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1章 最後

宛丘的繡坊街的鄒記聚永蚨招牌終於立了起來。

爲了擴大影響,在開業前幾天就在宛丘大街小巷裡散發了印製的傳單。宛丘的居民頭一次見到如此新穎的宣傳模式,白花花的紙上印著商標和商品隨意散發給街上的路上。

經過前幾天的辯論會,大家都知道鄒家又開了一家賣羊毛製品的店鋪。又通過這一次的宣傳,再次加深了對鄒家的印象。

用布料做衣裳,大家是都知道,可是用羊毛做成的衣裳,那可真是前所未見了。於是好多居民都是伸手要了一兩張,仔細的放在懷裡帶回家可以讓孩子們在上面寫點東西,順便讓孩子們給自己讀一讀上面到底是寫的甚麼。

等到開業那一日,請了青閣館中最漂亮的舞娘,沿著宛丘的街道一路載歌載舞,前後都有人挑著橫幅,上書鄒記聚永蚨毛製品店鋪開業。衆人一路尾隨著舞娘們到了繡坊街,只見第一家門面上聚永蚨的金字招牌熠熠閃光。再透過玻璃窗戶往裡看,只見窗後站著許多真人大小的木人,它們的身上穿著一些奇怪的裝束,在窗戶後面擺著各種姿勢。

或坐,或站,或望天,或低頭沉思,姿態更異,和真人唯一不同的,它們沒頭髮,圓圓的頭好象尼姑似的,一下子便吸引了那些幼童們的目光。

“是要演人影戲嗎?……”一些幼童們心裡思忖道。

進了一樓,被裡面的富麗堂皇所震驚,只見裡面擺了一張巨大的地毯,地毯上面擺放著數個圓圓的小桌子,小桌子旁擺放著低矮的繡墩。每個小圓桌下面都一張風格各異的小地毯,或圓,或長。或方……

進去之後,立刻有店員蹲下身子拿出一個軟軟的拖鞋請你換上,然後引導著你在屋內四處觀看。若是不喜歡這裡的東西,還可以到二樓三樓四樓觀看。二樓全是地毯,三樓全是衣裳,四樓則是一些小手工藝品。

店員們熱情的介紹,極力的向進店的人推銷著各類的地毯。小地毯要價並不高,擺在店門口用來迎客的只需要三四貫罷了。若是不喜歡上面的歡迎光臨或是財源廣進四個字,還可以按你的要求特殊定製,只是需要加定製費用。而象那種擺在小廳中的地毯。數尺見方,要價則是在五十貫到一百貫左右。而那種巨大的可以鋪半個屋子的大地毯則是在二千兩到五千兩左右,價格著實驚人。

價格雖然高。可是地毯的花紋卻惹人喜愛,用手摸上去柔軟舒適,若是擺在臥室中,晚上甚至可以在地毯上直接鋪張被褥休息了,可惜價格太高不是普通人所能問津。那些婦人們一路帶著惋惜進了三樓。立刻被這裡的衣裳給吸引住了。

這裡的衣服男女都可以穿,可以按照身高體重進行定製,而且只要你報出身高和體重便可以挑到合適的衣裳。此時正好是金秋時節,店員們每人穿上一件白色毛衣,外面沒有穿小夾襖,下面只配了一條石榴色的訶子裙。腰間配了一條豔紅色的絡子,脖子處圍著一條豔紅色的小圍巾斜斜打了一個結,紅白兩色相配。看起來既清爽又幹煉,當場就有數名婦人對這一身裝束動了心。

再一問價格,婦人們放下了心,原來衣裳的價位還是可以接受的,素色的每件都是在五六貫左右。有花紋的一件在十貫左右,而象那些帶圖案的一件則是在二十貫左右。

店員們又熱情的介紹:“各位大娘子們。我們可以保證毛衣能穿三年而不會掉顏色,如果過了水掉色你們可以拿回來退換。三年之後,如果你們覺得花色不喜歡了,或是街面上又流行其他的樣式,你們只需要把毛衣拿回,我們可以回收的。到時再買新的可以抵價!……”

婦人們聽到這個介紹,微微有些動心。

店員又趁熱打鐵:“往年冬天的時候,咱們都是臃腫著穿幾層呢,沒有一點身段可言。現在裡面穿一件毛衣,外面再套一個小襖既可!或者穿一件白色輕裘,看起來輕盈飄逸,別人還以爲你們在穿夏天的衣裳呢!……”

聽了這話,當即有幾個婦人拿出錢各買了一件毛衣,她們一買開頭,又有幾個猶豫不定的也跟著買了幾件。

又到了四樓,四樓更是吸引人。各種毛絨絨的小球,可以綁在絡子上面當做裝飾品,而且被染了各種顏色,這是一些下腳料製成的,因爲不能利用所以鄒晨便把這些東西給製成了小球。象是手套,各種女式用的挎包,各種鮮豔色彩的圍巾,絡子,十二生肖毛玩具,還有那些吸引女人目光零零碎碎的小東西。

凡是小東西都是非常的便宜,有些只需要幾文錢就可以買到,象那種小球,可以買回家給女兒掛在頭髮上或者是綁在絡子上都很合適。

手套則是更實用,天冷了出去玩時戴在手上既保暖又好看。圍巾更是不用說了,哪個女人少得了它?

不出鄒晨所料,四樓果然是整個店鋪最賣錢的地方,沒有一個女人可以抵擋小東西的誘惑,古往今來都是如此。那些毛絨絨的小東西象是一個個會施展仙法的小仙女一般吸引著她們的目光,引誘著她們掏光自己的錢袋子。

第一天開業時,張陳鄭三家都派了當家的大娘子前來慶賀。黃家則是聽說是外孫女自己的產業,黃劉氏領著兩個兒婦親自來給小外孫女助威。

由於主要是賣給女客,所以在聚永蚨商鋪的門外則是有一個告示牌,上面寫著男賓止步。鄒晨和二嬸母親陪著黃劉氏還有幾位大娘坐在一個用巨大的掛毯隔開的隔間里正在低聲談笑。

時不時的便會有人來報,說是主簿的娘子來了,又或者是縣丞的娘子來了,再或者是某舉人娘子來了,一時之間柳氏和黃麗娘不停的站起身迎客接客,請她們來小隔間吃杯茶。幸好有杜昭在一旁照看著,否則還不知道要鬧什麼亂子。柳氏和黃麗娘畢竟是沒有受過什麼正規的禮儀訓練,難免有不周到的地方。於是黃家的兩個兒婦派上了用場,大娘子柴靜和三娘子方怡以知客的身份幫著接待那些大娘子們。

黃劉氏欣慰的看著女兒和外孫女忙進忙出,招待著不同的賓客,臉上笑意盈盈的和人談話,周到而不失禮數,若是有任何失禮的地方後面的杜昭都會輕輕咳嗽一下加以提醒。賓客們個個禮貌有加,氣質優雅,都是宛丘府裡有頭有臉的大娘子們。

女兒總算開竅了,終於過上了好日子!她欣慰的點點頭。

那些縣丞和主簿的娘子看到黃劉氏在這裡都是要來打個招呼請個安,雖然她們丈夫的品階比黃文林郎要高些,但是文林郎卻有一個有難耐的兒子。現在已經是大名府的縣令,將來說不定還會有什麼出息呢!所以,她們不敢怠慢,個個以長輩之禮向黃劉氏請安。黃劉氏也不拿大,依足禮數向那些大娘子們還禮。一時之間,賓主盡歡,小隔間裡不停的傳來歡聲笑語。

到了中午,請這些大娘子去了黃記酒樓後院的閣樓裡吃了午飯,又玩鬧了一會,這些大娘子們便各自回去了。只剩下黃劉氏和兩個兒婦隨著她們回了繡坊街。

“外祖母!您累嗎?”鄒晨倚在外祖母的身旁抱著她的胳膊問道。

“不累!”黃劉氏笑瞇瞇的看著才九歲卻象個小大人似的外孫女,“我大外孫女的店開業,我一點也不累,我心裡呀,只有歡喜。”

“晨吶,我和你娘有點事要談。你先和杜娘子去樓上呆會?成不?”黃劉氏摸著鄒晨的鬢髮,像哄小孩子似的哄著鄒晨。

鄒晨心知她們是有體已話要說,便答應了一聲,帶著杜昭去了二樓。

由於賓客衆多,鄒萍和店員們又是不停的來回稟事情,鄒晨倒忙碌了起來。等到她終於閒了下來,卻透過玻璃窗戶看到外祖母坐上馬車離開了。

她急忙追了出去,卻只見到馬車已經駛入人羣中拐過街角不見了。

“怎麼這麼匆忙?”鄒晨拉著黃麗孃的手問道。

“你外祖母走時去二樓看你了,看到你正在忙,便沒有打招呼。家裡一堆事,佃戶們交不起糧食,這幾天正在鬧事呢!唉……”黃麗娘愁眉滿面。

“那怎麼辦?”鄒晨看到母親的表情也跟著愁了起來。

“還能怎麼辦呢?最終還是得免了,總不能逼出人命吧!”黃麗娘嘆息了一聲。

鄒晨扶著黃麗娘進了店鋪,坐進小隔間後說道:“阿孃,我想把這家店交給萍姐管理,您看怎麼樣?”通過今天一天的觀察,她發現鄒萍確實是一個有經商天份的人材,如果讓她回去經營雜貨鋪倒是委屈她了。

黃麗娘笑著點了點頭,“成,小萍也不是外人,咱用著放心,你說行那就肯定能行。”

“阿孃!外祖母到底和你說的啥事啊?還把我支開了?”鄒晨一臉笑意的問道。

黃麗娘輕出手指點了點鄒晨的小腦袋,嗔道:“你呀,就是個包打聽。什麼事都得問清楚!你外祖母啊,就是說些家常話,有些是你不能聽的。……”

“哼!”鄒晨皺了皺鼻子,仰起頭露出一副不滿的表情,逗得黃麗娘和柳氏坐在一旁笑的前仰後合的。

ps:

明天起恢復一天雙更。明天下午四點以後更新,大家明天還是等晚上看吧。

第216章 至和三年的春耕第47章 臘八節到三郎來第405章 弄璋之喜第269章 鄒正業的心思第409章 韓琦下臺第44章 強壓兒子強借錢第352章 朝議第91章 當幸福來敲門時第220章 三朝禮後遠客來第310章 掛帳日第284章 兗國公主之殤第241章 五郎的婚事第269章 鄒正業的心思第140章 五娘敬二是何人第387章 衣錦還鄉二第185章 有根的鄒家人第77章 里正爲鄒家揚名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404章 奴隸第107章 鄒晨送父小毛驢第362章 威武的鄒青華第124章 二郎成親記三第392章 上元佳節遇蘇軾第403章 裁衣第174章 買地買田買果園第115章 孫子們欲行孝道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216章 至和三年的春耕第134章 敬二哥前來幫忙第200章 共第108章 開宗祠鄒家請客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68章 魯媽媽說親沈家第117章 爲讀者加第304章 大郎三郎的遭遇第111章 鄒晨想揍大姑娘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35章 新宅上樑惹風波第112章 女夫子巧訓人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80章 活寶朱氏跳大神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407章 小字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番外五神宗趙頊的故事第134章 敬二哥前來幫忙第327章 大郎三郎回來了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120章 柳氏戲弄鄒正達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198章 招內宅管家劉成第130章 江大哥使詐殺人第235章 少年初識愁滋味第348章 鄒三姐孕事第292章 劉媽媽來了第336章 祖母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370章 遇蘇轍第185章 有根的鄒家人第358章 鄒晨生子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183章 鄒家莊迎接天使第43章 大姑姑來信借錢第321章 夫妻議事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397章 五月第266章 遙遠的歐羅巴第373章 登門見王弗第261章 金蘭家的麻煩第211章 最後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381章 被人冒功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385章 京都賣場第340章 吵架和暈倒第292章 劉媽媽來了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184章 天使到鄒家狂歡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288章 丁賢之訓陳琦第205章 收秫秸第75章 鄒正業怒極護妻第67章 驚天秘密嚇衆人第321章 夫妻議事第168章 旱災來到了第51章 年貨採夠回村莊第339章 小七來訪第14章 憶往昔衆人落淚第155章 天將大旱欲打井第367章 雜事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80章 活寶朱氏跳大神
第216章 至和三年的春耕第47章 臘八節到三郎來第405章 弄璋之喜第269章 鄒正業的心思第409章 韓琦下臺第44章 強壓兒子強借錢第352章 朝議第91章 當幸福來敲門時第220章 三朝禮後遠客來第310章 掛帳日第284章 兗國公主之殤第241章 五郎的婚事第269章 鄒正業的心思第140章 五娘敬二是何人第387章 衣錦還鄉二第185章 有根的鄒家人第77章 里正爲鄒家揚名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404章 奴隸第107章 鄒晨送父小毛驢第362章 威武的鄒青華第124章 二郎成親記三第392章 上元佳節遇蘇軾第403章 裁衣第174章 買地買田買果園第115章 孫子們欲行孝道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71章 魯媽媽保得好媒第216章 至和三年的春耕第134章 敬二哥前來幫忙第200章 共第108章 開宗祠鄒家請客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68章 魯媽媽說親沈家第117章 爲讀者加第304章 大郎三郎的遭遇第111章 鄒晨想揍大姑娘第133章 全家出動找小七第35章 新宅上樑惹風波第112章 女夫子巧訓人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80章 活寶朱氏跳大神第182章 給文相公送白糖第407章 小字第215章 至和三年的鐘聲第194章 請李錦繡參股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番外五神宗趙頊的故事第134章 敬二哥前來幫忙第327章 大郎三郎回來了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120章 柳氏戲弄鄒正達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198章 招內宅管家劉成第130章 江大哥使詐殺人第235章 少年初識愁滋味第348章 鄒三姐孕事第292章 劉媽媽來了第336章 祖母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370章 遇蘇轍第185章 有根的鄒家人第358章 鄒晨生子第78章 黃家藉機求揚名第183章 鄒家莊迎接天使第43章 大姑姑來信借錢第321章 夫妻議事第186章 美娘成親一第397章 五月第266章 遙遠的歐羅巴第373章 登門見王弗第261章 金蘭家的麻煩第211章 最後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381章 被人冒功第25章 人生苦短讀書忙第385章 京都賣場第340章 吵架和暈倒第292章 劉媽媽來了第49章 書店遇陳十三郎第184章 天使到鄒家狂歡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288章 丁賢之訓陳琦第205章 收秫秸第75章 鄒正業怒極護妻第67章 驚天秘密嚇衆人第321章 夫妻議事第168章 旱災來到了第51章 年貨採夠回村莊第339章 小七來訪第14章 憶往昔衆人落淚第155章 天將大旱欲打井第367章 雜事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威第80章 活寶朱氏跳大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都县| 德钦县| 泰和县| 大洼县| 祁连县| 泰和县| 湘潭市| 商洛市| 弥渡县| 南汇区| 丰城市| 富阳市| 砀山县| 新干县| 邯郸县| 杨浦区| 韶山市| 湘潭市| 鸡东县| 多伦县| 鹰潭市| 德化县| 常熟市| 宽城| 前郭尔| 九寨沟县| 宜良县| 武山县| 峨眉山市| 剑川县| 望奎县| 开平市| 桦南县| 乌拉特中旗| 广灵县| 凯里市| 和林格尔县| 佛坪县| 吉安市| 电白县| 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