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9章 外戚的悲哀

第二日一早,陳琦去擷英堂向祖父祖母請安的時候,陳宗長旁敲側擊的問他昨天晚上天然居怎麼了,爲什麼有人站在院子外面守門。

陳琦拱手道:“回祖父,昨日至晚間,晨兒突然覺得腹中不適,因怕打擾了二老,所以纔派人去請了岳丈一家。至於院門處有人守門嘛,那定然是我院子裡的小廝在門外嬉戲,讓人誤會了……”

陳宗長見他不願意說,也沒有過於逼迫,笑道:“琦哥長大了,近來已經能處理事務,若是有拿不定主意的,只管來回了我,咱們終究是血親,骨肉相連的!”

別氏想說些什麼,卻被陳宗長一把抓住了手,輕輕拍了拍。

陳琦便告退了。

這幾日,天然居的氣氛莫名其妙的異常緊張,僕婦們也被要求不能離開天然居半步,更不許與別房的人說話,如有違反便會遠遠的發賣。

除了陳琦在家中走動,鄒晨則是悄無聲息的不再露面。

於是,一個有關鄒晨流產的謠言在慢慢的興起。

“噗……”鄒晨差點把剛喝進口的白開水給吐出去,“哎呀,媽媽,可笑死我了,這怎麼傳來傳去的,變成了我流產?”

鄒三姐生下小皇子的事情,在沒有接到文家的來信之前,鄒晨不想節外生枝。所以除了劉成和杜昭以後,就連紀武和胡媽媽也被死死的瞞著,就怕有人不小心把這件事情給捅出去。

“晨兒……”陳琦一臉惚然的踏進屋子,“我知道張才人爲什麼要把三姐私藏宮中了。”

鄒晨猛的站了起來,“你聽到了什麼消息?”

和鄒晨這裡風平浪靜相比,鄒家則是雞飛狗跳。

鄒正義天天鬧著要上京看他女兒,在院子裡大呼小叫的,弄得鄒家人疲憊不堪,深爲後悔爲什麼那天要把他帶到陳家聽這個消息。

鄒正業看到這樣下去實在不是辦法,便說道:“阿爹,大哥這樣鬧騰,咱們鄒家離死不遠了。我和二哥好不容易纔闖出了這一份家業,我們不能眼看著敗在他的手裡。自古以來,做皇家外戚的,能有幾個活得長久?蹦噠的越歡,將來死的越快。您真以爲三姐生了皇子是好事嗎?對大哥也許是好事,他可以一輩子富貴不愁了。可是,您想想您幾個孫子?您一共七個孫子,哪個沒出息?咱宛丘地面上的人哪個說起您七個孫子來不得翹起大拇指?誇一聲您的孫子有學有識。”

“您想想大郎,想想三郎,想想五郎,以後他們還怎麼升官?大郎三郎拿命博回來的朝奉大夫,五郎寒窗苦讀才中了探花,小七也中了案首,正是火紅日子如日中天的時候。等再過幾年,二郎他們幾個也中了舉,咱們鄒家就是正兒八經的官宦人家。等他們兄弟裡再有一個能做了相公的,兄弟幾人相互扶持,也能在史書裡留下一個身後美名。”

“可是這一切,這一切都完了!三姐生了皇子,以後咱家的孩子,還有什麼出息?五郎這一輩子也進不了二府,當不了相公,掌不了權……五郎有啥錯?他有啥錯啊?老天爺爲什麼這麼不公平?爲什麼?”鄒正業說著說著哭了起來。

鄒正達看到三弟哭了起來,眼睛裡也全是淚水,“阿爹,這些年我們對大哥怎麼樣,他當年是咋對我們的?您都是看在眼裡的?我們是咋回報他的?替他教養兒子,給他娶了兩房兒婦,哪個不讓他滿意?就因爲他閨女生了皇子,我們整個鄒家就得陪著他一起完蛋嗎?我家二郎到現在還沒有中狀元呢,萬一真有登大寶那一天,我家的二郎和六郎可咋辦?以後就是混吃等死嗎?他們可是做夢都想考貢舉呢……”

鄒老爺子嘆口氣,沒有說話,看著這兩個最能幹的兒子再想到當了知縣的五郎不由得後悔連連,當時怎麼就一時糊塗由著朱氏把孫女送進宮了呢?

宋朝雖然不象明朝那樣嚴禁外戚做官,可是大凡是外戚,不能做殿閣侍從官,尤其是不能進二府做相公。哪怕你再優秀,文才再高,也只能在地方上混一輩子,或者回到朝廷中做一些無足輕重的文職。而大部分外戚,都是從事的武職,從根本上斷絕了外戚專權的危害。

宗太宗又定了外戚之法“不令預政、不令管軍、不許通宮禁、不許接賓客、不惟防禁之,使不害吾治,亦所以保全之,使全吾之恩也。”

鄒老爺子雖然不懂這些,可是這兩天丁賢之到了鄒家和他們詳細解釋,鄒家做外戚的危害。

“若是你們鄒家真成了外戚,以後不論是五郎還是七郎,都只能止步於三品……”丁賢之看到兩位司農知事的樣子,嘆口氣說道,“如果鄒家處理的不好,極有可能文家會讓五娘子大歸……”剩下的話,他沒有明說,然而所有人都聽明白了,如果這件事情真的威脅到了文彥博的政治前途,那麼他只能選擇和鄒家斷絕姻親關係這一條路,來保住文家的未來。

丁賢之也在嘆息,陳琦和鄒晨是夫妻,這件事情也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陳琦,如果真的也把陳琦給影響到了,那麼……

他又該怎麼辦呢?

不僅是他在想陳琦,鄒正業也想到了剛剛有身孕的女兒,如果陳琦也是一個一心仕途的,會不會將來女兒也鬧一個暴病而亡或者和離的地步?他打了一個寒顫。

不過嘆息歸嘆息,事情還是需要處理好。

丁賢之定定神,又說道:“其實這件事情,說壞也壞,說是好事也是好事。其實,咱們可以效法當年章懿皇后(仁宗生母李氏)之事,便可將此事的危害減到最低……”

“怎麼個效法?”鄒正業正爲五郎嘆息,聞聽此言,精神一振。

“這件事情,首先得從爲什麼張才人要私藏三姐開始說起。……”丁賢之說道。

張才人爲什麼私藏鄒三姐,其實說白了非常簡單。她想要這個孩子!

張纔是溫成皇后之妹,她的聰明才智不亞於溫成,可是一直沒有象她的姊姊那樣在聖人面前得寵。哪怕她的姊姊去世後,仁宗也不過是因爲懷念張溫成纔來留宿幾晚。再加上仁宗年紀也大了,她又一直無所出。所以在去年仁宗大病一場之時,她突然慌了神。

仁宗去世後,她怎麼辦?

正巧這時,仁宗‘無意中’看到了在尚衣局中的鄒三姐,宮裡盡都是守規守矩的貴婦,竟是出現了一個憨厚純撲的鄉間女子,再加上那一日鄒三姐又穿著農夫們耕田時的衣裳,手持一把鋤頭,鬢髮散亂,褲腿彎起露出了保養頗好的兩條小腿,一股鄉野丫頭的憨厚和純樸迎面撲來。

仁宗情不自禁的走了過去,在花園中成其好事……

誰曾想,這鄒三姐竟和章懿皇后一樣,臨幸便有孕。張才人大喜過望!

因著文家的關係,她一直和鄒三姐的關係比較親近,其實仁宗能發現鄒三姐,她‘功不可沒’。

鄒三姐便是章懿皇后,她便是劉太后!她得意的想到。只要鄒三姐不聲不響的生下孩子,不論男女裝做是她生的。然後她再稍微做點手腳,一個尚衣局的小女官,能有幾個人關注?到時,不過是一卷黃席埋了就罷。

可惜,這個小女官,她姓鄒。

不僅她在關注,宮裡的王大內侍也在關注著鄒三姐,要不然張才人怎麼能安排鄒三姐這麼輕易的接近聖人,這中間王大內侍是出了一把子力的。

除了王大內侍,苗賢妃和兗國公主也在關注她。

要說現在整個後宮誰最有權?肯定不會有人說是曹皇后!最有權的是生了兗國公主的苗賢妃。自從兗國公主將自己的股份一分爲幾,分給了幾個妹妹們,那些生了公主的人,便對兗國公主感激不已。連帶的,她們也在感激苗賢妃,時間久了,她們便以苗賢妃爲主,事事聽她調度。

如此一來,苗賢妃在宮中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簡直可以說呼風喚雨,無所而無不利,然而,這個最有權勢的女人,卻有一個最大的心病:她的兒子雍王趙昕早亡,她也沒有兒子!

鄒三姐有孕,這三個人便立刻知道了。只是不知是男是女,所以隱而不發。苗賢妃更是動用了自己的力量,暗地裡在張才人的宮內宮外保護著鄒三姐的安全。要不然,僅僅憑著張才人一個人便可以瞞得過曹皇后的耳目了嗎?

王大內侍什麼都知道,只是他一句話也不說。

等到十日前,張才人看到鄒三姐誕下男嬰還沒來得及高興,苗賢妃立刻派人把張才人以養病爲名看了起來,將正在坐月子的鄒三姐和小皇子接到了自己宮中,嚴禁任何人接近她們。就連曹皇后派人過來,也被她不冷不熱的頂回去了。

苗賢妃爲什麼敢這樣做?其實也很簡單,她也想要這個孩子。只是她並不像張才人那樣,她做的更隱秘更正當。

她要鄒家人和文家人來感激她,讓他們乖乖的把這個孩子送到她的身邊,從此以後她就是孩子的生母……

她相信,文彥博如果還想回到朝廷中,就一定會把孩子送到她懷裡的。

這個孩子和他可不象當年他和張修媛(溫成皇后閨名)的關係一樣,當年他只是張堯佐的門客而已,所以可以身居高位。這個皇子可是和他孫女的孩子是表兄弟,有血脈之親的表兄弟。

所以,鄒家和文彥博分別接到了一封信,而信的內容卻是大不相同。

可憐的仁宗,還被矇在鼓裡,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有了一個兒子,更不知道因爲這個孩子後宮裡所有的女人都暗地裡交了一回手……

“……這個,就是我猜測張才人爲什麼要私藏三姐在宮中生養的事情。”不得不說丁賢之確實是聰穎過人,他猜測的其實就是事實的真相。

鄒正業猛的站起來,在室內走了幾步,轉過頭雙眼炯炯的看著丁賢之,“先生說的章懿皇后可是姓李?”

丁賢之點點頭。

“阿爹?……”鄒正業撲通一下跪在了鄒老爺子面前,連連磕頭,鄒正達也隨即跪了下來。

“您就是不管孫子,也得替小晨想想,這些年小晨爲了這個家耗費了心血。如果陳琦怕和外戚扯上關係,耽誤了他的前程,萬一……萬一他休了小晨怎麼辦?小晨可是剛剛纔有身孕啊!”

“唉……”鄒老爺子緊緊閉了眼,無力的說道,“我老了,我早就說過,咱家裡就是你們兄弟當家,你們咋說就咋做吧。只要你們確實是爲了咱鄒家好就行!”RS

第243章 新的中華總商會第60章 黃里正三言教婿第346章 有事第256章 鄒晨長大了第289章 陳宗長教孫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253章 仇九發飆揍人第326章 回黃家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321章 夫妻議事第11章 敬姥姥巧做吃食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230章 鄒秋華求嫁五郎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399章 白事會第331章 團聚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312章 婚禮第256章 鄒晨長大了第19章 寒衣節到姑姑回第412章 蘇軾來襲第312章 婚禮第409章 韓琦下臺第228章 替狄青請醫士第162章 欲傳授豆腐絕技第291章 寫福字第414章 下馬威第99章 鄒正義夫妻打架第334章 生事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40章 說閒話議論老宅第211章 最後第311章 出閣第372章 家中來信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131章 江兄弟巧要錢第331章 團聚第172章 人人哄搶買鹿茸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309章 過嫁妝第287章 向老師求教第296章 驚夢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227章 暗潮洶涌的科舉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254章 開封府過堂第81章 出族休婦惹風波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173章 白糖山羊計劃書第371章 學士院第305章 鄒家股份分配第15章 討嫁妝親家翻臉第104章 開宗祠族中議事第217章 暴雨下的鄒家莊第251章 陳六郎被軟禁第23章 進布店挑選衣裳第164章 文彥博稱讚鄒家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388章 除夕第192章 宛丘買新鋪子第296章 驚夢第386章 衣錦好還鄉第145章 金蘭我定要救你第121章 爲讀者加第47章 臘八節到三郎來第177章 行商爭買白沙糖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323章 計劃買地第336章 祖母第398章 玉英來投第174章 買地買田買果園第285章 文彥博辭相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301章 商船回來了第51章 年貨採夠回村莊第339章 小七來訪第339章 小七來訪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364章 至京城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129章 鄒家半夜遇盜賊第188章 美娘三朝回門第316章 算計第265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26章 農閒時節忙蓋院第193章 風五娘贈鋪子第402章 爲打賞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139章 五娘勸人救金蘭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232章 一心求死的狄青第143章 仇九說小七下落第353章 帝王心術第272章 十步殺一人第239章 麗娘訓女不自重
第243章 新的中華總商會第60章 黃里正三言教婿第346章 有事第256章 鄒晨長大了第289章 陳宗長教孫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253章 仇九發飆揍人第326章 回黃家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321章 夫妻議事第11章 敬姥姥巧做吃食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230章 鄒秋華求嫁五郎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399章 白事會第331章 團聚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312章 婚禮第256章 鄒晨長大了第19章 寒衣節到姑姑回第412章 蘇軾來襲第312章 婚禮第409章 韓琦下臺第228章 替狄青請醫士第162章 欲傳授豆腐絕技第291章 寫福字第414章 下馬威第99章 鄒正義夫妻打架第334章 生事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40章 說閒話議論老宅第211章 最後第311章 出閣第372章 家中來信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131章 江兄弟巧要錢第331章 團聚第172章 人人哄搶買鹿茸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309章 過嫁妝第287章 向老師求教第296章 驚夢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227章 暗潮洶涌的科舉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254章 開封府過堂第81章 出族休婦惹風波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173章 白糖山羊計劃書第371章 學士院第305章 鄒家股份分配第15章 討嫁妝親家翻臉第104章 開宗祠族中議事第217章 暴雨下的鄒家莊第251章 陳六郎被軟禁第23章 進布店挑選衣裳第164章 文彥博稱讚鄒家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388章 除夕第192章 宛丘買新鋪子第296章 驚夢第386章 衣錦好還鄉第145章 金蘭我定要救你第121章 爲讀者加第47章 臘八節到三郎來第177章 行商爭買白沙糖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323章 計劃買地第336章 祖母第398章 玉英來投第174章 買地買田買果園第285章 文彥博辭相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301章 商船回來了第51章 年貨採夠回村莊第339章 小七來訪第339章 小七來訪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364章 至京城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129章 鄒家半夜遇盜賊第188章 美娘三朝回門第316章 算計第265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26章 農閒時節忙蓋院第193章 風五娘贈鋪子第402章 爲打賞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139章 五娘勸人救金蘭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232章 一心求死的狄青第143章 仇九說小七下落第353章 帝王心術第272章 十步殺一人第239章 麗娘訓女不自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暨市| 平山县| 绍兴市| 霍州市| 虎林市| 曲水县| 普宁市| 武宣县| 麟游县| 个旧市| 铜山县| 盐源县| 莆田市| 虎林市| 安丘市| 湘西| 宁夏| 沾化县| 乳山市| 横峰县| 富顺县| 剑川县| 涿州市| 平乡县| 安义县| 祁门县| 南通市| 天峻县| 富宁县| 竹北市| 固镇县| 东阿县| 西平县| 大悟县| 安顺市| 集贤县| 南部县| 嘉善县| 佛坪县| 灵山县|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