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7章 陳琦中進士

嘉佑七年,五月,一代名臣包拯卒,鄒正達和鄒正業攜子侄去京城弔唁。

包公逝世時,包綬年僅五歲。仁宗到包公府上祭奠,對包綬極爲憐憫,授公將仕郎、守太常寺太祝。服除之後,又加承奉郎,覃恩轉大理評事。

鄒正達鄒正業回來說起包拯家的家事來,不勝唏噓。鄒晨聽得低下頭,雙眼泛紅。

八月,開始各州府的貢舉。

此次解試可謂是全家出動,幾個月前便讓柳氏的孃家人在宛丘裡給租了一個宅院,專等著考試這幾天好讓家裡人住進去。

爲了能讓五郎安心應考,文七姐思慧也在一個月前便隨著五郎回了鄒家莊。

文思慧乃文彥博的掌上愛孫,自小受過極好的教育,她落落大方,端莊嫺靜,又不恃寵生驕,從不倚仗自己的家世給黃麗娘使眼色。處處尊重黃麗娘,對幾個妯娌又刻意的討好,受到了全家人的喜愛。

黃麗娘更是處處拿她和鄒晨相比,讓鄒晨向她討教和學習,學習她身上那股大家閨秀的味道。

到了八月之時,全國各地的學子們便匯聚在州府的貢院中待考。各州府的貢院全部用荊棘編鋪於圍牆上,禁止別人往裡攀爬,貢院便有“棘闈”之稱。又因爲一般是秋天考解試,所以解試也叫做秋闈。

通過報名、唱諾、搜身檢查有無挾帶之後,衆考生隨著差役們魚貫的進入了各個考棚中。

鄒家的二郎四郎五郎六郎參加了此次的解試,今年陳琦和沈芳也一同步入了考場。

唐宋時的考場與現代教室式的考場大致相同,並排放著幾排桌子。由於考場中沒有交椅板凳之類,所有的考生都是站在桌子後面進行答卷。

北宋前期。上承唐朝和五代的制度,主要有進士、明經、諸科。宋代的諸科大致相當於唐代的明經,其中也分爲九經、五經、三禮、三傳、三史、學究、明法、通禮等。而進士科更令世人睹目,因爲考取最難,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僅是明經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爲尊貴,地位亦成爲各科之首。若是進士科能考中,那麼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爲宰相科。

進士科主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場中的考生不僅要做詩做賦,還要臨場發揮。按照考官出的題目做文章一篇。

經過三場的考試之後,考生們疲憊的走出了考場。等待著幾日後張榜。

鄒家人焦急的在宛丘等待著,和他們一樣焦急的還有各考生和考生的家長們。

誰不想貢舉得中?誰不想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呢?

這時,遙遠的白令海峽,寒風冷冽,白雪皚皚的山峰一眼望不到。

大郎和三郎。在一個月前便下達了順著海岸線往南前走的命令。

這裡,到處都是山峰和島嶼,氣候寒冷。真不知道能盛產什麼高產量的作物,哪怕就是有作物估計也會被凍死。

一眼望不到頭的山脈,山頭上全是白雪皚皚的峰頂,從雪山上流下來的河水寒冷刺骨,令人不寒而慄。

順著這些島嶼往南走,氣候才慢慢的變得溫暖起來,而那些以前經常可見的藍狐漸漸不見了蹤跡,兵丁們逐漸適應了這裡的惡劣環境。

最終,他們的船幾經猶豫地停到了一個大島旁邊。

大郎和三郎決定返航了,離家已經一年多了,思鄉的愁緒一直繚繞在所有人的心頭。

來的時候,三條船上將近一千一百人,到了這個大陸之後,只剩下八百多人。那些死去的兄弟們,甚至連個屍首都沒有,爲防止瘟疫,一旦死去便被扔進了茫茫大海中。

大郎和三郎想起當初說過的話,一定會把他們完整的帶回大宋朝去。可是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便死了三百多人。

他們決定,再對這個大陸進行最後一次搜索,如果確實找不到什麼值得帶回去的東西,便開始收集食物準備糧草,等到刮西風的時候,便揚帆回程。

下了這個決定後,他們留下一百多人維護和看守大船,帶著剩下的七百人,分成幾隊,開始對這數個島嶼進行最後的搜索。

一個月後的今天,所有的人全部泄了氣,只是幾個島,島上什麼都沒有,除了樹林便是雪山。幾個軍都指揮使偷偷的來詢問,是不是要返航了。

於是,大郎和三郎在和鄭師爺、敬平交談之後,下達了返航的命令。

聽到了這個消息,所有在島上四處閒逛的兵丁都狂喜的呼喊了起來,相互打趣並且互捶著對方的胸膛。

一個兵丁不小心被人推落到了水裡,刺骨冰涼的河水瞬間將他的狂喜給澆個通透,他慘叫一聲站起來,抹了一把臉上的河水,破口大罵是哪個無恥的混蛋把他推下水的。

突然之間,他停止不動了,驚恐地盯著自己的雙手,一塊閃閃發光的金子藏在他的手指縫裡,上面還沾著他剛剛抹臉時不小心蹭掉的血跡……

他彎腰抓了兩把,看著手裡的金砂狂喊了起來……

“金子!他孃的,河裡全是金子!”

兵營震動了。

鄒家的人也被震動了。

解試的結果,大出家裡人的意料,只有五郎取得了解試資格,其他的幾個兄弟和沈芳全部落了選。陳琦同時考中,將和五郎一起在明年的三月參加省試。

鄒晨安慰幾個哥哥,大宋朝每隔一兩年總會舉行一次貢舉,今年不行,還有明年後年。二哥才二十三歲的年紀,還可以再考好幾次,那些連考了十次不中的考生大有人在。

又拿出鄒正文的事蹟安慰他們,正文堂伯也是數年不第,不是也考中同進士嗎?勸他們以後再認真仔細的攻讀,等到下次貢舉之時再重新考試。

更何況一個州府幾百名秀才去考試只取了前十名。就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總是會有人掉下去的。

二郎他們聽了勸,從此以後更加發奮攻讀,準備等待下一次的貢舉。

九月,五郎與黃雪慧成親。

文思慧和五郎在鄒家過了成親以後第二個新年,正月後州府便開始往京城解送舉子們。讓舉子們等在京城參加三月的省試。

此時的仁宗,和歷史上的仁宗完全不同了。

歷史上的仁宗由於經常吃丹藥,這時身體已經極度不好,上朝時經常神情恍惚,而且又時不時的犯瘋癲之癥。

自從前年文彥博上表,向朝堂痛斥丹藥的危害後。又將十名壯年死囚列爲試驗品,命令他們每日不間斷的服用仁宗所服的丹藥。半年之後,這些死囚不同程度的出現中毒的癥狀,有和仁宗一樣口不能言的,有全身發青發紫的,有背生疽的,有瘋癲胡言亂語的。還有表面看起來健康,可是身上的皮膚卻一塊塊爛掉,慘狀不一而舉。死囚們服用了一年後。開始有人死亡,死狀極慘。

把仁宗嚇的不敢再服丹藥,下了一道詔書,令宋朝皇室自此以後不許方士進宮,禁止以後的皇帝再服丹藥再煉丹。

仁宗不再服丹藥,又加上太醫們精心調理,身體漸漸的好轉,處理起國事來也遊刃有餘。再加上嘉佑七年八月將趙曙立爲了太子,國祚有承,大臣們也逐漸放了心。

仁宗嘉佑八年,正月初七,任命翰林學士範鎮知貢舉。

二月之時,歷史上的仁宗生了一場病,可是現在到了三月,仁宗的身體依舊健康。

三月初六,龐籍去世,仁宗親自前去祭奠,並賞賜財物。賜其司空兼侍中的職位,諡號莊敏。

十二日,昭德軍節度使、同平章事李昭亮去世,贈中書令職位,諡號良僖。

三月二十二日,仁宗在延和殿,賜進士閩人許將第一百二十七人及第。鄒元朗與陳琦郎婿同時中了榜眼,一時傳爲佳話。

四月中,鄒晨與陳琦成親。

臨時鄒晨成親的鄒家從早到晚忙碌個不休,大門上高高挑著雙喜的大紅燈籠,一派喜氣洋洋。僕婦們人人臉上帶著笑,有在庭院裡清掃著地面,有扎著花棚,有在給桌椅板凳上面系紅繩的,一片繁忙喜慶。

前院的花棚下面並排擺著四五個案幾,案幾上放著糖果、瓜子、爆炒黃豆、爆米花、甜鹹果子等,供來人隨意抓食,若是有少了,便會有專人添上。這些可以吃的食物之間,放著非常好看的看盤,有環餅(饊子)、油餅、棗塔、索粉(麻花),和用面捏成豬、羊、雞、鵝、兔等形狀各放在一個盤子裡。

鄒家已經操持過好幾次的婚禮,所以這次駕輕就熟,黃麗娘早早的就請了宛丘城裡最有名氣的四司人主持這次女兒的出嫁。

從嫁妝如何走,到這幾天親戚們的催妝隨禮,四司人都安排的妥妥貼貼,無一遺漏。

鄒晨站在樓頂,最後幾次看著鄒家莊的落日餘霞,再過幾天,自己將離開這片生活了數年的土地,去往一個陌生而不認識的家庭裡。

她擡起頭,看著西方最後一抹晚霞,照在莊子裡鱗次櫛比的房屋上,彷彿燃燒的火焰,散發出最後的金紅光芒。最終慢慢的墜落,融入了茫茫暮色中。

東方,一輪晧月,緩緩升起。如同她的未來一般,隱晦而未知。

腦海裡,突然出現了陳琦的笑臉,充滿了期待,雙眸像兩顆瑪瑙,熠熠生輝……

鄒晨的嘴角微微挑起,純潔而又端莊……

各位姐妹兄弟,本書已經寫了三個月,今日起,到一月底,決定完結。感謝這三月來各位的支持和厚愛。

新書正在籌備中,依舊是北宋年間的事情。吸取了這次的失敗教訓,將不會再有任何的金手指。歡迎大家對故事情節進行討論

你們喜歡什麼樣的故事,請告訴我,也許我寫的故事裡,就有你的存在。

ps:

推薦好友玖天白玉新書《夫君是個美男子》,簡介:是美男還是妖孽,是女霸還是大智若愚,請來書中看。

第20章 盼發家展望未來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364章 至京城第374章 王弗回訪第57章 父不慈子也不孝第379章 逛大相國寺第154章 錢啊快到碗裡來第253章 仇九發飆揍人第112章 女夫子巧訓人第240章 烏翠替金蘭保媒第398章 玉英來投第322章 遣走林氏第91章 當幸福來敲門時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337章 紅豆的結局第361章 坐月子第354章 朝爭第207章 賊告狀第354章 朝爭第119章 胡屠夫吹豬妙法第359章 煩躁的陳琦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403章 裁衣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10章 黃姥姥怒訓女婿第68章 魯媽媽說親沈家第22章 送鹿肉來到張家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414章 下馬威第409章 韓琦下臺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91章 當幸福來敲門時第406章 起名第90章 花鳥使宛丘選美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363章 陳家分家第253章 仇九發飆揍人第111章 鄒晨想揍大姑娘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66章 官媒到鄒家狂喜第259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20章 衝突第10章 黃姥姥怒訓女婿第89章 聽聖旨鄒家得賞第56章 老宅演父慈子孝第187章 美娘成親二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229章 中秀才廣宴賓客第199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132章 小七被劫鄒晨昏第264章 烏倩的心思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175章 果園種蘑菇計劃第155章 天將大旱欲打井第394章 定計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295章 林氏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31章 鹿舍蓋好引鹿忙第270章 鄒萍動情的對象第51章 年貨採夠回村莊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29章 鄒老爺子小心思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257章 母女閒談第341章 孕事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414章 下馬威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62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187章 美娘成親二第105章 阿琦探訪鄒家莊第62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350章 決定第1章 人人都愛玩穿越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391章 拜年結束第407章 小字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294章 遊園第4章 借上學巧議分家第278章 黑大王的海盜史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番外三執子之手共白首第188章 美娘三朝回門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221章 客來主不悅第104章 開宗祠族中議事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70章 稻田養活物新法第137章 發現呂大仲屍體
第20章 盼發家展望未來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364章 至京城第374章 王弗回訪第57章 父不慈子也不孝第379章 逛大相國寺第154章 錢啊快到碗裡來第253章 仇九發飆揍人第112章 女夫子巧訓人第240章 烏翠替金蘭保媒第398章 玉英來投第322章 遣走林氏第91章 當幸福來敲門時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337章 紅豆的結局第361章 坐月子第354章 朝爭第207章 賊告狀第354章 朝爭第119章 胡屠夫吹豬妙法第359章 煩躁的陳琦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403章 裁衣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10章 黃姥姥怒訓女婿第68章 魯媽媽說親沈家第22章 送鹿肉來到張家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414章 下馬威第409章 韓琦下臺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91章 當幸福來敲門時第406章 起名第90章 花鳥使宛丘選美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363章 陳家分家第253章 仇九發飆揍人第111章 鄒晨想揍大姑娘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66章 官媒到鄒家狂喜第259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20章 衝突第10章 黃姥姥怒訓女婿第89章 聽聖旨鄒家得賞第56章 老宅演父慈子孝第187章 美娘成親二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229章 中秀才廣宴賓客第199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132章 小七被劫鄒晨昏第264章 烏倩的心思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175章 果園種蘑菇計劃第155章 天將大旱欲打井第394章 定計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295章 林氏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31章 鹿舍蓋好引鹿忙第270章 鄒萍動情的對象第51章 年貨採夠回村莊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29章 鄒老爺子小心思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257章 母女閒談第341章 孕事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414章 下馬威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62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187章 美娘成親二第105章 阿琦探訪鄒家莊第62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350章 決定第1章 人人都愛玩穿越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391章 拜年結束第407章 小字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294章 遊園第4章 借上學巧議分家第278章 黑大王的海盜史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番外三執子之手共白首第188章 美娘三朝回門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221章 客來主不悅第104章 開宗祠族中議事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70章 稻田養活物新法第137章 發現呂大仲屍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和田县| 彭山县| 余庆县| 杭州市| 赤城县| 华容县| 东台市| 巴楚县| 花垣县| 特克斯县| 铜川市| 安福县| 迁安市| 定陶县| 黑水县| 瑞安市| 始兴县| 彝良县| 金坛市| 余干县| 林州市| 奉化市| 容城县| 金秀| 吴堡县| 万宁市| 孟州市| 寻乌县| 竹北市| 沅江市| 巴里| 蓝山县| 大安市| 探索| 南康市| 麟游县| 拜泉县| 清涧县| 崇义县| 琼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