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2章 欲傳授豆腐絕技

五郎領(lǐng)著文彥博和知州通判他們?nèi)溙锞叢榭慈チ耍u家宅院門前一下子清靜了不少,那些兵士看到自己的上官起駕,也紛紛跟在後面扛著旌旗和兵刀尖刺跟隨而去。而鄒家莊的那些孩童們則更是一路小跑的跟在這些兵士後面,好奇的盯著他們的兵甲和武器,有的幼童甚至嘴裡吆喝著也在路旁模仿著兵士走路的樣子。

鄒晨看到人都走完了,只剩下一些婦人,轉(zhuǎn)過身對黃麗娘說道:“阿孃,我看文相公的意思,好象是準備在咱家吃飯似的,我們召集一下村中的婦女們準備吃食吧,文相公帶來這麼多的兵士,也是需要做些餅和肉食供給他們的。”

黃麗娘和柳氏點點頭,“我也聽見了,剛纔文相公說了一句咱家的豆腐好吃,說要嚐嚐味呢。可是咱家今天沒磨豆腐這可怎麼得了?”

鄒晨想了想道:“豆芽咱們今天發(fā)了不少,倒是可以勉強對付一些,豆腐來不及了,但是涼粉還是可以現(xiàn)做的,不如讓二嫂和鄒萍還有正安大伯家一起去磨綠豆做涼粉吧。剩下的咱們再去菜地摘一些比較新鮮的青菜,再殺一隻豬,幾隻雞,另外派人去買些魚和生鮮來,大家一起動手,這樣快一些。”

黃麗娘低聲道:“咱家做涼粉的絕技怎麼可以隨便傳給其他人?我看不如讓烏倩和美娘去磨綠豆,我們?nèi)蕚涑允场!绷下犃诉B連點頭,顯見得也是這個想法。

鄒晨看了看那些豎著耳朵偷聽她們談話的婦人笑道:“二嬸,阿孃,我看呀,這個豆腐和涼粉不如咱家找一個比較親近的人,把手藝傳給他們得了。以後咱家就不再打豆腐和涼粉賣了。咱家有官家御賜的豆腐坊手書,以後豆腐坊肯定要擴大經(jīng)營,再指望咱們娘幾個那是肯定不行。以後咱家只管收門頭費就行!”

“收門頭費?”柳氏和黃麗娘陷入了沉思。所謂的門頭費,她們也是知道的,就是把門頭借給別人使用,別人使用這個門頭那是自然要交一定的費用得,交多少這個自然要按照門頭的規(guī)格來交。象是他們家,如今有了御賜的豆腐坊名頭,那以後的生意自然是財源滾滾。

其實官家給他們手書主要的用意也是如此,一來是想獎勵他家的風骨。二來也是想用這個方法給他們多一條財路。誰說仁宗不懂做生意呢?人家可是真正懂做生意的人啊!

“是的!”鄒晨點點頭,“以後咱家掙錢的時候在後面呢,何必在乎這一點小小的收入。更何況咱將這個絕技也不傳給外人,只傳給本族的人,將來他們學(xué)會了,咱還會約法三章給他們,做的不好。以後就不許他們再用這個御賜的門頭。這樣一來,生意只會越來越大呢!咱們掙了錢,族人們也掙了錢,兩下歡喜,而且咱們還不累了。嘻嘻嘻,阿孃。我可是天天早上想睡懶覺呢。”

“這鬼丫頭!”黃麗娘伸出手指點了點鄒晨的額頭,然後又問柳氏,“二嫂。你看?”

柳氏沉思了一下,說道:“我看,倒也是行,只是將來要傳給誰,不傳給誰。誰能用這個門頭,那都是得有一定的說法。不能壞了咱家的好名聲!”

“那是自然!”鄒晨笑瞇瞇的說道。

哦也!上帝啊。王母娘娘,太昊爺爺,你們都顯靈了,姑奶奶以後可算是能算上懶覺了。鄒晨想到每天寅時就要起牀,然後鄒正達和鄒正業(yè)去磨豆子,她們則是在家裡準備升火,等到寅時末,磨好的豆沫帶回,家裡人又要把豆沫給煮成豆?jié){,然後再準備家裡的早飯。每天如此,實在不勝其煩。鄒晨有時都覺得把豆腐這一個技術(shù)教給家裡人那是完全錯誤的,以前沒磨豆腐的時候還能睡到卯時,可是自從開始磨豆腐,每天都是早上寅時起牀,天天如此,實在是痛苦的很。

這對於前世要睡到七點多,然後買點東西開著車去單位,在單位門口吃早餐東西的她來講,實在是巨大的折磨。

如今終於有機會把這個豆腐給甩出去了,差點高興的要跳起來,如果上帝他老人家能看到的話,一定要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感謝他老人家讓仁宗想起來給了鄒家一個“清白豆腐坊”的手書。

上帝,你真是太有愛了!鄒晨的嘴脣勾成了45度角的弧度,高高興興的和母親和二嬸討論著要做什麼飯食。

旁邊幾個聽到她們聊天內(nèi)容的婦人心裡犯了嘀咕,這鄒家明顯的是想將豆腐坊的生意給轉(zhuǎn)出去。現(xiàn)在鄒家可是有了御賜的名頭,那生意只會越來越好。若是自家能得了這份生意,將來掙的那絕不會少。不行,我得和鄒家拉好關(guān)係,說不定他家一高興把手藝傳給我了呢。

鄒正安渾家牛氏是鄒萍的母親,她家因爲馬太婆的關(guān)係,和鄒家在整個莊子裡屬於交情最好的了。兄弟四人佃了鄒家三百多畝的地在種,由於鄒家是免稅,所以他們可以得三成半的收入,然而他們對外只說是正常的二成收入。再加上自家的一對小兒女自從跟著東家開始做生意以來,每月是不少掙錢。然而人哪裡會嫌棄錢少的?聽剛纔小東家的意思,明顯的是想把手藝傳給自己家。

若是自家能得了這份手藝,將來那在莊子開個豆腐坊,每天多幾百文收入,這真是神仙也不換的好日子啊。雖然說打豆腐確實是苦些,然而在家裡種田也是苦啊。再說了打豆腐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鄒家的前院還有一個大石磨,到時也可以借來使用。莊戶人家,不在乎苦不在乎累,只要能有一口吃的只要能吃飽,這就是好日子啊。

鄒晨並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話在莊子裡引起了轟動。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求著她家將打豆腐的手藝傳給自已。實際上,她只是想睡個懶覺罷了!

正安渾家牛氏用希冀的目光看著鄒晨,希望她能把打豆腐傳給自己家,她是知道這個鄒家說是三個家主,可是實際上說話最管用的卻是這個八歲的小娘子,不管她說什麼話,三個家主沒有一個會反對,只會聽從。就象今天,也許別人會認爲這個小娘子在說空話,可是她卻知道。只要鄒晨說了轉(zhuǎn)讓,那是肯定會轉(zhuǎn)的。就是要看轉(zhuǎn)給誰罷了。

鄒晨這時已經(jīng)和母親商量好,開始安排事情了。她看到小金牙站在他母親身邊正盯著小七手裡的玩具發(fā)呆。沒有去隨著大部隊去看兵士。便招招手喚他過來,摸著他的小茶壺蓋說道:“小金牙,你爹在哪,你知道不?”

小金牙是最喜歡鄒晨的了,因爲她每次使喚他。總是會給他一些好吃好玩的。他想起鄒晨做的紅燒肉,吸溜了一下口水,用缺了一顆門牙一說話便露風的童音大聲道:“晨姊姊,俺阿爹他跟著那些丘八一起走了。”

“那小金牙願意不願意去把你阿爹喊回來,幫我們殺豬呢?”鄒晨笑著說道。

小金牙一聽要喊他爹殺豬,打了一個哆嗦。哭喪著臉道:“晨姊姊,俺爹殺豬,那豬叫的可嚇人呢。要不。還叫那個胡屠夫殺吧,他殺的可好看啦。那豬還打呼嚕睡覺呢,胡屠夫還會跳舞……”

他阿孃胡氏從後面走了上來,照著他後腦勺就是一巴掌,罵道:“死破孩子。恁咋說話哩?給老孃滾一邊去。”說完又堆起一臉笑意對著鄒晨說道,“小東家別聽這小子胡咧咧。小東家要殺豬?恁等著,俺馬上就給您去叫,就是不知道在哪殺?”

鄒晨想了想道:“那麻煩十五嬸了,我想讓我亮叔在你們家殺,殺完了之後給我們送來,十五嬸也知道我家前院怕是要招待客人呢,見血腥要清洗半天呢。”

胡氏聽了之後,立刻拍了小金牙一巴掌,“快點滾去找恁爹,讓恁爹回家拿著繩子來捆豬,再把恁二叔和三叔都叫來。”小金牙聽了母親的話,立刻喛了一聲摸了摸剛纔捱打的地方嘿嘿笑著跑去找他爹了。

胡氏又道:“小東家還有別的吩咐不,只管說,管保給恁幹好,幹得法!絕不會有一絲錯處的。”

鄒晨笑道:“嬸嬸家裡是隻管殺豬,把豬殺好之後洗乾淨送來就可以了。嗯,豬雜碎還有折骨肉嬸嬸留下些給幾個弟弟打打牙祭,那豬骨嬸嬸別留了。到時豬肉切好後,嬸嬸留下幾斤也讓爺爺和奶奶嚐嚐。”

胡氏聽了之後不好意思的笑笑,大聲道:“小東家恁放一百二十個心好了,到時管保豬血,豬肉都給恁切好送過來。保證都洗的乾乾淨淨,不帶一絲血腥味滴。”

正說著話,看到公孫季急衝衝的一頭大汗跑了過來,鄒晨看到後急忙問道:“公孫爺爺,這是怎麼了?跑的這一頭汗,是田裡出了什麼事?”

公孫季擦了一把汗,笑道:“我是看到都去麥田看打井,想著老東家和三東家都在,就沒我什麼事,家裡肯定要做吃食招待文相公和知州,我就緊趕慢趕的跑過來,看看有啥可幫忙的沒有。”

鄒晨讚賞的點點頭,公孫季不愧是做過大掌櫃的,知道輕重緩急,而且恪守本份,不因爲有文相公和知州在,就跑去獻媚而置家裡於不顧。

PS:

PS:本文中所有的上帝,指的乃是玉皇大帝。在中國,上帝一直是指儒家的天帝!後來某教來了,把上帝的名字給借走了。強烈要求還回!我們是上帝,你們是下帝。

正安渾家牛氏正順渾家張氏正祥渾家李氏 正和渾家包氏

寅時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卯時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第125章 爲讀者加第343章 暗潮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fā)威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fā)威第171章 風五娘災(zāi)後成親第261章 金蘭家的麻煩第308章 催妝日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235章 少年初識愁滋味第339章 小七來訪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296章 驚夢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109章 爲小粉紅髮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104章 開宗祠族中議事第375章 華商會理事第87章 宛丘集市販瓠茄第103章 魯媽媽勸老爺子第4章 借上學(xué)巧議分家第60章 黃里正三言教婿第382章 封賞第382章 封賞第279章 陳琦鄒晨議事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8章 做吃食女兒暖心第197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168章 旱災(zāi)來到了第150章 在古代聽戲第191章 二逼青年傻事多第250章 鄒晨出手的結(jié)果第351章 小皇子之議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139章 五娘勸人救金蘭第246章 胭脂盒子的去向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61章 春節(jié)已至鞭春牛第244章 金蘭的親事第113章 召集子女回老宅第241章 五郎的婚事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238章 上巳節(jié)相遇第222章 爲學(xué)館買義田第294章 遊園第190章 冰店吃冰遇陳琦第37章 急需人蔘救性命第121章 爲讀者加第20章 盼發(fā)家展望未來第366章 混亂的陳家第56章 老宅演父慈子孝第393章 治平二年第119章 胡屠夫吹豬妙法第349章 外戚的悲哀第244章 金蘭的親事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huán)境第67章 驚天秘密嚇衆(zhòng)人第320章 衝突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256章 鄒晨長大了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309章 過嫁妝第343章 暗潮第44章 強壓兒子強借錢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yè)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116章 鄒晨說孝勸家人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yè)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395章 變法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243章 新的中華總商會第33章 可憐鄒大挨板子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69章 鄒晨欲收小徒弟第24章 鄒大相激老三怒第154章 錢啊快到碗裡來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huán)境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354章 朝爭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104章 開宗祠族中議事第179章 白糖作坊招工啦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296章 驚夢第239章 麗娘訓(xùn)女不自重第255章 擡孔子像遊行第174章 買地買田買果園第33章 可憐鄒大挨板子第24章 鄒大相激老三怒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275章 爲國人效死耳
第125章 爲讀者加第343章 暗潮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fā)威第13章 要嫁妝姥姥發(fā)威第171章 風五娘災(zāi)後成親第261章 金蘭家的麻煩第308章 催妝日第410章 廣利門別韓琦第260章 愛走神的鄒晨第235章 少年初識愁滋味第339章 小七來訪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296章 驚夢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109章 爲小粉紅髮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104章 開宗祠族中議事第375章 華商會理事第87章 宛丘集市販瓠茄第103章 魯媽媽勸老爺子第4章 借上學(xué)巧議分家第60章 黃里正三言教婿第382章 封賞第382章 封賞第279章 陳琦鄒晨議事第242章 暴利的棉花第236章 送陳十三外放第8章 做吃食女兒暖心第197章 羊毛作坊招人第30章 被愛孫當場打臉第168章 旱災(zāi)來到了第150章 在古代聽戲第191章 二逼青年傻事多第250章 鄒晨出手的結(jié)果第351章 小皇子之議第161章 今天第二章第139章 五娘勸人救金蘭第246章 胭脂盒子的去向第100章 鄒晨偷聽壁角第61章 春節(jié)已至鞭春牛第244章 金蘭的親事第113章 召集子女回老宅第241章 五郎的婚事第212章 不差錢的鄒家莊第238章 上巳節(jié)相遇第222章 爲學(xué)館買義田第294章 遊園第190章 冰店吃冰遇陳琦第37章 急需人蔘救性命第121章 爲讀者加第20章 盼發(fā)家展望未來第366章 混亂的陳家第56章 老宅演父慈子孝第393章 治平二年第119章 胡屠夫吹豬妙法第349章 外戚的悲哀第244章 金蘭的親事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huán)境第67章 驚天秘密嚇衆(zhòng)人第320章 衝突第86章 幸福生活需守護第256章 鄒晨長大了第267章 船隊開行馬六甲第309章 過嫁妝第343章 暗潮第44章 強壓兒子強借錢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yè)第5章 初議分家人心慌第127章 極品人人生厭惡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116章 鄒晨說孝勸家人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178章 豆腐坊熱鬧開業(yè)第276章 準備做海盜第395章 變法第277章 母女間的隔閡第243章 新的中華總商會第33章 可憐鄒大挨板子第72章 沈家看上鄒家大姐第390章 去鄒家拜年第69章 鄒晨欲收小徒弟第24章 鄒大相激老三怒第154章 錢啊快到碗裡來第148章 爲小七換新環(huán)境第224章 母女議親事第354章 朝爭第378章 勸文彥博第96章 豆蔻梢頭二月初第104章 開宗祠族中議事第179章 白糖作坊招工啦第249章 整治林大娘子第296章 驚夢第239章 麗娘訓(xùn)女不自重第255章 擡孔子像遊行第174章 買地買田買果園第33章 可憐鄒大挨板子第24章 鄒大相激老三怒第152章 滿院華燈唱三國第275章 爲國人效死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山县| 西充县| 凤山市| 永定县| 公主岭市| 江口县| 桃江县| 乐安县| 五台县| 常宁市| 双鸭山市| 遵义市| 古浪县| 福鼎市| 东丰县| 澳门| 兴仁县| 寿阳县| 宣威市| 米林县| 纳雍县| 宿州市| 武安市| 登封市| 南投市| 兴业县| 寿阳县| 新余市| 宝山区| 石棉县| 南乐县| 石阡县| 灌南县| 大邑县| 湘西| 康平县| 怀仁县| 湘乡市| 新巴尔虎右旗| 罗甸县| 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