歸屬權、在倭國境內的探礦權和優先開採權。

甚至包括割讓九州島給大明作爲未來大明通商之地。

倭國全境,要與大明進行通商,並且在其中明確說明了。

從條約簽訂之後,倭國對於大明來說將會從屬國的地位降爲屬地。

並且所有倭國平民子女都要接受大明所派遣的先生,學習漢土文化。

任何擁有大明國籍的商人,乃至百姓。

在倭國境內,都擁有治外法權..一旦在倭國內出現觸犯法律的情況,都不得在倭國境內被判處有罪,需要移交大明處理。

洋洋灑灑數十條條約。

甚至嚴格限制了未來倭國所能夠擁有的武裝數量。

田中秀傑在震驚的說完自己無法接受之後。

甚至直接站起身來痛哭流涕。

對著趙雲凱說道:“換一個人來簽訂這樣的條約吧,現在的幕府不已經全部在大明的管控之下了嗎?你們很好找到的..”

“我希望你能夠明白,現在你簽訂這樣的條約,對於所有倭國人來說都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如若不然..他們將會面臨的處境將會更加慘烈。”

田中秀傑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咬緊牙關的說道:“我..籤!”

至此,倭國幕府正式同意大明在倭國境內所享有的一系列特權,倭國正式改名爲扶桑王國,第一任國王爲興子。

大明將會在倭國境內動盪結束後,將其送至倭國,定都依舊爲京都。

....

消息很快便傳回了大明,經過倭國的戰爭還在最後的階段,但收到消息之後的朱由檢還是大爲欣喜的。

原本以爲要打上一兩年時間的對倭之戰。

居然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幾乎結束,這讓朱由檢很是高興。

大殿之上。

朱由檢看著臺下的文武百官,放聲說道:“《江戶協定》將會標誌著,倭國正式成爲歷史,扶桑國將成爲未來倭國的名字!大明將會派遣官員,設立州府,幫助倭國百姓渡過難關!”

興子一臉茫然的看著身旁的大明官員。

儘管有些不太明白,但她還是在一旁專門的翻譯口中聽明白了朱由檢話中的意思,只見興子奶聲奶氣的用剛剛學會的漢語說道:“興子,遵旨!”

“哈哈哈!”

....

至於爲什麼沒有讓倭國賠償大明這一次戰爭之中的巨大開支,畢自嚴和朱由檢曾經坐在一起商議過了很多次。

最終還是決定放棄直接收取銀子這樣的操作。

轉而以倭國境內所有的礦產,主要是石見銀山作爲戰爭賠償,畢竟光是這一座銀山每年都至少能夠爲大明創造千八百萬兩的白銀收入。

...

東暖閣內,朱由檢坐在議事廳的上位。

左右兩邊都坐著如今朱由檢登基之後所經常招呼的大臣,畢自嚴、徐光啓、孫元化、王毅思、薛鳳翔都在此列。

“之前的時候,朕覺得..流民對於大明來說毫無疑問,是一件十分棘手的問題,要儘可能想辦法安置這些流民,以免他們的生活出現麻煩?!?

“但現在,朕在想如何改變他們的戀土情結,能夠走出國門,前往海外定居。”

自古以來,大明百姓包括更加往前的國人百姓,都恪守一個道理..那就是生老病死,都應當在同一個地方,落葉歸根講究的就是一個人要在故鄉一直居住。

對於以前來說,人口的流動性不大,這當然是一件好事。

但現在卻不相同了,朱由檢要開始海外殖民。

這件事情追根溯源當然會是一件好事情,可是這件好事情..朱由檢知道,卻是一件強迫不來的事情,要讓百姓接受離開故鄉和故土。

是一件極爲麻煩的事情。

朱由檢再度開口說道:“徐愛卿,你是農業部尚書,和百姓們平日裡打交道的時候最多,你來和朕說說..應當如何是好?”

“回稟陛下,臣略有拙見,那便由臣來介紹一番?!毙旃鈫櫣磲幔痉€了身子。

再度開口說道:“大明百姓,自古以來信奉故土難離。

“若是單純的宣揚海外之好,未必有人會前往海外..

尤其是近年來大明百姓們的生活條件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時間雖不長,可凡是大明疆域內的大明百姓。

基本上已經解決了吃飯問題,也就是說很難很難再餓死人?!?

“雖然這個要求很低很低..可這對於這些百姓們來說其實往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
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河县| 林西县| 达拉特旗| 卫辉市| 舒城县| 略阳县| 邵阳县| 浪卡子县| 塔河县| 曲麻莱县| 天长市| 汉寿县| 威远县| 布尔津县| 蓬莱市| 芦山县| 时尚| 舒城县| 武汉市| 吉木乃县| 津南区| 迁安市| 常州市| 洛扎县| 水富县| 遵义县| 内江市| 漳浦县| 道真| 子洲县| 卫辉市| 井陉县| 上林县| 鄂伦春自治旗| 皋兰县| 渭南市| 南乐县| 桦南县| 怀来县| 霍州市| 桂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