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

天使走後,鄒家迎來了另一場喜事,美娘要成親了。

原本說好,美娘和沈芳要到今年秋天考完秀才之後再成親,但是前幾日沈家來祝賀的時候,特意請了魯媽媽來詢問是否可以提前婚期。鄒家原本對沈家一再推後婚期略有微辭,然而考慮到美娘已經和沈家下了聘禮,若是退親以後再難找到什麼好的姻緣,加上沈芳和馮氏對鄒家也是非常親近,最主要的是覺得沈家是文人門第,美娘嫁過去是高攀,所以沈家來提了幾次最終都忍氣吞聲的應下了。

而且,沈家在小七被擄走之時,馮氏和兩個兒子在鄒家幫著處理事情也是出了大力的。所以,再有不滿也是看在馮氏的面子上給消了。

鄒正達曾當著魯媽媽的面直接說道:“我鄒家的女兒又不是嫁不出去了,非巴著他沈家不可。兩年前他沈家和我家結親之時,便是知道我家乃是三等戶,這兩年一直等到美娘十七了還不提成親一事,若是想悔親也莫要拖延,乾脆了當的提出來,也免誤了兩家兒女們各自的親事。他沈芳等得起,我家美娘可是等不起。……”事後,魯媽媽將此話轉給馮氏聽,馮氏只是微嘆了口氣,卻不敢和魯媽媽說什麼。

如今,鄒家兩位家主都是直節郎的官職,已是官身,這美娘便是官員之女。若不是她已訂親,這幾日媒婆怕不得踩破鄒家的門檻。哪怕就是這樣,也有一些鄉紳有意無意的裝作不知道美娘已訂親,話裡說外說自家的長子如何如何好,或是我家的長孫今年才十八歲還未訂親之類的。言下之意,是要將美娘當做承重婦娶進家門的。鄒家對這些話題不置可否,不做承諾也不對別人說美娘已訂親。

在沈家,則又是另一番情景。馮氏曾對沈嘉生大發了一頓脾氣,言道現在鄒家已經是直節郎了,你還要等什麼?莫非等到兒子八十歲再讓兒子結婚嗎?我知道你覺得兒子相貌長的好,做學問又有幾分得意,所以覺得那鄒家的小娘子有些配不上他。可是你也不想想當初咱們家沒有糧食吃時,是誰送過來兩車糧食幫我們渡過難關?

你若是想悔親,就不該當初去提親,你既是提了親,這美娘便是我沈家婦。你若是想悔親另娶,那我既刻殺了芳兒。然後再自盡,留你一個人胡鬧去吧!

如今,沈家終於提出要爲沈芳和美娘完婚。家裡人便開始商量起美孃的嫁妝起來。

原來給美孃的嫁妝便是豆腐坊二成半的利潤,再加上丁莊和柳氏孃家的,菜地還有她一份紅利,美娘一年也能有二三百貫的收入,而且鄒家在柳林集還給她買了一百多地。這些嫁妝算起來怎麼著也是嫁妝豐富了。然而,鄒晨覺得還是不夠,因爲在宋代女子一旦嫁出去之後,便不可以再分家裡的財產了,所以許多父母只能是趁女兒出嫁之時多給些財物。

“把我們的蘑菇大棚開到柳林集一個吧!”鄒晨提議。

這個提方立刻被鄒正達反對了,他皺著眉頭講道:“這個蘑菇大棚每年雖然賺的不少。然而這個卻是你提出的,按咱們家裡事先說明的,這個是有你二成的利潤。再說了。把這麼賺錢的營生白白送給沈家,我心裡不樂意。”

鄒晨走到美孃的身邊,抱著她的胳膊笑嘻嘻的說道:“我姊姊這一輩子也就是嫁一回,我想她風光些,這嫁妝可是歸女子所有。和沈家有什麼關係?總不能怕沈家學會咱們就什麼都不搞了。”

鄒正達哼了一聲不再說話,然而表情看起來非常不滿意。

柳氏是一心想給美娘多弄些嫁妝。聞聽此言插嘴道:“小晨說的有道理,這是給美孃的嫁妝,關他沈家……”話沒說完便被鄒正達瞪了一眼,訕訕的不敢再說了。

鄒晨則是笑嘻嘻道:“那就這樣說定了,給我姊姊弄一個蘑菇大棚,只不過這種植的人呢,得從咱們鄒家莊找,咱不用他沈家的人,到時讓金嬸嬸專給我姊姊培訓一批人,然後讓我姊姊帶過去。”

鄒正達聽到這話臉色纔算是緩和了下來,說道:“既然小晨這樣說了,那就弄個蘑菇大棚算嫁妝裡吧。到時,咱家再陪送些現銀和傢俱之類的,也就差不多了。”

美娘因爲是在說得自己的嫁妝所以不敢發表意見,可是鄒晨聽了這話不樂意了,撅著嘴道:“二伯,你也太小氣了,這纔多少?這滿打滿算也就是四擡罷了。”又扭過頭對美娘說道,“姊,到時我自己給你湊兩臺,絕不讓你在沈家被人低壓一頭說不了話。”

“他敢?”鄒正達瞪著牛眼大聲道,“他沈芳要是敢說半個不字,咱鄒家可不是當年的人家了,我立馬帶著你幾個兄弟殺過去,殺他個人仰馬翻,把那小子打上一頓給你出氣。”美娘聽了這話羞的紅了臉。

鄒晨又說道:“當年我二哥成親的時候,咱們家買了全套傢俱也順便給我姊也買了套。正好過一段去鋪房的時候可以去量下尺寸,如果有不夠的得趕緊再添呢。……還有……”

鄒正業和黃麗娘看著女兒爲著美孃的嫁妝和鄒正達討價還價,在一旁抿著嘴笑。

最後家裡商定了,在柳林集給美娘自己單獨弄一個豆腐坊,一個蘑菇大棚,而這些都是需要重新買地的,所以又要開始忙碌起來,要去柳林集找那裡的牙人去買一塊地。

於是隔天魯媽媽再來換庚貼的時候聽到他們是準備再給美娘買一塊地做嫁妝之後,立刻笑吟吟地說:“我在這個柳林集也算是耳目靈通,倒也知道幾家有賣地的,不過呢,還是幫你們找個官牙來更爲穩妥些。哪裡就需要你們跑腿去柳林集了?明天我讓那牙人過來。”說完這話又閒聊了一會,便又騎驢回去了,

第二天,果然帶了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一起來了鄒家莊。

“這是我們集上的官牙姓於名昌和,在衙門裡也是掛了號的。……”魯媽媽見了兩位直節郎之後向他們介紹道,“你們若是有什麼想買的便和這位於牙人說既可。”說完了之後,便藉故退了出去,去找柳氏和黃麗娘說話了。

於昌和恭敬的行了個禮,問道:“不知直節郎想在柳林集哪裡買地,買地是種地還是蓋房?”

鄒正達便道,“是想給小女做嫁妝所用,是準備弄個豆腐坊和種植蘑菇的棚子。不知你手裡可有合適的沒有,只有一點要求,不可離沈家太遠了。”

於昌和便從隨身帶的一個小包袱裡取出一本冊子來。挨頁翻了起來,一會喜道:“倒是還真有幾塊這樣的地,第一塊離沈家不到半里地。有二十畝,要價是七百文每畝。另一塊倒是離的遠些,不過挨著一個磨坊,要價是八百文每畝,有十五畝。……挨著小集的西邊還有一塊空地。只有兩畝,要價是一貫三吊每畝。”

“這三塊地,都是官地?怎麼要價如此貴?我記得前年在你那買良田只是六七百一畝啊。”鄒正業問道。

於昌和小心的看了一下兩位直節郎,說道:“回直節郎,小人那裡因葬著張老爺,經常有士子前去憑弔。所以便有人做士子們的生意,日子倒還過得下去,挨著集的廢地價格反而高了些。兩位直節郎上次買的一百多畝因是農田。反而沒有這些廢地價格高,現在我那裡良田也不過是七百多文一畝。”

停了一下又說道:“那塊挨著集的兩畝地,現在倒是有兩家都在找我想入手,若是兩位直節郎有意,小人便去回了他們。”

鄒正業便說道:“二哥。我看這個兩畝的倒是不錯,挨著集。打了豆腐也好賣些。”鄒正達聽了便點點頭,顯見得也是極爲同意這種說法的。

然後又商量了一會,把這塊給定了,然後又定了那塊二十畝的,可以建蘑菇大棚。談好之後便直接寫了文書,讓他去公孫季那裡領錢。那於昌和低頭哈腰的去了,並說隔幾天幫他們把地契給送過來。

待於昌和走後,鄒正達感慨道:“真是未曾想到,這於牙人此次見我們和上次大不相同,上次公事公辦,這次卻卑躬曲膝。”

鄒正業笑笑,卻沒有說話。

柳林集的地皮買好之後,便請了任大師傅去柳林集再蓋一個豆腐坊,任大師傅已經在鄒家接了好幾次活,當下一聽是大姐的嫁妝,立刻說保證就在這幾日把豆腐坊給蓋好。鄒晨還讓鄒正業囑咐他要按照風五娘賣場那裡的地面去整修,務必要乾淨整潔。

至於蘑菇大棚更是好蓋,只是需要蓋一個高一些圍牆便可以,裡面蓋數個房舍,然後中間有一個大場地,平時可以曬蘑菇,也可以停放車輛。

轉眼間,便到了美娘要添妝的日子。

美孃的添妝比起上次烏倩來要盛大的多,不僅是幾位至親好友來了,鄒家莊全體莊民挨個都給美娘添了一份妝,雖然不外乎是一些繡的手帕或是枕巾,又或者是一些溜銀的首飾,然而到底是莊民們一份心意,不論是哪個來,美娘一律笑臉相迎,走的時候客客氣氣,倒是博了不少的讚許。

鄒晨手中有玻璃作坊一成的紅利,再加上現在蘑菇棚裡也有她二成的紅利,所以也算得上一個小富婆,這兩個月倒也攢了幾百貫。所以這一日,便央了柳氏和黃麗娘,請她們陪著一起去宛丘首飾店裡給美娘選首飾。正好柳氏也正有此意,於是便一起坐上驢車去了宛丘。

去了宛丘先駛到了風五娘大賣場,那裡宛丘各大首飾店均是設是有分店。

PS:

兩畝地:宋代一畝約合今0.974畝,再乖2=1.948再乖以666=約合1298平方米。也就是三進四合院大小,在古代算不得多大。

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288章 丁賢之訓陳琦第313章 拜高堂第344章 送迎喜禮第286章 鄒晨的老師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392章 上元佳節遇蘇軾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230章 鄒秋華求嫁五郎第200章 共第279章 陳琦鄒晨議事第183章 鄒家莊迎接天使第24章 鄒大相激老三怒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54章 喜氣洋洋過新年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48章 快到新年辦年貨第290章 小七告狀記第226章 大郎成親了第308章 催妝日第298章 剝繭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34章 鄒家兄弟起新宅第280章 明槍暗箭設巧計第349章 外戚的悲哀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399章 白事會第110章 鄒秋華想進新宅第289章 陳宗長教孫第239章 麗娘訓女不自重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108章 開宗祠鄒家請客第359章 煩躁的陳琦第306章 思鄉愁在心頭第295章 林氏第343章 暗潮第412章 蘇軾來襲第54章 喜氣洋洋過新年第116章 鄒晨說孝勸家人第198章 招內宅管家劉成第337章 紅豆的結局第352章 朝議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387章 衣錦還鄉二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第241章 五郎的婚事第20章 盼發家展望未來第251章 陳六郎被軟禁第355章 山陵崩第366章 混亂的陳家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294章 遊園第228章 替狄青請醫士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367章 雜事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225章 聘鄒晨用周禮第383章 糧食第197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264章 烏倩的心思第205章 收秫秸第8章 做吃食女兒暖心第335章 夫妻一心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297章 抽絲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175章 果園種蘑菇計劃第44章 強壓兒子強借錢番外四小七的故事第172章 人人哄搶買鹿茸第162章 欲傳授豆腐絕技第281章 鄭師爺巧脫罪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299章 論外丹之道第352章 朝議第181章 果園種藥材啓動第206章 地毯引發的血案第47章 臘八節到三郎來第160章 今天第一更第210章 起商號名第73章 送聘禮美娘揚名番外三執子之手共白首第138章 少年阿琦的誓言第27章 談六經大郎出醜第372章 家中來信第238章 上巳節相遇第3章 糖果瘋售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番外二跨越千年爲尋你
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288章 丁賢之訓陳琦第313章 拜高堂第344章 送迎喜禮第286章 鄒晨的老師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392章 上元佳節遇蘇軾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230章 鄒秋華求嫁五郎第200章 共第279章 陳琦鄒晨議事第183章 鄒家莊迎接天使第24章 鄒大相激老三怒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54章 喜氣洋洋過新年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48章 快到新年辦年貨第290章 小七告狀記第226章 大郎成親了第308章 催妝日第298章 剝繭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34章 鄒家兄弟起新宅第280章 明槍暗箭設巧計第349章 外戚的悲哀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399章 白事會第110章 鄒秋華想進新宅第289章 陳宗長教孫第239章 麗娘訓女不自重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108章 開宗祠鄒家請客第359章 煩躁的陳琦第306章 思鄉愁在心頭第295章 林氏第343章 暗潮第412章 蘇軾來襲第54章 喜氣洋洋過新年第116章 鄒晨說孝勸家人第198章 招內宅管家劉成第337章 紅豆的結局第352章 朝議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387章 衣錦還鄉二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第241章 五郎的婚事第20章 盼發家展望未來第251章 陳六郎被軟禁第355章 山陵崩第366章 混亂的陳家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294章 遊園第228章 替狄青請醫士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367章 雜事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225章 聘鄒晨用周禮第383章 糧食第197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264章 烏倩的心思第205章 收秫秸第8章 做吃食女兒暖心第335章 夫妻一心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297章 抽絲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175章 果園種蘑菇計劃第44章 強壓兒子強借錢番外四小七的故事第172章 人人哄搶買鹿茸第162章 欲傳授豆腐絕技第281章 鄭師爺巧脫罪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299章 論外丹之道第352章 朝議第181章 果園種藥材啓動第206章 地毯引發的血案第47章 臘八節到三郎來第160章 今天第一更第210章 起商號名第73章 送聘禮美娘揚名番外三執子之手共白首第138章 少年阿琦的誓言第27章 談六經大郎出醜第372章 家中來信第238章 上巳節相遇第3章 糖果瘋售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番外二跨越千年爲尋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江县| 罗源县| 哈巴河县| 安徽省| 买车| 蓬安县| 仁布县| 佳木斯市| 新源县| 北辰区| 杂多县| 黔江区| 霍州市| 赞皇县| 栖霞市| 洛隆县| 微山县| 海淀区| 册亨县| 临安市| 黄陵县| 京山县| 溧水县| 金川县| 夏津县| 平乐县| 鄱阳县| 离岛区| 甘南县| 新田县| 德兴市| 称多县| 柳河县| 益阳市| 康马县| 元氏县| 红安县| 万宁市| 子洲县| 紫阳县|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