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9章 白事會

玉英在家裡住下後,鄒晨就犯了難。

小七和丁銳是隔幾天就要回家一次的,府學和官府一樣,是有大小休的,小休半日,大休一日。一般是五日一大休,三日一小休。

到了休學的日子,兄弟倆個那是必然要回家的。可是家裡多了一個陳家來的小娘子,這內宅之中就要有些顧忌。

鄒青華知道了,嗤之以鼻,“多大點事情,你還愁成這樣?怪不得別人說婦人一旦懷孕就是不可理喻。”

鄒晨氣結,說的就好象跟你從來沒有生過孩子似的。

“你將玉英安排在跨院,沒事她自然不會往你院子裡跑,小七和我家小子又在學裡上學,幾天纔回來一次。先生的小孫子年紀還小,哪裡就會有這麼多的事情?”鄒青華根本不當一回事,又說起了四郎他們幾個的事情。

“四郎和沈芳在治平三年考了三甲,也不知怎麼回事,就是不去上任,非要學著陳琦考學士院不可,這都連考兩年了還沒有考上,你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因爲四郎和沈芳不肯去上任的事情,把鄒正達和鄒正業愁的頭髮都白了許多。

不僅是他們如此,治平三年的狀元郎也沒有去地方任職,現在在學士院跟著幾個老先生做學問,據說極得幾位學士的推崇。

“這是好事!”鄒晨笑道,“四哥和姐夫不吃虧,考個幾年積累些學問再去任職也不遲,你看陳琦就是吃了年紀小的虧,現在在朝中做官多有不便,政令發出之後威信力不夠,這就是一大難題。”

現在的貢舉和後世的不同,後世是以八股爲題,將人的腦子都束在八股裡,只要學會了那一兩千個文章,然後按照八股的命題一句一句往裡填,只要稍微懂一點考試基礎的就可以考中。在後世,浙江是首先弄清楚八股考試規律的,所以在明朝浙黨是非常厲害的。

而現在,考進士科則是經義,詩詞歌賦,政治時文爲主,明經科和雜科考的是經義詩賦和雜學,總體來說是比較寬鬆的,考試難度也比較小。

“那小七和丁銳你覺得怎麼辦?”鄒青華憂心忡忡。

“就按幾個哥哥的路子來唄。”鄒晨捂嘴輕笑,“年紀輕輕的就中了進士不是什麼好事情,還是再歷煉爲好,到了二十歲以後再中其實是最好的!想當年包龍圖二十九歲中進士,在家奉養雙親十年之後纔出仕,出仕之後誰人不得讚一句公忠耿直!”鄒晨拿包拯的事情來寬慰她。

鄒青華聽到鄒晨用包拯來比喻自己的兒子,不由得喜笑顏開。

玉英極是識趣,不會輕易出這個院子,尤其是小女使‘無意’和她說小七和丁銳休沐那一天,她是絕對不出門的,連安都不去請。都要向小女使打聽了之後才肯出去,所以她在陳家住了一段沒出任何事情。

這一天,在和服侍她的小女使說話,小女使姓夏,是夜裡生的,所以就叫做夏夜。

“我想跟著杜媽媽學女紅,你覺得嫂嫂會不會同意?”玉英笑盈盈的問。陳琦往家裡送的信去了好幾天,可是宛丘一直沒有回信過來,玉英便安心的在陳琦家裡住下來,反正陳琦是自己的堂兄,住他的花他的那是心安理得。

鄒晨纔不在乎在她身上花一點錢,在她來的第二天就讓杜昭給她置辦了四身衣裳,連月例錢都提前給她發了。

夏夜想了想道:“這個事情我做不得主……英姐不如去找淑人,我可以去錦墨居打聽一下看淑人有沒有空。”

玉英就連忙擺手,讓她不用過去,她就是隨便問問。

她雖然在小七回家的那一天不出門,可是她最想見的人就是小七,只可惜現在他們身份天差地別,縱是相見也不知說什麼纔好。再說了,她也不知道過了這麼多年,小七還能不能記得她,畢竟她只是見了小七一面。

這邊,鄒晨也和鄒青華在說小七和丁銳的親事。

“這兄弟倆,一個十八,一個十七,都到了說親的年紀,可是一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信兒,這可怎麼得了喔。”鄒青華一提起大兒子的親事就滿面愁眉。

“小姑娘,你也別發愁了,這兩人你根本不用愁的。只要有了功名還怕將來沒有渾家嗎?再說,丁銳才十八呢,不急,不急!”鄒晨安慰她,畢竟後世的人大部分都是二十歲以後才成親的,就象她自己,她還覺得成親太早了呢。

她一直認爲晶晶生產的時候自己遇到了危險,就和年紀太小有關係。

至於她昏迷中曾醒了一次,卻醒在了後世,她認爲自己神思恍惚,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罷了。

“怎麼不急?我十八歲的時候都成親了。”鄒青華長嘆。

正說著話,卻看到鄒青華院子裡的僕婦在搬花,幾個人將幾盆牡丹花在院子裡搬來搬去。

鄒青華看到鄒晨露出喜愛之色,便讓鄒晨搬幾盆回去,“我養的這幾個婆子,有一個是花娘,平時最喜歡種花,這幾天芙蓉花開了,正在四處找背陰的地方,怕曬著。”

彼時,大宋朝將牡丹還稱爲芙蓉。

看到鄒晨點頭,鄒青華對著身邊婆子說道:“安娘去告訴花婆子,把廊下那幾盆芙蓉搬來,讓淑人賞幾眼,挑幾盆好的帶走。”

鄒青華身邊的劉婆子便曲了膝出去喊人,牡丹未搬來,卻猛地聽得外面一陣哭嚎之聲,雖然豔陽高照,可是這聲音也著實瘮人。就聽到院子裡一聲脆響,鄒晨正是有身孕的時候,吃不得嚇,被唬得幾乎要從牀上跳起來,劉婆子哭喪著臉過來,“老婆子我發昏,想搬一盆好芙蓉給淑人,可是吃這一嚇,手一鬆,倒把一盆好花摔了。”

府外哭聲依舊不休,夾雜著婦人尖利的號啕之聲穿越了院牆傳了過來,“我的親人啊……啊——你怎麼就去了啊……我的親爹啊……爹……爹……啊”聲調百轉千回,令人毛骨悚然,縱是大白天也嚇出一身白毛汗。

鄒晨便站了起來,“有白事了!”使喚杜昭派個小廝悄悄開了門,去聽聽是哪家在哭。

不多會兒一個伶俐的小廝回來稟道:“是咱們隔壁的柳家,柳太學……”

六月正是三伏天,這時遇上白事是最折騰人的。鄒晨有身孕,鄒青華就少不得過去看看。雖然用不著幫襯錢買壽木,倒是需要過去拜奠撐個場面。

“回頭勞煩小姑娘帶晶晶去磕個頭兒,不要令人家說她嬌氣,說咱家沒規矩,從他家出門後你們往大相國寺拐拐就行了。”鄒晨說道。

鄒青華極明理:“既是街坊又相熟,合該致奠。”安排手下的婆子們準備禮物,她則是換了一身素淨些的衣裳往柳家去打聽事。

到了第三日,柳家貼了大大的奠,又挑了燈籠,鄭重向四鄰宣告,自家有親人過世,鄒青華領了晶晶過去拜奠。

柳家忙亂的很,逝者已然收斂,正在亂哄哄的扎靈棚,看的鄒青直咂舌,這都三天了靈棚還沒有紮好?又見到城內有名的四司人帶著幫閒做白事會,東一處西一處,搭鍋做飯預備給幫忙的人吃,整個前院熱鬧的不成樣子,不由得皺了皺眉,感覺柳家真是不會來事。

後頭女人堆裡,兩個兒婦乾嚎不見淚。鄒青華領著晶晶磕了個頭,和柳太學的夫人說了一會話,安慰了她一番。

雖然她是一個商人婦,可是這條學士街上卻沒有一個人敢小瞧她。她是跟著外甥女過活,外甥女又嫁得如意,嫁給了當今的翰林學士,所以柳家後宅的女人對她很是客氣。

柳夫人拉著鄒青華的手道:“勞煩鄒娘子,惦記著來看我這老不死的。”又抱著晶晶哭。

鄒青華看到柳夫人抱著晶晶哭,有些不悅,臉上不好顯露出來,便說了鄒晨有身孕不方便來,讓晶晶替她母親來磕頭來的,晶晶也乖巧立刻跪下要磕頭,柳夫人急忙令旁邊的大兒婦去扶。

鄒青華拉過晶晶抱在懷裡,道:“您老是享福的命,縱老太學去了,這滿堂兒孫,誰敢不恭敬您?您以後只管享這兒孫的福吧!”柳夫人聽了這話,卻不回話,只是一個勁的哭,哭的晶晶不知所措,只覺得面前的老奶奶哭的難受,小嘴一撇也想跟著哭。

鄒青華急忙去勸晶晶,勸完了晶晶又勸柳夫人,鬧了一個手忙腳亂,坐了一會就告辭回去。還未走到前靈堂,柳家大兒婦與柳家出嫁的女兒柳大姐堵住了鄒青華。

大兒婦看到鄒青華懷裡的晶晶,便笑,“菁韻長的越發俊俏了。”鄒青華聽了這話便有些不喜,你公公還在喪中,你居然還有心情稱讚別家的小娘子?

大兒婦又拉著鄒青華東拉西扯一陣,漸漸說到別人家分家的事情上去。她越說,鄒青華臉色越是木然。

大兒婦道:“都說這不是一個娘生的,就是不親。其實要我說啊,便是一個娘生的,也未必親近哩。我們家呀……唉……他二叔就是和我們不親啊……”說完了之後就拿眼去看鄒青華的臉色。

鄒青華臉色淡淡的,抱緊了晶晶,“常言道,家醜不可外揚。我是一個外人,豈能摻到你的家事裡?”看到大兒婦還要再說話,便伸出一隻手去捂晶晶的耳朵不讓她聽,大兒婦這才臉色訕訕的住了口。

鄒青華抱著晶晶,不敢坐自家的馬車,讓他們在後面跟著,到了街口找了一輛租乘馬車去大相國寺拜了佛,等到回來才坐了自家的馬車。

鄒晨聽完鄒青華的話,便冷笑一聲,道:“這是要分家呢!果真是斯文掃地!靈棚未穩便要分家,今日始知‘停屍不顧,束甲相攻’爲何事!”

鄒青華也冷笑,“咱家的琦哥是學士,這是要借我們的嘴,幫他們大房,真是豈有此理,平時不怎麼來往,怎麼分家時竟想到我們了?”

“反正我們禮也到了,等到他們分家時來請,只說家裡男人在外,不敢主持這等事宜就是。”鄒晨就說。

鄒青華深以爲然,等到丁啓回來後,細細的囑咐了一番。

丁啓拍著大腿罵道:“真是喪天良啊,老父的靈堂還未紮好就想著分家了?”

陳琦只說一句:“養不教,父之過。”

過了幾日,果然來請,鄒青華便說家裡只有兩個婦人,沒有做主的人把這事給推了。

到了下午,過去打聽消息的小廝便眉飛色舞的回來稟告,“那柳家果然在分家哩!連靈堂都未拆掉,他們就在靈堂裡吵架,老大說老二分的多,老二說老大分的多,兩個姑娘也來湊熱鬧,說姑娘也能分家產,柳夫人被氣的當場暈了過去,沒有一個人管……主家們在吵架,底下的在靈堂外大打出手,先是下頭的婆子們換著花樣的在罵人,什麼老賊婆、老豬狗、老化子,腌臢貨,半掩門子……”

“好了,好了,說正事!”鄒晨看那小廝越學越興奮,口吐白沫捋起袖子恨不得自己也下場一番。

小廝嘿嘿一笑,又說道:“婆子們罵完了之後,就罵出了真火,後來互揪著頭髮,抓著臉,一邊打,一邊罵,好不精彩……”還想再說下去,卻被鄒晨趕了出去,剛出了院子便被家裡的小廝圍住,卻見他漲紅了臉,揮舞著手臂將柳家的事情又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

自這一日起,學士街便不太平起來,柳家的婆子丫頭小廝跑到大街上罵,然後又撕打。鄒晨便令家裡緊閉了門戶,家中的小廝不許出去,也不許偷看偷聽。可是她命令雖然下了,小廝們卻偷偷駕了梯子站在梯子上面,嘴裡一迭聲的給牆外面打架的加油。再一看學士街其他的人家,也大多如是。

陳琦就奇了,“你家也分過家,我家也分過家,都沒有這樣鬧過啊!”

鄒晨就白他一眼,“我家那是祖父主持著分的,當初分的不公平,怎麼沒鬧?只是你沒看到罷了。你家分家時,是瞞了別人幾千貫錢,最後咱們進了京不是也開鬧了嗎?”

陳琦聽到她說陳家的醜事,就訕笑,“看樣子,家家一本難唸的經啊!”

“是啊!”鄒晨捶了捶腰,“要不然爲什麼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呀!老話說的好,親戚不動財,動財兩不來。如果他們只是私下裡分,兩下里面子保住了,以後還好相處,象現在這樣在大街上破口大罵只爲爭產,讓外人看到了,便知道這一家兄弟不和,將來少不得有人要欺侮他們柳家吶。”

陳琦看她捶腰,立刻緊張,“可是我兒子踢你了?”

鄒晨啐了他一口,“這才頭三月,孩子還不會動呢。”

“什麼孩子?這必是兒子無疑……”陳琦樂呵呵的歪著頭聽著鄒晨肚子裡的動靜。

“那要再是個閨女呢?”鄒晨嚴肅的問道。

陳琦吃了一驚,想了一想後說道:“閨女那也是我的兒!”雖然話這麼說,可是到底有一些緊張。

鄒晨便一把擰住了他的耳朵,威脅道:“我警告你,我就是再生了一個閨女,你也不許起歪心眼,要是讓我知道了,我就先閹了你,然後帶著兩個孩子回孃家,把你給休了。”

陳琦便哈哈大笑,往她胳肢窩裡撓了一把,鄒晨最不耐這個,立刻鬆開手躲到一邊去。

“那我就再追一次,把你追到手。”陳琦志得意滿的說道。

鄒晨就啐他。rs

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413章 買舟南下第67章 驚天秘密嚇衆人第364章 至京城第403章 裁衣第190章 冰店吃冰遇陳琦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18章 鬼節到歸家祭祖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257章 母女閒談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316章 算計第197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416章 最終回第87章 宛丘集市販瓠茄第394章 定計第305章 鄒家股份分配第234章 鄒晨要殺雞儆猴第405章 弄璋之喜第66章 官媒到鄒家狂喜第126章 沈家娶婦有風波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320章 衝突第47章 臘八節到三郎來第63章 鄒記豆腐店開業第15章 討嫁妝親家翻臉第3章 糖果瘋售第37章 急需人蔘救性命第233章 鄒晨發怒第234章 鄒晨要殺雞儆猴第357章 鄒三姐第266章 遙遠的歐羅巴第166章 衆姊妹嬉戲鄒晨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271章 黃麗娘訓鄒晨第36章 馬氏氣死小兒子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375章 華商會理事第219章 美娘生子第275章 爲國人效死耳第273章 所謂伊人在何方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406章 起名第274章 失落的美洲大陸第56章 老宅演父慈子孝第205章 收秫秸第233章 鄒晨發怒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70章 稻田養活物新法第98章 黃麗娘怒斥朱氏第298章 剝繭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223章 輕羅小扇撲流螢第115章 孫子們欲行孝道第266章 遙遠的歐羅巴第326章 回黃家第370章 遇蘇轍第168章 旱災來到了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134章 敬二哥前來幫忙第124章 二郎成親記三第308章 催妝日第369章 玉堂爭輝第105章 阿琦探訪鄒家莊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151章 在古代聽戲二第412章 蘇軾來襲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197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81章 出族休婦惹風波第31章 鹿舍蓋好引鹿忙第278章 黑大王的海盜史第200章 共第8章 做吃食女兒暖心第404章 奴隸第179章 白糖作坊招工啦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213章 招店員第317章 陳家的真相第354章 朝爭第105章 阿琦探訪鄒家莊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328章 西水門第147章 沒有過不去的坎第370章 遇蘇轍第221章 客來主不悅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番外二跨越千年爲尋你第290章 小七告狀記第68章 魯媽媽說親沈家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391章 拜年結束第383章 糧食第48章 快到新年辦年貨
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413章 買舟南下第67章 驚天秘密嚇衆人第364章 至京城第403章 裁衣第190章 冰店吃冰遇陳琦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18章 鬼節到歸家祭祖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257章 母女閒談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316章 算計第197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416章 最終回第87章 宛丘集市販瓠茄第394章 定計第305章 鄒家股份分配第234章 鄒晨要殺雞儆猴第405章 弄璋之喜第66章 官媒到鄒家狂喜第126章 沈家娶婦有風波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320章 衝突第47章 臘八節到三郎來第63章 鄒記豆腐店開業第15章 討嫁妝親家翻臉第3章 糖果瘋售第37章 急需人蔘救性命第233章 鄒晨發怒第234章 鄒晨要殺雞儆猴第357章 鄒三姐第266章 遙遠的歐羅巴第166章 衆姊妹嬉戲鄒晨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271章 黃麗娘訓鄒晨第36章 馬氏氣死小兒子第79章 陳知州視察稻田第375章 華商會理事第219章 美娘生子第275章 爲國人效死耳第273章 所謂伊人在何方第247章 老爹去世很傷心第406章 起名第274章 失落的美洲大陸第56章 老宅演父慈子孝第205章 收秫秸第233章 鄒晨發怒第222章 爲學館買義田第70章 稻田養活物新法第98章 黃麗娘怒斥朱氏第298章 剝繭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223章 輕羅小扇撲流螢第115章 孫子們欲行孝道第266章 遙遠的歐羅巴第326章 回黃家第370章 遇蘇轍第168章 旱災來到了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134章 敬二哥前來幫忙第124章 二郎成親記三第308章 催妝日第369章 玉堂爭輝第105章 阿琦探訪鄒家莊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151章 在古代聽戲二第412章 蘇軾來襲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197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81章 出族休婦惹風波第31章 鹿舍蓋好引鹿忙第278章 黑大王的海盜史第200章 共第8章 做吃食女兒暖心第404章 奴隸第179章 白糖作坊招工啦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第213章 招店員第317章 陳家的真相第354章 朝爭第105章 阿琦探訪鄒家莊第268章 鄒二郎教妻第328章 西水門第147章 沒有過不去的坎第370章 遇蘇轍第221章 客來主不悅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176章 做白糖轉豆腐坊番外二跨越千年爲尋你第290章 小七告狀記第68章 魯媽媽說親沈家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391章 拜年結束第383章 糧食第48章 快到新年辦年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港市| 镇雄县| 剑河县| 金乡县| 绥芬河市| 红桥区| 怀来县| 西乌| 会同县| 雷波县| 深泽县| 襄垣县| 兰考县| 万宁市| 马关县| 辉县市| 大余县| 米脂县| 罗田县| 宝兴县| 安西县| 高清| 伽师县| 天等县| 宜都市| 江山市| 白山市| 梧州市| 肇源县| 高陵县| 高密市| 静海县| 融水| 岑溪市| 十堰市| 宝鸡市| 沙河市| 霍州市| 兴山县| 邢台市| 宜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