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章 官媒到鄒家狂喜

進了東院一看,院子裡站滿了婦人,多是一些年長者。母親和二嬸孃跪坐在走廊裡,中間坐著一位頭戴金冠的中年婦人,她面色嚴肅,眉頭緊皺,右手提著一隻汝陽劉的毛筆。身穿緋紅色襦襖,下身一條翠綠色訶子裙,外套一件金絲纏繞的黃色背子,腰間繫著一條汗巾。她的手旁,放著兩個物件,一件是一把青色的雨傘,傘柄上刻著媒字;另一件,則是一個包袱裡的木匣子,這時匣子已經打開,露出裡面的幾本帳冊還有筆墨紙硯來。

只聽那婦人清冷的聲音傳來,“……十四歲了?可定了私媒不曾?”

柳氏跪坐在走廊上伏下腰,低著頭恭敬地回答:“回劉媽媽的話,未曾定過私媒。”

那官媒劉媽媽點了點頭,隨著她的點頭,發頂金冠上的絲穗微微晃動。“鄒美娘。”她叫道。

柳氏急忙給美娘使了一個眼色,美娘從人羣裡出來,脫了鞋在走廊上站定,雙手放在腹前,緊張的深吸一口氣。

“走幾步我瞧瞧,再行個禮。”官媒劉媽媽面無表情地說道。美娘聽了這話,便在走廊裡來回走了幾步,然後又行了一個晚輩禮。

劉媽媽搖搖頭,嘆道:“身段還行,就是禮行得不標準。柳二娘子,你家可曾請了夫子,或是去了女學?”

柳氏便說道,不曾請了夫子,孩子只是在家裡隨著幾個兄弟一起讀書。

聽到讀書,劉媽媽來了精神,問道:“鄒大姐,可識得幾個字?”

美娘緊張的看著母親,柳氏平時雖然潑辣,可是此時卻是低著頭不敢擡頭,哪裡敢給女兒使眼色。

劉媽媽看了一眼美娘,臉上露了一絲笑容,“大姐無須緊張,你識得幾個字啊?說來與我聽聽。”

“只略識了幾個字,讀了《女書》,會數幾個數,略略懂得一些算帳。”美娘臉色紅紅地回答。

“哦?”劉媽媽聽到讀了《女書》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又問道,“家務活可會做?”

“回劉媽媽的話,只會得做幾樣小菜。”美娘回答道。

然後接下來劉媽媽又問了繡活還讓美娘現背了一段女書,美娘吭吭巴巴的給背了出來。每問一句,劉媽媽都會把自己的問題還有美孃的回答一一記在帳冊之上。又知道了美娘會做豆腐和涼粉,她輕輕嗯了一聲。

待問完之後,她看向柳氏說道:“柳二娘子,我聽你家大姐說道她會做幾樣小炒。今日晚飯,我在你家叨擾一頓如何?”

柳氏一聽大喜過望,顫聲道:“劉媽媽願來咱家吃晚飯,那是咱闔家的福氣,豈敢說叨擾。”

黃麗娘一聽說劉媽媽要在家裡留飯,也是喜上眉梢,連忙指使著美娘在她在碗裡又添滿了茶水。

然後又在人羣裡找了幾個年長的婦人坐在走廊裡陪著劉媽媽說話,她抱著小七拉了柳氏在一旁商量。最終商量了去請里正娘子和鄉書手娘子,還有鄒正文家的秀才娘子,然後再請幾個年高德望的婦人坐陪。至於自家的婆婆,妯娌兩個連想都沒有想起。

鄒晨看到二嬸孃和母親如此激動,又聽了院子裡的幾個婦人低語閒聊才明白,原來這媒婆在古代可是權力大的很呢。

宋代的官媒不僅管著結婚,還管著生育之責,每家每戶生了新生兒,都要去官媒那裡登記造冊。而且這些官媒還是拿著國家工資的合法公務員,職務竟是相當於縣丞那一級,權力很大。媒婆分三等,一等是給王公大臣們說媒的,這種媒婆頭戴蓋頭,身穿紫色背子;二等戴金冠穿黃背子手拿青傘,這種是專給一等戶或者低等官員說媒的;三等就是鄉間私媒,不在官員造冊,頭戴紅花,穿紅背子,只是接一些保媒拉縴的活計。

象村東鄒家這種三等戶,是根本論不上官媒來說媒的,也不知怎的,今天居然來了一位劉媽媽。這官媒登門,足可證明鄒家的入了官府之眼,估計以後鄒家的大姐美娘會被各位私媒登破門檻來求了。

一會各位大娘子便被請了過來,來的時候又帶來一些花果甜食做爲賀禮,柳氏和黃麗娘便把這些物事全部擺到案幾上供那位劉媽媽享用。

劉媽媽只是對秀才娘子略欠了欠身,其他的幾位來了也只是鼻子裡哼了一下,而那些平時在莊子裡有頭有臉的大娘子們,在案幾旁坐陪則是大氣不敢多出,連說話都是比平時低了許多。

劉媽媽看到柳氏和黃麗娘拉著美娘要一起出去,便敲了敲案幾,“二位大嫂,今日這飯食,須得大姐一人來做,可懂?”

柳氏和黃麗娘聽到劉媽媽這樣說,在廊下曲了曲膝,便站在廊下不敢再動了。

東院裡的衆人都用羨慕的目光盯著站在廊下的兩妯娌,恨不得站在廊下的是自家。鄒晨趁著別人不注意,仗著身體小從人堆裡擠了出去,跑到院外,找了一個來自家買過涼粉的幼童,讓他去田裡把鄒正達和鄒正業喊回家,並且許諾若是喊回來了,以後管他七天的涼粉。那幼童一聽能管七天的涼粉,立刻睜大眼睛,得到肯定後扭身就往田裡跑去。

一會鄒家兄弟回來,鄒晨便把家裡來了官媒的事和他們說了一下,並叮囑他們立刻套上牛車去買些豬肉羊肉和活雞活魚回來。鄒正達咧嘴嘿嘿笑了幾聲,套了車子唱著小曲買肉去了。

鄒晨接下來便苦思冥想的一會到底要做甚麼菜式才能在劉媽媽面前留一個好印象。思忖已畢,便又鑽進東院和美娘耳語幾句,美娘聽到點點頭,然後姐妹倆就鑽進了伙房緊張的議論。

劉媽媽看到一個六七歲的小娘子和美娘一起鑽進伙房便問道:“和大姐一起的是何人?”

黃麗娘便在廊下回話:“是我家小娘子。”

“唔!也會做吃食了?”劉媽媽隨口問道。

“平時隨著她大姐也跟著一起學了些,倒是學得不精,沒她大姐一分的好處。”黃麗娘謙虛地說道,柳氏聽到這話,感激的衝著黃麗娘一笑。

劉媽媽隨意笑了笑,也沒有再理會,一會伙房裡傳來鍋碗的碰擊聲。

姐倆商量的結果便:紅燒肉塊,若是有魚的話便做一道糖醋魚或者糖醋魚塊,魚香肉絲、御黃王母飯(熬肉醬澆白米飯)、澆汁大肉丸、紅燜雞、粉蒸豬肉沫等,而素菜則是麻辣豆腐、爆炒涼粉、醋溜白菘、清調蘿蔔等。

姐妹倆個先把伙房裡用得上的醬料給準備好並把蔬菜給清洗乾淨,然後又把竈臺給重新擦了一遍。

不到一個時辰,鄒正達和鄒正業便買了東西回來,他們在前院將東西交給一個熟識的婦人之後便在婦人的鬨笑聲中逃出了院子。

鄒晨看到買來的食材大喜過望,不僅有羊肉豬肉還有幾塊牛肉,而且兩條鮮魚還活蹦亂跳的,一隻公雞也不知是誰家的。這時院門口傳來一陣騷動,馬太婆領著幾個孫婦送來了兩隻兔子。柳氏和黃麗娘接了兔子送到伙房,把馬太婆給請到了走廊裡坐好。並向劉媽媽介紹,這位是鄒家莊最年長的一位壽星。

劉媽媽聽了馬太婆的年紀已經七十多歲,肅然起敬,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並且向馬太婆身邊的孫婦也行了半禮,稱讚她們孝敬長輩,這太婆快八十高齡居然如此康健,回去之後定要在冊子上記上一筆。馬太婆聽到劉媽媽如此稱讚樂得合不攏嘴。

鄉書手娘子五奶奶趁機說道:“要說這鄒家莊,倒也真是人傑地靈之處,不僅這太婆已經快八十高齡。我鄒家族長,今年夏天也要過九十整壽嘍。”

劉媽媽聽了這話,更是打從心裡又敬重了這鄒家莊幾分,面色凝重道:“由此可見鄒家莊子弟定是個個純孝的,要不然也不會有如此壽星。回去之後定要報與官府知道,待得族長壽辰,官府定會派人來賀,說不得啊,官家也會有賞賜呢。”

里正娘子大奶奶和鄉書手娘子五奶奶聽到這話,均是暗自歡喜。

伙房裡,鄒晨和美娘已經開始忙碌了,兩姐妹先把紅燒肉給燉上,把兔子和雞給殺了又開始處理剩下的食材,一會伙房裡傳來炒菜的香味。

東院裡有那按捺不住的婦人不住伸長脖子往伙房裡瞧,一邊瞧一邊咂舌稱讚。

劉媽媽看到衆人如此表情,也起了好奇之心,便請了馬太婆和秀才娘子一同到伙房觀看。到了伙房只見這兩個小姐妹,一個掌勺一個燒火,配合的十分默契。再看那竈房的案板之上,食材分門別類的放好,竟是無一絲混亂之處,劉媽媽暗暗點頭。

又在伙房裡站了一會,這時美娘開始在案板上做澆汁大肉丸的,只見她雙手上下翻飛,一會便擠出幾個同等大小的肉丸,將這些肉丸在蔥姜胡椒水裡煮熟之後便放在一個碗裡備用。劉媽媽等人看的連連稱讚。

劉媽媽等人出了伙房在走廊上又說了一會話,柳氏和黃麗娘把走廊前的案幾拼好,直接準備在這裡開飯。而這時,正是家家戶戶準備做晚飯的時候,可是院子裡的人不僅沒見減少,反而增多了,大家都想看看美娘到底是做出什麼吃食來。

待到案幾拼好,美娘便在伙房裡一盤盤端出吃食來。她將吃食端上之後還會介紹一番,這是紅燒肉塊,是用五花肉燒燉而成,這是紅燒大肉丸等等。

每一道吃食端出之後,均是惹來院子裡婦人們的讚歎和驚呼聲。

而一道活鮮魚端上桌子之時,連劉媽媽都震驚了。只見這魚還張著嘴,尾巴還一動一動的。美娘端上活鮮魚之後,又從旁邊鄒晨手裡的托盤用布墊著拿起一個小碗,滋拉一聲響,魚身上被澆了一層紅通通的醬料,那魚猛張了幾下嘴,看得衆人驚奇不已。

“這道魚,可有名字?”劉媽媽奇道。

美娘福了一福,“回劉媽媽的話,並無名字,我們姐妹只叫它活鮮魚。”

美娘又福了福便退了下去,一會又端上來幾盆菜。

劉媽媽看著滿桌的吃食笑著說道:“鄒家大姐果真好手藝!”

得了這一聲贊,美娘便是得了官媒的認可,日後說親之時也能說上一個好親事,尤其是她又有一手好廚藝,將來也不知會有多少小郎君瘋狂來求呢。想到這裡,院子裡的大娘們眼光都熱烈起來。若是自家的小娘子也有美孃的幾分手藝,那該有多好啊。

第375章 華商會理事第11章 敬姥姥巧做吃食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205章 收秫秸第230章 鄒秋華求嫁五郎第168章 旱災來到了第360章 鄒晨醒來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195章 買鋪子欲收羊毛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20章 盼發家展望未來第111章 鄒晨想揍大姑娘第359章 煩躁的陳琦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境番外二跨越千年爲尋你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第144章 南風郡主之迷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347章 宮內傳信第147章 沒有過不去的坎第162章 欲傳授豆腐絕技第305章 鄒家股份分配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210章 起商號名第273章 所謂伊人在何方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境第131章 江兄弟巧要錢第273章 所謂伊人在何方第170章 滅蝗滅鼠滅瘟疫第414章 下馬威第116章 鄒晨說孝勸家人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406章 起名第348章 鄒三姐孕事第189章 八月天重建宗祠第17章 父母兒子生嫌隙第11章 敬姥姥巧做吃食第394章 定計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154章 錢啊快到碗裡來第101章 玻璃引起的風波第315章 三朝回門第121章 爲讀者加第341章 孕事第189章 八月天重建宗祠第274章 失落的美洲大陸第134章 敬二哥前來幫忙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101章 玻璃引起的風波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307章 陳琦中進士第357章 鄒三姐第39章 鄒家兄弟急搬家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385章 京都賣場第398章 玉英來投第385章 京都賣場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335章 夫妻一心第216章 至和三年的春耕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29章 鄒老爺子小心思第102章 魯媽媽替誰說媒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261章 金蘭家的麻煩第107章 鄒晨送父小毛驢第409章 韓琦下臺第391章 拜年結束第359章 煩躁的陳琦第102章 魯媽媽替誰說媒第185章 有根的鄒家人第265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5章 春季到來插秧忙第189章 八月天重建宗祠第238章 上巳節相遇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24章 鄒大相激老三怒第240章 烏翠替金蘭保媒第204章 共第130章 江大哥使詐殺人第300章 可憐的仁宗第313章 拜高堂第356章 服喪第261章 金蘭家的麻煩第374章 王弗回訪第281章 鄭師爺巧脫罪第173章 白糖山羊計劃書第310章 掛帳日第109章 爲小粉紅髮第31章 鹿舍蓋好引鹿忙第388章 除夕第101章 玻璃引起的風波第198章 招內宅管家劉成第314章 雙朝認親第3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
第375章 華商會理事第11章 敬姥姥巧做吃食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205章 收秫秸第230章 鄒秋華求嫁五郎第168章 旱災來到了第360章 鄒晨醒來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195章 買鋪子欲收羊毛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20章 盼發家展望未來第111章 鄒晨想揍大姑娘第359章 煩躁的陳琦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境番外二跨越千年爲尋你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第144章 南風郡主之迷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347章 宮內傳信第147章 沒有過不去的坎第162章 欲傳授豆腐絕技第305章 鄒家股份分配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210章 起商號名第273章 所謂伊人在何方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境第131章 江兄弟巧要錢第273章 所謂伊人在何方第170章 滅蝗滅鼠滅瘟疫第414章 下馬威第116章 鄒晨說孝勸家人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406章 起名第348章 鄒三姐孕事第189章 八月天重建宗祠第17章 父母兒子生嫌隙第11章 敬姥姥巧做吃食第394章 定計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154章 錢啊快到碗裡來第101章 玻璃引起的風波第315章 三朝回門第121章 爲讀者加第341章 孕事第189章 八月天重建宗祠第274章 失落的美洲大陸第134章 敬二哥前來幫忙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101章 玻璃引起的風波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307章 陳琦中進士第357章 鄒三姐第39章 鄒家兄弟急搬家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385章 京都賣場第398章 玉英來投第385章 京都賣場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335章 夫妻一心第216章 至和三年的春耕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29章 鄒老爺子小心思第102章 魯媽媽替誰說媒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261章 金蘭家的麻煩第107章 鄒晨送父小毛驢第409章 韓琦下臺第391章 拜年結束第359章 煩躁的陳琦第102章 魯媽媽替誰說媒第185章 有根的鄒家人第265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5章 春季到來插秧忙第189章 八月天重建宗祠第238章 上巳節相遇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24章 鄒大相激老三怒第240章 烏翠替金蘭保媒第204章 共第130章 江大哥使詐殺人第300章 可憐的仁宗第313章 拜高堂第356章 服喪第261章 金蘭家的麻煩第374章 王弗回訪第281章 鄭師爺巧脫罪第173章 白糖山羊計劃書第310章 掛帳日第109章 爲小粉紅髮第31章 鹿舍蓋好引鹿忙第388章 除夕第101章 玻璃引起的風波第198章 招內宅管家劉成第314章 雙朝認親第3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煌市| 朝阳区| 祁阳县| 顺平县| 思南县| 梅河口市| 固安县| 麻城市| 青河县| 松滋市| 云和县| 扎兰屯市| 古田县| 安陆市| 朝阳市| 宿州市| 绍兴县| 梨树县| 东明县| 南靖县| 淅川县| 常熟市| 灵宝市| 德钦县| 通州区| 普陀区| 霍城县| 普宁市| 东城区| 都昌县| 谷城县| 临漳县| 英超| 孟村| 仪征市| 彭山县| 乡城县| 昌乐县| 富顺县| 明星| 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