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八章:人身難得

御林軍護駕主帥嶽武穆王。降

歲次辛酉年十月初一日。公元一九八一年十月廿八日

律詩∶

秋去冬來歲欲更。著書勸善育羣英。

人心不古堪爲憾。世道澆漓實可驚。

但願頹風能挽轉。惟期良俗得安榮。

闡明奧義無窮理。天道文章博好評。

聖示∶

命御林軍排班,神人恭接懿駕。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降

律詩∶

深宵夜靜下瑤池。著作天書勸衆兒。

立德造功修碩果。行仁履義達無爲。

謾言學道成非易。只要明心理自知。

證佛登仙憑一念。勤修信奉勿多疑。

懿示∶

諸賢卿及諸兒子免禮。

又示∶

著作“天道奧義”完功期限,迫在眼前,尚有六章未著,娘擬提前著成,以便由鸞友雜社印行單行本,廣爲贈閱勸世。此書爲紀念臺中黃帝宮重建落成而作,現該神宮已訂辛酉年十二月初四日落成安座,娘雖在百忙中,亦不得不抽身,致力於著作也。

又示∶

此書是修道之秘要,人人必讀,亦是修身立德之明師。凡有善覺者,研而學之,學而行之,自可進道也。

又示∶

凡協助代天宣化,助印本書,以利廣爲贈閱者,無量功德。助印者有所祈求事,娘自當酌情,予以照準。

天道奧義→第十八章→人身難得

無極老母曰∶

“人身難得,東土難生”,由此可知人生之寶貴。諸迷子既然已得人身,又生在東土,豈可不惜光陰,早日向道而修乎?須知,聖佛仙神,都是由人生修成正果,而得來者,所以“天人合一”是最高的“意識型態”,“大同思想”是人生最完備的“生活方式”,果能善爲發揚,善爲向道而修,啓發人類最高的理性,兼以完備的生活方式,纔是修天道者所希望的,也就是人類最後的一個歸宿。

一、人生的價值

“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人與道,天與地,並稱爲宇宙之四大,是“人”的地位很高。既得人身,必須修道,始能與天地同參也。

逍遙遊,形容修道者,氣象之高雲∶“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又云∶“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此是以大鵬鳥,形容修道者氣象之高。

所以修道者,應似大鵬鳥直上萬裡之志也。“天池”是天國,達到無極天之天堂也。人身難得,今既得人身,應知人生之價值,早修天道,始不枉得人身也。

人有萬物之靈,此靈乃天之付與也。是故,人是天之子,天是人之父,故有“天子”、“天父”之稱也。以天爲父,人爲天之子,是同一體,即可“天人合一”,從天人合一而言,則人也可修道,得道而昇天也。

二、人生的過程

人自得人身而至終,有四段的過程,即“嬰孩”、“少壯”、“老耄”、“死亡”。詳細解釋此四段過程之大意;嬰孩是天真德全。少壯是血氣方剛,易被物慾所攻。老耄是體衰,減欲。死亡是歸其真宅。真宅者,不生不滅,永恆的境界也。

人生的過程也有四苦∶生、老、病、死。釋迦當年想要逃出“生、老、病、死”的四苦,所以,出家修道,終能得道而成佛。

三、人生應厚積德

大鵬之徙南冥,須有巨風,始能雄飛。大舟須有深水,始能航行。人也須有厚德,而後修道纔有大成。誠意、正心、修身,多立功德,自然積厚。須知修德,才能進於道也。

四、人身應求懸解

所謂懸解者,即解倒懸之苦也。人身既得,須修道以求懸解,欲求懸解者,須打破一切的煩惱,安時而處順,始能自解也。人之煩惱,多是受外感而引起精神上的不安。因此修道可安定精神,打破物慾,進於精神清淨愉快的境界。

第十九章:魔道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十八章:人身難得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六章:道之靈性與因果律第十九章:魔道第007章:大道康莊之謂孝第三章:道統第二十一章:生前與死後的關係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008章:大道康莊之謂廉第002章:大道康莊之謂仁第十六章:修天道應修靈第二十四章:總論第005章:大道康莊之謂智序章第001章:序章第007章:大道康莊之謂孝第11章至第21章第十五章:見素抱撲以卻魔第十五章:見素抱撲以卻魔序章第七章:道之天秩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十五章:見素抱撲以卻魔第003章:大道康莊之謂義第007章:大道康莊之謂孝第66章至71章第四章:良知良能第003章:大道康莊之謂義第九章:執慧歸真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009章:大道康莊之謂節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四章:良知良能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008章:大道康莊之謂廉第006章:大道康莊之謂忠第005章:大道康莊之謂智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序章第三章:道統第十章:生命第十五章:見素抱撲以卻魔第11章至第21章第五章:天人合一第十九章:魔道第十七章:修天道的路線第十六章:修天道應修靈第二章:道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五章:道與人第六章:修天道第11章至第21章第六章:修天道第004章:大道康莊之謂禮第十五章:見素抱撲以卻魔第二章:道第十八章:人身難得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九章:何謂修道序章第六章:修天道第十八章:人身難得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八章:四質合成以修道第01章至第10章第十二章:心性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九章:執慧歸真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十二章:心性前言第九章:何謂修道第九章:執慧歸真第11章至第21章第六章:道之靈性與因果律第八章:四質合成以修道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前言第005章:大道康莊之謂智第十二章:心性第十九章:魔道第四章:良知良能第01章至第10章第九章:執慧歸真第八章:解脫生死第六章:道之靈性與因果律第66章至71章第11章至第21章第六章:修天道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二十四章:總論第009章:大道康莊之謂節
第十九章:魔道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十八章:人身難得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六章:道之靈性與因果律第十九章:魔道第007章:大道康莊之謂孝第三章:道統第二十一章:生前與死後的關係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008章:大道康莊之謂廉第002章:大道康莊之謂仁第十六章:修天道應修靈第二十四章:總論第005章:大道康莊之謂智序章第001章:序章第007章:大道康莊之謂孝第11章至第21章第十五章:見素抱撲以卻魔第十五章:見素抱撲以卻魔序章第七章:道之天秩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十五章:見素抱撲以卻魔第003章:大道康莊之謂義第007章:大道康莊之謂孝第66章至71章第四章:良知良能第003章:大道康莊之謂義第九章:執慧歸真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009章:大道康莊之謂節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四章:良知良能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008章:大道康莊之謂廉第006章:大道康莊之謂忠第005章:大道康莊之謂智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序章第三章:道統第十章:生命第十五章:見素抱撲以卻魔第11章至第21章第五章:天人合一第十九章:魔道第十七章:修天道的路線第十六章:修天道應修靈第二章:道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五章:道與人第六章:修天道第11章至第21章第六章:修天道第004章:大道康莊之謂禮第十五章:見素抱撲以卻魔第二章:道第十八章:人身難得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九章:何謂修道序章第六章:修天道第十八章:人身難得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八章:四質合成以修道第01章至第10章第十二章:心性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九章:執慧歸真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十二章:心性前言第九章:何謂修道第九章:執慧歸真第11章至第21章第六章:道之靈性與因果律第八章:四質合成以修道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前言第005章:大道康莊之謂智第十二章:心性第十九章:魔道第四章:良知良能第01章至第10章第九章:執慧歸真第八章:解脫生死第六章:道之靈性與因果律第66章至71章第11章至第21章第六章:修天道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二十四章:總論第009章:大道康莊之謂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都县| 阿克陶县| 西充县| 泗水县| 兴海县| 昆山市| 通河县| 庐江县| 怀仁县| 如皋市| 旌德县| 丰都县| 金门县| 赤壁市| 庆城县| 宜章县| 太原市| 峨眉山市| 湖北省| 额尔古纳市| 大埔县| 徐水县| 图木舒克市| 溧阳市| 蛟河市| 龙门县| 宜兴市| 博客| 蓬安县| 温泉县| 蒙自县| 湖口县| 沙湾县| 龙川县| 元谋县| 彰武县| 宝应县| 宜都市| 青神县| 沾化县| 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