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3章 買舟南下

陳琦將蘇軾蘇轍兄弟送走,已經過了一個多時辰。回到錦墨居,看到鄒晨所寫的奏摺,十分的歡喜。

“多虧有晨兒,不然的話我就會忘了這件事情?!标愮嫘膶嵰獾母兄x。

鄒晨抿嘴而笑。

自從二蘇往陳家去了一趟之後,蘇軾便恢復了上值,每日早出晚歸,一有空閒的時候就會和陳琦坐在一起商議。負責新政的一些人,看到主副兩位上官言歸於好,均覺得鬆了一口氣。

至於學士院裡流傳的陳琦將辭去參知政事的職務往地方而去的消息,只是在暗地裡議論著,並沒有人敢擺到明面上去說。

這幾天,最焦急的人就是韓忠彥。他很想去問問陳琦提升他做新政的副手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可是礙著面子,他又不好登‘門’。他到底是韓琦的長子,陳琦剛剛將他父親拱走,他卻爲了一個官職主動去找陳琦,深怕會失了面子。

韓忠彥不來找陳琦,陳琦也樂得輕閒。由於朝廷中有了這個傳言,這一段時間韓氏一派對他的干擾也少了許多,他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做想做的事情。

丁悟學和曲正這兩個人都不會跟著下地方,需要幫他們安置一下,想必有蘇軾在,倒也不必太過擔心他們會被邊緣化。他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幾個舅兄,幾位舅兄都通過了學士院的院試,現在做了‘侍’書和待詔,自己走了怕是以後就沒有照顧他們的人了。

於是,他找了一個機會和蘇軾暗示了一下,蘇軾心知肚明,便向他保證自己定會關照幾位鄒家的兄弟,陳琦這才放下了心。

很快,兩府的相公令就下到了學士院。

這時,衆人才知道原來傳言是真。正自惋惜中,卻聽到他知江寧府。都是暗自吃驚。此人回到朝堂之時,將如虎嘯山林,前途不可限量。

江寧府(今南京市)屬江南東路,江東路轄江寧府和宣、徽、江、池、饒、信、太平七州,有南康、廣德二軍。共四十三縣。宋真宗封皇子趙禎爲昇王。兼江寧府尹、建康軍節度。仁宗對自己稱帝前的封地江寧府非常重視, 多次選派親信大臣作江寧知府。

這些大臣包括龍圖閣直學士包拯、刑部尚書王欽若、工部尚書集賢院學士馬亮、平章事張士遜、龍圖閣直學士吏部郎中梅摯等。仁宗一朝有個大家皆知的秘密,那便是做過江寧知府的官員?;氐匠冕岫紩恢赜?。

兩府給了陳琦半個月的上路時間,於是那些得到消息的官員們便紛紛帶著禮物和程儀來爲陳琦賀行,並稱等他往江寧去時,衆人會在十里長亭外爲他送別。

緊跟著這一份相公令之後,又有一道相公令下到了學士院,陳琦做爲宣旨官將會帶著這份任命往江東路而去。這份任命是給他的父親陳博遠的,上面寫著將陳博遠調回京城中任登聞鼓院籤判。

陳琦利用這半個月的時間往各府中拜別,又吃了無數的酒宴。宋朝雖然不許學士們和普通官員過於結‘交’,可是當一個官員要外放時。是準許他們在京中四處拜別的,哪怕就是官員醉倒在路邊,也不會有人嘲笑他,反而會稱讚他‘思慕故舊’。

蘇軾和蘇轍更是高調爲陳琦送別,蘇軾曾數次宴請陳琦,有一次席上吃的醉了。摟著陳琦嚎啕大哭,稱自己捨不得,幸好在座的人都知道這兩人沒有龍陽之好,否則真是要誤會了。

和那些人高調送別不同,風五娘和仇九來了幾次。都是等到沒人之際纔來。風五娘曾是皇家的郡主,自然是知道陳琦想要再進一步是必須要主政地方的,所以只是抱著鄒晨哭了幾次,並沒有說其他的東西。倒是仇九大大咧咧的,埋怨陳琦爲什麼要往江東路跑,江東路再好能有京城好嗎?生怕陳琦和鄒晨路上受了委屈,要讓自家的兄弟在路上保護他們。

陳琦知他一片好意,便生受了。

韓忠彥來了陳家幾次,陳琦將自己歷年所總結的新政經驗一古腦的全‘交’給了他。並且誠摯的說,自己將韓相公‘逼’走,實在有不得已的苦衷,韓相公對新政多有牴觸,而且又以一黨之‘私’隨意攻詰他人,容易造成兩黨的黨爭。

如今韓相公走了我也走了,朝中又恢復了平靜,以後各位官員可以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談事。這樣的氛圍比什麼都好!可以有不和,可以有爭論,甚至可以翻臉,但是不會有人拿著手裡的權利去打擊別人,拿著國家和百姓的利益去威脅別人的事情發生。

如果你以後發現這樣的事情,請記得,一定要掐死在苗頭。

韓忠彥聽了陳琦的話,點頭不已。

從此之後,文彥博一黨和韓氏一黨冰雪消融,在朝堂之中從未有人使用‘陰’謀,恢復到了皇佑年間那種大治的局面中去。

以至於當小皇帝趙頊親政多年之後,還時常感慨自己幼年時被幾位相公保護,等到成年之際,幾位相公不戀眷手中的權勢,還政於帝。從此之後,大宋朝河清海晏,天下大治,這都是和幾位相公的高風亮節有莫大的關係。

半個月,很快就過去了。

陳琦帶著家小僕‘婦’共二十幾人,又帶了仇九借給他的十幾名護衛,浩浩‘蕩’‘蕩’的從順天‘門’出京,沿著金明池往西。

不出所料,順天‘門’外聚集了幾十人,都是爲他送別的。蘇軾、蘇轍、韓忠彥都來了,學士院裡幾位關係較好的學士和‘侍’書們也都來了,陳琦平時照顧過的幾位小吏和曲正也‘混’夾在人羣的外圍。

衆人擺了酒席請了歌舞妓,喧囂笑鬧了許久,惹得來往的行人紛紛駐足觀看。一直熱鬧到了下午,諸位好友才肯放陳琦離開。

陳琦帶著家小,先回了宛丘告別,拜別了祖父祖母,又到鄒家住了一夜,纔在沙穎河坐上早已租好的大船順河南下,經過沈丘、穎上入淮河,在沫和口拐入了淮河支流淠河。

一路之上,舟馬勞頓苦不堪言。

鄒晨上輩子就是中原人,這輩子還是生長在中原,根本不耐長時間在河上航行。上了船沒多久就開始暈船起來,嘔吐噁心,整日昏昏沉沉,嚇壞了陳琦。幸好路上帶的有‘藥’品,好不容易鄒晨好了,兩個孩子又開始生起病來,一個個面黃肌瘦,讓陳琦和鄒晨心疼不已。

鄒晨這時方纔明白,爲什麼古代人總是說父母在不遠游,這樣落後的運輸工具和醫療條件,一旦遠遊極有可能再也不能相見了。怪不得她的阿翁和阿姑輕易不願意回來,說不定回來一次就會要了命。

不由得想起杜甫的《贈衛八處士》中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這兩句,完全就是真實的寫照,如今親身體驗到了,方知古代人遠行的不易。

又可憐兩個孩子,萬一孩子們有了什麼好歹,她真的難以活下去。

陳琦後悔不已,不該帶著孩子上路,應該把孩子們留在京城或者宛丘,反正父親也是要回京,到時可以讓母親撫養。

等船到了六合,立刻上岸找了名醫診治,在六合呆了七八天,兩個孩子的病情纔有所好轉。

想將她們母子先留在六安,等他在江寧府安頓之後再派人來接,被鄒晨斷然拒絕。這樣的事情,她後世經常聽說,官員去上任時家人生病,就將家人留在了某處,可是從此之後天人永隔再不得相見。更何況,她一個‘女’子帶著兩個生病的孩子,住在客棧中極易被人注意,哪怕就是有護衛保護著也不行。說不定就有那謀財害命的人,她和孩子怎麼能抵擋得了?所以,她堅決不同意。

陳琦看她意志堅決,便在六合‘花’重金請了位醫士,隨著他們一路南下,在船上走走停停顛簸了兩個多月,直到十一月份纔到江寧府。

陳十三是當塗的縣令,在半個月前就接到了吏部的公文,說自己的兒子會來任知府,他已經做好和兒子見一面就回京城的心理準備??墒菑那锾斓鹊搅硕欤鹊乃亩紱隽?,還沒有見到兒子的身影。

他在當塗呆不下去了,向知州請了假,跑到了江寧府呆著,知州體諒他心繫兒子家小的安全,便放任他呆在江寧府。陳十三在江寧府呆了半個月,心裡越來越涼。兒子和兒‘婦’自幼長在宛丘,雖然臨近沙穎河,可是卻極少乘船,更別提這樣長途旅行了。

萬一路上出了什麼事情,這可怎麼是好?更何況兒子的來信時還提了,是帶著長孫一起來的。

大宋朝多少官員的兒子是死在長途跋涉上面的,他是再清楚不過了。所以一旦官員外放後,很少有願意三年考評就換地方的,因爲第一年大部分官員都在害病,極少可以過問公事,等到好不容易適應了水土,差不多就一年過去了,除非是貶謫過去的纔會盼著回家。

他住在客棧中,每日吃不好睡不下,天天都派家僕去碼頭等候,急得頭髮都白了一半。

直到有一天,派出去的幾個家僕,其中一個喜氣洋洋的回來稟告他,說是大郎君已經到了,他才鬆了一口氣。

ps:

今天電腦有問題,從五點多到現在一直上不了線,重啓電腦好幾次也不行。我不懂電腦,晚上又沒處找電腦公司的人。只能不停的重啓‘插’撥網線和‘插’頭之類的,萬幸還真的好了。這一章發的晚了,真是抱歉。大約還有幾章,本文就會正式結束了。

番外五神宗趙頊的故事第306章 思鄉愁在心頭第243章 新的中華總商會第395章 變法第362章 威武的鄒青華第37章 急需人蔘救性命第119章 胡屠夫吹豬妙法第316章 算計第309章 過嫁妝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370章 遇蘇轍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166章 衆姊妹嬉戲鄒晨第366章 混亂的陳家第146章 錢買不到的東西第254章 開封府過堂第98章 黃麗娘怒斥朱氏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第286章 鄒晨的老師第172章 人人哄搶買鹿茸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377章 方田均稅第345章 插曲第109章 爲小粉紅髮第411章 請調地方第279章 陳琦鄒晨議事第411章 請調地方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273章 所謂伊人在何方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155章 天將大旱欲打井第413章 買舟南下第89章 聽聖旨鄒家得賞第397章 五月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境第288章 丁賢之訓陳琦番外一穿越時空來愛你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40章 說閒話議論老宅第415章 家鄉土第244章 金蘭的親事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22章 送鹿肉來到張家第20章 盼發家展望未來第287章 向老師求教第379章 逛大相國寺第250章 鄒晨出手的結果第77章 里正爲鄒家揚名第179章 白糖作坊招工啦第370章 遇蘇轍第85章 六月小荷露尖角第174章 買地買田買果園第295章 林氏第65章 春季到來插秧忙第377章 方田均稅第299章 論外丹之道第136章 牽扯到迷雲舊案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355章 山陵崩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109章 爲小粉紅髮第338章 小七考童生第243章 新的中華總商會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229章 中秀才廣宴賓客第265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1章 人人都愛玩穿越第416章 最終回第160章 今天第一更第237章 陳琦捱打第289章 陳宗長教孫第88章 賣菜遇險有人救第405章 弄璋之喜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57章 父不慈子也不孝第52章 老爺子巧要供奉第124章 二郎成親記三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129章 鄒家半夜遇盜賊第312章 婚禮第354章 朝爭第240章 烏翠替金蘭保媒第274章 失落的美洲大陸第406章 起名第372章 家中來信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140章 五娘敬二是何人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190章 冰店吃冰遇陳琦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29章 鄒老爺子小心思第228章 替狄青請醫士
番外五神宗趙頊的故事第306章 思鄉愁在心頭第243章 新的中華總商會第395章 變法第362章 威武的鄒青華第37章 急需人蔘救性命第119章 胡屠夫吹豬妙法第316章 算計第309章 過嫁妝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370章 遇蘇轍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166章 衆姊妹嬉戲鄒晨第366章 混亂的陳家第146章 錢買不到的東西第254章 開封府過堂第98章 黃麗娘怒斥朱氏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第286章 鄒晨的老師第172章 人人哄搶買鹿茸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377章 方田均稅第345章 插曲第109章 爲小粉紅髮第411章 請調地方第279章 陳琦鄒晨議事第411章 請調地方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273章 所謂伊人在何方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155章 天將大旱欲打井第413章 買舟南下第89章 聽聖旨鄒家得賞第397章 五月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境第288章 丁賢之訓陳琦番外一穿越時空來愛你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40章 說閒話議論老宅第415章 家鄉土第244章 金蘭的親事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22章 送鹿肉來到張家第20章 盼發家展望未來第287章 向老師求教第379章 逛大相國寺第250章 鄒晨出手的結果第77章 里正爲鄒家揚名第179章 白糖作坊招工啦第370章 遇蘇轍第85章 六月小荷露尖角第174章 買地買田買果園第295章 林氏第65章 春季到來插秧忙第377章 方田均稅第299章 論外丹之道第136章 牽扯到迷雲舊案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355章 山陵崩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109章 爲小粉紅髮第338章 小七考童生第243章 新的中華總商會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229章 中秀才廣宴賓客第265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1章 人人都愛玩穿越第416章 最終回第160章 今天第一更第237章 陳琦捱打第289章 陳宗長教孫第88章 賣菜遇險有人救第405章 弄璋之喜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57章 父不慈子也不孝第52章 老爺子巧要供奉第124章 二郎成親記三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129章 鄒家半夜遇盜賊第312章 婚禮第354章 朝爭第240章 烏翠替金蘭保媒第274章 失落的美洲大陸第406章 起名第372章 家中來信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140章 五娘敬二是何人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190章 冰店吃冰遇陳琦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29章 鄒老爺子小心思第228章 替狄青請醫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山县| 阿瓦提县| 射洪县| 梁平县| 沾益县| 永新县| 错那县| 广饶县| 上林县| 祁阳县| 奎屯市| 景宁| 贡觉县| 嘉鱼县| 新和县| 吉隆县| 仲巴县| 池州市| 台州市| 玛曲县| 江安县| 三河市| 大埔县| 葵青区| 余姚市| 沾化县| 民县| 青州市| 崇义县| 三门县| 吴桥县| 积石山| 喀喇沁旗| 华坪县| 嵊州市| 芒康县| 盘山县| 剑阁县| 饶河县| 道孚县|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