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

院外,旌旗招展,兵刀林立,數百兵士簇擁著幾匹駿馬站在鄒家大宅之外。

幾匹駿馬之中有一人面容清瘦,峨冠美髯,正不斷打量鄒家的宅院,旁邊的幾人鄒晨卻是認得一個,正是見了一面的知州,然而她看到知州還落後在這個人半個馬身,心中便有些疑惑,難道這是當朝的幾位相公中的一位嗎?

看到有人從院中出來,那人勒馬前行幾步,大聲道:“敢問此處可是鄒家莊鄒正業之宅?”

鄒正業不明所以,趕緊站在家人最前面揖首道:“回大老爺!小人乃是鄒正業,不知大老爺有何吩咐?”

馬上之人,上上下下的將他打量了一眼,見他面容憨厚,懂事知禮。哈哈大笑:“好一個清白豆腐坊的鄒老闆,端地好人物。”

然後跳下馬來,雙手將鄒正業扶起,郎聲道:“某乃介休文彥博是也,今日特爲宣讀官家旨意來此。”

鄒正業和家裡人聽到這人的話,不由得一愣,文彥博?這不是當朝幾位相公中的一位嗎?鄒晨則是激動的擡起眼,偷偷的打量這位與包拯有非凡友誼的賢相。只見他眉長入鬢,額頭寬廣,下頜方正,端的是一派正氣之相。想起他在歷史中所做的幾件事情,更是千古留芳。他歷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將入相,有五十年之久,被人稱爲宋朝第一名相。

哪怕是他的政敵王安石在攻詰他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他“深厚不伐善,陰德如丙吉,真定策社稷臣也”。如此的賢相。今生得以相見,鄒晨忍不住想要多打量他幾眼。

文彥博看到鄒家的人全部愣在那裡,便哈哈大笑,拉著鄒正業的手說道:“聖人自得了鄒家獻的養活物之法,不勝歡喜,深覺此法有利國利民之功。又在前幾日聽聞你家幼子被人所擄索要一萬兩銀子,心中難過,復又知幼子被人所救,心中甚喜。特命在下爲你家送來帛五十匹,金銀玉器數枚。以作慰情。鄒正業,接旨吧!”

鄒正業以前已經接過一次旨,所以這一次定了定神。將衣袖垂下,低眉肅目站著聽宣。

文彥博將聖旨展開,念道:“……今,有宛丘人士鄒氏正業,素有敦厚之名。爲四鄰所知……特賜帛五十匹……”文彥博聲音肅穆的將聖旨讀完,然後將旨意重新捲成一團放在旁邊的小吏手中,旁邊自有小吏捧著帛五十匹以及官家所賜的金銀玉器上前,要鄒家人接旨。

鄒正業聽了旨意愣住了,官家居然都知道了自己的小兒子被擄,不僅知道了。而且居然還爲自己的小兒子難過,他心中難以自恃,眼中不由自主的流下淚水。隨手拉過小七一把摁在地上,哽咽道:“陽陽,快隨我一起,拜謝官家大恩大德。”然後倆父子一起,朝著北方的東京城方向規規矩矩磕了三個響頭。那些兵士有站在

北方處,見此情形連忙避讓。就連文彥博和知州等人也避在一旁。任鄒家人磕頭。

鄒晨看到父親跪下了,也急忙跟著跪下,真心實意的爲官家磕了三個頭,家裡的其他人也都跟著一起,一時之間鄒家大宅前只見起伏的磕頭之人。

古代中國人的膝蓋是非常硬的,一生之中只跪有數的幾個人,如果隨便跪其他人,是會受到嘲笑的。普通人的一生只跪長輩和師長,象平時見到官員根本不用下跪,只用深揖既可,而官員見皇帝也是不需要下跪,同樣是深揖,甚至在宋朝之前官員在朝堂之上是跪坐著的,雖然跪坐的方式極爲不舒服。如今鄒家人用跪拜磕頭的方式來向皇帝謝恩,原因是因爲皇帝是以長輩的身份在關心小七。一個皇帝,用長輩的身份去關心一個被擄的平民百姓之子,這怎麼不令鄒家人激動和感激?又無法表達自己的謝意,只能用這種最原始的方式來表達。

這一次的跪拜謝恩,不僅不會受到別人的歧視,反而會傳爲美談。官家愛民如子,民愛官家如父。此一跪,乃千古美談是也。

所以,所有的官員和兵士都避開了,用肅穆的目光看著鄒家人恭恭敬敬的磕完了三個響頭。

文彥博雙眼含淚,眼望蒼天,喃喃道:“官家愛民,民愛官家,我大宋如何不昌?”

等到鄒家人磕完了頭站起身後,文彥博擦了擦眼中淚水,笑道:“官家早知鄒家仁義之名,今日一見果然如此。特令我帶來手書一份,鄒正業,請接手書……”

說完後,將一份紙筒從身旁小吏手中拿起,然後打開紙筒,將手書展開,只見上面寫著“清白豆腐坊”。

文彥博笑道:“官家自得知你那句,做人須得如小蔥拌豆腐,清是清白是白之後,極爲欣賞,所以特寫了幾個字賞與鄒家。”

鄒正業顫抖著手將這幾個字接了過來,眼淚象是止不住的雨水一般往下流。他想張嘴說幾句話,然而卻象是喉嚨被東西塞住一般,只能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文彥博見狀,輕輕拍了拍他的手,安慰了他一下。

正在這時,里正扶著老族長緊趕慢趕的終於趕到,文彥博見了一位長鬚白髮的老者,立刻行禮以示恭敬。

“聽聞鄒家莊有長者已然九十有一,但不知,可是當面這位?”文彥博施禮道。

老族長耳朵稍微有一點聾了,等到里正在他耳邊大聲重複了一遍他才瞇著眼睛笑道:“是哩,是哩,今年九十一了。託官家的洪福啊,活的好,活的好!”

文彥博走上前扶著老族長的胳膊,親切的問道:“老丈身體可好?平時睡的可好?”

老族長聽了之後,大聲道:“身體好。兒子們孝順,所以吃的也好,就是睡的少些,天天睡不上幾個時辰便醒了。”

“兒孫們孝順,方是長壽之道。老丈有福啊!”文彥博笑道,“官家知道鄒家莊有一個耄耋之年的長者,甚爲歡喜,直說這是上天的福瑞,特意令本官爲長者帶來了帛五匹,大米一石。小米一石,希望長者長壽永駐,松鶴綿延啊!”

老族長聽後極爲歡喜。連忙要向官家行禮道謝,文彥博一把拉住老族長的手,假意嗔道:“長者九十歲高齡向我行禮,豈不折殺我的壽數。長者不如安心榮養,再多活個幾十年。這方是報答官家的體恤之恩呢。”

“活到一百歲啊,我就滿意嘍!”老族長笑著拉住文彥博的手說道。

文彥博大笑,“不夠,不夠。前朝香山九老會中,曾有一老者洛陽李元爽便是一百三十六高齡。七人五百七十歲,施紫紆朱垂白鬚。哈哈。如此的盛事,令某不勝心往,到時某致仕之時定會請天下的老者與某家中安坐。到時,老丈還須得光臨纔是啊。哈哈……”

“一定,一定!”老族長心生感慨,拉著文彥博的雙手緊緊搖動。一個相公,對一個升斗小民如此禮遇。怎不令小民心中生出無限感慨?

文彥博說完又轉向鄒正業道:“聽聞鄒家的豆腐坊早有名氣傳出,不知某今日可有福氣吃上一口?”

鄒正業這時正沉浸於官家所賜手書的狂喜中。等到文彥博說完也沒有反應過來,鄒晨看了之後急忙拉了拉五郎的衣袖,五郎會意,大步向前叉手回道:“回老相公,後學家中的豆腐坊這幾日並未經營,只因天干大旱,所以家中所有的男丁都在田中打井,故此並未開業,還望老相公海涵……”

文彥博聽到這位少年口稱後學,便知他已經在學館中進學,又見他不卑不亢有條不紊,心中先有了一分歡喜,復又聽他說天將大旱家中打井,不由得奇道:“你是如何得知這天將大旱?”

五郎回頭看了一眼祖父和鄒晨,看到他們鼓勵的眼神,便叉手答道:“後學觀這天象近一個月來竟未有雨,又問了家中的老者,老者們均說定會天旱,所以後學家中準備打十口井。”

“十口井?”文彥博一聽要打這麼多的井頓時感了興趣,他也曾在地方爲官,知道許多富人不願意打井,一般就是打井也是要打在自家宅院中,很少聽說要一次性打這麼多的井。

“正是!”五郎叉著的手微微有些顫抖,這畢竟是和當朝相公在說話,他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氣道,“家中共有田畝三百餘畝,準備約五十畝打一口井,到時若是真有天旱,這些井便可派上大用場。”

文彥博聽到他家中僅有三百餘畝,又看了看他家的宅子,心裡快速算了一下,覺得他家也不過是二三等戶罷了,如何肯打這十口井。可是又想到在鄒家莊一路走來之時,看到這裡彷彿工地一般的繁忙,蓋宅子修下水道的,在來時的麥田也確實看到播種的和挖土的在同時進行。由此可見,這鄒家莊確實是在全莊打井抗旱。

想到此處,他回身看了知州一眼,讚賞的點點頭。

“某行走於南北之間,竟是從未見過主動舉莊打井抗旱的,今日倒是長了見識,可否請這位小哥,帶吾等幾人前往井邊查看?”文彥博生怕這些人是拿一些表面文章來敷衍自己,好邀一個好名聲,便提議去井邊實地查看。

他如此一說,知州和通判自然是同意,鄒家莊打井確實是沒有通知過官府,他們也是並不知道。若是鄒家莊打井的事情屬實,那麼於他們臉上也是有光,這可是政績。百姓主動抗旱,並不需要官府的組織,這足以證明了知州牧守一方即有德政於民,又有威刑震攝,不論在哪裡說出去都是面上有光的政績。知州和通判相互看了一眼,均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剛碼完的一章,錯別字明天再改,我出門去打針,下午接著再碼下一章)

第21章 下元水節引鹿忙第299章 論外丹之道第159章 人快崩潰了第19章 寒衣節到姑姑回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17章 父母兒子生嫌隙第357章 鄒三姐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159章 人快崩潰了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226章 大郎成親了第118章 感冒了好難受第302章 珍寶古玩大賽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275章 爲國人效死耳第181章 果園種藥材啓動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342章 陳宗長訓妻第140章 五娘敬二是何人第349章 外戚的悲哀第396章 有孕第204章 共第231章 愚蠢的極品第28章 見才心喜搶學生第59章 正月初六回孃家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290章 小七告狀記第327章 大郎三郎回來了第361章 坐月子第229章 中秀才廣宴賓客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77章 里正爲鄒家揚名第303章 給公主的禮物第353章 帝王心術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344章 送迎喜禮第256章 鄒晨長大了第188章 美娘三朝回門第272章 十步殺一人第195章 買鋪子欲收羊毛第284章 兗國公主之殤第334章 生事第406章 起名第340章 吵架和暈倒第135章 作者各種不服第146章 錢買不到的東西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326章 回黃家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20章 盼發家展望未來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23章 進布店挑選衣裳第225章 聘鄒晨用周禮第40章 說閒話議論老宅第216章 至和三年的春耕第347章 宮內傳信第129章 鄒家半夜遇盜賊第332章 金礦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26章 農閒時節忙蓋院第191章 二逼青年傻事多第389章 初二第265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316章 算計第6章 議分家偏心無限第400章 鄒家進京第402章 爲打賞第132章 小七被劫鄒晨昏第54章 喜氣洋洋過新年第183章 鄒家莊迎接天使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135章 作者各種不服第204章 共第231章 愚蠢的極品第4章 借上學巧議分家第183章 鄒家莊迎接天使第21章 下元水節引鹿忙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308章 催妝日第358章 鄒晨生子第396章 有孕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337章 紅豆的結局第295章 林氏第75章 鄒正業怒極護妻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45章 鄒晨勸父莫受辱第195章 買鋪子欲收羊毛第336章 祖母第338章 小七考童生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376章 戰爭之論第206章 地毯引發的血案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62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371章 學士院
第21章 下元水節引鹿忙第299章 論外丹之道第159章 人快崩潰了第19章 寒衣節到姑姑回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17章 父母兒子生嫌隙第357章 鄒三姐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159章 人快崩潰了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226章 大郎成親了第118章 感冒了好難受第302章 珍寶古玩大賽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275章 爲國人效死耳第181章 果園種藥材啓動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342章 陳宗長訓妻第140章 五娘敬二是何人第349章 外戚的悲哀第396章 有孕第204章 共第231章 愚蠢的極品第28章 見才心喜搶學生第59章 正月初六回孃家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290章 小七告狀記第327章 大郎三郎回來了第361章 坐月子第229章 中秀才廣宴賓客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77章 里正爲鄒家揚名第303章 給公主的禮物第353章 帝王心術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344章 送迎喜禮第256章 鄒晨長大了第188章 美娘三朝回門第272章 十步殺一人第195章 買鋪子欲收羊毛第284章 兗國公主之殤第334章 生事第406章 起名第340章 吵架和暈倒第135章 作者各種不服第146章 錢買不到的東西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326章 回黃家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20章 盼發家展望未來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23章 進布店挑選衣裳第225章 聘鄒晨用周禮第40章 說閒話議論老宅第216章 至和三年的春耕第347章 宮內傳信第129章 鄒家半夜遇盜賊第332章 金礦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26章 農閒時節忙蓋院第191章 二逼青年傻事多第389章 初二第265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316章 算計第6章 議分家偏心無限第400章 鄒家進京第402章 爲打賞第132章 小七被劫鄒晨昏第54章 喜氣洋洋過新年第183章 鄒家莊迎接天使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135章 作者各種不服第204章 共第231章 愚蠢的極品第4章 借上學巧議分家第183章 鄒家莊迎接天使第21章 下元水節引鹿忙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308章 催妝日第358章 鄒晨生子第396章 有孕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337章 紅豆的結局第295章 林氏第75章 鄒正業怒極護妻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45章 鄒晨勸父莫受辱第195章 買鋪子欲收羊毛第336章 祖母第338章 小七考童生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376章 戰爭之論第206章 地毯引發的血案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62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371章 學士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洞头县| 武宁县| 即墨市| 肃南| 咸丰县| 唐海县| 鹤峰县| 商城县| 红原县| 黄骅市| 夏津县| 梓潼县| 丰台区| 青州市| 合江县| 丰都县| 峨眉山市| 平凉市| 屏东市| 尼木县| 海南省| 吉首市| 扶绥县| 博兴县| 依安县| 天台县| 江华| 大渡口区| 成都市| 嘉善县| 平山县| 班玛县| 东方市| 和龙市| 博客| 唐河县| 交城县| 寻乌县| 房产| 龙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