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6章 至和三年的春耕

至和二年的大年三十,東京城忽降大雪,厚重的積雪將宮殿的房樑壓折。仁宗認爲這是上天給自己的警示,於是赤足在宮庭之中向上天祈禱。

至和三年,正月初一(甲寅朔),仁宗在殿中接受百官朝賀,突然暴感風眩,冠冕欹側,口出涎水,左右急忙放下簾子,草草結束了典禮朝賀。

正月初五(戊午),契丹使者在紫宸殿拜見仁宗,文彥博向仁宗敬酒之時,仁宗問他:“不樂邪?”文彥博錯愕無比,幸好過一會仁宗沒有再亂說什麼話。

正月初七(庚申),宰執兩府大臣覲見請安,仁宗在禁中大呼“曹後與張茂則謀大逆”等等,嚇得宦官張茂則企圖懸樑自盡,後被人所救。

正月初八(辛酉),文彥博與富弼建議以設醮祈福的理由留宿禁中,隨時照顧皇帝的身體。

正月初九(壬戌),仁宗身體稍有好轉,於是出了崇政殿以安臣子和天下百姓之心。

……

至和三年的正月就這樣亂紛紛的往前走……

鄒晨的腦子裡也同樣亂紛紛的,仁宗很明顯是屬於中風或者是輕微的精神紊亂,這樣的疾病哪怕是在後世也是沒有什麼太好的治療辦法,唯一能行的也就是讓病人放鬆身體,儘量的保持平和的心態。然而仁宗他是皇帝,怎麼可能放鬆呢?外有契丹和西夏虎視眈眈,內有羣臣逼迫他立太子,不瘋纔怪。

年近五旬,卻沒有子嗣,這在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古代,又怎麼可能去保持平和的心態。

“小晨,你們好了嗎?。”鄒正業的聲音在院子裡響起。“準備好了趕緊出來,馬上就開始了。”

“好了!馬上就來。”鄒晨看了一眼穿戴整齊被裹得嚴嚴實實的小七,大聲答應道。

小七聽到鄒正業的聲音從屋子裡衝了出去,興奮的問道:“阿爹,春牛在哪裡鞭?”

鄒正業抱住他,笑呵呵地說道:“就在咱莊外的農田那裡,你去年還參加過呢,怎麼?忘了?”小七不好意思的摸摸頭,呲牙笑了笑。

前院,家裡人都等在那裡。就只差鄒晨他們倆個了。柳氏、黃麗娘、二郎、四郎、五郎、六郎、烏倩,正歡聲笑語的在院子裡大聲談笑著,看到鄒晨他們出來了。催促他們快點。

鄒晨走過去扶著烏倩的胳膊擔憂道:“二嫂,你也去啊?你可得小心點。”

烏倩笑著擺擺手,“沒事沒事,一年就這一次,錯過了可就要後悔的。”

住宅區外面早已經人山人海。雖然天剛剛纔亮,可是人們早就聚集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專等著人到齊了好開始鞭春牛。

鄒老爺子鄒正達站在幾位族老身邊,看到鄒家人已經出來了,急忙揮揮手示意鄒正業過來。

“正達,正業!今年這天氣夠嗆啊!”鄒族長皺著眉頭盯著天邊黑壓壓的烏雲嘆息道。

“我看今年怕是要澇了!咱們中原古來就有旱一年澇一年搖搖晃晃又一年的說法。怕是今年沙河要漲水。”鄒老爺子緊跟著說道。

鄉書手更是滿腹的憂思,若是今年澇了,兩稅身丁稅雜變稅等也不知能不能免。若是不能免到時交起來可是要費大力。

“去年那場旱災有大量流民來咱們這裡,不是趁著他們的手把沙河的河堤給加固了嗎?難道還不行嗎?”鄒正業問道。

鄒族長四下看了一眼,低聲道:“咱們這裡雖然加固了,可是其他州縣卻沒有,殷城(今漯河)那邊我當里正的時候聽說沒加固。要是殷城氾濫了。少不得又得淹上一次。到時啊,唉……”

“這一澇一旱。也不知今年要種些啥莊稼!”一位族老擔憂的說道。

“等過完了元宵節和雨水,咱們就合計合計,看看咱莊子裡要種些啥。嗯,正達正業,到時把你家四個小子也叫來,五弟,把正文也叫來。這沒考上也不是啥大事,二年後再接著去考,哪有三四次就能考上的?在家悶著也不是個事啊,聽聽族裡的大事,也散散心。”鄒族長一一吩咐了下去。

鄉書手勉強笑笑,算是答應了下來。去年秋闈鄒正文前去京城趕考,沒想到卻榜上無名,覺得無顏面對父老鄉親不敢回鄉,最後還是鄉書手託了鄒家人讓五郎去請,才和五郎一起歸了鄉。回來之後跪在宗祠前大哭了一天一夜,聲稱自己對不起族裡衆人對他的期望。

一會,在巫人的祈禱祝福聲中,鞭春牛儀式正式開始了。往年鞭春牛都是由鄒家莊的族長和族老們主持,這兩年手裡有了錢,於是便學著那些大莊子一樣,去請了巫人來祭祀,以保佑今年能有個好收成。

待大家都搶了春牛身上的泥和五穀,巫人們又開始了再一輪的祭祀和儺舞,之後便是蹴鞠和跳竹馬舞,更有歡快的幼童們拿著風箏在場中瘋跑。

鄒晨看到鄒正業主持完了鞭春牛之後卻是一臉的愁容,奇怪的問道:“阿爹你怎麼了?有煩心事嗎?”

鄒正業便把族裡商量著今年準備種什麼莊稼的事情給講了一遍,鄒晨笑道:“既是要澇,水患之後自然要種黃穋稻。農書有曰……大水已過,後種之於湖田。則是有芒之種與芒種節候二義可並用也。黃綠谷自下種至收刈,不過六七十日,亦以避水之患也。……”

“對,小妹說的有道理,要澇就種黃綠谷。”五郎他們幾個立刻同意。

“我看春耕後,大量種豌豆好了。”鄒晨思忖了一下說道。

“種豆子?”鄒正業懵了頭,哪裡有剛開春種豆子的說法。

“今年怕是真要澇了!”鄒晨嘆息一聲,她依稀記得今年五月開封府連下了一個月的雨,當時城中以竹做伐纔可以行走,連皇城都被泡在水中。而現在只有豌豆可以在四月搶收成功,然後等到水稍微退點便補種黃穋稻以圖儘可能的減少損失。然而這話她是不敢對任何人明言的,難道她要說今年開封府會被淹?

“一般要澇肯定也是夏季澇。夏季時豆子已經成熟收割過了,再澇咱也不怕,等到水患一過補種黃穋稻,一年的收成就有了。”鄒晨婉轉的解釋了一番。

鄒正業還沒有來得及說話,鄒正達在一旁開了口,“小晨說的有道理。我看今年就這麼種吧!”去年因爲鄒晨的一句話,家裡全部種秫秸,結果用秫秸換來了大量的稻米,所以他對鄒晨是完全的信服。

“老三呢,沒事多看看農書。我看呀這農書上說的就是好。該種啥,不該種啥,書裡都寫的有。……”鄒正達得意的教訓弟弟。

“那你咋不看?”鄒正業反駁道。

“我要是能看懂纔怪!”鄒正達嗤的一下笑出聲來。

鄒正業見狀白了他一眼。“你看不懂,我就能看懂?你大哥別說二哥話……”

“好了,好了,別吵了!”鄒晨好笑又好氣的勸道,怎麼這倆人跟小孩子似的賭上氣了?

“那占城稻還種嗎?”鄒正業不再和二哥爭吵。問起了占城稻的事情。

“占城稻是合適比較旱的水田裡種,不過它播種時間較晚些,一般是在三月左右,成熟的時候是六七月,我怕到時一場洪水下來會顆粒無收啊。”鄒晨分析道。

鄒正業和鄒正達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既然鄒晨說不種那就不種好了。

這時五郎他們幾個也開始認同起鄒晨的觀點起來。紛紛認爲說的有道理,並且幾個兄弟開始背誦起大段的農書來做爲佐證,把兩位直節郎聽的暈暈乎乎。就在他們談話時。不知不覺身邊聚集了一羣人,都是被他們話題所吸引的老農。等到四個小兄弟一停下了,老農們立刻開口發問。

“幾位小郎君啊,你們說有水患俺們相信,這豌豆俺們也會種。就是這種了豌豆之後到時交稅不好交啊。”一位老丈問道。

“是啊!官府收稅說是收的五穀,可是實際上收的卻是麥子和大米。豆子很少收!”另外幾位人附和道。

“去年大夥學的有編織蓆子等的手藝,可以用賣的錢去交各種賦稅,兩稅中收的田畝稅到時可以用豆子換成麥米去交。”二郎大聲的說道。

幾個老丈聽到這話,紛紛沉思了起來,腦子裡在快速的換算著用豆子換麥米要怎麼換。

“往年小麥一石賣四百文左右,災年裡賣到七百文以上,若是缺糧之時,三五貫都是很正常的,豆子去年也在六七百文左右,到時,咱們一石麥米換一石半豆子,自然是好換的。而且豆子的產量是要超過麥米的,不僅沒有虧損反而有賺,何樂而不爲呢?”五郎補充道。

老丈們經過這樣一說,紛紛咧開嘴笑了起來,“到底是進過學的,俺們腦子不行,這還沒有算出來呢。聽小郎君們的話,這種豆子還有得賺?要是有賺的話,那自然要種豆子……”

鄒晨看到幾個哥哥談起農事來遊刃有餘,不由得心生安慰,哥哥們懂農事這是好事,這樣以後當了官員纔會真正爲百姓謀福祉。

又聽得五郎在說:“……豆子選種之時先用溫鹽水浸泡,將劣種剔除,到時播種前將種子催芽,……待長出真葉之時再將苗從培土中移出植入大田中,……”這個辦法其實是鄒晨教他們的。

“小郎君說的辦法,俺們都沒有聽過啊。這可咋辦纔好?”幾個老丈聽了這個辦法後都是一頭霧水,這可是頭一次聽說先培苗再移植的。

五郎又笑道:“若是信得過我家,到時我家可以先幫大家培苗,到時大家來領豆苗既可。”

老丈們一聽歡喜了起來,“如何信不過,往年咱莊種麥子也都是在你家領種子呢,種子可好,都是挑過的沒劣種。俺們當然願意領你家的豆苗。”

當下,這件事情便有了眉目,等過了幾日族中議事之事,五郎他們幾個把道理給講了一番。族中正式通過,於是便決定了今年春耕全莊種豌豆的決定,這個決定立刻在其他幾個莊子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ps:

大姨媽來竄門了,情緒不好,而且腰痠腿痛的。更新有些晚,大家見諒哦

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141章 仇九vs鄒正義第239章 麗娘訓女不自重第36章 馬氏氣死小兒子第265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327章 大郎三郎回來了第168章 旱災來到了第337章 紅豆的結局第339章 小七來訪第16章 鄒里正再次分家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57章 父不慈子也不孝第219章 美娘生子第318章 翰林院第384章 稅收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367章 雜事第294章 遊園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139章 五娘勸人救金蘭第104章 開宗祠族中議事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358章 鄒晨生子第352章 朝議第151章 在古代聽戲二第103章 魯媽媽勸老爺子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167章 請文相公吃飯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392章 上元佳節遇蘇軾第271章 黃麗娘訓鄒晨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392章 上元佳節遇蘇軾第177章 行商爭買白沙糖第271章 黃麗娘訓鄒晨第301章 商船回來了第358章 鄒晨生子第167章 請文相公吃飯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253章 仇九發飆揍人第111章 鄒晨想揍大姑娘第416章 最終回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41章 姑嫂閒聊套棉衣第208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63章 鄒記豆腐店開業第167章 請文相公吃飯第279章 陳琦鄒晨議事第391章 拜年結束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128章 想不起章 節名了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56章 老宅演父慈子孝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境第235章 少年初識愁滋味第413章 買舟南下第31章 鹿舍蓋好引鹿忙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207章 賊告狀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220章 三朝禮後遠客來第171章 風五娘災後成親第195章 買鋪子欲收羊毛第294章 遊園第239章 麗娘訓女不自重第160章 今天第一更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166章 衆姊妹嬉戲鄒晨第209章 化解不利第272章 十步殺一人第239章 麗娘訓女不自重第274章 失落的美洲大陸第329章 珠寶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311章 出閣第204章 共第402章 爲打賞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295章 林氏第213章 招店員第340章 吵架和暈倒第16章 鄒里正再次分家第89章 聽聖旨鄒家得賞第151章 在古代聽戲二第372章 家中來信第34章 鄒家兄弟起新宅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209章 化解不利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177章 行商爭買白沙糖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251章 陳六郎被軟禁第157章 鄒秋華強行求助
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141章 仇九vs鄒正義第239章 麗娘訓女不自重第36章 馬氏氣死小兒子第265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327章 大郎三郎回來了第168章 旱災來到了第337章 紅豆的結局第339章 小七來訪第16章 鄒里正再次分家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57章 父不慈子也不孝第219章 美娘生子第318章 翰林院第384章 稅收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367章 雜事第294章 遊園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139章 五娘勸人救金蘭第104章 開宗祠族中議事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358章 鄒晨生子第352章 朝議第151章 在古代聽戲二第103章 魯媽媽勸老爺子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167章 請文相公吃飯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392章 上元佳節遇蘇軾第271章 黃麗娘訓鄒晨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392章 上元佳節遇蘇軾第177章 行商爭買白沙糖第271章 黃麗娘訓鄒晨第301章 商船回來了第358章 鄒晨生子第167章 請文相公吃飯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253章 仇九發飆揍人第111章 鄒晨想揍大姑娘第416章 最終回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41章 姑嫂閒聊套棉衣第208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63章 鄒記豆腐店開業第167章 請文相公吃飯第279章 陳琦鄒晨議事第391章 拜年結束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128章 想不起章 節名了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56章 老宅演父慈子孝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境第235章 少年初識愁滋味第413章 買舟南下第31章 鹿舍蓋好引鹿忙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207章 賊告狀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220章 三朝禮後遠客來第171章 風五娘災後成親第195章 買鋪子欲收羊毛第294章 遊園第239章 麗娘訓女不自重第160章 今天第一更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166章 衆姊妹嬉戲鄒晨第209章 化解不利第272章 十步殺一人第239章 麗娘訓女不自重第274章 失落的美洲大陸第329章 珠寶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311章 出閣第204章 共第402章 爲打賞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295章 林氏第213章 招店員第340章 吵架和暈倒第16章 鄒里正再次分家第89章 聽聖旨鄒家得賞第151章 在古代聽戲二第372章 家中來信第34章 鄒家兄弟起新宅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209章 化解不利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177章 行商爭買白沙糖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251章 陳六郎被軟禁第157章 鄒秋華強行求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波市| 临湘市| 马山县| 延长县| 玉山县| 罗城| 县级市| 平遥县| 随州市| 称多县| 沁源县| 肇州县| 东阿县| 尖扎县| 贡觉县| 布尔津县| 锡林郭勒盟| 富顺县| 阳西县| 盐津县| 贵定县| 凉山| 高陵县| 安国市| 日土县| 宣威市| 通许县| 南和县| 元谋县| 北碚区| 建瓯市| 股票| 棋牌| 广东省| 西华县| 永济市| 平江县| 临夏市| 鄂托克旗| 昭苏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