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0章 稻田養(yǎng)活物新法

(上架啦,好緊張,求首訂,求各位支持啊!)

鄒正達正站在家裡的幾畝菜地裡做農(nóng)活,聽了這個養(yǎng)活物的主意,並沒有象往常那樣對鄒晨盲目的就相信,而是深思良久,最後才長出一口氣道:“老三,這小晨說絕對可行?”

鄒正業(yè)也是一副遲遲疑疑的神色,他搓著手道:“二哥,小晨說絕對可行。但是我心裡發(fā)怵啊,這自古以來稻田裡就沒有養(yǎng)活物啊?這能成嗎?”

鄒正達四周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低聲說道:“老三,有句話我早就想和你說了……”

鄒正業(yè):“啥話?”

“這小晨……你沒發(fā)覺小晨自從被咱爹給打了一門栓以後,性情大變嗎?不僅變得聰明瞭,而且還識文斷字,更是能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物事。……”

鄒正業(yè)聽的點點頭,他自己的女兒,他自然是清楚得很,當初小晨被打了之後,他也是懷疑過,只是一來疼惜這是親生女兒,二來也不願往旁的方面去想,所以就自我安慰的把這事丟在一旁。今天聽到鄒正達提起,不由得心裡一陣煩躁,生怕二哥說出什麼不好的話來。如果真是這樣,自己寧可不要這個二哥,也不能讓二哥傷害小晨。

“我覺得吧,這小晨,可能是在生死路上走了一個來回,怕是遇到了甚麼神仙一類的奇遇,所以就知道了一些咱們不知道的物事。老三呢,你不覺得這半年來,咱聽小晨的話,這日子越過越好了嗎?”

鄒正達又接著往下說:“我覺得吧,這聽小晨的準沒錯。所以,這事,我看不如咱還按占城稻的例子來辦。捨出幾畝稻田來按小晨說的去辦。若是真有成效,明年咱就多上些,若是沒有成效,不過是幾畝稻田罷了,毀了也不可惜!呵呵,你看如何呢?”

鄒正業(yè)聽到二哥如此說,把心放到了肚子裡,他點頭道:“正是,我也和二哥一個主意。”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當下兄弟倆個在菜地裡便把這事給定了下來。第二天便去找相熟的漁民詢問這個養(yǎng)活物的勾當。

這日下午,鄒晨和幾個小姐妹在西院她的房間裡說說笑笑,有捧著繡活做活計的。有高聲誦讀論語的。要說這幾個要好的小娘子中,識字最多的自然要數(shù)鄒星兒,她乃鄒正文之女其母又是秀才之女,自幼習(xí)文。若是要讀書,大家最終自然是以她爲首。只是時間長了衆(zhòng)姐妹才發(fā)現(xiàn)。原來鄒晨居然是識字最多的,她不僅識字,而且每每還有新解。

突然聽到家中的三隻小狗瘋狂的叫了起來。她示意美娘留在這裡陪著客人,她則是挑簾出去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走到前院便看到上個月來自家的魯媽媽騎在一隻青驢之上,手上撐著一把絳色雨傘,正在院門外伸頭向內(nèi)張望。魯媽媽已經(jīng)在門外站了有一段時間。遲遲不見家裡有人出迎,還以爲今日家中無人呢,看到鄒晨出來。喜出望外。連忙跳下驢背,笑著迎了上去。

“魯媽媽萬福。”鄒晨忙行禮道。

魯媽媽笑吟吟地虛扶她一把,道:“小娘子也萬福,不知你母親可在?”

“母親和二嬸孃在後院收拾雜物呢,魯媽媽快請進。請到西院坐。”鄒晨將人往院裡請。

魯媽媽牽著驢進了院,繫好了驢。又搬了草料來,纔跟著鄒晨一起往西院走去。鄒晨將魯媽媽請在廊下,又給奉了青茶,才進屋去喊了美娘,請她坐陪自己去後院叫人。

等到將二嬸和母親從後院請出,便看到幾個小姐妹正圍著魯媽媽笑語盈盈地說著玩笑話。魯媽媽看到正主已來,連忙站起來,走到廊下穿上鞋,臉上帶笑,口中誦道‘恭喜,恭喜’。

這時幾個小姐妹已經(jīng)然是知道鄒家肯定是有大事相商,便紛紛找了藉口回家去了。

魯媽媽等到人都走了,鄒晨回來關(guān)了院門,纔開口說話。

“……實不相瞞,前幾日老身我啊,生了一場大病,這命,幾乎去了一半。……天可憐見,終於活過來了。……這不,立刻就過來了……”

柳氏聽到魯媽媽這樣說,連忙關(guān)切地問道:“媽媽這是得了甚麼病?”

“唉,上個月老身從鄒家莊回去,便覺得咳嗽渾身痛,想著吃了幾幅藥就能好,誰想過了幾日竟是病的都起不來了。隔幾天好了,誰知一吹風(fēng)又厲害了,可把老身這把老骨頭折騰死嘍。”魯媽媽敲著一雙腿道。

黃麗娘在一旁笑著說道:“魯媽媽想必是得了風(fēng)寒,這病最是吹不得風(fēng)的,須得在家裡悶養(yǎng),多喝一些開水,多蓋一層被子。過幾天自然便好了……”

魯媽媽拍了一下大腿,“正是,老身請的醫(yī)士也是這樣說的。唉,可是這風(fēng)也吹了,只有受著啦。”

“沈家小哥請的是哪位醫(yī)士啊?”鄒晨突然說道。

“黃醫(yī)……”魯媽媽突然住嘴。

鄒晨挑了挑眉毛,低下頭不再說話了。古代的風(fēng)寒可和現(xiàn)代的感冒不一樣,一場風(fēng)寒要命的事蹟有很多。若是魯媽媽得了風(fēng)寒,她根本不會象現(xiàn)在這樣面色紅潤一點也沒有病過的樣子。既然不是她有病,那就肯定是沈家的哥兒有病了,只是不知道沈家的哥兒病的重不重,要不要緊。

魯媽媽臉色難堪的看著鄒晨,面上露出尷尬之色。過了一會嘆了口氣,正色道:“柳大嫂,黃大嫂!老身……實不相瞞,這病,不是老身得的,是沈家二郎沈芳。……上個月老身從鄒家莊回去,把這門親事一說,沈家上下均是歡喜不已。當天沈二郎陪我吃了一盅酒,誰曾想,夜裡就發(fā)起寒來。然則,老身敢對天發(fā)誓,沈家二郎身子骨一向硬朗。這不,我把他這一段看病的藥方都給拿過來了,兩位大嫂找人驗看一下吧!”說著從懷裡摸出一個布包來。取出幾張藥方。

柳氏伸手接住,看了幾眼轉(zhuǎn)手便給了鄒晨。魯媽媽看到這一幕,眉頭跳了幾跳,難道這家中當家的竟是這六歲的小娃娃不成?

鄒晨接過藥方,仔細地看過,然後擡起頭笑道:“魯媽媽,這藥方我能看清,但是看不明白。媽媽可否許我去莊中的醫(yī)士那裡詢問?”

待得魯媽媽同意,鄒晨便拉著美娘出了院門。姐妹倆個路上也沒人說話,只是一路急行。要不了一會到了李醫(yī)士的家中。

李錦繡正偎坐在母親腿前說著閒話,眼看著美娘和鄒晨從院外走入,不由得奇怪。

“這來。是有事,還是找我玩的?”李錦繡掀起簾子笑道。

“繡姐,不知醫(yī)士可在家否?”鄒晨問道。

“家父在側(cè)院正給人看病,美姐晨妹先進屋吧,我去請。”說著掀起了簾子。

兩姐妹福了一福便就著簾子進了屋。屋內(nèi)李醫(yī)士渾家呂氏正坐在榻上繡著一隻方帕,看到她們進來,將方帕放在針織筐裡,拍了拍身邊的錦杌。

鄒晨和美娘行了禮,在呂氏身邊坐定。呂氏從身邊的小杌子上端過一盤果子遞給兩姐妹,笑道:“方纔聽錦繡講。你家來客兒了?不在家陪著貴客,怎麼有空來了。”

“有幾張方子想讓醫(yī)士幫著瞧瞧,所以我就和姊姊一起來了。”鄒晨也不客氣伸手拿起一個果子吃了一口。

呂氏也是一個溫柔賢淑的。聞聽此言便沒有再往下問,只是挑著一些閒話隨意地和倆姐妹說了幾句,一會便聽到屋外傳來一聲咳嗽聲。

美娘和鄒晨聽到這聲咳嗽連忙站起來,整理了一下衣裳。然後簾子掀起,李醫(yī)士緩步走到屋裡。呂氏從旁邊的架子上拿起一塊麪巾。奉到李醫(yī)士身前,李醫(yī)士擦了下臉才轉(zhuǎn)過身對著鄒晨說話。

“聽錦繡講。你有事尋我?莫非是你阿爹又嚴重了?”

鄒晨行了一禮,便把剛纔的事挑挑揀揀的說了,沒說是媒婆的事,只說家中有一個親戚前幾日得了風(fēng)寒,把藥方拿來想讓李醫(yī)士給看看,這病到底好了沒有。

說完,便將藥方雙手奉了上去。

李醫(yī)士接過藥方,一張張仔細地看了。過了一會,指著一張藥方說道:“這一張麻黃的用量較大,顯然是病的極重。而後面幾張,藥用的漸漸變少,顯見得在慢慢減輕。這最後一張,只是一些溫養(yǎng)滋肺的方子。顯見得病已經(jīng)全好了,然則,不見真人不敢說的太滿,只看這幾張藥方,確實是已無大礙。……”

鄒晨聽到這話,和美娘對視一眼,均露出笑容。

一會又隨便說了一會閒話,鄒晨和美娘便找了個藉口退了出來。走到回家的路上,鄒晨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到家之後,覷了個機會把李醫(yī)士的話原原本本地和二嬸孃還有母親說了一遍,兩人均是連聲阿彌陀佛,慶幸不已。

魯媽媽接過了鄒晨送回的藥方,只看她們的神色,便知此事已經(jīng)成了大半。便又趁熱打錢,想要約一個時機讓兩家人見見面。

最後約了三天之後在宛丘城張記會仙茶館見面,魯媽媽得了準信,便提出要回柳林集,柳氏和黃麗娘勸了一會看她去意已決便只得送她出了院門,又一直送到村口才回來。

回到家,柳氏拍著胸口驚呼:“俺的娘,總算完了,等到她們見一面,不管成與不成,這心總算是能放下來了。”

“是啊!”黃麗娘在一旁也說道,“單隻爲了等這一個,這些日子來說了多少個媒,咱們都推掉了。爲了這一個,還又跑到宛丘張家去打聽了這家的品行。可真是折騰壞嘍……”

鄒晨笑嘻嘻地拉著母親的手,笑道:“娘娘,等到我姐這媒說成,咱家也就去了一塊心病,以後不管怎麼鬧騰都和咱家沒關(guān)係的。”

“正是。”聽了這話,柳氏和黃麗娘齊齊點頭。

ps:ps:我百度到有一條消息,說宋代吃青蛙是犯法的,要入大獄。但是,宋代《本草圖經(jīng)》也說到:似蛤蟆而大、色黃之“山蛤”。並說“山人亦食之”。估計這個山蛤就是雪蛤或者牛蛙一類的,肉可以食用,雌蛙可以出蛤蟆油,本文養(yǎng)的是這種山蛤。

東宋夢華錄中,飲食果子裡有一句“……炒蟹、炸蟹、洗手蟹之類,逐時旋行索喚,……姜蝦、酒蟹、獐巴、鹿脯、從食蒸作、海鮮時果……每分不過十五錢。”本文設(shè)定一隻螃蟹批到酒樓,一隻7-10文。山蛤一隻10文,大的15文,蛤蟆油一錢五文一兩50文。泥鰍一斤30文。

第123章 二郎成親記二第396章 有孕第126章 沈家娶婦有風(fēng)波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xùn)子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285章 文彥博辭相第286章 鄒晨的老師第342章 陳宗長訓(xùn)妻第334章 生事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103章 魯媽媽勸老爺子第345章 插曲第40章 說閒話議論老宅第65章 春季到來插秧忙第210章 起商號名第361章 坐月子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359章 煩躁的陳琦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263章 鄒家的經(jīng)也歪了第112章 女夫子巧訓(xùn)人第85章 六月小荷露尖角第59章 正月初六回孃家第7章 遇分家兄弟寒心第111章 鄒晨想揍大姑娘第14章 憶往昔衆(zhòng)人落淚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235章 少年初識愁滋味第1章 人人都愛玩穿越第171章 風(fēng)五娘災(zāi)後成親第61章 春節(jié)已至鞭春牛第180章 槐山羊模式啓動第263章 鄒家的經(jīng)也歪了第107章 鄒晨送父小毛驢第121章 爲讀者加第109章 爲小粉紅髮第387章 衣錦還鄉(xiāng)二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408章 三丁刺一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37章 急需人蔘救性命第67章 驚天秘密嚇衆(zhòng)人第94章 過生日討要紅包第14章 憶往昔衆(zhòng)人落淚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181章 果園種藥材啓動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254章 開封府過堂第16章 鄒里正再次分家第369章 玉堂爭輝第65章 春季到來插秧忙第346章 有事第136章 牽扯到迷雲(yún)舊案第134章 敬二哥前來幫忙第73章 送聘禮美娘揚名第370章 遇蘇轍第97章 朱氏提親娶鄒晨第284章 兗國公主之殤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300章 可憐的仁宗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74章 任大師傅捅婁子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137章 發(fā)現(xiàn)呂大仲屍體第334章 生事第16章 鄒里正再次分家第237章 陳琦捱打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349章 外戚的悲哀第138章 少年阿琦的誓言第116章 鄒晨說孝勸家人第45章 鄒晨勸父莫受辱第11章 敬姥姥巧做吃食第371章 學(xué)士院第35章 新宅上樑惹風(fēng)波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105章 阿琦探訪鄒家莊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150章 在古代聽戲第8章 做吃食女兒暖心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275章 爲國人效死耳第291章 寫福字第282章 大雨如注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342章 陳宗長訓(xùn)妻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229章 中秀才廣宴賓客第204章 共第230章 鄒秋華求嫁五郎第173章 白糖山羊計劃書第136章 牽扯到迷雲(yún)舊案
第123章 二郎成親記二第396章 有孕第126章 沈家娶婦有風(fēng)波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xùn)子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285章 文彥博辭相第286章 鄒晨的老師第342章 陳宗長訓(xùn)妻第334章 生事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103章 魯媽媽勸老爺子第345章 插曲第40章 說閒話議論老宅第65章 春季到來插秧忙第210章 起商號名第361章 坐月子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359章 煩躁的陳琦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263章 鄒家的經(jīng)也歪了第112章 女夫子巧訓(xùn)人第85章 六月小荷露尖角第59章 正月初六回孃家第7章 遇分家兄弟寒心第111章 鄒晨想揍大姑娘第14章 憶往昔衆(zhòng)人落淚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235章 少年初識愁滋味第1章 人人都愛玩穿越第171章 風(fēng)五娘災(zāi)後成親第61章 春節(jié)已至鞭春牛第180章 槐山羊模式啓動第263章 鄒家的經(jīng)也歪了第107章 鄒晨送父小毛驢第121章 爲讀者加第109章 爲小粉紅髮第387章 衣錦還鄉(xiāng)二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408章 三丁刺一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37章 急需人蔘救性命第67章 驚天秘密嚇衆(zhòng)人第94章 過生日討要紅包第14章 憶往昔衆(zhòng)人落淚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181章 果園種藥材啓動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254章 開封府過堂第16章 鄒里正再次分家第369章 玉堂爭輝第65章 春季到來插秧忙第346章 有事第136章 牽扯到迷雲(yún)舊案第134章 敬二哥前來幫忙第73章 送聘禮美娘揚名第370章 遇蘇轍第97章 朱氏提親娶鄒晨第284章 兗國公主之殤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300章 可憐的仁宗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74章 任大師傅捅婁子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137章 發(fā)現(xiàn)呂大仲屍體第334章 生事第16章 鄒里正再次分家第237章 陳琦捱打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349章 外戚的悲哀第138章 少年阿琦的誓言第116章 鄒晨說孝勸家人第45章 鄒晨勸父莫受辱第11章 敬姥姥巧做吃食第371章 學(xué)士院第35章 新宅上樑惹風(fēng)波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105章 阿琦探訪鄒家莊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150章 在古代聽戲第8章 做吃食女兒暖心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275章 爲國人效死耳第291章 寫福字第282章 大雨如注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342章 陳宗長訓(xùn)妻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229章 中秀才廣宴賓客第204章 共第230章 鄒秋華求嫁五郎第173章 白糖山羊計劃書第136章 牽扯到迷雲(yún)舊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浦县| 抚顺县| 扶绥县| 尤溪县| 红原县| 清徐县| 九台市| 龙州县| 江北区| 永福县| 楚雄市| 邮箱| 微博| 巴马| 阿巴嘎旗| 济南市| 通海县| 高邑县| 宣武区| 乳源| 都安| 三台县| 张家口市| 宁乡县| 鞍山市| 海淀区| 衡南县| 平定县| 双辽市| 浪卡子县| 张家界市| 澄迈县| 平安县| 孝昌县| 娄烦县| 中卫市| 江口县| 灵山县| 吐鲁番市| 万荣县| 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