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章 宋國的震驚

寧縣城效,三千騎兵、八百步兵,一萬匹坐騎在呼嚎的朔風中列成了森嚴的軍陣,孫虎目光冷冽,策馬從陣前緩緩走過,三千將士的目光霎時聚焦在孫虎身上,有莫名的灼熱在將士們眸子裡熊熊燒燒。

孫虎的目光刀一樣從三軍將士臉上刮過,心頭凜然。

那馮吉在州袞經營多年,勢力可謂根深蒂固,各郡太守除了公孫瓚、嚴綱而外,餘者皆爲其親信,只要馮吉一聲令下,頃刻間便可徵集數萬精兵!然而,真正令馮吉心有忌憚的,卻不是馮吉這數萬精兵,而是呼赤、丘力居的數萬烏桓騎兵。

馮吉的精兵再精銳,終究只是步兵,而馮吉的軍隊卻是清一色的騎兵,機動力遠勝於袞州軍,一旦兩軍交戰,憑藉騎兵的強大機動力,至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但如果有了呼赤、丘力居之烏桓騎兵加入,結果就將截然不同。

孫虎得呼赤、丘力居之助,猶如猛虎之添雙翼,故此,欲滅馮吉先剪其羽翼,其中尤以丘力居威脅最大,當先破之。

“高順!”

令人窒息的寂靜裡,忽然響起孫虎·清冷的喝聲。

昌黎昂然出列,雙手抱拳朗聲道:“末將在!”

孫虎的目光狼一樣落在昌黎臉上,沉聲道:“大軍出征,需得力大將鎮守老營,寧縣乃我軍根本,關乎三軍將士之生死存亡,不容有失,爾可敢領命?”

巴圖昂然道:“有何不敢!”

“好!”孫虎沉聲道,“命你率八百陷陣營留守老營。”

“遵命!”

“巴圖、昌黎!”

昌黎將同時策馬而前,於馬背上抱拳厲聲道:“末將在。”

昌黎道:“各率本部,隨本將~~出征!”

“遵命!”

“公則~~”孫虎回過頭來。目光落在巴圖身上,語氣稍緩,“這次你也一併出征、隨軍參謀軍事~~”

巴圖在馬背上拱了拱手,欣然道:“下官遵命。”

深深地吸了口氣,巴圖狠狠拔轉馬頭,抽出馬刀高舉過頂,倏忽之間向著北方狠狠一撩,厲聲大喝道:“三軍將士聽令~~前進~~”

“哈~”

昌黎,巴圖將同聲大喝、策馬而前。兩將身後,三千騎兵各牽兩匹戰馬洶涌而前,只片刻功夫,便在荒原上匯聚成浩浩鐵流,向著北方滾滾而去~~目送大軍北去、萬馬奔騰的雄渾和豪邁,巴圖臉上不由掠過一抹潮紅,一陣勁風颳耳而過,驚回頭。只見孫虎策馬揚蹄,已然向著北方疾馳而去~~

“駕~”

巴圖狠狠一勒馬繮,亦向著北方疾馳而去。

……

汴梁城外,一騎如飛從北效疾馳而來,馬上驛卒風塵僕僕。胯下坐騎汗出如雨,倏忽之間,驛卒已奔行至城樓近前,扯開嗓子大喊起來。淒厲的喊聲驚動了城樓上的守軍以及進出城門的販夫走卒,紛紛駐足觀望~~

“大捷~~上谷大捷~~”

“斬首兩萬~~生擒八百~~”

“山越大王魁頭~~戰死當場~~”

在守門軍卒以及販夫走卒震驚莫名的眼神中,急促的馬蹄從身邊疾馳而過,那名驛卒早已經一陣風似地刮進了汴梁城裡~直到急促的鐵蹄聲從長街上漸行漸遠,販夫走卒及守門軍卒始從震驚中回過神來,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片刻之後,宮門之外,御林衛神色肅然。從驛卒手中接過書信,再雙手高舉過頂向著德陽殿疾奔而去,邊跑邊喊:“大捷~~上谷大捷~~”

德陽殿前,金吾衛又從御林衛手中接過書信轉身登上玉階,朗聲大喊:“大捷~~上谷大捷~~”

金殿之外,黃門侍郎又從金吾衛手中接過書信,一溜小跑奔入大殿,當著滿朝文武朗聲喊道:“陛下~~上谷大捷~~”

正與滿朝文武議事的宋高祖趙匡胤聞言神色震動。說道:“快快呈上前來!”

中常侍張讓急奔下金階從黃門侍郎手中接過書信。又一溜小跑送至趙匡胤御案之前,漢靈帝匆匆展開書信。一目十行閱過,頃刻間目露喜色,竟是拍案而起,大聲道:“好!甚好!太好了~~”

在滿朝文武期待的眼神裡,趙匡胤連呼三聲好,才朗聲道:“上谷捷報,南越節度使孫虎於陰風峽谷一戰大敗鮮卑,斬首兩萬餘,生擒八百,山越大王魁頭戰死當場,哈哈哈~~從此朕之南再次平定指日可待矣~~”

大殿上霎時響起一片吸氣聲,自擅石槐死,大山越勢力稍弱,卻仍然嚴重威脅著宋國的飛地吳越邊塞的安全,不曾想那孫虎方的杭州州,竟一戰大敗山越、斬首兩萬,甚至還擊殺了山越大王魁頭!如此赫赫武功,可謂自武帝以下,從未嘗有!

甚至連太師袁逢、太傅袁隗,在忌憚之餘也由衷地感嘆孫虎用兵有如鬼神、當世無人能出其右!

趙匡胤龍顏大悅,當殿宣佈道:“張讓,傳朕旨意,加封孫虎爲涿鹿亭侯,增邑八百戶。”

張讓深深地彎下腰來,奴顏婢膝地應道:“老奴~~遵旨~~

。。。。,

第76章 千里追殺第45章 殺機四伏第49章 好主意第118章 踞城而守第118章 留守汴梁第91章 君臣一諾第13章 局勢第17章 巍巍宋魂新書預告之熱血篇第158章 過關第7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三)第85章 範大同第34章 編練新軍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38章 始於吳越第156章 上古關第91章 泉州城破第22章 郭無爲第40章 宣武軍第109章 疑兵之計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163章 唐末史第64章 三十六州第162章 一統天下第94章 天下無敵否?第115章 士氣大損第25章 鹽神第95章 進退維谷第130章 螳螂捕蟬新書預告之熱血篇第103章 故計重施第123章 南越孫虎第156章 上古關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120章 宋太祖第151章 長安亂第10章 採石山第12章 金陵第一錢莊第90章 苦心孤詣第138章 李煜親征第70章 南唐毒刺第33章 西征大軍第23章 大戰尾聲(中)第97章 大敗吳越第87章 劍拔弩張第105章 犒勞大軍第5章 南唐變法之夜話第25章 北地瀛州第19章 太原府衙第45章 立足之地第10章 江家之禍第5章 常郢獻策,血色東門第94章 大事休矣第48章 舉城投降古代的斥候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20章 北漢第8章 王審知第16章 江陵第6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六)第28章 漳泉史事(中)第26章 阿保機第21章 霸絕天下第16章 對峙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67章 石重貴第119章 北伐第125章 借刀殺人第5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六)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41章 羣雄逐鹿第56章 癡虎戰瘋牛第141章 王建第120章 強峰之刃第107章 章 龍脈第82章 江東猛虎第6章 情迷第7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第12章 昏君第21章 兵分兩路第118章 留守汴梁第115章 吳越第32章 軍情走漏第78章 謀定漳州城第85章 範大同第81章 鐘太後第23章 陳洪進第50章 雄雄虎賁第19章 大戰起第7章 小周後第12章 昏君第94章 北佑旅舍第82章 江東猛虎第7章 黃雀在後第141章 王建第40章 古代的陣法(四)第160章 伐宋第37章 古代的陣法(一)第169章 朱溫
第76章 千里追殺第45章 殺機四伏第49章 好主意第118章 踞城而守第118章 留守汴梁第91章 君臣一諾第13章 局勢第17章 巍巍宋魂新書預告之熱血篇第158章 過關第7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三)第85章 範大同第34章 編練新軍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38章 始於吳越第156章 上古關第91章 泉州城破第22章 郭無爲第40章 宣武軍第109章 疑兵之計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163章 唐末史第64章 三十六州第162章 一統天下第94章 天下無敵否?第115章 士氣大損第25章 鹽神第95章 進退維谷第130章 螳螂捕蟬新書預告之熱血篇第103章 故計重施第123章 南越孫虎第156章 上古關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120章 宋太祖第151章 長安亂第10章 採石山第12章 金陵第一錢莊第90章 苦心孤詣第138章 李煜親征第70章 南唐毒刺第33章 西征大軍第23章 大戰尾聲(中)第97章 大敗吳越第87章 劍拔弩張第105章 犒勞大軍第5章 南唐變法之夜話第25章 北地瀛州第19章 太原府衙第45章 立足之地第10章 江家之禍第5章 常郢獻策,血色東門第94章 大事休矣第48章 舉城投降古代的斥候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20章 北漢第8章 王審知第16章 江陵第6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六)第28章 漳泉史事(中)第26章 阿保機第21章 霸絕天下第16章 對峙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67章 石重貴第119章 北伐第125章 借刀殺人第5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六)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41章 羣雄逐鹿第56章 癡虎戰瘋牛第141章 王建第120章 強峰之刃第107章 章 龍脈第82章 江東猛虎第6章 情迷第7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第12章 昏君第21章 兵分兩路第118章 留守汴梁第115章 吳越第32章 軍情走漏第78章 謀定漳州城第85章 範大同第81章 鐘太後第23章 陳洪進第50章 雄雄虎賁第19章 大戰起第7章 小周後第12章 昏君第94章 北佑旅舍第82章 江東猛虎第7章 黃雀在後第141章 王建第40章 古代的陣法(四)第160章 伐宋第37章 古代的陣法(一)第169章 朱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广西| 霍邱县| 哈巴河县| 济南市| 什邡市| 大宁县| 肥东县| 高平市| 泽库县| 双流县| 绥滨县| 富锦市| 布尔津县| 广水市| 柏乡县| 南投市| 上饶县| 长子县| 商丘市| 水城县| 尚志市| 微山县| 天峻县| 五大连池市| 石棉县| 华池县| 崇礼县| 全南县| 封开县| 双桥区| 错那县| 久治县| 广西| 牙克石市| 横峰县| 鸡西市| 衡山县| 广东省| 双牌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