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4章 共

十月初一,文管家帶著醉意和公孫璐一起踏上了回東京的路途。

此次跟隨他們回去的,一共數輛車,一輛車上放著鄒家和十位商賈送給他本人的禮物。一輛巨大的太平車上,只放著一個被稻草掩蓋的圓筒,鄒家人沒說,文管家也沒有開口問。另外幾輛車上則是鄒家給文家七位大郎君準備的禮物,還有內眷們以及各位小衙內的禮物,林林總總竟放了三四輛馬車。

文管家是看過禮物單子的,心裡想到鄒家此次是下了大力氣的,光是給幾位小娘子把玩的玻璃跳棋就是一人兩份,另外象玻璃彈珠,玻璃佩飾,各類頭飾,凡是文府的家眷人人都有數份。而且各種古董字畫還有前朝書籍裝了滿滿一車,象是金銀玉器更是不少。眼見得不象是新近準備的,倒象是老早就準備好的。

文管家不知道的則是,那十個商賈聽說鄒家要給文相公送賀禮,喜的抓耳撓腮,哀求了兩位直節郎了好幾日,求他們把這個差使讓給他們,也讓他們儘儘孝心,說若是沒有文相公,豈有他們十家現在的家業?兩位直節郎被磨不過只得讓他們去辦。於是,便有了今天的這幾車禮物。說實話,兩位直節郎是著實被這幾車禮物給嚇著了,怕是給皇帝送禮也不過如此吧。然而就是如此,十位商賈還連呼可惜,時間太短了,明年的壽禮乃是開六之年,到時他們提前半年就去準備,嚇得兩位沒見過世面的直節郎一陣陣哆嗦。

另外一車上則是在宛丘市面上賣的非常好得棒棒糖和花糖,鄒晨爲了湊齊文府的禮物,特意停了一天供應,搞得宛丘府的幼童和小娘子們怨聲載道,第二天糖果櫃檯的玻璃差點被擠爛。

隨著他們一起去的。還有鄒晨寫給文相公的一封信,當然這封信最終由三個哥哥給潤色修改,並且重新謄抄過了。鄒晨在信中仔細的寫明瞭羊毛地毯在對付草原上的契丹和遼人的作用,並且希望這個生意不要配了官造,能夠一直由鄒家人經營。也希望將來不要做貢品入宮禁,否則到那時不僅賺不了錢,反而錢都要被草原人賺去了。因爲一旦做貢品,到時民間便不能再流通,而這個地毯肯定要做爲歲幣的一部分白送給契丹人的,到時契丹人再拿這個地毯賣給中原人。吃虧的只能是自己人。作爲彌補,鄒家願交十稅一的高額賦稅以換取地毯的經營權。

鄒家的車隊到京城時,正趕上三日小休沐。文相公在書房中看書。

聽說鄒家的人來了,立刻將人喚了上來,公孫璐走到文相公面,將信呈了上去。文相公看完了信之後,沉思了良久。然後又令將地毯呈上來。

地毯在書房外一經展開,立刻用它高貴典雅的外貌征服了院中所有的人。隨著公孫璐的介紹,文相公伏在地毯上,仔細的用手沿著花紋一點點的遊走。

他擡起頭問道:“定價幾何?”

公孫璐不敢站的比文相公高,在他伏身之時早已經半蹲在地上,此時聽到文相公問道。忙拱手道:“迴文相公,小人家主曾言道,萬兩黃金不多。千兩白銀不少。此物賣到草原便值萬兩,賣到中原只須數千兩。……”

“好!……”文相公重重地在地毯上捶了一下,卻沒有感覺到一絲疼痛,反而有一股彈力將他的手輕輕彈開。

公孫璐又說道:“此物乃是羊毛所制,雖經過炮製卻是極怕蟲蛀。防蟲之法我家家主不準備外傳,到時若是賣了地毯。每年可以派專人免費進行養護。而草原離的路途遙遠,怕是到時無法派人前去了,……”雖是沒有說明,然而以文相公的聰明才智哪裡會聽不明白,鄒家這是故意只賣不養護,讓草原上的人年年都要買新的地毯。到時你的地毯被蟲子蛀了還沒處說理去,羊毛易生蟲這個天下皆知啊,你自己保養不當能怪得別人嗎?

“哈哈哈……”文相公指著公孫璐,一臉愉快的笑意,“你這個家主啊,恁是刁鑽,也虧得他能想出如此辦法。”

公孫璐立刻緊跟著說道:“小人的家主言道,那乃是萬事都由文公抗著,所以纔敢這麼大膽的搞出這些新玩意。”言下之意,文相公啊,這地毯利潤超大,您可千萬把持好,別一高興送給聖人他老人家,我們雖然愛聖人,可是得讓我們有錢賺啊。

“放心!”文相公自然是聽出了這話裡的弦外之音,“此事,我定會在聖人面前爲你家主周旋,斷不會讓此物併入官造。你鄒家前番獻了白糖作坊,官家一直說賞了三十傾林地太少了,還說要再賞,未曾想到,竟又送來如此精美之物,……”

“此物,乃是鄒家貢賀文相公大衍之年的賀禮!”公孫璐說完此話,站起身來肅容整了整衣衫,然後一躬到底,恭謹的說道,“小人替家主恭賀文相公壽比南山不老鬆,福如東海水長流!”

文相公哈哈大笑,撣撣身上的塵土,站直身體攏手受了,然後笑道:“多謝你家主此番心意,前次五郎他們兄弟幾個送的白糖做賀禮,此番你家主又送地毯,呵呵,某不勝榮幸啊!你回去後代我向你家主問好。”

公孫璐聽了此話急忙代家主謝過,然後又說道:“我家家主有心想在京城開一個店鋪,只是京中租金甚貴,我家租用不起,再則家中子弟尚幼,並無經商之材。所以,想將貨物鋪到文相公家中的店鋪,還望文相伏允!”說完之後又是一躬到底。

這話,是鄒晨讓他說的,其意便是白白送給文相公家一份生意。京中對地毯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那些官員若是在文相公家中見了這塊地毯難免不起心思,肯定也想在家裡鋪上一塊。而鄒家將貨鋪到文相公家中的店鋪中,便是告訴文相公,我家放棄了京城中的生意。

“季恩吶!此事,你去安排吧,看看我手裡哪個鋪子好。就騰出來給鄒家。”文相公直接安排身邊的管家讓他著手去辦。

心中卻不以爲然,想著不過是一些小錢罷了,自家的一間鋪子一年的出息也有數千兩。鄒家的羊毛就是再好,這麼貴的價格,一年能賣出去幾個?到時折了一個鋪子支持鄒家,也算是對他們的回報罷了。可是他沒有想到,一年之後,他手中所有鋪子的出息也沒有這一個鋪子高。到此方纔明白,鄒家不進京城到底是損失了多少銀子。

文季恩聽了文相公的話,低下頭答應了。便束手站在一旁,瞪了公孫璐一眼,顯見得是極爲不滿。文相公手裡的幾個鋪子那都是極爲賺錢的,平白的便送給了鄒家鋪貨所用,他著實不服,可是文相公都答應了他又不敢不應,只能暗自生氣。等到公孫璐在鋪貨時。沒少找他的麻煩,公孫璐卻都一一接下連句不滿也沒有,反而是笑呵呵的奉承他,沒有想到一來二去的,倆人竟然結成了忘年交。

公孫璐走後,文相公將採買管家叫來。又聽他把去鄒家莊暗地裡打聽到的情況給說了一遍。當他聽到鄒家竟是有一個小女郎管家,不由得驚奇,特意問了採買管家幾句。

採買管家言道:宛丘鄒直節郎家不僅家風好。而且爲人正直,又最是尊老愛幼的,豆腐坊中凡是有六十歲的老人去買,全是半價。他們這次出的新品糖果又極得宛丘幼童們的喜愛,此次糖果也給家中的幾位衙內和小娘子帶來不少。言語之中。對鄒家多有讚賞。

“你這老貨!此次去鄒家,得了多少好東西啊?這嘴就跟抹了蜜似的。替他們說不盡的好話。”文相公看著下人把地毯仔細的捲起,笑著問採買管事。

採買管事也不藏私,笑嘻嘻的回道:“託老相公的洪福,直節郎賞了小人不少好東西,足足一馬車呢!”

“你這老貨,這哪是送你的?這是爲了讓你在我面前說好聽話的。得了,挑幾個好的,拿來我把玩,餘下的賞你吧!”文相公大手一揮便把一車的東西賞給了採買管事。

“謝老相公賞!”

採買管家出去後,從禮物堆裡挑出最好的幾件給文相公送去,二等的讓渾家分了分,準備送給幾個管家,剩下的讓渾家送給一些有頭臉的婆子們。

他的渾家看著剩下來的還有不少好東西,歡喜的說道:“要是下次還去鄒家,我看你還得往前湊。”冷不妨被文管家一巴掌甩到了臉上,文管家罵道:“無知的渾婆子,怪不得要稱你們女人爲渾家。什麼鄒家不鄒家的?那是直節郎家!是五哥他家。還不滾去一邊給爺們燒水洗澡去?以後見了五哥,小心侍候著。”他渾家捱了一巴掌也不生氣,啐了他一口捂了臉退出屋子去燒水了。

文管家看著屋子裡擺成小山的禮物,腦子裡不停的打著思量,老相公親自教導著鄒五哥,眼見得是當成親孫子看待。如今直節郎家又有一個奇女子當家,宛丘鄒家怕是要崛起了。自己在宛丘呆了幾日,雖說是整日花天酒地的吃酒,可是老相公託付他打聽的事他一件也沒敢少打聽。

宛丘鄒家在宛丘確實口碑極好,若不如此,自己豈敢在老相公面前替他們美言。

想到這裡,又摸了摸藏在懷裡的一張匯通銀號的銀票,這是一百兩銀子,走之前公孫璐塞到自己手裡說是當盤纏用的。又想到這次隨著自己回來的那些禮物精美倒是不說了,只是讓人一看便是知道用心準備的。

宛丘鄒家明面上沒有一點能讓人挑出毛病的地方,以前不管是做什麼都要事先通知文相公。爲什麼這次羊毛作坊卻遲遲不告訴文相公,怕就是想讓文相公親自派人過去,看看他家到底是搞成什麼樣了。好讓文相公知道,宛丘鄒家對文家也是有用處的。

“所謀者大啊!”文管家嘆息了一聲。

PS:

宋代商稅是多少:《文獻通考》指出,過稅每千文算二十,住稅爲三十,二者共爲五十,即商稅稅率爲5%。但由於地方上稅務林立,重複徵稅,使過稅大於住稅,致使商稅稅率大大高於5%(《宋代經濟史》 )。住稅爲買賣交易稅,過稅爲商品流通稅。鄒家說十稅一,就是10%的稅,超重的稅。

宋代有氈,但是沒有土耳其那樣對稱花紋的地毯,土耳其地毯是大航海時代流傳在世界上的。那個時候,草原上的帳篷鋪得全是羊皮和牛皮。

第308章 催妝日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11章 敬姥姥巧做吃食第35章 新宅上樑惹風波第155章 天將大旱欲打井第31章 鹿舍蓋好引鹿忙第68章 魯媽媽說親沈家第373章 登門見王弗第3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369章 玉堂爭輝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173章 白糖山羊計劃書第65章 春季到來插秧忙第87章 宛丘集市販瓠茄第3章 糖果瘋售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388章 除夕第210章 起商號名第171章 風五娘災後成親第195章 買鋪子欲收羊毛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135章 作者各種不服第140章 五娘敬二是何人第374章 王弗回訪第155章 天將大旱欲打井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355章 山陵崩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408章 三丁刺一第308章 催妝日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387章 衣錦還鄉二第285章 文彥博辭相第60章 黃里正三言教婿第345章 插曲第400章 鄒家進京第246章 胭脂盒子的去向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332章 金礦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234章 鄒晨要殺雞儆猴第226章 大郎成親了第243章 新的中華總商會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7章 遇分家兄弟寒心第287章 向老師求教第80章 活寶朱氏跳大神第160章 今天第一更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270章 鄒萍動情的對象第416章 最終回第230章 鄒秋華求嫁五郎第27章 談六經大郎出醜第40章 說閒話議論老宅第391章 拜年結束第87章 宛丘集市販瓠茄第303章 給公主的禮物第18章 鬼節到歸家祭祖第199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246章 胭脂盒子的去向第125章 爲讀者加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141章 仇九vs鄒正義第301章 商船回來了第9章 黃姥姥再探女兒第164章 文彥博稱讚鄒家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33章 可憐鄒大挨板子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189章 八月天重建宗祠第50章 宛丘夜市騎竹馬第405章 弄璋之喜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342章 陳宗長訓妻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388章 除夕第226章 大郎成親了第158章 今天第四更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226章 大郎成親了第412章 蘇軾來襲第325章 借紅豆整治內院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207章 賊告狀第299章 論外丹之道第123章 二郎成親記二第169章 想回後世的鄒晨第265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245章 陳琦伯母來訪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125章 爲讀者加第160章 今天第一更第203章 今日第四更第117章 爲讀者加
第308章 催妝日第53章 三郎做賊欲行竊第11章 敬姥姥巧做吃食第35章 新宅上樑惹風波第155章 天將大旱欲打井第31章 鹿舍蓋好引鹿忙第68章 魯媽媽說親沈家第373章 登門見王弗第3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369章 玉堂爭輝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173章 白糖山羊計劃書第65章 春季到來插秧忙第87章 宛丘集市販瓠茄第3章 糖果瘋售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388章 除夕第210章 起商號名第171章 風五娘災後成親第195章 買鋪子欲收羊毛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135章 作者各種不服第140章 五娘敬二是何人第374章 王弗回訪第155章 天將大旱欲打井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355章 山陵崩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408章 三丁刺一第308章 催妝日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387章 衣錦還鄉二第285章 文彥博辭相第60章 黃里正三言教婿第345章 插曲第400章 鄒家進京第246章 胭脂盒子的去向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332章 金礦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234章 鄒晨要殺雞儆猴第226章 大郎成親了第243章 新的中華總商會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7章 遇分家兄弟寒心第287章 向老師求教第80章 活寶朱氏跳大神第160章 今天第一更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270章 鄒萍動情的對象第416章 最終回第230章 鄒秋華求嫁五郎第27章 談六經大郎出醜第40章 說閒話議論老宅第391章 拜年結束第87章 宛丘集市販瓠茄第303章 給公主的禮物第18章 鬼節到歸家祭祖第199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246章 胭脂盒子的去向第125章 爲讀者加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141章 仇九vs鄒正義第301章 商船回來了第9章 黃姥姥再探女兒第164章 文彥博稱讚鄒家第258章 包拯斷案犯大愁第33章 可憐鄒大挨板子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189章 八月天重建宗祠第50章 宛丘夜市騎竹馬第405章 弄璋之喜第46章 父女閒話占城稻第342章 陳宗長訓妻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388章 除夕第226章 大郎成親了第158章 今天第四更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226章 大郎成親了第412章 蘇軾來襲第325章 借紅豆整治內院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207章 賊告狀第299章 論外丹之道第123章 二郎成親記二第169章 想回後世的鄒晨第265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245章 陳琦伯母來訪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125章 爲讀者加第160章 今天第一更第203章 今日第四更第117章 爲讀者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焉耆| 平远县| 清原| 花莲县| 敦化市| 孟州市| 辽中县| 石阡县| 沧源| 东丽区| 深泽县| 嵊州市| 东丰县| 承德市| 聂荣县| 宁安市| 宽甸| 桂平市| 夏津县| 白玉县| 延安市| 章丘市| 蓬溪县| 云霄县| 左权县| 紫金县| 吉首市| 荥经县| 治多县| 通道| 平顶山市| 米泉市| 天门市| 泰和县| 肃南| 安远县| 连山| 泰兴市| 屏东市| 永修县| 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