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章 鬼節到歸家祭祖

鄒晨這時抱著小七和姥姥一起在村裡的大石碾那裡推碾子磨黃豆。黃劉氏聽著外孫女用清脆的童音一板一眼地指揮她,笑的合不攏嘴。

碾子旁,有幾個等著用碾子的小媳婦聚在一起低聲的議論,時不時的便偷偷看她們祖孫幾眼。黃劉氏冷冷一笑也不理她們,端著磨好的豆漿盆往回走,鄒晨抱著小七跟在姥姥的身後。

身後依稀飄來幾句:哎呀,那鄒老漢病了?

真是的,爲了分家,把人往死裡逼啊?

這老黃家仗勢欺人,里正就不管管?

你們知道啥啊,他家一開始只肯分二十畝……

我聽說,那鄒家不仁義啊……

慢慢的走遠,聲音聽不見了,鄒晨扭過頭看了一眼碾子旁邊聚在一起的幾個小媳婦,暗暗嘆了口氣。

以前聽過一句話,世間有一百人那麼便會有一百個想法。自己不能阻止別人背後的議論,也不能捂著別人的嘴巴不讓說話。那麼自己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讓自己過得更好,讓別人永遠只能羨慕。

回到了家,祖孫二人開始在院裡忙碌起來熬豆漿蒸豆腐忙個不亦樂乎,這時院外傳來腳步聲,是黃麗娘從河邊洗衣裳回來了。

黃麗娘把洗衣盆端到院子正中,黃劉氏和她一起擰乾晾曬。黃劉氏看了一眼院外,冷笑道:“這世上多是有一些人,針尖大的事也得議論出個道道,有那說三道四的空兒,還不如去把家裡衣裳洗洗……”

黃麗娘順著母親的眼光看了一眼院外偷偷注意她們的閒人,低下頭道:“娘,我們是不是做的有些過了?我,我覺得我們分家就分得挺公道了。再去要嫁妝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我今天洗衣裳的時候,村裡那些閒人都聚在河邊竊竊私語,還有一些年紀大的大娘給我使臉色看呢……”

黃劉氏猛的鬆手把衣裳扔到水盆裡,沉聲說道:“這世上多的是吃人不吐骨頭的,看人笑話的。你若是一味的軟弱,怕被人看低,你就連家都不要分,天天給你婆婆當牛當馬使喚!麗娘啊,你這個性子,我可怎麼放心你們單獨分家出來過?你是個沒心眼的,女婿又是一個憨貨,將來你家還不被人啃的連骨頭都不剩?”

“你們昨天分了家之後,按那些人的說法就不能再去討要嫁妝了,可是這嫁妝是我陪送給閨女的東西,婆家憑什麼拿走?憑什麼不能要?我們去要,竟然被傳的跟個惡人似的,這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你那個公公,一門心思的只有他大兒子,可曾把你和柳氏當成人看?要你們嫁妝的時候,百般哄騙,嫁妝要了過來就把你們當牛馬一般使喚。這樣的公婆,你只是一味忍讓,難道你也想妮兒將來長大了和你一樣,受公婆的欺凌嗎?”

“麗娘啊!人不自立,天也難助。你自己都站不起來,別人能怎麼幫?幫不了你啊!”黃劉氏語重心長的說道。

鄒晨聽了姥姥的話,不由得暗自點頭,前世的時候公司裡多的是四處打小報告的人,你做的好四處招人嫉妒,做的不好別人就來踩你一腳藉機上位。若是前怕狼後怕虎乾脆什麼都不要幹,可是哪怕你什麼都不幹,也會有人說你佔著茅坑之類的。

黃劉氏接著說:“自從我知道你在婆家過的是什麼日子,我這心啊,抓心撓肺!整天整夜的睡不好覺,一會怕你被婆婆罵了,一會怕你被指使著去幹活。所以,我年年節禮都特意的加重加厚,就是爲了能讓你有個好日子。前幾年,你二哥中了秀才,我想著,咱們家也算是有門第的人了(秀才家的門口可以加臺階,普通百姓禁止加臺階)你婆家怕是要對你另眼相看,可我來了幾次,次次當著我得面說的天花亂墜,我走了以後該怎麼著還是怎麼著。你是秀才的妹子又怎麼著?哪怕你就是官家的妹子,你自己都立不起來,婆家也敢欺負你。你一味的忍讓,他們欺負你成習慣了就會一直欺負你啊!”

“娘,姥姥說的對啊!”鄒晨插嘴道,“你就是太軟太弱了,所以別人才欺負你,你得像姥姥學習!”

‘啪’黃麗娘打了鄒晨肩膀一巴掌,笑罵道:“小丫頭片子的,你也敢嘲笑你娘我……”

轉眼,兩天的時間過去,鄒家丈量好田地,又在里正的協商下去官府重新寫了分家文書,歸了檔留了案。這時,黃劉氏擔心起家裡的二個媳婦和幾個孫子,非得要趕緊的回去。鄒正業和黃麗娘苦勸無果,只得讓黃天順套好驢車,和鄒正達家一起將黃劉氏送到村口。

黃麗娘緊緊拉著母親的手,眼裡的淚‘叭嗒叭嗒’的直掉,黃劉氏又難受又好笑,笑著把閨女的淚擦乾,道:“你馬上都三十的人了,怎麼還跟個小妮子似的,動不動就掉金豆?”

黃麗娘抽噎下道:“娘,這一走又不知道什麼時間能見面,本來還想著娘能留在我這裡多住幾天呢!可是,……”

黃劉氏拍了拍閨女的肩膀,搖搖頭嘆口氣:“麗娘啊,我這幾天和你說的話,你好好琢磨一下,以後娘不在身邊,你自己討生活可得長個心眼啊!可不能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黃麗娘點點頭,把腦袋拱到母親懷裡,嗚嗚的哭了起來。

鄒晨這兩天把做豆腐的一整套辦法都教給了黃劉氏,臨走的時候又做了一大塊豆腐放在車上,車上也裝著一些鄒正達編的草蓆和簸箕,雖然禮不重,姥姥看著倒是挺歡喜,還直勸黃麗娘以後要多和二嫂來往。

這會鄒晨坐在驢車上看著母親和姥姥,一臉的無奈。自己前世的時候,母親雖疼自己,可是自己也沒有這樣因爲母親回家就抱著母親嚎啕大哭的。

她拍拍手,從驢車上跳下來,扯了扯站在一邊和二個舅舅說話的父親,指了指母親。鄒正業會意,過去對著黃劉氏施禮道:“這幾日仰仗岳母和兩位舅兄,我家纔多分了些田地。等到初一的時候,我定和麗娘帶著孩子們一起回去!”說完跪在地上結結實實的磕了一個頭。

黃劉氏其實一直是比較喜歡這個女婿,畢竟女婿是自己親自挑選的,雖然木訥了些憨了些,然而待閨女卻是真心真意。若是婆婆再和氣些,閨女真是嫁了一個頂好的人家。看到女婿向自己下跪,這幾日滿腔的惱怒都跑到九霄雲外,親自扶起女婿,語重心長的講道:“正業啊!你們夫妻二人,以後要好好的討生活,這分了家,你就是一家之主,萬事都得你自己拿主意,千萬可不能腦袋一熱就糊里糊塗的被人給哄了去?”

鄒正業連忙稱是。

黃劉氏又拉著柳氏的手,笑道:“我這閨女萬事是隻會依靠別人,自己最是拿不定主意的,以後可得梅丫頭多多提點些!”

柳氏抿嘴一笑,“看大娘說的什麼話,我弟妹性子好,人又和氣,提點我可不敢當,日後能幫我自然要幫著點,大娘放心好了。”

黃劉氏又細細的叮囑了一番,方纔依依不捨的坐上驢車。鄒晨陪著母親站在村口一直到看不到驢車的影子,方纔回去。

待黃劉氏他們走後,家裡的人又忙碌了幾天,請了一些同村的佃戶把地裡的秋糧給收穫了,收完了之後把該上交的養老糧交到了老宅。又去伐了幾根柳木槐木先存放著,好來年做大梁和柱子。

就這樣忙忙碌碌半個月,一轉眼,便要到寒衣節(陰曆十月初一)又稱鬼節,出嫁的女兒必須要回孃家祭拜死去的長輩。

黃麗娘和鄒正業買了些黃白紙折成冬衣模樣,又在縣裡的紙鋪上訂了一間扎花樓,還有一些香燭和紙牛。因爲離的比較遠,坐牛車過去路上要走將近一天,所以便準備提前一天回孃家。

夜裡,小七突然受涼發了高燒。

今年是他們分家第一年,按理是必須要回孃家祭拜長輩,告訴先人們已經分家,同時也是讓先人們安心不再擔心後輩,給他們送上冬衣以免他們在陰間缺衣少穿。小七這一病,可受不了路上的顛簸,必須得留在家裡。可是孃家又必須得回,黃麗娘和鄒正業便覺得左右爲難。

鄒晨看到父母爲難的樣子,和兩個哥哥商量了一下,“娘,我和哥哥們留下照顧小七,您和爹回去吧!”

黃麗娘淚眼朦朦的拉著女兒的手,“這怎麼能行?你們留在家,飯都吃不上,晚上要是有人跳進了院子,這可怎麼得了?”

鄒晨好笑的拍拍母親的手,嗔道:“看娘說的,這幾天家裡不都是我在做飯啊?院子裡進人讓大哥趕跑就行了,大哥都十二了,也能當個大人使了,對不對?大哥……”

四郎一看妹子吹噓他,拍拍胸脯道:“娘,您放心,我保證看好弟弟妹妹。”

“娘,我不回去,家裡還有雞得喂呢!”五郎大聲說道。

自從分家分得兩隻雞開始,那雞就成了五郎的,每天早上他一起牀就到外面去撥些青草,給雞餵食。後來還是鄒晨告訴他去弄些大地龍,雞更愛吃這些。他更是找著了事幹,天天端著一個破碗跑到河邊或者村下用根棍子挑地龍,再回來用水衝乾淨拌在雞食裡餵雞吃。現在一天下兩個蛋,都被他放了起來,美其名曰給小七吃,除了小七和鄒晨能碰他的雞,其他任何人誰都不許碰,一碰就急。

一家人商量了一番,便決定了明天鄒正業和黃麗娘回去,孩子們全部留在家裡,正好趁這個時機把小七的奶斷了,以防萬一又留下了二十文錢放在四郎手裡。

鄒正業連夜去請了李醫士,診了脈開了幾副藥,李醫士細細囑咐了孩子們明天何時喂藥,藥湯怎麼熬煎。第二天一早,天還沒有亮,便登上了幾天前便說好的牛車回孃家去了。

三個孩子看到父母走遠,對視了一眼,四郎和五郎‘嗷’的一聲怪叫,把手背在身後學著母雞的樣子,在院子裡轉了好幾圈,鄒晨在一旁捂著嘴笑的喘不過來氣。

-------------------------------

PS:中國三大鬼節包括:清明,在春分後第十五日,又叫踏青節;七月半,又叫中元、盂蘭盆節;十月一,又叫十月朔、寒衣節、冥陰節、祭祖節。十月十五又是下元水節。寫完這一章我也發燒了,這一變天發燒感冒的可不少,去小診所輸水都得排隊啊!

第85章 六月小荷露尖角第399章 白事會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207章 賊告狀第354章 朝爭第397章 五月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41章 姑嫂閒聊套棉衣第61章 春節已至鞭春牛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381章 被人冒功第352章 朝議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164章 文彥博稱讚鄒家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6章 議分家偏心無限第360章 鄒晨醒來第346章 有事第264章 烏倩的心思第370章 遇蘇轍番外五神宗趙頊的故事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165章 文彥博收徒孫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36章 馬氏氣死小兒子第207章 賊告狀番外四小七的故事第211章 最後第131章 江兄弟巧要錢第331章 團聚第91章 當幸福來敲門時第34章 鄒家兄弟起新宅第409章 韓琦下臺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251章 陳六郎被軟禁第179章 白糖作坊招工啦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416章 最終回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220章 三朝禮後遠客來第373章 登門見王弗第150章 在古代聽戲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375章 華商會理事第411章 請調地方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214章 善良的雪孩子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境第177章 行商爭買白沙糖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386章 衣錦好還鄉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16章 鄒里正再次分家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138章 少年阿琦的誓言第43章 大姑姑來信借錢第304章 大郎三郎的遭遇第3章 糖果瘋售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324章 紅豆之事第181章 果園種藥材啓動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312章 婚禮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211章 最後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340章 吵架和暈倒第163章 旱災時惠及親友第383章 糧食第347章 宮內傳信第154章 錢啊快到碗裡來第307章 陳琦中進士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372章 家中來信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405章 弄璋之喜第271章 黃麗娘訓鄒晨第341章 孕事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398章 玉英來投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229章 中秀才廣宴賓客第121章 爲讀者加第273章 所謂伊人在何方第298章 剝繭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11章 敬姥姥巧做吃食第141章 仇九vs鄒正義第271章 黃麗娘訓鄒晨第316章 算計第94章 過生日討要紅包第370章 遇蘇轍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3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315章 三朝回門第255章 擡孔子像遊行
第85章 六月小荷露尖角第399章 白事會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207章 賊告狀第354章 朝爭第397章 五月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41章 姑嫂閒聊套棉衣第61章 春節已至鞭春牛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381章 被人冒功第352章 朝議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164章 文彥博稱讚鄒家第401章 石竹石燕配人第6章 議分家偏心無限第360章 鄒晨醒來第346章 有事第264章 烏倩的心思第370章 遇蘇轍番外五神宗趙頊的故事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165章 文彥博收徒孫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36章 馬氏氣死小兒子第207章 賊告狀番外四小七的故事第211章 最後第131章 江兄弟巧要錢第331章 團聚第91章 當幸福來敲門時第34章 鄒家兄弟起新宅第409章 韓琦下臺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251章 陳六郎被軟禁第179章 白糖作坊招工啦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416章 最終回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220章 三朝禮後遠客來第373章 登門見王弗第150章 在古代聽戲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375章 華商會理事第411章 請調地方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214章 善良的雪孩子第196章 研製白糖新品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境第177章 行商爭買白沙糖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386章 衣錦好還鄉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16章 鄒里正再次分家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138章 少年阿琦的誓言第43章 大姑姑來信借錢第304章 大郎三郎的遭遇第3章 糖果瘋售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324章 紅豆之事第181章 果園種藥材啓動第156章 兄妹議國家行商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312章 婚禮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211章 最後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340章 吵架和暈倒第163章 旱災時惠及親友第383章 糧食第347章 宮內傳信第154章 錢啊快到碗裡來第307章 陳琦中進士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372章 家中來信第293章 柳氏的小心思第405章 弄璋之喜第271章 黃麗娘訓鄒晨第341章 孕事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398章 玉英來投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229章 中秀才廣宴賓客第121章 爲讀者加第273章 所謂伊人在何方第298章 剝繭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11章 敬姥姥巧做吃食第141章 仇九vs鄒正義第271章 黃麗娘訓鄒晨第316章 算計第94章 過生日討要紅包第370章 遇蘇轍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3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315章 三朝回門第255章 擡孔子像遊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梅州市| 利川市| 黄大仙区| 芜湖县| 潮州市| 怀集县| 微博| 台东县| 罗平县| 屯昌县| 华池县| 垣曲县| 延庆县| 江华| 甘洛县| 岗巴县| 自治县| 乾安县| 麻阳| 荆门市| 拜城县| 思南县| 缙云县| 秀山| 万年县| 班戈县| 广丰县| 和田市| 深圳市| 泰来县| 札达县| 兰西县| 石阡县| 行唐县| 永新县| 赫章县| 陕西省| 佳木斯市| 墨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