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5章 海上絲綢之路

親,你淘了沒?倫家敗了好多吃的,吃貨一枚啊!我是有多愛吃啊?感謝月夜紫靈兒同學的多次打賞。

公孫璐從京城回來了。隨著他的歸來,朝廷每年春秋兩季稅收也拉開了帷幕。

每年開封府等七十個州的夏稅五月十五日起納,七月三十日畢;秋稅自九月一日起納,十二月十五日畢。一般情況下,各個州縣徵收的各項稅款,會在每年四月便開始強徵,一直收到七月才勉強收完。然而近幾年陳州的稅一向好收,只需要將稅單往各鄉一送,過一段時日胥吏們便可以下鄉一次收齊,所以這幾年歷任的知州們從來就沒有爲收兩稅而犯過愁。

隨著陳州府境內民衆生活水平提高,胥吏們下鄉收稅也好過了許多。以往每次下鄉均要里正戶長或者鄉書手陪同,捱打捱罵雖然是沒有的,可是冷言冷語卻是聽得多了,而且又是抓人又是毀人房屋的,積了巨大的民憤,所以胥吏們不在稅收之時根本不敢下鄉。

假如說有人告某個鄉的鄉民偷牛扒田,讓胥吏們下鄉抓人,都跟要了他們命似的。往往都是帶著幾十個兵丁,武器齊全,趁著夜色偷偷的去抓,只要是胥吏們被抓到了,打傷都是輕的,重則打死,知州和縣令們爲了平民憤,根本就不審理民打死吏的官司,直接給胥吏家十幾貫燒埋費罷了。

而現在只需要帶著幾個稅官,連兵丁都不帶,駕著幾輛車子往戶長家裡一停,不出幾日,陸續便可以交齊了,既省力又省心。

惹得臨近幾個州縣紛紛羨慕陳州的胥吏清閒,後悔怎麼爹孃沒有把自己生到陳州境內。

這些鄉子的稅。就數鄒家莊和黃家坪的最好收,每次胥吏還未到,稅收早已經準備好,就等著他們派車過去拉。莊子裡又備下了好酒好菜,胥吏們混了幾天吃喝之後,抹乾淨嘴便可以拍屁股走人。黃家坪的,總是會一人送一點小東西,或是彈珠或是玻璃佩飾,拿去宛丘賣了多少也能換幾十貫錢,到時兄弟們一分也都能給家裡扯幾件衣裳穿穿。

而鄒家莊的稅那些胥吏們更是搶著去收。因爲等到他們走時總是一人得一匹下等棉布,雖然是下等的,不過是錯支漏紗。染了色做了衣裳哪裡能看出來。再加上戶長和鄉書手態度謙和,好酒好菜的供著,所以往這兩個莊子收稅每次都是要抓閹,抓到的人歡呼雀躍,沒抓到的則是唉聲嘆氣。

其實在鄒晨來看。每年交的夏秋二稅,實在是非常的少。只要不交支移稅,老百姓便可以很輕鬆的將稅給交上。

谷稅一畝地才收一石糧食,而且可以用絹抵,再加上身丁稅、物產稅、帛稅、雜變稅,這些全加起來也沒有後世人交的稅多。所以她總是勸著家裡人。既是來收稅,不如早早的把稅備齊了,胥吏們安心咱們省心。以後若是有什麼事需要胥吏們幫忙也能使得動他們。

這些年,凡是加入鄒家莊農會的,產量都是連年翻了幾番。往年一畝地兩石半糧食已經是頂了尖,現在打三石糧食都會被人嘲笑是個不會種田的。基本上每個農田裡,都可以看到間作套種的身影。現在大農會琢磨出一整套的蒜、菠菜、西瓜、秫秸、綠豆的套種技術,整套種下來之後。菜田和農田得到了大量的應用,不僅農民的收入提高了,產量也相應的提高。

再加上現在大凡是莊子裡有林子的,便跟著鄒家一起學蘑菇大棚的種植技術,蘑菇大棚蓋在林子邊上,依靠著林子上方的樹葉遮擋著強烈的陽光,林子裡面種植著藥材或是黃豆綠豆,將所有的土地都大面積的進行利用。

現在好多富家翁流行買林地,林地買回之後,從大農會請一個經年的種藥材技術員過去指導一番,雖然要價甚高,需要五十貫,可是藥材技術員非常負責任,根據這個林地的光照和林子疏密程度爲他們挑選合適的藥材,等到林子的藥材豐收之後,收益是絕對超過五十貫的。

鄒家莊的人是最忙碌的,老年婦人們整天呆在家裡做家務,年輕的媳婦們都在棉織廠裡勞動,心靈手巧的都在羊毛作坊裡,男人們不是在田裡勞動就是在白糖作坊裡做工,家家戶戶只剩下了一些小孩子整天滿世界的頑耍和吵鬧。

於是鄒晨提議,不如莊子裡出錢,設立一個幼稚園,招收那些兩歲以上的幼兒。請了數個三十歲以上的婦人照顧孩子們,每天早上送過去,到晚上才接回來,中午管一頓飯。結果這個提議一通過,凡是家裡有孩子的都要求往幼稚園裡送。大家也都不是蠢人,送到了幼稚園之後自己就能騰出工夫去做其他的事情,哪怕就是編個席子還能掙十幾文呢。而且管一頓飯,有免費飯可吃這上哪尋去啊?

最主要的是這是免費的,鄒家莊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這個福利,費用是由幾個作坊出的,說是爲了解決工人們的後顧之憂。

於是鄒家莊的老人羨慕的說,這些年輕人把老幾輩沒享過的福都給享了。

人們有了錢,還會在乎那些稅收嗎?所以那些胥吏們來時,莊民們便難得的露出了笑臉相迎,處的就跟一家似的。

這一次的稅收,早就是交到了鄉書手的家中,他給封存到了族裡的倉庫中,單等著胥吏們來拉。

鄉書手鄒珍是鄒正文的父親,和原里正鄒瑋是親堂兄弟,同鄒老爺子鄒瑞乃是不出五服的堂兄弟,是以在鄒家莊頗有威信。

此次來收稅的乃是姓鄭,在家中排行老大,因在知州府領了一個班頭的職位,所以人稱鄭大班,和仇九關係較好。

他樂呵呵的看著庫房裡已經碼好的布匹和糧食茶葉,拱手道:“某這次領了鄒家莊的差使,便知是極好完成的,果不其然,俺們人還未到,你們莊子裡已經把稅給收好了。”

“值當了甚?爲國納稅,庶民當如此。”鄉書手鄒珍笑吟吟的人看著胥吏們清點庫房。

鄭大班豎起了大拇指,哈哈大笑。

鄒晨這時,正在理事院中自己的辦公室聽公孫璐介紹在京城中的事情。

隨著棉布大量的市場上出現,價格已經出現了開始走低的趨勢。所以商會的成員對此非常的緊張,希望能夠找到其他的辦法以阻止棉布的降價,甚至爲此他們開始要求各個棉織廠降低產量,可是哪怕如此棉布的價格還是落了下來。

所以經過商會的多次討論,決定開闢新的商路,將棉布銷售到海外來挽回降價帶來的損失。

“在泉州設立商會的分會,然後將棉布銷售到海外?”鄒晨腦子裡苦苦思考泉州的位置,若是這時有一份國家地圖就好了。她只知道泉州是將來南宋的海上貿易發源地,和廣州、明州並稱爲中國三大外貿港。北宋的時候,雖是注重海上的貿易卻不如南宋那般的信賴,南宋時,由於丟失了中原腹地,絲綢之路被斷絕,所以只能另闢蹊徑,開始了偉大的海上絲綢之路,南宋的經濟稅收有一大半是來源於海上的貿易,市舶司功不可沒。

真是未曾想到商會的成員們居然眼光如此長遠,一百多年前便看中了泉州的重要性。

“是的!”公孫璐坐在鄒晨對面,旁邊是大郎和三郎,公孫季坐在一旁低垂著雙目卻不說話。

“會長和副會長每家出五千貫,理事兩千貫,會員隨意,在泉州設立海上貿易中心,用以購買數艘大型的海船。然後將我們商會所有成員的物品裝上大船遠銷到大食、大秦、波斯、白達、麻嘉、伊祿、故臨等國,……”

“一艘海船的價格並不便宜吧?”鄒晨好奇的問道。

“若是普通運糧雙桅多漿海船?,每艘等價約爲五百餘貫,載重較少,只合適於往來扶桑。若是平底海船約得八百貫左右,若是想打造載重一萬石的多車多漿海船,造價約爲一萬貫每艘。……”公孫璐倒背如流,款款而談,將市面上所有的海船價格一一道來。

“市舶司那裡關係疏通好了嗎?”鄒晨隨口問了問。市舶司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關係疏通不好,哪怕就是取得了航海資格,到最後也會被市舶司盤剝的血本無歸。

公孫璐笑了笑,“商會中的韓副會長負責此事!”

“韓副會長?韓琦的庶子?”鄒晨想了一下,恍然大悟,若是韓琦的庶子那豈有打不通市舶司關係的?

“那文相的意思如何?”鄒晨又問道。

公孫璐聽到文相的名字,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束手答道:“文相未曾見我,只是派了管家來傳話,說是隻要照章納稅,不惹事生非既可。”

“海上貿易多有危難,沉船失事乃是常有的事情,若是商會裡買了海船,必須要挑那板木、人工、材料最好的船,以免得會員們血本無歸。”鄒晨說完了這句話,公孫璐急忙點頭稱是。

偉大的宋代海上絲綢之路就要來臨了!

第151章 在古代聽戲二第386章 衣錦好還鄉第404章 奴隸第264章 烏倩的心思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340章 吵架和暈倒第217章 暴雨下的鄒家莊第117章 爲讀者加第361章 坐月子第162章 欲傳授豆腐絕技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223章 輕羅小扇撲流螢第167章 請文相公吃飯第187章 美娘成親二第140章 五娘敬二是何人第252章 金蘭親事有波折第136章 牽扯到迷雲舊案第252章 金蘭親事有波折第66章 官媒到鄒家狂喜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413章 買舟南下第367章 雜事第123章 二郎成親記二第217章 暴雨下的鄒家莊第190章 冰店吃冰遇陳琦第65章 春季到來插秧忙第81章 出族休婦惹風波第252章 金蘭親事有波折第263章 鄒家的經也歪了第172章 人人哄搶買鹿茸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36章 馬氏氣死小兒子第413章 買舟南下第44章 強壓兒子強借錢第308章 催妝日第407章 小字第321章 夫妻議事第138章 少年阿琦的誓言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413章 買舟南下第180章 槐山羊模式啓動第39章 鄒家兄弟急搬家第108章 開宗祠鄒家請客第259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35章 夫妻一心第7章 遇分家兄弟寒心第63章 鄒記豆腐店開業第157章 鄒秋華強行求助第270章 鄒萍動情的對象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14章 憶往昔衆人落淚第200章 共第34章 鄒家兄弟起新宅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354章 朝爭第273章 所謂伊人在何方第193章 風五娘贈鋪子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237章 陳琦捱打第175章 果園種蘑菇計劃第142章 仇九pk鄒正義第360章 鄒晨醒來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375章 華商會理事第104章 開宗祠族中議事第359章 煩躁的陳琦第3章 糖果瘋售第261章 金蘭家的麻煩第288章 丁賢之訓陳琦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325章 借紅豆整治內院第308章 催妝日第343章 暗潮第184章 天使到鄒家狂歡第102章 魯媽媽替誰說媒第147章 沒有過不去的坎第392章 上元佳節遇蘇軾第286章 鄒晨的老師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246章 胭脂盒子的去向第4章 借上學巧議分家第245章 陳琦伯母來訪第73章 送聘禮美娘揚名第136章 牽扯到迷雲舊案第240章 烏翠替金蘭保媒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165章 文彥博收徒孫第180章 槐山羊模式啓動第188章 美娘三朝回門第113章 召集子女回老宅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184章 天使到鄒家狂歡第327章 大郎三郎回來了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113章 召集子女回老宅第278章 黑大王的海盜史第82章 老爺子憣然悔悟第317章 陳家的真相
第151章 在古代聽戲二第386章 衣錦好還鄉第404章 奴隸第264章 烏倩的心思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340章 吵架和暈倒第217章 暴雨下的鄒家莊第117章 爲讀者加第361章 坐月子第162章 欲傳授豆腐絕技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223章 輕羅小扇撲流螢第167章 請文相公吃飯第187章 美娘成親二第140章 五娘敬二是何人第252章 金蘭親事有波折第136章 牽扯到迷雲舊案第252章 金蘭親事有波折第66章 官媒到鄒家狂喜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413章 買舟南下第367章 雜事第123章 二郎成親記二第217章 暴雨下的鄒家莊第190章 冰店吃冰遇陳琦第65章 春季到來插秧忙第81章 出族休婦惹風波第252章 金蘭親事有波折第263章 鄒家的經也歪了第172章 人人哄搶買鹿茸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36章 馬氏氣死小兒子第413章 買舟南下第44章 強壓兒子強借錢第308章 催妝日第407章 小字第321章 夫妻議事第138章 少年阿琦的誓言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413章 買舟南下第180章 槐山羊模式啓動第39章 鄒家兄弟急搬家第108章 開宗祠鄒家請客第259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35章 夫妻一心第7章 遇分家兄弟寒心第63章 鄒記豆腐店開業第157章 鄒秋華強行求助第270章 鄒萍動情的對象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14章 憶往昔衆人落淚第200章 共第34章 鄒家兄弟起新宅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354章 朝爭第273章 所謂伊人在何方第193章 風五娘贈鋪子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237章 陳琦捱打第175章 果園種蘑菇計劃第142章 仇九pk鄒正義第360章 鄒晨醒來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375章 華商會理事第104章 開宗祠族中議事第359章 煩躁的陳琦第3章 糖果瘋售第261章 金蘭家的麻煩第288章 丁賢之訓陳琦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325章 借紅豆整治內院第308章 催妝日第343章 暗潮第184章 天使到鄒家狂歡第102章 魯媽媽替誰說媒第147章 沒有過不去的坎第392章 上元佳節遇蘇軾第286章 鄒晨的老師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246章 胭脂盒子的去向第4章 借上學巧議分家第245章 陳琦伯母來訪第73章 送聘禮美娘揚名第136章 牽扯到迷雲舊案第240章 烏翠替金蘭保媒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165章 文彥博收徒孫第180章 槐山羊模式啓動第188章 美娘三朝回門第113章 召集子女回老宅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184章 天使到鄒家狂歡第327章 大郎三郎回來了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113章 召集子女回老宅第278章 黑大王的海盜史第82章 老爺子憣然悔悟第317章 陳家的真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蕲春县| 新闻| 榆中县| 汾西县| 凯里市| 新和县| 中西区| 阳新县| 普兰店市| 彝良县| 米脂县| 乐安县| 吉首市| 普兰店市| 清丰县| 吉林省| 红安县| 贞丰县| 德化县| 阳春市| 葫芦岛市| 庄浪县| SHOW| 彭山县| 海门市| 仲巴县| 龙门县| 扎囊县| 青田县| 台南市| 广饶县| 竹北市| 巴马| 东乡族自治县| 永州市| 昌乐县| 讷河市| 英德市| 霍城县| 罗江县| 闸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