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

無奈的朱由檢只得開口說道:“如果興子不願意回到倭國,這...應當怎麼辦?”

朱由檢的意思是,能夠通過大明的律法或者規矩中找出一條,想辦法安置一下興子。

可王承恩的表情卻無比的尷尬。

過了半晌。

才忍不住說道:“陛下...此事,並無先例啊...”

其實王承恩內心裡想的是..這種事情怎麼可能有過先例啊!

附屬國的國王賴在大明的京師不願意回國,這種事情說出去就已經足夠驚駭世俗了!

“興子..朕同意你晚一些回到倭國,但是你畢竟是倭國的王...朕於情於理,都不能夠讓你一直留在大明,你明白嗎?”

“那!那!!興子可以經常回來嘛!”

朱由檢隨即又點了點頭,:“回來看看當然沒有什麼問題,朕準了!興子可以不遵舊制,只要想念大明瞭就可以回來看看....”

此刻的朱由檢,殊不知自己這句話給自己帶來了多大的麻煩。

隨後的每一年時間裡,興子在大明的時間都要遠遠大於在倭國的時間,也是堪稱大明的一件趣事。

.....

移民計劃轟轟烈烈的開始開展。

整個南洋的海面上,幾乎過不了多長時間都可以看到一艘運載著大量移民或者物資的大明海船。

懸掛著大明獨有的貿易旗幟,通體紅色,圖案中凝練著一條蜿蜒盤旋的明黃色巨龍,日月圖案也赫然在列。

這是大明海關總署和新成立不就的大明海外事務處聯合制作的大明海貿旗,凡懸掛此旗幟的海船皆代表其享有大明帝國的貿易權。

而在如今的倭國。

這樣的旗幟更是隨處可見。

作爲大明整個端下來的唯一一個純海上國家,倭國在戰敗之後儘管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權,但其實基本上已經喪失了所有的權力。

大明的商船,擁有在倭國的治外法權和自由貿易權。

並且倭國必須允許大明官辦的企業,例如大明供銷局市場在倭國內部設立,還要保證其能夠正常營業不受到任何影響。

就連稅收,都是隻需要向大明繳納。

當地?不存在的...

其實大明供銷局市場的規模已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不斷的隨著大明的擴張而不斷的出現在了越來越多的地方。

例如說,不僅僅是蒙古草原上的城池裡有。

就連後金,建州城裡一樣可以看到大明的供銷局市場,並且還受到皇太極和後金貴族們的一致保護。

畢竟在大明的律法之中。

別看這些供銷局市場平日裡看起來人畜無害。

可要是一旦出了任何打砸搶,或者有人敢於在其內進行“零元購”這樣的惡劣事件,那麼當地就必須給大明一個交代。

這還僅僅是財物損失如果出現,需要當地在第一時間拘捕兇手,就連內部造成的損失都要加倍賠償。

更重要的是。

如果一旦造成內部的大明工作人員死亡,那麼恭喜你...

你很容易喜提來自大明火炮的親切問候,畢竟在條例之中朱由檢曾經就已經寫過,一旦造成大明人的死亡。

那麼大明擁有繼續開戰的權利。

導致幾乎在皇家供銷局市場出現的每一個地方,附近幾條街內的治安環境都可以說是超乎尋常的好。

哪怕是在後金女真人的地盤上。

他們也明白,可以惹任何人...但唯獨不能夠去招惹那些來到後金做生意的漢人,他們背後站著的可是大明朝廷。

一旦出了事情,不僅僅是自己一家都要被砍頭。

估計整個後金都得跟著遭殃。

.....

安南,新寧城。

這是標準的大明移民所修建的城池,在安南的序列之中應當屬於縣城一樣的級別。

但如今城內,卻是熱鬧非凡。

所有來到這裡的移民幾乎都在第一時間發現了安南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說他們曾經最看重的食物。

整體價格,要比大明境內低至少三成的價格。

很多平日裡都不敢想的上好木材打造的實木傢俱,精美異常不說價格還並不算貴。

當然,如果是大明來的工匠親手打造的。

那價格可就不好說了...可要是安南本地的那些人生產的,價格就會十分便宜。

馬老九帶著自己一家來到新寧城裡採購物資。

小驢車上,馬老九的小兒子興奮的揮舞著趕驢車的鞭子...一旁的馬老九連忙開口說道:“不要打咧!它還走著呢!打什麼...這可是村上的驢車!”

村莊。

大量的漢人村莊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以耕牛、騾馬集體化使用的方式來節約物資的,主要是...

一家一戶一頭牛。

就連大明也承擔不起這樣的投入,畢竟在這個時代就算是有錢,也沒有這麼多合格的耕牛啊...

一百畝地不少,馬老九一家根本種不過來...

可春耕開始沒多久之後,馬老九的惆悵就迎刃而解了..因爲自己家的地裡多了一些壯勞力。

這些壯勞力默默無聞,根本不問自己要一分錢。

就連吃一口飯都是畏畏縮縮的...

讓馬老九最開始以爲這些人是不是生了什麼病,把腦袋給燒壞了..後來經過當地移民的官員介紹。

馬老九才知道。

這些人都是在和大明平南軍作戰的時候,被俘虜的戰俘卻不願意接受改造的頑固分子..

原來是以前的敵人,打那以後。

馬老九徹底就不管那些人在自己家地裡到底怎麼忙活了...人力的出現還不算完,沒過多久..村裡出現了旋耕機。

那玩意可真快啊..一畝地,用不了幾炷香的時間就全部耕完了。

原本以爲一家幾百畝地根本種不過來的馬老九算是徹底明白了。

自己一家。

哪裡是來安南移民的,這不完全是來安南當地主的嗎?

這天下,居然有這樣的好事。

馬老九有時候晚上都會睡不著,感覺這一切就像做夢一般不真實。

“爹!我想要吃那個麥芽糖!給我買一點吧!”

“幺兒!爹爹給你買哦!”

熟練的拿出一塊銅板,買來了甜甜的麥芽糖..

偷偷嘗一口。

馬老九覺得這糖,就和現在的生活一樣的甜。

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訪直隸第五百章 沒轍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
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訪直隸第五百章 沒轍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州市| 商都县| 沐川县| 云霄县| 攀枝花市| 蛟河市| 辉县市| 剑阁县| 和政县| 海宁市| 九龙县| 岳池县| 安西县| 屯门区| 尉犁县| 中山市| 罗田县| 柳江县| 蛟河市| 蓝田县| 阿克陶县| 天峻县| 荃湾区| 金川县| 金湖县| 辛集市| 肇东市| 靖宇县| 清新县| 保亭| 广宁县| 呼伦贝尔市| 巴马| 南宁市| 秦皇岛市| 鄂尔多斯市| 子洲县| 苏州市| 黄龙县| 迁安市|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