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5章 文彥博收徒孫

(二號第一更,今天只有三更,或者二更。二號上午十點要下重磅了,好難過啊。求各位訂閱和粉紅,求各位安慰安慰我,一輩子就這麼一次重磅啊。)

文彥博看到鄒家的幾個子侄上前,便溫言問道:“聞聽你們幾位都進的有學,可曾準備參加今年三月底的府試?”

二郎回頭看了一眼大郎見他不準備答話,便叉手道:“回樞密相公,後學家中幾位弟弟均是準備參加今年的府試?!?

“讀得幾年書了?都讀的甚書?”文彥博又問道。

二郎便說讀了三年書,在堂伯的學館中學些經濟學問,又把書名給報了一報,文彥博與知州通判等人聽得均是連連點頭。

文彥博便當場出了幾道考道,考了考鄒家的幾個子侄,二郎四郎五郎六郎都很輕鬆的答出了,令幾位大儒欣慰的則是,這幾個學生竟是都有新意解出,聽了之後令他們茅塞頓開。文彥博不由得喜道:“你等平時便是跟著你堂伯讀書,但不知你堂伯何字?。俊?

鄉書手聽到文彥博問自己兒子的名字,不由得一陣緊張。若是兒子能得了文相公的青眼,不能說以後就可以平步青雲了,最起碼也可以向別人說自己得了文相公的指點。想到這裡,滿腔的後悔,眼光轉了幾轉,招手喚過一個侄子,讓他立刻騎快馬去宛丘將鄒正文喚回,哪怕就是天黑了,也得把人給叫回來。

“回樞密相公,我家堂伯姓鄒名正文,字行學。以前是跟著陳舉人讀書,他因準備參加今年的秋闈,正閉館苦讀,不敢有鬆懈之處。所以今日並不在現場。我家堂伯的學問如何,後進不敢言師功過,但我們所學均爲堂伯所教!後進等對堂伯甚是佩服?!倍苫卮鸬牡嗡宦l書手聽了之後將心放進了肚子裡。

“汝等姓鄒?唔,莫非至和元年探花郎黃瑾瑜與你家可是姻親?”文彥博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

二郎把目光轉向了四郎和五郎,示意他們上前回答,四郎五郎上前一步答道:“回樞密相公,探花郎乃是後進二舅。”

文彥博撫掌笑道:“雖不中亦不遠矣,至和元年科考乃是老夫主考,說起來我乃是你二舅舅座師了。呵呵,……”

“我家堂伯與二舅舅乃是幼時同窗!”四郎五郎又答道,然後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弟子大禮。所謂的弟子大禮,便是雙手交叉,將手放在腹部,離身體約一尺的距離,將頭低下。一直保持這個姿勢不動,直到面前的長輩說完了話纔可以將雙手垂到兩腿邊。這個禮非常的重,不是座師不是老師根本受不得,也不敢受。

文彥博因著黃瑾瑜的關係倒是整整衣襟受了這一禮,若是鄒晨在這裡她定要狂喜,這文彥博論人品與風骨他怕是不如范仲淹。論學識他怕是不如王安石,論文學上的修爲他不如司馬光。然而,他可以出將入相五十餘年而不倒。最後哲宗的時候92歲高齡以太子太保位致仕。這不能不說這個人深諳做官之道。而且在他身後又留了一串美名,這樣的忠烈賢相,哪怕是隻得他一絲助力,將來也受用無窮啊。

史稱文忠烈公:“公忠直亮,臨事果斷?!Τ赏司?,朝野倚重?!粊喡}人……”

更何況。他與包拯還有深厚的友誼,他的兒子娶了包拯的女兒包氏爲妻,他的女兒又嫁給了包拯的小兒子包綬爲妻。能和包拯這樣的直臣做了一輩子的朋友,這樣的賢相可想而知他本身也是一個公平正直又光明磊落的人物。

四郎和五郎倒是不知道這一碼子事,所以看著文彥博文相公受了他們一禮,心中是隻有拜師的喜悅。二郎和六郎看到兄弟們拜了文相公爲師公,心裡雖是爲兄弟而感到高興,然而到底還是不免有一絲的遺憾。但是轉念又想到,四郎五郎都是自家親兄弟。不論是將來是誰發達了誰當官了,那都不會忘了兄弟的,想到這裡又真心的替他們高興起來。

文彥博受了他們這一禮,四郎和五郎說話的時候便帶了十二分的小心,雙手交叉握在腹前,恭敬的聽著師公訓話。文彥博先是教了他們一通爲人處事的君子之道,後又仔細考教了他們的學問,待得知五郎竟是有過目不忘之能後,立刻大奇。問了五郎都學了哪幾本書,然後隨便挑了一本說了一兩句,五郎立刻給接了下去。如此反覆幾次,文彥博大奇,欣慰的看著五郎,象是看著一塊璞玉一般。

“真是未曾想到,此次替鄒家宣旨,原本某隻是爲了避嫌而來,朝堂上吵的頭暈腦脹,不勝其煩,竟是能得了如此一塊良玉??!”文彥博心中暗暗想到。

考教了五郎,又問了一下四郎的學問,也倒是沒有甚出奇之處,倒是配得上用功二字。然後又問了問二郎和六郎的學問,讚道:“某觀這鄒家竟是耕種攻讀兩不耽誤,頗有耕讀傳家之風?!?

知州這時上前道,“不如相公替這鄒家贊上一筆,寫一個門楣如何?”

“當如此!”文彥博欣然應諾,隨後招了身邊的小吏取出筆墨紙硯,在紙上一揮而就“耕讀傳家”四個大字。五郎兄弟幾個眼見得文相公替家中寫了門楣,齊齊跪在地上大禮參拜口稱謝師公賞賜。

文彥博看到這幾個孩子如此禮重,不免心中得意,伸出手去將幾個孩子一一扶起,又替他們撣撣膝蓋下的灰塵,囑咐道:“但行不學,十修九到;若學不行,十無一到;行學兩全,十修十到;不行不學,萬無一到。做學問時,無論早晚和行住坐臥之間,不可有稍微的懈怠。如此,方能學得真學問!”五郎兄弟幾個叉著手受教了。

文彥博又問道:“你四人可取的有字?”五郎幾個急忙低下頭言道未字。

“既是無字,那某便替你四人取幾個字吧!”文彥博深思了一下,道:“五郎字元朗,四郎字哲思。二郎可爲持修,六郎可爲叔和。吾賜幾位字號,乃是令汝等當知這做人需得如晧月朗朗,追思前人大哲之思,勤學修文,公正平和。若是讓吾得知你等日後不學無術,不可再說字號爲吾所賜。”

二郎和六郎聽到文彥博竟然肯給自己取了字,心中不勝狂喜,雖然他們和文相公無有半師之情,然而這取了字。便是在世人面前承認了鄒家的四個孩子乃是我文彥博的徒弟,以後你們遇到的時候,記得照顧點。別有事沒事的找他們麻煩,能給的好處也不找你們要,只要公平公正的對待即可。

於是他們整整衣襟,又正了正頭巾,恭恭敬敬的隨著四郎五郎跪在地上。五體投地,行了一個真正的大禮。

文彥博則是坦然自若的站在他們面前安心的受了這一禮,旁邊其他的人,知州和通判,那些小吏們,那些兵士還有鄒家莊的農夫。都急急的避開了一旁,堅決不敢受這四個孩子如此大的禮。

等到四個孩子站了起來,文彥博尷尬的摸了摸腰間。腰間只有兩塊玉佩,送了兩個另兩個怎麼辦?摸摸袖子,裡面只有幾張銀票,這個東西要是送出去能叫人笑掉大牙,徒弟以師禮拜師。師公送了幾張銀票,你這是商行招小徒弟呢?所以他尷尬的站在了四個徒孫面前。一時之間愣在了那裡。

知州看到文相公尷尬的站在四個孩子面前便知道這位相公來時匆忙,又沒帶僕婦,想必是身上沒有裝著什麼禮物,便上前解圍道:“文公,不如給這四個小子提一筆字如何?徒孫拜師,師公提字,也是一樁雅事啊!”

文彥博立刻拍了拍額頭,恍悟道:“著哇!某今日乃是歡喜的癡了,竟是一時糊塗了,黃白之物豈可抵得上文字清貴?”說完感激的看了知州一眼,微微側身行了半禮以做感謝,知州急忙側過身不敢受,命令小吏重新擺上了案幾,文彥博提起狼豪,沉吟了片刻,然後快速的提筆寫了幾個字。

待墨跡吹乾之後,只見上面寫著“長劍並彈霜氣豪,白虹半折秋雲高。濯纓洗耳更何處,世人回看輕鴻毛。”

“好詩!好字!”知州和通判看到文相公寫完,立刻發自內心的讚歎。世人皆言道文相公著書寫詩工書法,其筆力遒勁端莊,工整秀麗,圓轉流美,筆執清勁,這紙上幾行詩深得先唐蘇靈芝公筆法之奧妙。

二郎打頭,幾個孩子恭敬的從師公手中接過了一首詩。他們是打字了主意,等到回家之後,要找宛丘最好的禱匠,請他來禱聖人和文師公的這些字。這是足可以做爲傳家之寶的東西,尤其是那是門楣,耕讀傳家四個字,那是肯定了鄒家已經踏入了仕的行列。從此以後,鄒家不再是農戶,而是讀書人家了。

僅僅這四個字,便爲鄒家換了門庭,從農變成了仕,怎麼不令人欣喜和羨慕呢?

所以,這些字是一定要好好保存起來,將拓印本懸掛在中堂和大門之上,真本要仔細的保存,不可有任何遺失。

當然了,如果鄒晨在的話,她一定會狂喜的。因爲她知道文彥博在後世的影響,他七十七歲組織耆英堂之時,趙文曾繪了《耆英圖》當時世價上億。

有了文彥博的親筆手書,仔細保存上千年,到時,嘿嘿嘿,鄒晨只需要想想晚上睡覺的時候都能留出口水來。

(推薦好友新書,《萌美男集中營生存錄》 書號 2934333 簡介:待看咱們女主霸氣來襲,帶領美男們一路春暖花開,喜歡呆萌文的不可錯過的好文。)

PS:

PS:建議大家去看一下包拯和文彥博的百度知識,這兩個人確實是一生的朋友。而且文彥博是包拯最大的後臺,唯一的後臺。包拯能做了開封府的府尹,全是賴文彥博之力。什麼皇太后是包拯的後臺之類的,什麼打龍袍,什麼鍘美案,這全是瞎編!包拯是天聖五年(1027年)的進士(考了進士就辭職回家去啦),劉宸妃是天聖九年去世的。(這時包拯在家裡奉養雙親呢)

天聖五年中進士後派了江西建昌縣知縣的官,爲了年邁的父母辭職不做回家奉養雙親,十年以後纔出仕。劉娥劉太后是1033年死的,就是明道二年,明道二年仁宗才親政。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纔回到朝堂!上哪裡抱李太后大腿呢?

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177章 行商爭買白沙糖第343章 暗潮第232章 一心求死的狄青第90章 花鳥使宛丘選美第39章 鄒家兄弟急搬家第24章 鄒大相激老三怒第213章 招店員第322章 遣走林氏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400章 鄒家進京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番外三執子之手共白首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381章 被人冒功第98章 黃麗娘怒斥朱氏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165章 文彥博收徒孫第147章 沒有過不去的坎第324章 紅豆之事第132章 小七被劫鄒晨昏第320章 衝突第363章 陳家分家第315章 三朝回門第299章 論外丹之道第382章 封賞第364章 至京城第22章 送鹿肉來到張家第370章 遇蘇轍第108章 開宗祠鄒家請客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139章 五娘勸人救金蘭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43章 大姑姑來信借錢第357章 鄒三姐第219章 美娘生子第160章 今天第一更第62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255章 擡孔子像遊行第34章 鄒家兄弟起新宅第131章 江兄弟巧要錢第256章 鄒晨長大了第345章 插曲第39章 鄒家兄弟急搬家第67章 驚天秘密嚇衆人第170章 滅蝗滅鼠滅瘟疫第402章 爲打賞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389章 初二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第221章 客來主不悅第112章 女夫子巧訓人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159章 人快崩潰了第377章 方田均稅第66章 官媒到鄒家狂喜第51章 年貨採夠回村莊第251章 陳六郎被軟禁第87章 宛丘集市販瓠茄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37章 急需人蔘救性命第304章 大郎三郎的遭遇第144章 南風郡主之迷第108章 開宗祠鄒家請客第271章 黃麗娘訓鄒晨第62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244章 金蘭的親事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8章 做吃食女兒暖心第227章 暗潮洶涌的科舉第84章 青梅竹馬兩相嬉第351章 小皇子之議第159章 人快崩潰了第195章 買鋪子欲收羊毛第340章 吵架和暈倒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240章 烏翠替金蘭保媒第227章 暗潮洶涌的科舉第112章 女夫子巧訓人第393章 治平二年第367章 雜事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397章 五月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308章 催妝日第331章 團聚第141章 仇九vs鄒正義第368章 孝學士第44章 強壓兒子強借錢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
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177章 行商爭買白沙糖第343章 暗潮第232章 一心求死的狄青第90章 花鳥使宛丘選美第39章 鄒家兄弟急搬家第24章 鄒大相激老三怒第213章 招店員第322章 遣走林氏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400章 鄒家進京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番外三執子之手共白首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381章 被人冒功第98章 黃麗娘怒斥朱氏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165章 文彥博收徒孫第147章 沒有過不去的坎第324章 紅豆之事第132章 小七被劫鄒晨昏第320章 衝突第363章 陳家分家第315章 三朝回門第299章 論外丹之道第382章 封賞第364章 至京城第22章 送鹿肉來到張家第370章 遇蘇轍第108章 開宗祠鄒家請客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139章 五娘勸人救金蘭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43章 大姑姑來信借錢第357章 鄒三姐第219章 美娘生子第160章 今天第一更第62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255章 擡孔子像遊行第34章 鄒家兄弟起新宅第131章 江兄弟巧要錢第256章 鄒晨長大了第345章 插曲第39章 鄒家兄弟急搬家第67章 驚天秘密嚇衆人第170章 滅蝗滅鼠滅瘟疫第402章 爲打賞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389章 初二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第221章 客來主不悅第112章 女夫子巧訓人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159章 人快崩潰了第377章 方田均稅第66章 官媒到鄒家狂喜第51章 年貨採夠回村莊第251章 陳六郎被軟禁第87章 宛丘集市販瓠茄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37章 急需人蔘救性命第304章 大郎三郎的遭遇第144章 南風郡主之迷第108章 開宗祠鄒家請客第271章 黃麗娘訓鄒晨第62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244章 金蘭的親事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8章 做吃食女兒暖心第227章 暗潮洶涌的科舉第84章 青梅竹馬兩相嬉第351章 小皇子之議第159章 人快崩潰了第195章 買鋪子欲收羊毛第340章 吵架和暈倒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240章 烏翠替金蘭保媒第227章 暗潮洶涌的科舉第112章 女夫子巧訓人第393章 治平二年第367章 雜事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397章 五月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308章 催妝日第331章 團聚第141章 仇九vs鄒正義第368章 孝學士第44章 強壓兒子強借錢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溆浦县| 桐柏县| 来安县| 阿巴嘎旗| 邓州市| 崇阳县| 鄂温| 锡林浩特市| 海晏县| 杭锦后旗| 利辛县| 大姚县| 清苑县| 报价| 洮南市| 西乌珠穆沁旗| 梧州市| 博罗县| 南川市| 蒲江县| 赤城县| 永登县| 陆良县| 韶关市| 宜城市| 克东县| 通化县| 扎兰屯市| 乃东县| 鱼台县| 阿尔山市| 沁源县| 德钦县| 泗水县| 崇州市| 炎陵县| 手机| 镇平县| 拜城县| 德安县|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