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2章 至和元年夏記事

這兩年,鄒家所有的親戚都跟著一起發了家,象柳氏的孃家,原來只是四等戶,當初窮的嫁女兒只能拿出十畝地來,嫁妝全是溜金的,這還是厚嫁呢。可是現在豆腐坊開了兩個,稻田裡也養起了活物,每年只需要將活物交給姑爺就只等著數錢吧。

鄒家的小姑娘鄒青華,現如今手中也有一個豆腐坊,每日和丁啓起早貪黑的打些豆腐和涼粉去賣,一年下來也掙了百來貫,又養了兩畝的活物,現如今家中正準備蓋火燒磚宅子呢。

黃家是受益最大的,黃里正如願以償的辭職了,在家做起了田舍翁,黃家坪的戶長接替了他的職位成爲了新的黃里正。黃里正現在有了一個新的稱號,叫做‘文林郎

’官位從九品下,沒有俸祿,也沒有品階,只是擁有了可以直入縣衙府衙不須通報的權利。

他的稱號是黃天青在帝前爲他求來的,黃天青在皇佑五年秋闈之時中了舉人,至和元年正月參加殿試,聖人早就對他耳熟能詳,見到真人如何不仔細觀看。又見他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殿試之時侃侃而談竟是面無難色,引得聖人讚歎不已,又得知他乃先賢張詠之孫婿,更是高看了他一眼,當場點了他三甲榜眼。

瓊苑賜宴之時,官家突然想起自家還欠他一個賞賜,便問他想要何物。黃天青沉吟了一會稟道,想要爲家父求一個散官名號。言道家父望子登科已盼了數十年,如今自己如願以償,只求官家能將賞賜讓給父親。官家一聽高興啊,這天子門生沒白收啊!孝順,而且還知道感恩,當即賜給了黃里正文林郎之職。

至和元年春季,鄒家莊和黃家坪還有柳林集的人紛紛隨著鄒家一起在稻田養活物。一家一戶交了一貫錢的學習費之後。鄒正達、鄒正業和金小乙三個人分別趕赴三個地方,將他們聚集在一起統一教授養活物技術。

金小乙由於得了這個教授之職,對鄒家感激涕零,恨不得把心都掏給鄒家去。自己一個區區賤籍漁民,連五等戶都算不上,往常別人看到自己只是稱呼一聲‘兀那漢子’或是‘那打漁的’,如今搖身一變,成了金教習。村中的人見到自己紛紛側身避讓,給足了面子,如何不讓他感激呢?鄒家又在去年八月給他漲了工錢。由750文一個月漲到了五貫,並言明若是做到五十五歲,以後鄒家爲他養老一直到死都可以領工錢。現如今。他已經在鄒家莊買了一處空宅,將渾家和孩子們都接了過來,在鄒家莊安家落戶了。

他的渾家,無事之時便會去鄒家幫忙看家,做些粗重的活計。鄒家也不虧待她,每月總會付她幾百文的辛苦費,逢年過節的還有紅包可拿。小閨女天天跟在鄒家小娘子身後,學著端茶倒水照顧七郎,每月也能得辛苦錢,而且鄒家又留他家小閨女一日三餐。外加一年幾身衣裳。如今夫妻兩個都有了收入,幾個孩子也吃得好,再回頭去想以前在沙河漁船上生活的日子竟是覺得恍如隔世。

而且自己手下又領了三個漁民。也算得上一個把頭了,若是回去過以前的日子,那真跟要他命一般。每逢在家中吃多了酒,他總會跟渾家講,若不是當年自己慧眼識珠。和鄒家扯上了關係,哪裡會有家中這般光景?讓他渾家無論如何也得教育孩子們。世世代代忠於鄒家,不可背主。

柳林集的沈家,原本只是想借著美孃的關係和張貢生攀扯上,卻沒想到意外的聘了一個會下金蛋的好兒婦來。兒婦還沒有進門,便在柳林集買了一百多畝地,而且言明這是嫁妝要隨著美娘一起嫁入沈家。鄒正達又應他家所邀,親自來到柳林集指導著他家養上了活物,到今年六月賣了一批剛長成的山蛤到鄒家,竟然得了幾十貫收入。把馮氏喜的淚水漣漣,沈家自從沈老爺去世之後,再也沒有了任何收入。每年只是儀仗著二百畝良田勉強餬口,雖然學館中也有學生交些束脩,可是沈嘉生是一個只知道出不知道進的酸秀才,家中情況漸漸惡化,直到去年和鄒家結了親之後,日子纔算過的好些。

宛丘的風五娘則是最意外的發達了,她只是一時好心幫了鄒晨和美娘一把,沒有想到鄒家便把她記在了心上。現在鄒家幾畝菜田的青菜全部是統一經過她家的茶棚往外批發,如今她已經不做茶棚了,將小茶棚略一改動,改行做起了菜販這一行。每日前來她家菜棚買菜的人絡繹不絕,有些來的晚了竟然還買不到。現如今她家招了三個小娘子在菜棚中主管賣菜一事,自己和丈夫只管收錢和進貨。到了冬季,她的菜棚成了宛丘最爲熱門的地方,因爲鄒家不僅夏季能產青菜,冬季竟然也能送來反季節青菜。去年一年,她的菜棚便賺了百貫以上,引的宛丘那些小潑皮各個眼饞,結果被風五娘結結實實地揍了幾個,再也不敢前去惹事了。

村中每戶都發了一筆小財,族中也發了一大筆財。按照族中和鄒家的協議,他家願意將村中的稻田活物收穫走,其中三成的利潤願意奉送給里正和各位族老,這些族老們又忍痛從中扣出一成將其變成了族中公產。

一開始,沒有幾家村民願意賣給鄒家,都想著自已賣到酒樓飯館中好賺上一大筆。可惜的是,到了宛丘找到牙人,牙人一聽是鄒家莊來的人,很是高興,可是再一問不是村東鄒家的,便不樂意了。有的村民在牙人那裡呆了好久也找不到酒樓願意進貨,就是找到了能進貨的酒樓,給的價還不如鄒家給的價高呢。

村民們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宛丘和各地的客商要買的是‘仁善厚德’的活物,而不是鄒家莊的。如果是從鄒家人手中流出的活物,不論多少錢都有人購買,若是鄒家莊出來的,還勉強能打一個同村的旗號,其他村的連同村旗號都打不成。如果是直接賣給鄒家,這些村民們還省了一路奔波之苦,賣的也比賣到宛丘價格高些,雖然那鄒家也賺了不少,但是人家乃是御賜的匾牌,要賺也是天經地義的。

也有那心思活絡的人前來鄒家莊和黃家坪收活物,想要自己賺些銀兩。可是去了鄒家莊一提要來收活物的,反而被村民們打跑,只得去了別莊收購。沒想到收購回來之後卻賣不出去多少,錢沒到手反倒賠進去不少。

鄒家雖然答應收購各家各戶的活物,然而關於品相上卻有嚴格要求,有病的不要,個頭太小的不要,如果有大面積生病的那他家任何的活物都不要。如此一來,從鄒家手中流出的山蛤螃蟹和泥鰍品樣均是不錯,很得市場好評,由於品樣好,又引來了衆多的回頭客,一時間,鄒家莊車馬雲集客流如熾。

由於人流衆多,鄒家大院旁邊的雜貨鋪和小茶棚也招攬了不少生意。來鄒家進貨的客商都願意在茶棚中喝上一杯茶,或是吃上一些豆腐和涼粉,或是在雜貨鋪中補充一些隨身用品。每日鄒萍都是忙的不可開交,有時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最後沒奈何只得又請了一個同村的小娘子幫著她一起賣東西。而茶棚則是交給了鄒萍的哥哥鄒一民看顧。馬太婆一家,先是四個孫子做了鄒家的佃戶,現在重孫子一輩也在鄒家的照顧下有了一門營生,月月都能得一筆辛苦錢,喜得馬太婆逢人便說鄒家的好話。

鄒家的長白山林蛙養殖也取得了成功,林蛙一開始成活率只達到了可憐的20%,時記送來的幾百只,到至和元年活的只剩下不到一百。然而卻是摸著了竅門,春夏之交開始,林家的變態池裡每天都有蝌蚪下池,林蛙也長的個個體肥身健。至和元年鄒晨的生日前,鄒家白送給了時記五百隻林蛙,時記靠著這五百隻林蛙便賺了三百多貫。然後兩家又重新簽訂了新的文書,定下了收購協議。

看到鄒家養林蛙致富,村子裡的人也有動了心思的,外村的人更是眼饞,然而養林蛙被鄒家宣佈爲不傳之密,拒絕向外傳授。也有那心思活泛的人,向鄒家買了蝌蚪說是給自家治病用,卻偷偷的仿著鄒家的池子也養了起來,只是卻鬧了一個血本無歸。還有人偷偷向金小乙示好,求他跳槽,要給他高薪金,卻被金小乙拒絕。

其實這養林蛙,在外人眼裡看起來神秘,在鄒晨眼裡卻非常簡單,不過是一個仿生態環境罷了,只是古人又有幾個知道生態這一個詞的?

而在鄒家最清閒的則是要數那十幾頭鹿,每日它們悠閒的在村中踱步,從來不會有任何人去傷害它們。有小孩子則會好奇的摸著它們的皮毛,就是那頑皮的也不過是想騎到它們身上過一把癮而已。鹿羣得了鄒晨的囑咐,從不傷害村民,又加上它們的鹿茸剛長成便被割了下來,所以村中的大人們均是放心孩子們陪著鹿羣玩耍。

鹿羣成了鄒家莊一景,遠來的客商們看著莊中的幼童騎在鹿背上在田野中奔跑,或是鹿羣悠閒的在河邊散步吃青草,周圍總是會圍上一羣幼童保護著它們。客商們紛紛稱讚鄒家莊中的人有上古先賢遺風,均稱鄒家莊爲世外桃源,竟然是意外的爲鄒家莊得了一個雅號‘鹿鳴莊’!

ps:

這一章節開始,爲過渡章節。可能會平淡些,但是後面過幾章會有高氵朝的

第416章 最終回第197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115章 孫子們欲行孝道第185章 有根的鄒家人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348章 鄒三姐孕事第317章 陳家的真相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99章 鄒正義夫妻打架第105章 阿琦探訪鄒家莊第366章 混亂的陳家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402章 爲打賞第137章 發現呂大仲屍體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121章 爲讀者加第406章 起名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82章 老爺子憣然悔悟第209章 化解不利第110章 鄒秋華想進新宅第118章 感冒了好難受第181章 果園種藥材啓動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191章 二逼青年傻事多第24章 鄒大相激老三怒第348章 鄒三姐孕事第201章 羊毛地毯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15章 討嫁妝親家翻臉第301章 商船回來了第266章 遙遠的歐羅巴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286章 鄒晨的老師第335章 夫妻一心第6章 議分家偏心無限第241章 五郎的婚事第307章 陳琦中進士第102章 魯媽媽替誰說媒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263章 鄒家的經也歪了第166章 衆姊妹嬉戲鄒晨第217章 暴雨下的鄒家莊第120章 柳氏戲弄鄒正達第290章 小七告狀記第282章 大雨如注第143章 仇九說小七下落第266章 遙遠的歐羅巴第73章 送聘禮美娘揚名第317章 陳家的真相第414章 下馬威第221章 客來主不悅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47章 臘八節到三郎來第305章 鄒家股份分配第397章 五月第285章 文彥博辭相第107章 鄒晨送父小毛驢第151章 在古代聽戲二第411章 請調地方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113章 召集子女回老宅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382章 封賞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371章 學士院第238章 上巳節相遇第361章 坐月子第296章 驚夢第308章 催妝日第134章 敬二哥前來幫忙第199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116章 鄒晨說孝勸家人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境第207章 賊告狀第57章 父不慈子也不孝第185章 有根的鄒家人第234章 鄒晨要殺雞儆猴第300章 可憐的仁宗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199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6章 議分家偏心無限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228章 替狄青請醫士第165章 文彥博收徒孫第348章 鄒三姐孕事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373章 登門見王弗第290章 小七告狀記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387章 衣錦還鄉二
第416章 最終回第197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115章 孫子們欲行孝道第185章 有根的鄒家人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262章 替金蘭家分家第348章 鄒三姐孕事第317章 陳家的真相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99章 鄒正義夫妻打架第105章 阿琦探訪鄒家莊第366章 混亂的陳家第380章 仇九至京第402章 爲打賞第137章 發現呂大仲屍體第283章 雨下的人生第55章 大年初一回老宅第121章 爲讀者加第406章 起名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82章 老爺子憣然悔悟第209章 化解不利第110章 鄒秋華想進新宅第118章 感冒了好難受第181章 果園種藥材啓動第42章 交支移驚恐失措第248章 陳琦請小七傳信第191章 二逼青年傻事多第24章 鄒大相激老三怒第348章 鄒三姐孕事第201章 羊毛地毯第365章 求見文相第15章 討嫁妝親家翻臉第301章 商船回來了第266章 遙遠的歐羅巴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286章 鄒晨的老師第335章 夫妻一心第6章 議分家偏心無限第241章 五郎的婚事第307章 陳琦中進士第102章 魯媽媽替誰說媒第12章 晚飯間兄弟商議第263章 鄒家的經也歪了第166章 衆姊妹嬉戲鄒晨第217章 暴雨下的鄒家莊第120章 柳氏戲弄鄒正達第290章 小七告狀記第282章 大雨如注第143章 仇九說小七下落第266章 遙遠的歐羅巴第73章 送聘禮美娘揚名第317章 陳家的真相第414章 下馬威第221章 客來主不悅第153章 兔肉引發的血案第47章 臘八節到三郎來第305章 鄒家股份分配第397章 五月第285章 文彥博辭相第107章 鄒晨送父小毛驢第151章 在古代聽戲二第411章 請調地方第319章 滿月會親第113章 召集子女回老宅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382章 封賞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371章 學士院第238章 上巳節相遇第361章 坐月子第296章 驚夢第308章 催妝日第134章 敬二哥前來幫忙第199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116章 鄒晨說孝勸家人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330章 歡喜的仁宗第114章 老爺子老宅訓子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境第207章 賊告狀第57章 父不慈子也不孝第185章 有根的鄒家人第234章 鄒晨要殺雞儆猴第300章 可憐的仁宗第58章 丁啓送來占城稻第199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6章 議分家偏心無限第83章 陳知州割占城稻第228章 替狄青請醫士第165章 文彥博收徒孫第348章 鄒三姐孕事第218章 鄒晨勸成立農會第373章 登門見王弗第290章 小七告狀記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387章 衣錦還鄉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贡嘎县| 潮州市| 邢台市| 平乐县| 固安县| 乐陵市| 手游| 繁昌县| 武隆县| 云和县| 上饶县| 成武县| 石泉县| 玛多县| 特克斯县| 涟水县| 浠水县| 平舆县| 乌恰县| 家居| 临夏市| 手游| 柳州市| 凤山县| 繁昌县| 新乐市| 同江市| 嘉义市| 尖扎县| 津市市| 锡林郭勒盟| 北辰区| 济南市| 丘北县| 邵阳县| 金塔县| 江阴市| 鹤庆县| 芮城县|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