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4章 定計

曲正彎著腰臉上露出卑微的笑容,輕聲道:“這麼巧,兩位上官也在這裡看書?”

陳琦看到是曲正,便淡淡的打聲招呼,然後就準備往外走,曲正一個轉身急忙攔住,賠笑道:“陳檢討且慢行,小人這一段做了一些功課,還望陳檢討賜教一二。”

“哦?”陳琦見他攔住自己,不置可否的挑挑眉頭,“什麼功課?”

曲正便從自己荷包裡拿出一本厚厚的小冊子,雙手遞到了陳琦的面前,“陳檢討,這是我閒來無事時做的功課,您看看。”

陳琦便隨手接過,剛看了第一頁便‘咦’了一聲,又接連翻了幾頁,臉上露出猶豫不絕的神色。

曲正見狀連忙說道:“陳檢討,小人是皇祐年間的秀才,貢舉考了幾次一直沒有考上,所以就熄了貢舉的心思,嘉祐四年學士院裡招小吏,小人便過來試試,僥倖考上了……”這卻是在解釋自己進學士院的路徑是自己考試進來的,不是花錢買來的,更和韓琦沒有半點關係。

陳琦聽到他說嘉祐四年學士院的考試,心裡便先信了他兩分。因爲官吏之間天地之差,官員如果學問不好的,可以一邊做官一邊學習,等過幾年再進行鎖廳試補考就可以,可是小吏卻只能是一輩子當小吏永沒有出頭之日。如果他真是走的韓琦門路,嘉祐四年時學士院裡不僅是隻招小吏的,招的還有待詔,何必放著待詔不做去做孔目呢。

臉上便露出親切的笑容,“這麼說來,你在學士院裡已經做了快十年了?”

“是呀!”曲正低下頭,似在緬懷逝去的秀才生涯,因爲從他踏進孔目這個門開始,他就只能當一輩子孔目,除非有人肯賞識他肯提舉他,否則到死也只能是一個也目,這也是他賣力想巴結陳琦的原因之一。

“小人家裡行商發家,所以對商業比較瞭解,這一段便做了一些功課,全是和商業有關。只是這些東西說出來也沒有人懂,小人見陳檢討似乎頗爲精通,所以就冒昧的拿出來……”

曲正娓娓而訴,將他寫這份商業賦稅方略的原因給說了一遍,半字都沒有提這是特意寫出來給陳琦看的,只是說這是自己歷年來的心得體會。

陳琦嘴角含笑,微微點頭,心中卻頗有一些不以爲然,你歷年來的心得體會,怎麼這麼多的學士不去找,卻偏偏找了我,這明明是想投於我的門下,只可惜你現在‘妾身未明’,我哪裡敢用你?

曲正若是知道陳琦內心真實的想法,怕是得一口老血吐出來,自己老孃一句胡扯,斷了自己的前程。

能有一點辦法,他也不想這麼巴結一個比自己小的人。他是吏,一輩子都是吏,哪怕是自己辭職了,也不能去考貢舉,當年一時頭髮昏考了小吏,可是等到回過神後居然被錄取了。被錄取了那可是官府上過冊的,永世不可更改的,除非他不要這個身份去到別的地方重新換個新身份。可是這樣做危險性太大,將來有一天被人發現那就是被所有人唾棄,所以只能不情不願的去上值。

陳琦來了,他有了想法。這個年輕的小郎君和文相關係很好,如果自己走了他的路子,得了他的賞識,以吏入官也不是不可能。到時當了官再去參加鎖廳試,這樣自己就變成一個真正的官員了。一開始他還不著急,可是等到丁悟學進了學士院做待詔,他突然著急了。如果自己一年前就開始巴結他,會不會這次的待詔也有自己一個名額呢?

待詔雖然是從九品,可是好歹也是官啊。

所以,他將自己歷年整理的商稅公文全部交給了陳琦,以圖他能看上自己。

“嗯,我已知曉,這些……我先留下了,等我看完之後再給你回信。”陳琦笑著說話,將這本滿載著曲正希望的小冊子放進了自己的荷包中。

曲正看到陳琦接下了小冊,喜逐顏開,連連拱手。

“師弟,這個曲正不簡單啊……”等到走出了藏書樓,丁悟學纔開口說話。

陳琦想了想自己荷包裡那本小冊子,上面詳細寫著歷年各行業的稅收利率,沒有幾年的工夫根本就是統計不出來,遂說道:“此人不知是誰的人,我們的事情不能輕易讓別人插手,我看還是先觀察一段再讓劉成去打聽一下他家的情況,等過一段再說吧。”

丁悟學聽到陳琦這樣說便點了點頭。

幾天後,劉成很快的就把曲正家裡的情況放到了陳琦的桌前,當陳琦看到曲正家裡確實是和韓相公沒有任何關係時,不由得鬆了口氣,曲正既是憑自己的本事考進的學士院,那麼他就不屬於任何人的派系,這樣的人是可以用的。

而這幾天,曲正也在焦急的等待著,心中忐忑不安,生怕這最後的機會也失去了。

直到陳琦有一天將他叫到了值班房中,向他詢問小冊子裡幾個問題,他才狂喜莫名,認認真真的回答陳琦提的問題。

問了幾句後,陳琦深爲滿意,決定用他了。

時光如飛流過,一轉眼,到了治平四年,小皇帝已經四歲了,可以似模似樣的坐在垂拱殿中聽政。按照當初的約定,兩宮太后沒有任何一個人垂簾,所有的國家的大事依舊把持在四個顧命大臣手中。

治平四年的春天,大郎和三郎沒有回來,可是從那些已經歸航的人口中傳出,美洲發現了一種了不得的作物,居然可以畝產百石左右,哪怕就是最笨的種田人過去也有將近百石的收成。

這時,要求開發新大陸美洲的呼聲越來越高,可是朝中的庫藏卻不足以支持朝廷對新大陸進行全盤的開發。然而與此相對的則是民間的財富已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尤其是華商會,成了宋朝最大的商會。

曾公亮極爲不滿,認爲華商會與民爭利,與國爭利,已經到了必須剷除的地步。號召朝堂之上要去除弊端,非行改革之事不可。在賈公亮的推舉下,王安石正式亮相。

曾公亮舉薦王安石,固然是想解目前應對困境,其實還有深層次的原因,曾公亮在華商會中股份非常少,可他自己本人的糧油商鋪卻在華商會的節節進攻中敗退,大怒之下便想借王安石來制裁華商會。然而最重要的則是在四個顧命大臣中,曾公亮一直是沒有話語權的,他一向是‘伴食相公’身份,那意思就是陪著吃飯的相公,兩府兩制所下的詔書,也不過是出於禮貌讓他看一眼,平時議事時,一向是文彥博、富弼、韓琦三個人商議的。

王安石一腔熱血又有衝動,提出了在他腦海中盤旋了足足一年之久的方田均稅。王安石稱‘三司表章,內藏庫中百年之積,惟成空簿……朝廷欲開發美洲,然國家財力卻不堪供給。此時不變法,猶待何時?’

他提出這份方田均稅之後,朝野震動,文彥博當場發難,認爲其‘窮民財以爭其名’,當先反對了這份方田均稅。

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吳奎更是一步不讓,認爲王安石其所爲迂闊,不可大用,“安石嘉佑七年十月任糾察刑獄,爭刑名不當,有旨不降罪,仍不肯入謝……心胸狹窄,若用此人怕以後掀起牢獄之禍……”

垂拱殿散朝之後,文彥博氣呼呼的坐上了自己的八擡大轎回了家裡,剛到家,便聽到家人傳報,說是陳琦求見。

陳琦這幾年時常到文府來,有時是聽訓,有時是做了文章來求文彥博指正,或者過節來送禮物,文彥博便和家人說了一下讓他去找大公子文恭祖說話。可是過不了一會,家人去而復返,說是陳琦要求見老爺,並說有方略呈上。

文彥博這才讓人將陳琦喊到書房,等到陳琦拿出那份改良版的方田均稅之後,文彥博大吃一驚。

“這是何人所寫?”文彥博看了看筆跡,有些是幾年以前的,有些則是新近添上的,絕不象是倉促之間所成。

“治平元年時,我剛到京城沒多久便開始寫這份方略了。”陳琦恭敬的站在書桌前,叉手回話。

“你可看了王安石的方田均稅?”文彥博氣急之下,連王安石的字都不喊了,直接喊名字。

文彥博爲什麼生氣,就是因爲在華商會裡他是最大的股東,在他後面,富弼和韓琦是排在第二,然後剩下的纔是其他相公。王安石的方田均稅一提出來,就先將糧食問題擺在了上面,這是什麼意思?難道這幾年華商會做的還不好?糧油雖然是交給他們運營了,可是不僅沒有漲價反而降價了,而且一旦遇到災年,華商會總是會抽調人手及時往災區運糧,朝廷省了不少的力氣。

雖然他們把持一國之糧確實有些不太妥當,然而朝廷能會比他們做的更好嗎?像是今年河北春旱,消息還沒有傳到朝廷之時華商會便已經開始賑濟,錢糧從何而來?當然不會出自國庫,全部是華商會自掏腰包。等到朝中的賑濟到了河北之時,災情已經安定了。

華商會的貢獻,朝中明眼人心中都有數,而華商會付這麼大的成本要得是什麼,卻又不可明說,所以官員爲了政績爲了治下百姓,也就任由著華商會的大賣場設在本州縣,甚至有的官員還巴望著華商會過去,好替他們減輕負擔呢。

王安石一來就把蓋子掀開直擊賦稅收支,天下錢糧供應,文彥博要是能同意纔怪呢。

“我朝景德年間,年賦入之數是四千九百一十六萬錢,而到嘉祐八年,年賦入達到兩千多萬緡。去年漕運大米入京八百萬石。然支費甚多,官吏薪俸,宗室常例,宮內支費,又一年比一年要多。要解決國用不足,止有兩法,增加賦稅收入,或減少支出……”

陳琦沒有正面回答提問,而是說起了賦稅,停頓了一下,斟酌了一番字句後又說道,“我朝之弊端不在糧油,而在差役法!差役法之害,天下莫有此甚者。應役之家常至破產,服役之人常凍餓而死,只有除此差役法方可保朝野清晏……”

陳琦說著改良版的方田均稅,文彥博聽得連連點頭。

若是真按照陳琦所說的去施行,不僅庶民得利,官員得利,國家更是得利。

略一沉吟,問道:“朝中大臣,大都平庸之輩,不足與謀……然則,若真的施行此法,嘉禾可願隻身而往?”

“爲大宋,吾願往之!”語氣雖然舒緩但卻斬釘截鐵,年輕的面龐上閃動著一絲聖潔的光芒。RS

第328章 西水門第210章 起商號名第317章 陳家的真相第291章 寫福字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345章 插曲第397章 五月第342章 陳宗長訓妻第81章 出族休婦惹風波第111章 鄒晨想揍大姑娘第115章 孫子們欲行孝道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第243章 新的中華總商會番外一穿越時空來愛你第115章 孫子們欲行孝道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209章 化解不利第272章 十步殺一人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50章 宛丘夜市騎竹馬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第278章 黑大王的海盜史第411章 請調地方第360章 鄒晨醒來第353章 帝王心術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286章 鄒晨的老師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54章 喜氣洋洋過新年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137章 發現呂大仲屍體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172章 人人哄搶買鹿茸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92章 至和元年夏記事第190章 冰店吃冰遇陳琦第192章 宛丘買新鋪子第229章 中秀才廣宴賓客第325章 借紅豆整治內院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184章 天使到鄒家狂歡第94章 過生日討要紅包第347章 宮內傳信第103章 魯媽媽勸老爺子第146章 錢買不到的東西第210章 起商號名第103章 魯媽媽勸老爺子第364章 至京城第217章 暴雨下的鄒家莊第125章 爲讀者加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70章 稻田養活物新法第2章 初到鄒家溫情暖第189章 八月天重建宗祠第6章 議分家偏心無限第274章 失落的美洲大陸第207章 賊告狀第136章 牽扯到迷雲舊案第88章 賣菜遇險有人救第34章 鄒家兄弟起新宅第233章 鄒晨發怒第36章 馬氏氣死小兒子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60章 黃里正三言教婿第126章 沈家娶婦有風波第288章 丁賢之訓陳琦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93章 前世漸行漸遠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381章 被人冒功第294章 遊園第81章 出族休婦惹風波第270章 鄒萍動情的對象第168章 旱災來到了第76章 鄒老爺子罵女兒第216章 至和三年的春耕第164章 文彥博稱讚鄒家第398章 玉英來投第23章 進布店挑選衣裳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253章 仇九發飆揍人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第106章 八歲八掉狗牙第384章 稅收第397章 五月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17章 父母兒子生嫌隙第363章 陳家分家第394章 定計第184章 天使到鄒家狂歡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128章 想不起章 節名了第56章 老宅演父慈子孝第102章 魯媽媽替誰說媒第105章 阿琦探訪鄒家莊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
第328章 西水門第210章 起商號名第317章 陳家的真相第291章 寫福字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345章 插曲第397章 五月第342章 陳宗長訓妻第81章 出族休婦惹風波第111章 鄒晨想揍大姑娘第115章 孫子們欲行孝道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第243章 新的中華總商會番外一穿越時空來愛你第115章 孫子們欲行孝道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209章 化解不利第272章 十步殺一人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50章 宛丘夜市騎竹馬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第278章 黑大王的海盜史第411章 請調地方第360章 鄒晨醒來第353章 帝王心術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286章 鄒晨的老師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54章 喜氣洋洋過新年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137章 發現呂大仲屍體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172章 人人哄搶買鹿茸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92章 至和元年夏記事第190章 冰店吃冰遇陳琦第192章 宛丘買新鋪子第229章 中秀才廣宴賓客第325章 借紅豆整治內院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184章 天使到鄒家狂歡第94章 過生日討要紅包第347章 宮內傳信第103章 魯媽媽勸老爺子第146章 錢買不到的東西第210章 起商號名第103章 魯媽媽勸老爺子第364章 至京城第217章 暴雨下的鄒家莊第125章 爲讀者加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70章 稻田養活物新法第2章 初到鄒家溫情暖第189章 八月天重建宗祠第6章 議分家偏心無限第274章 失落的美洲大陸第207章 賊告狀第136章 牽扯到迷雲舊案第88章 賣菜遇險有人救第34章 鄒家兄弟起新宅第233章 鄒晨發怒第36章 馬氏氣死小兒子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60章 黃里正三言教婿第126章 沈家娶婦有風波第288章 丁賢之訓陳琦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93章 前世漸行漸遠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381章 被人冒功第294章 遊園第81章 出族休婦惹風波第270章 鄒萍動情的對象第168章 旱災來到了第76章 鄒老爺子罵女兒第216章 至和三年的春耕第164章 文彥博稱讚鄒家第398章 玉英來投第23章 進布店挑選衣裳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253章 仇九發飆揍人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第106章 八歲八掉狗牙第384章 稅收第397章 五月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17章 父母兒子生嫌隙第363章 陳家分家第394章 定計第184章 天使到鄒家狂歡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128章 想不起章 節名了第56章 老宅演父慈子孝第102章 魯媽媽替誰說媒第105章 阿琦探訪鄒家莊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硕县| 蒲江县| 锡林浩特市| 宣汉县| 法库县| 乡宁县| 资阳市| 琼中| 兴文县| 呼图壁县| 溧阳市| 内乡县| 石阡县| 印江| 南靖县| 偃师市| 安阳县| 京山县| 微山县| 泰宁县| 遵义市| 张掖市| 镇巴县| 陆川县| 勐海县| 嵊泗县| 延吉市| 汾阳市| 荔波县| 虞城县| 安泽县| 连南| 通海县| 固镇县| 汽车| 玉环县| 曲靖市| 天镇县| 梅州市| 包头市| 定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