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1章 玻璃引起的風波

鄒正達和鄒正業在吃晚飯前回來了,雖然兄弟倆個看起來風塵僕僕異常勞累,然而心情很好,足見事情被妥善的解決了。

吃完飯後,倆兄弟啥都沒有說,直接回到內屋休息去了,直到第二天家裡的人才知道事情處理的經過。原來黃家一看到鄒家送來的信,文林郎便悖然大怒,大罵陳家使黑手。然後又將送信回來的人好好地詰問了一番,最後才弄明白,原來是陳家的人也有在大名府經商的。無意中聽到了黃天青在秘密燒窯,所以就暗地裡注意,派了人偷偷潛入窯場,偷了一小塊碎玻璃渣子。

陳家的掌櫃一看到這個玻璃渣子便激動起來,這是琉璃,從西域傳來的一個小珠子能賣幾十貫。難道黃家竟然在暗地裡燒製這個,後來又派人一路跟蹤這個送信回家的家丁,趁他不注意偷偷打開了他護送的物品,發現裡面全是玻璃。到了宛丘之後,跟蹤者立刻去稟報陳家的家主,陳家的家主纔有了寫信的舉動。

“宛丘城,一共四大家族。陳蔡鄭張!若是人人都來伸一腳,哪裡還有利潤在?”鄒正達說道。

“二伯,這四家族是怎麼回事?”鄒晨問道。

“小晨還不知道?那我給你講講。”

原來這陳家乃是西周嬀姓陳氏之後,陳國被滅後,放棄嬀姓以陳爲姓;蔡家乃是春秋時的蔡國,周文王姬發之後,被楚所滅之後王室衆人以國爲姓;鄭家乃是西周的周厲王少子之後,周幽王時期舉國遷移到新鄭,春秋時被韓國所滅,子孫以國爲姓,大批逃到宛丘居住;張家乃是先賢忠定公張詠之後。

陳蔡鄭三家輪流陪伴姬姓後人共同給太昊陵守陵,所以甚得宛丘衆人的擁護。而張家因爲忠定公極得治內百姓愛戴。雖非上古國君之後,卻被宛丘百姓封爲第四家。宛丘若是有任何事情,也必是以這四家人爲首。

鄒晨聽了這些話之後,點了點頭,原來這陳蔡鄭三家均是有來歷的家族啊。

鄒正業說道:“已然說好了,你外祖讓我們不要著急,這事自有你張外祖去說合,咱們只管到時拿紅利既可。”

鄒晨挑眉,不安的絞著手指:“阿爹,外祖這話中的意思。以後這作坊都不讓我們管了?”

“那倒不是,只是此次是以黃家爲主,所以作坊要設在黃家坪了。咱們這裡到時派個人過去看著就行了!”鄒正業笑呵呵地說道。

鄒晨無語的看著老爹。典型的屬於那種被人賣了還樂呵呵幫人數錢的人。但是轉念一想,這個玻璃行業雖然利潤大,風險卻是更大。以後遇到的阻力不僅是來自地方上的豪紳,還會有來自官府的壓力。自己區區鄒家,連個秀才都沒有。拿什麼去保護家財呢?

再說了,自家的菜田一年也能掙一兩百貫,林蛙今年還沒有開始賺錢,等到明年起林蛙能賣了那時賺的只會多而不會少。

想到這裡便看向鄒正達:“二伯,您是個啥意思?”

“我沒有啥意思,咱家又說不上話。全憑那三家作主便是,……”鄒正達嘆了口氣。

鄒正業看到二哥和鄒晨都面露憂鬱之色,便笑道:“多大的事。值當如此?是咱們的,終究是咱們的,不是咱們的,咋著也不來。”

鄒晨聽到這話豁然開朗,笑道:“就是。阿爹說的對,咱們都太在乎這些東西了。其實有沒有這個分紅對咱家也不算啥?只要勤勞。這天下的錢等著咱們去掙呢,何必愁這個?”

“小妹此言極是!”二郎和五郎微微頷首,“范文正公曰,君子行事當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所謂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家裡人一番討論後,便把玻璃的事放在了腦後,原本就是意外之財,得之幸不得亦幸,又何必執著?於是便把心放寬,該做什麼依舊還做什麼。鄒正達和鄒正業每日早出晚歸在田裡勞作,柳氏和黃麗娘早上賣豆腐涼粉,下午去菜地整地或者修剪枝條,鄒晨則是和美娘呆在了家裡天天學些針線和繡活,要不然就是和小姐妹們嬉戲玩耍。

日子一天天過去,家裡再也沒人提起玻璃的事情!

倒是柳氏曾私下裡和鄒正達提了想讓孃家的侄子娶鄒晨,被鄒正達結結實實罵了一頓。

鄒正達罵道:“你那孃家不過是四等戶,你那侄子不說目不識丁,但是斗大的字也識不得幾個?還想娶小晨?你快給老子熄了這心思。不要和老三親家沒做成倒把我們兄弟情誼給壞了!將來她的親事,輪不到你做主,我估摸著,就連老三都做不得主。將來,還得落到她那個舅舅身上。”

柳氏被罵的差點擡不起頭,自此以後再也不敢提這事了。

五郎他們幾個如今在鄒正文那裡已經讀了二年書了,雖然是進學的晚了,然而二郎刻苦,四郎認真,五郎努力,六郎聰明,四個小兄弟成了鄒正文學館中成績最好的四個。

鄒正文這一日等到上完了課,讓四個兄弟留下說了一番話。

原來他準備明年秋闈去府城趕考,所以過一段時間學館便不再來了,以後要在家中認真攻讀。希望四個小兄弟能像他在的時候,聽兩個老學究的話,認真讀書,莫要貪玩。若是遇到有不懂的地方,只管去問老學究或者去家中尋他。

五郎他們幾個回家之後在吃飯的時候和家裡人說了一下,家人聽到後喜不自勝,若是族中能出一個舉人,那乃是得天之幸啊。就象黃天青,中舉之後殿試得了賞識立馬放了一個知縣之職。從此之後,在宛丘黃家也算得上一個大家族了,說不得過了幾年,宛丘要有五大家族了。

鄒老爺子捻著鬍鬚笑道:“若是明年去應試,我看不如咱家把他應試的費用全部包了吧!這兩年咱家多番受族裡照顧,此次正是出力之時啊。”

“這哪成?”鄒正達不同意,“他乃是讀書人。豈肯白受我們饋贈?那個不是說啥不能吃白食嗎?”

二郎他們捂嘴笑了一下,六郎卻嘿嘿笑道:“是君子不食嗟來之食。”

鄒正達點頭,“對,就是這句!讀書人不吃接來的食物。……這不對吧?這接來的食物,爲啥不吃呢?嫌髒?”

小兄弟四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著笑沒人敢出聲。小七忍不住了,炫耀道:“二伯,是君子不吃白食。”

“說的好!我看啊。這家裡幾個小子,也就小七聰明瞭!啊不,是陽陽。陽陽最聰明。”鄒正達嘭的一拍案幾,倒把小七嚇了一跳,聽到最後一句在表揚自己又揚起頭露出一臉得意的笑容。

小兄弟四個則是強忍著笑意,一起誇小七厲害。

五郎笑道:“還是陽陽厲害,我們都不知道這個嗟來之食是白食!”

“幹啥呢?幹啥呢?你們四個欺負他一個?還有沒有天理了?他一個小屁孩子懂啥嗟來之食啊?能解釋成白食就不錯了。”鄒晨站起來報打不平。兄弟幾個一看小妹發怒了,都紛紛攤手錶示自己是無辜的。鄒晨白了他們一眼,然後纔開始說正事:“我看不如以四個哥哥的名義,置辦一身考試的行頭,再買一些書籍啥的。只是咱們不知道都買啥啊?”

鄒正業聽了女兒的話,放下碗筷說道:“有現成的人物。你不去求,卻偏在這裡自己犯愁?”

鄒晨啊了一下,笑嘻嘻地對黃麗娘說道:“對啊。我真是笨。阿孃,此事就得阿孃出面才行呢!”

黃麗娘笑著點了點鄒晨的小腦袋,嗔道:“就你鬼精靈!成,哪天閒了我回孃家一趟,問問都需要些啥東西!”

這時。百里外的黃家坪,則是一片草木皆兵。鶴唳風聲!族中的小輩都小心翼翼的縮到了自家屋子裡不敢出來,生怕被風暴波及。昨日旁支的幾位長輩結伴來了大宅,不知是爲了甚事,竟在祖屋內大吵了起來,最後摔了幾個茶碗,然後旁支的長輩氣極而去。

原來的黃里正,現在的黃文林郎黃祥英坐在祖屋內,正和大哥商量玻璃的事情。

“人心不足,蛇吞象。”他冷哼道。

他的目光落在了供奉族譜的案幾之上,那裡是黃家歷代的祖先名諱,若干年後,自己也會永遠的留在族譜上,變成一個名字。

“文章治世升雲正,永安興旺美春林,德承其祥天宏順,俊德敏睿啓玉庭。”他在心裡默默背誦著族譜,腦子裡在不斷的思考著玻璃作坊接下來要如何去做。

“祥英呢。也不知那些人是從哪裡聽來的風聲,眼見得我們與陳張鄒聯合,竟是個個都跑來想要往裡摻一腳!”黃天青大伯愁道。

黃天青的大伯名喚祥芮,是鄒家唯一考上秀才的人,原本是應該他繼承里正之職,由黃祥英去考秀才,然而他第一次考試便中了最後一名的秀才。黃父一看長子已中秀才,那次子肯定要繼承里正之職,便委屈了黃祥英。

“他們見我們四家聯合,雖不知做的甚營生,但肯定是極賺錢的,那些人哪裡按捺得住?紛紛圍上來好分一杯羹去。可笑那些人,竟然嘲笑我等說爲何要分與鄒家紅利。若是沒有鄒家,焉會有我們黃家今日之舉?”黃文林郎搖頭冷笑。

黃祥芮捻鬚道:“祥英,這鄒家有此秘方,定要好好囑咐他家,不可將方子外泄啊!”

黃文林郎點頭:“大兄所言極是,我已囑咐我女婿,讓他們不可對任何人泄漏。這十數年,他鄒家虧待與我黃家,若不是看在麗娘份上,早就叫他家灰飛煙滅了。也虧得他有這一份心,得了這樣的好方子知道送於天青手中。不然的話,憑他鄒家?哼哼,焉能守得住?”

兩兄弟又商量了一番,決定了明天黃文林郎坐馬車去宛丘同陳張兩家進行下一步的協商,等到協商結果出來後通知鄒家既可。然而黃祥芮所不知道的則是,這份方子並不象文林郎所講是祖傳的方子,而是一個七歲幼女寫給黃天青的。當時黃天青一共寫了兩份信,一份交給父親讓他私下觀看,另一份則是寫出來讓族中衆人看的。私下的那份,寫明瞭方子是何人所給,公開那份寫的則是此方乃是鄒家祖傳秘方。

PS:

陳蔡鄭張,除了張,三大姓確實在淮陽是三個最大的姓氏。一直到現在,這三個姓氏依舊在淮陽很有地位。

守陵戶:我不知道真正的守陵戶是誰,因爲在宋朝和明朝都是由朝廷指定的守陵戶去守陵,但宋史又沒有寫姓名,所以我按傳說寫守陵戶啦。淮陽的傳說中一般是姬姓的後人,或者姒姓纔有資格去守太昊陵呢。因爲姬是皇帝嫡系之後,姒是大禹嫡系之後,其他的人都是路邊草,非嫡系不可爲太昊守陵。

第369章 玉堂爭輝第233章 鄒晨發怒第191章 二逼青年傻事多第169章 想回後世的鄒晨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213章 招店員第41章 姑嫂閒聊套棉衣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220章 三朝禮後遠客來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321章 夫妻議事第334章 生事第355章 山陵崩第373章 登門見王弗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38章 鄒老大無恥藏參第145章 金蘭我定要救你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395章 變法第149章 爲未來擔心第228章 替狄青請醫士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214章 善良的雪孩子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316章 算計第398章 玉英來投第264章 烏倩的心思第416章 最終回第300章 可憐的仁宗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177章 行商爭買白沙糖第238章 上巳節相遇第228章 替狄青請醫士第275章 爲國人效死耳第391章 拜年結束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347章 宮內傳信第337章 紅豆的結局第107章 鄒晨送父小毛驢第285章 文彥博辭相第280章 明槍暗箭設巧計第352章 朝議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237章 陳琦捱打第358章 鄒晨生子第167章 請文相公吃飯第118章 感冒了好難受第379章 逛大相國寺第314章 雙朝認親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245章 陳琦伯母來訪第312章 婚禮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367章 雜事第40章 說閒話議論老宅第354章 朝爭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3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244章 金蘭的親事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80章 活寶朱氏跳大神第414章 下馬威第407章 小字第342章 陳宗長訓妻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334章 生事第339章 小七來訪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326章 回黃家第370章 遇蘇轍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54章 喜氣洋洋過新年第233章 鄒晨發怒第325章 借紅豆整治內院第154章 錢啊快到碗裡來番外一穿越時空來愛你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232章 一心求死的狄青第305章 鄒家股份分配第51章 年貨採夠回村莊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番外三執子之手共白首第2章 初到鄒家溫情暖第44章 強壓兒子強借錢第382章 封賞第206章 地毯引發的血案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94章 過生日討要紅包第316章 算計
第369章 玉堂爭輝第233章 鄒晨發怒第191章 二逼青年傻事多第169章 想回後世的鄒晨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213章 招店員第41章 姑嫂閒聊套棉衣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220章 三朝禮後遠客來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321章 夫妻議事第334章 生事第355章 山陵崩第373章 登門見王弗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64章 估算豆腐店利潤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38章 鄒老大無恥藏參第145章 金蘭我定要救你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395章 變法第149章 爲未來擔心第228章 替狄青請醫士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214章 善良的雪孩子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316章 算計第398章 玉英來投第264章 烏倩的心思第416章 最終回第300章 可憐的仁宗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177章 行商爭買白沙糖第238章 上巳節相遇第228章 替狄青請醫士第275章 爲國人效死耳第391章 拜年結束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347章 宮內傳信第337章 紅豆的結局第107章 鄒晨送父小毛驢第285章 文彥博辭相第280章 明槍暗箭設巧計第352章 朝議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237章 陳琦捱打第358章 鄒晨生子第167章 請文相公吃飯第118章 感冒了好難受第379章 逛大相國寺第314章 雙朝認親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245章 陳琦伯母來訪第312章 婚禮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367章 雜事第40章 說閒話議論老宅第354章 朝爭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3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244章 金蘭的親事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80章 活寶朱氏跳大神第414章 下馬威第407章 小字第342章 陳宗長訓妻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334章 生事第339章 小七來訪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326章 回黃家第370章 遇蘇轍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54章 喜氣洋洋過新年第233章 鄒晨發怒第325章 借紅豆整治內院第154章 錢啊快到碗裡來番外一穿越時空來愛你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232章 一心求死的狄青第305章 鄒家股份分配第51章 年貨採夠回村莊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番外三執子之手共白首第2章 初到鄒家溫情暖第44章 強壓兒子強借錢第382章 封賞第206章 地毯引發的血案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94章 過生日討要紅包第316章 算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海市| 璧山县| 阜城县| 乌兰县| 休宁县| 扎囊县| 柳河县| 汤阴县| 永州市| 百色市| 子长县| 桃园县| 阜新市| 黑山县| 星子县| 游戏| 赤城县| 凤山市| 新建县| 兴国县| 三门峡市| 隆昌县| 遵义市| 平顶山市| 贺兰县| 五家渠市| 项城市| 朔州市| 宣化县| 蓝田县| 永定县| 平凉市| 苏尼特左旗| 自贡市| 湘潭县| 金山区| 无棣县| 哈巴河县| 鄱阳县| 富宁县| 邯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