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8章 魯媽媽說親沈家

(這是24號的更新!25號因爲要上架,所以要晚上我在家裡時手動更新了。)

那媽媽被柳氏和黃麗娘領到東院,一看便是一位待人極和氣的大娘,未語先笑,令人心生好感。

那媽媽一邊和柳氏說話,一邊用眼角不住的打量黃麗娘,見她含羞帶怯跪坐在一旁,雖不似大戶人家的小娘子那般雍容華貴,卻另有一份小家碧玉的風采。

於是那媽媽便直接說明了來意:“兩位大嫂,老身姓魯,你們叫我魯媽媽既可。今日來,是有一樁喜事要說於柳大嫂聽。”

柳氏聽了這話轉悲爲喜,強打起精神來聽這位魯媽媽說話。

魯媽媽飲了一口茶,不緊不慢地說道:“老身雖是私媒,但是也成全了不少好姻緣。象柳林集的張秀才娶丁莊丁善家的小娘子,這樁媒便是老身保的。”她是知道這家的小姑娘嫁到了丁莊,所以便特意說了這樁丁莊的婚事來證明自己。

柳氏聽了點頭道:“哎呀,那是魯媽媽的媒啊?這是極好的媒緣啊。聽人講,丁家大姐嫁過去,三年便生了兩個小子,婆家待她極是親切。真沒想到這等好媒竟是媽媽保的,媽媽真是好眼緣啊!”一番連誇帶贊說得魯媽媽笑的見眉不見眼。

魯媽媽矜持地笑了笑,用手抿了抿鬢邊的亂髮,道:“這張貢生可是與你家有親?”

柳氏看向了黃麗娘,黃麗娘連忙答道:“好教媽媽得知,這張貢生與我孃家有親,他家的大姐嫁與我家二哥爲妻。”

魯媽媽點點頭,唔了一聲,“正是,今日說的這樁媒說起來與張貢生家也有幾分淵源呢。……”於是便把這樁媒給講了一講。

卻原來,真是有極大的淵源。

這張貢生名喚詵,乃是宛丘前任知州張忠定次子,張知州名詠字復之,自號乖崖,濮州鄄城人,卒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諡忠定。生前因愛這宛丘人傑地靈,便立下誓願死後葬在宛丘。卒後,家人按照他生死遺願將其葬在宛丘柳林集,次子詵自願留在宛丘守墓,於是便有了宛丘張家。這張家在宛丘雖無人出仕僅得一個貢生頭銜,卻極得仕林中人愛戴,每年忠定公祭日便會有無數的宛丘士子前去憑弔。

卻說舊年間一家姓沈的士子,因女兒生的美貌,被一小官的惡僕看上,非要強娶不可。那沈姓士人無法與抗,甚是苦惱。張詠在客店中和他相遇,得知了此事,當下不動聲色,請了那小官惡僕出外遊玩,騎了馬和他同到郊外去。到得樹林中無人之處,揮劍便將惡僕殺了,得意洋洋的走了。

那張詠殺了惡僕之後便隻身去了官府將此事說了個明白,並言明自己殺的乃是惡僕與那沈士子無關。那位小官看到上官張詠渾身抖的如同篩糠一般,生怕張詠也揮劍將自己殺了,哪裡還敢找那沈姓士子的麻煩。

那沈姓士子得知此事的原委,發願要報答張詠,便終生追隨在其身邊,做了一名門客。張詠死後沒兩年,他也在宛丘去世,死後向家人要求要葬在知州身旁,終生爲知州守墓。那沈姓士子有一子一女,女兒早已嫁爲人婦有了後代,兒子沈嘉生便在宛丘娶妻安了家,如今便在這柳林集爲張知州和父親守墓,甚得士人們尊敬。

這沈家子現有兩子一女,長子沈於已然娶妻,老來子沈芳今年十五歲,正是說親的年紀。因魯媽媽聽說了昨日官媒造訪,所以便動了將這鄒家女說給沈家孫的念頭。

柳氏和黃麗娘聽了這一樁婚事,久久不能言語。

柳氏試探地問道:“魯媽媽,我家乃是三等戶,這,這怕是高攀不上吧?”

魯媽媽不甚爲意地揮揮手:“呵呵,這沈家我已然是問過,得知是與張貢生家做親,是歡喜的不得了,哪裡還會有甚麼攀不攀的?呵呵。”

鄒晨聽了這一樁媒,暗地裡爲美娘姐高興,這沈家清貴門弟,士子出身,又與張貢生家有舊,想必美娘姐嫁過去必不會受委屈,更何況現在乃是選美的要緊關頭,這樣的好親事若是錯過了,可要後悔一輩子。

這時,她完全代入了這個時代,根本就未曾想過,美娘會不會愛上這個男人,這個男人會不會愛上美娘。滿腦子裡想的就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魯媽媽看到院子裡的人都在思考,便鎮定的啜了一口茶,看到鄒晨手裡的錦帕,奇道:“這帕子上可是莫大繡師的手藝?”

鄒晨見機連忙把帕子遞過去,小心翼翼地說:“媽媽,這是我美娘姐繡的。”

魯媽媽把帕子接過來仔細地看了看,說了一番和劉媽媽一樣的話,只得其形未得其神,還須得再多加努力,便把帕子還給了鄒晨。

魯媽媽此時越看美娘越覺得愛惜,昨日那場飲食盛筵她已聽鄒家莊的人說起。今日再來這鄒家一看,也是一個富足小康之家。而且這柳氏看起來雖是潑辣卻是精明不足,最好相處。這美娘雖然沒受過甚麼教養,卻在家裡學了一手好廚藝,而且據聽說還會打豆腐做涼粉。那沈家雖是得了張家資助,可是近幾年來爲了供養館中幾個學子讀書卻是一年不如一年。眼看著便是吃老本,要到山窮水盡這一步。雖是能依靠著張家,可是卻總不能時刻要求張家救助吧。再說這沈芳又不是長子,不必依靠著他支立門庭,娶一個三等戶做妻子也無甚大礙。

若是這美娘嫁過去,與張家有了親不說,還能名正言順得了張家資助。而且這小娘子還有門小手藝,將來開個小鋪子或是弄一個小作坊,只怕這沈家一門都要靠這鄒家大姐呢。自家這幾年,孩子們隨著沈嘉生讀書也是耗費了他不少的心思,若是能幫他家說成這樁好媒,自己也是做了一樁功德,在孩子們面前也好交待。

想到此處,便定了要把這樁媒緣說成的心。

看到柳氏和黃麗娘低頭不語,她雖是想說成這樁媒,面上卻不露聲色,只是與美娘和鄒晨說笑。她巧舌如簧,一會便把美娘和鄒晨逗得笑了起來,就連小七這個聽不大懂的看著她也是一臉仰慕。

柳氏看到魯媽媽在和孩子們說話,便悄悄拉了黃麗娘到一旁商議,兩人商議的結果竟然是不謀而合,都願意去見見這位沈芳,定下了主意後,便回到廊下,重新跪坐。

魯媽媽看到她們商議完畢後便面帶笑容地等著她們先說話。

柳氏將案幾前的果子往魯媽媽身邊推了推,“魯媽媽,您嚐嚐這個,這是桃花酥。……那個,我和三娘子商議了一下,這麼大的事,我們無法做主,得等到家主歸家,魯媽媽您看?……”

魯媽媽得了這話,便知已經是差不離了,便笑著拿起一塊桃花酥嚐了一口。

黃麗娘說道:“我家家主去送官媒劉媽媽了,到了下午想必便回來了?”

魯媽媽又和她們說了一會閒話,看看時辰差不多了,便提出要告辭。柳氏和黃麗娘勸她留下吃一頓飯,也好儘儘地主之誼,一會等到家主歸家之後,再細細商議。魯媽媽也是一心想說成這個媒,再加上也對美孃的廚藝有幾分好奇,便假意推辭了一番留了下來。

中午飯,是美娘與鄒晨掌勺。正好昨天剩下的還有一條活魚,半隻雞,半隻兔子。於是便就著這些剩下的食材做了幾道菜,魯媽媽吃了以後連聲叫好,對那道鮮活魚大加讚揚,又把美娘誇讚了一通,美娘直聽得臉色紅紅低下頭去。

待到吃完了飯,魯媽媽又強打起精神陪著柳氏和黃麗娘說著玩笑話。柳氏和黃麗娘乃是正經婦人,平時所接觸的無非是一些粗野鄉婦,哪裡是一位媒婆的對手。這魯媽媽三言兩語便說得柳氏和黃麗娘引爲知已,只恨不得把一顆心全部掏給她纔好。

鄒晨在一旁聽得大呼厲害,怪不得都說三姑六婆見多識廣,話題豐富,且善於察言觀色、趁隙而入,深得婦女之歡心。果不其然,哪怕是象魯媽媽這等正經的媒婆,那也是巧舌如簧,舌綻蓮花,話題滔滔不絕。若是深閨中的小娘子遇到那等金瓶梅中不正經的牙婆媒婆,專事毀人清白,挖人私密的下賤勾當,只怕早已被勾走賣掉還幫著人數錢呢。

想到此處,激凌凌的打了個冷顫。

到了半下午,鄒正達和鄒正業送了劉媽媽回來,在前院聽了柳氏把這事說了一下,二人商議了一下,均覺得這是一樁好媒緣。鄒正達聽到渾家柳氏講,這樁媒是因爲張貢生的緣故魯媽媽纔過來說,心裡又把三弟妹高看了幾分。

於是倆人先回西院換了衣裳,纔過來拜見魯媽媽。

魯媽媽陪著他們說了一會話,得了準話便放下心來。她心裡對這樁媒也是極看好的,一方是張家的姻親,一方是張家的門客,若是能成其好事,也能傳爲美談。

待說的差不多了,魯媽媽便提出要告辭,鄒正達和鄒正業自然又要勞碌一番送魯媽媽回柳林集。

鄒晨偷偷把自己的錦囊塞給了二嬸孃,柳氏捏了捏,裡面兩個銀錁子,便想還給鄒晨,鄒晨做了一個口型,改天還我!柳氏才安心的拿在手中。

柳氏藉口感謝魯媽媽,拉著她的手,就勢把錦囊塞進了魯媽媽手裡,魯媽媽不動聲色,等到鬆開手後,早已不見錦囊的影子。

等到鄒正達和鄒正業再次送走人之後,柳氏攤倒在地,抹了把汗道:“這兩天出去了六兩銀子。我的個娘?要我老命了啊。”

鄒晨則是依偎在母親的身邊,歪著頭看著美娘直樂,美娘被她瞧的直髮虛,捂著臉跑到東院鑽進自己的房間不出來了。

張詵:實際爲張詠的親弟弟,並不是兒子,本文杜撰的。。如果媒婆走的時候女方給媒婆銀錢,那就是證明女方願意接結門親,要相看的意思。

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139章 五娘勸人救金蘭第284章 兗國公主之殤第289章 陳宗長教孫第389章 初二第246章 胭脂盒子的去向第31章 鹿舍蓋好引鹿忙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125章 爲讀者加第213章 招店員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298章 剝繭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187章 美娘成親二第238章 上巳節相遇第415章 家鄉土番外五神宗趙頊的故事第48章 快到新年辦年貨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393章 治平二年第352章 朝議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162章 欲傳授豆腐絕技第356章 服喪第389章 初二第385章 京都賣場第180章 槐山羊模式啓動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354章 朝爭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331章 團聚第312章 婚禮第77章 里正爲鄒家揚名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14章 憶往昔衆人落淚第338章 小七考童生第149章 爲未來擔心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61章 春節已至鞭春牛第2章 初到鄒家溫情暖第357章 鄒三姐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131章 江兄弟巧要錢第191章 二逼青年傻事多第142章 仇九pk鄒正義第163章 旱災時惠及親友第349章 外戚的悲哀第232章 一心求死的狄青第69章 鄒晨欲收小徒弟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287章 向老師求教第209章 化解不利第353章 帝王心術第172章 人人哄搶買鹿茸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48章 快到新年辦年貨第278章 黑大王的海盜史第298章 剝繭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317章 陳家的真相第244章 金蘭的親事第188章 美娘三朝回門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237章 陳琦捱打第338章 小七考童生第255章 擡孔子像遊行第204章 共第98章 黃麗娘怒斥朱氏第39章 鄒家兄弟急搬家第74章 任大師傅捅婁子第374章 王弗回訪第344章 送迎喜禮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255章 擡孔子像遊行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280章 明槍暗箭設巧計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314章 雙朝認親第316章 算計第74章 任大師傅捅婁子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80章 活寶朱氏跳大神第233章 鄒晨發怒第166章 衆姊妹嬉戲鄒晨第353章 帝王心術第82章 老爺子憣然悔悟第411章 請調地方第150章 在古代聽戲
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139章 五娘勸人救金蘭第284章 兗國公主之殤第289章 陳宗長教孫第389章 初二第246章 胭脂盒子的去向第31章 鹿舍蓋好引鹿忙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125章 爲讀者加第213章 招店員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298章 剝繭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187章 美娘成親二第238章 上巳節相遇第415章 家鄉土番外五神宗趙頊的故事第48章 快到新年辦年貨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393章 治平二年第352章 朝議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162章 欲傳授豆腐絕技第356章 服喪第389章 初二第385章 京都賣場第180章 槐山羊模式啓動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354章 朝爭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331章 團聚第312章 婚禮第77章 里正爲鄒家揚名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14章 憶往昔衆人落淚第338章 小七考童生第149章 爲未來擔心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61章 春節已至鞭春牛第2章 初到鄒家溫情暖第357章 鄒三姐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131章 江兄弟巧要錢第191章 二逼青年傻事多第142章 仇九pk鄒正義第163章 旱災時惠及親友第349章 外戚的悲哀第232章 一心求死的狄青第69章 鄒晨欲收小徒弟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287章 向老師求教第209章 化解不利第353章 帝王心術第172章 人人哄搶買鹿茸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48章 快到新年辦年貨第278章 黑大王的海盜史第298章 剝繭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317章 陳家的真相第244章 金蘭的親事第188章 美娘三朝回門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237章 陳琦捱打第338章 小七考童生第255章 擡孔子像遊行第204章 共第98章 黃麗娘怒斥朱氏第39章 鄒家兄弟急搬家第74章 任大師傅捅婁子第374章 王弗回訪第344章 送迎喜禮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255章 擡孔子像遊行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280章 明槍暗箭設巧計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314章 雙朝認親第316章 算計第74章 任大師傅捅婁子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80章 活寶朱氏跳大神第233章 鄒晨發怒第166章 衆姊妹嬉戲鄒晨第353章 帝王心術第82章 老爺子憣然悔悟第411章 請調地方第150章 在古代聽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远县| 望都县| 尚义县| 上饶县| 汝城县| 中牟县| 通化市| 双辽市| 富民县| 会同县| 娄烦县| 保靖县| 池州市| 从江县| 大同县| 武乡县| 措美县| 博客| 巴彦淖尔市| 鲁甸县| 乌兰察布市| 柘城县| 兴山县| 竹山县| 新邵县| 松阳县| 松原市| 拉孜县| 清徐县| 牟定县| 四川省| 灵璧县| 清镇市| 同江市| 中方县| 益阳市| 谢通门县| 鹰潭市| 哈巴河县| 广东省| 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