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0章 苦心孤詣

張洎此時此刻是腸子都悔青了,明明在路上都和常郢說的好好的,知道這一次範大同在金陵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待會兒進宮見駕請罪,一定會被李煜給一頓狠罵的,自己只不過是讓他幫忙給分擔下李煜的怒火,幫忙拉著勸著一下李煜,誰知道這常老傢伙,直接一上來就給把火力全給吸引到了自己的那裡,表現的比李煜還要義憤填膺,還要憤怒。

既然看不清這到底是個什麼局勢,所以老成識重的張洎便是識趣的選擇呢不言不動,惜言如金!我不開口,你找上來,我也不開口!

李煜神色訝然的看著花白鬍子顫抖不已的常郢,實在是有點不認識了。

自從在充任自己的謀士以來,常郢從來不曾在朝廷大事上發言過,一直都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冷眼旁觀。

可以說,那個時候的三省六部中,常郢是最沒有存在感的,當然也是樹敵最少的;一直以來李煜都以爲常郢屬於沉默寡言型。

這樣的人也許不太適合在朝爲官,而是適合作一個閒散的人員,或者說就一直做自己的謀士便好,所以,李煜在常郢向自己表示願意輔佐以來,一直沒有給常郢安排好封賞和官職,而是事無鉅細,感覺他常郢合適,便讓他上。

其實有時候一些事情處理起來很重要,但是在滿朝文武中尋找一下,李煜總會發現,除了常郢似乎也就沒有任何派系色彩最適合這個位置。

畢竟,一直以來對常郢李煜還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今天,常郢的一番表現讓李煜算是再次認識了一個根本不一樣的常郢!?這哪是沉默寡言型,根本就是不怕死外加附帶鐵嘴鋼牙裝備的熱血男兒類呀!

難道這老傢伙憋的太久今兒出現碰到這事喚醒了他的第二春?還是這老傢伙看出來些什麼在幫我一把?

“咳咳,好了,常愛卿消消氣。朕以後不會再輕易出宮了,就算出宮也會事先告訴愛卿如何?”李煜尷尬的乾咳了兩聲,對常郢使個眼色,笑著道。

常郢聞言,神色一肅,也不知道到底看沒看懂李煜的眼色,躬身應道:“聖上如此體諒天下黎民,實乃我大唐百姓之福!”

“督政院、巡城警察司是要好好自省一番了!你們的表現,讓朕實在是很失望!”李煜目光深邃的看著方文正和範昌黎淡淡的道。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將方文正和範昌黎在這件事情上的罪責下了定論!

“臣等遵旨!”方文正和範昌黎聽到李煜的話,盡皆是後背一涼,冷汗直下,但卻是不禁鬆了一口氣,齊聲應道。

兩人都沒有想到事情會如此輕描淡寫的就揭過了!?那麼,就只剩下範大同了!

方文正和範昌黎兩人的事情顯然已經被皇帝輕描淡寫的揭過了,那麼唯一沒有處理的就剩下自己這個引起事件的直接誘因了。?如果僅僅是自己的兒子範大同惹的事情,範昌黎倒是一點都不擔心,畢竟李煜當時沒有收拾他,那麼顯然即便生氣也不會是很大。

可是,現在有了常郢的那一番話,範昌黎就有點拿不準了。這南唐天下是範家的麼?就這一句話就夠讓範府滿門都死光光了。

所以,現在事情的關鍵還在於皇帝李煜!?李煜要是信,那麼範昌黎說再多也沒有用,李煜不信,常郢哪怕嘴上開花、羅織再多的罪名加到範府身上,同樣也沒用。

“今日出宮遊玩,朕出去走了一圈實在是有些累了,諸位愛卿也早些回去歇息吧!”說著,李煜揉了揉自己的肩膀,打個哈欠後漫不經心的道。

皇帝這是玩的哪一齣??方文正、張洎、範昌黎、幾人齊齊是一愣。

“聖上!……”

“臣等告退!”?今天既然已經開了頭,常郢怎麼可能會如此輕易的就將範府放過。常郢剛剛開口,這邊方文正、範昌黎和張洎三人已經異口同?聲的齊齊恭聲應命。?三人應命的聲調異乎尋常的響亮,穩穩的將常郢吐出的兩個字那是完全淹沒。

這還不算完,三人應完話之後就已經躬身撅屁股的緩緩朝著皇帝書房外退去,動作異常的麻利迅速。

“你們……”?在氣的花白鬍須抖動個不停的常郢還沒有反應過來前,三人已經退出了皇帝書房,一溜煙不見了蹤影。

“聖上!老臣失態了……!”?目標人物都逃了,常郢頹然的垂下手臂,躬身對著李煜生硬的道。

“哈哈哈,行了,人都走了,還給朕裝什麼裝,平身吧。”

顯然,範昌黎、方文正、張洎三人此刻已經是怕極了胡攪蠻纏亂扣帽子的發了瘋的常郢,纔不得不聯手自保之後奪路而逃。

“聖上……”

“坐吧,常愛卿、”李煜止住笑聲對著常郢請道。

“謝聖上!”常郢心中雖然依舊有衆多不滿,但還是恭聲應命。

“常愛卿今日如此,可是想借著今夜之事從他們三人身上樹立你在朝中的威信?”李煜臉色一正,看著常郢道,心中暗笑,你個老傢伙心裡的那點兒小心思,我還看不明白麼。

“聖上明鑑!”常郢翻了翻白眼,既然你老都看出來了,爲什麼就這樣輕描淡寫的放了這三人?這讓今後他常郢如何行事?如何能夠在文武百官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其實,聖上有所不知,老臣此次之所以表現出如此一番動作,藉機樹立威信是其中一個原因,但,卻也不光是僅僅爲了此事?!背[珳啙岬睦涎壑型坏谋虐l出一抹精光,神色一肅,前所未有的鄭重道。

“哦?那愛卿你到說說,還爲了什麼事情?”李煜神色疑惑的問道。

“這一次事件一出,老臣便知道,聖上一定會發怒,收拾敲打張丞相和方大人他們,同時藉機再次整頓朝政,不過,臣以爲此時絕非是辦此事的最好的時機,老臣確實是出於爲聖上您著想,所以才一開始便出來阻攔聖上?!?

“如果,朕說朕不是這麼想的呢!”

“絕無這個可能!”

“當真?!”

“當真!”

…………

驟然,書房中出現了片刻的沉寂,空氣中孕育著一種十分奇怪的氛圍。

“哈哈……”片刻之後,李煜突然失聲笑了起來,“常老頭兒啊常老頭兒,這滿朝的文武百官,到現在恐怕也就只有你敢和朕如此說話!或者說,也就是隻有你一個人膽敢如此頂撞於朕!”

“老臣不敢,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張大人,大人他們都已經陷入了深深的對權力追逐的漩渦,擔心會丟了官職,故而纔不敢衝撞聖上,而老臣一閒散人,無官無職的,什麼也不在乎,所以纔敢與聖上說出此等交心之言?!背[烈麽幔谅曊f道。

“那老愛卿以爲朕在此事上當如何處理?”

“專事專論,誰犯錯便處理誰,切莫再搞得朝廷人心惶惶,百官提心吊膽,大唐此時正值國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有一些瑕疵污點那肯定是必然的,不過此時此刻,萬萬不是再次整頓朝政的絕佳時機?!?

“老愛卿可有怨過朕?”李煜聽罷,並沒有迴應,目光一凝,而是突然沒來由的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皇上何出此言,您是一國之君,老臣就是區區的一個臣子,老臣虛長了幾十歲,雖說尚未爲過官,但這君臣之道,君臣之禮,老臣還是知道的?!?

“一年了,快有一年了吧,打從常愛卿你答應輔佐於朕已有快整整一年了,朕上一次讓愛卿領軍作戰,現在想來,已經是許久之前的那一次玄武關之戰了吧,這麼久以來,朕一直讓愛卿做一些閒散小事兒,大材小用,難道愛卿從來不曾怪過朕?”

“打從老臣答應願意輔佐於聖上的那一刻起,老臣便自始至終的相信聖上,無論聖上做什麼,老臣始終相信聖上您這麼做,一定有你自己的道理的,老臣要做的不過就是錦上添花,爲聖上提出最好的建議?!?

一直以來,他常郢都是三省六部,文武百官中最沒有實權的一位,雖不是南唐官員,但是從他表示願意效忠始皇帝李煜開始,常郢早就將自己當做了南唐國朝中的一員,心中所掛念,腦海所想的,也無非便是怎樣讓這南唐國變的更強,更大,讓李煜的皇位坐的更加安穩罷了。

活了也有七八十年了,他常郢也算是大半截身子都入了土的人了,其實,能夠見識到南唐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一步步的強大起來,他一直都是心有榮焉,感慨不已的。

孰料一遭風雲變,雄威蓋世的唐烈祖,唐中宗突然駕崩,留下一個雖正蒸蒸日上卻也已經割地賠款,上奉納貢的千瘡百孔的彈丸小國,而且還由一直最不引人注意的二皇子李煜登基爲帝。

眼見自己已經是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卻能夠再次看到大唐興盛,並且這一次的興盛還是由自己親自參與,怎能不讓常郢一顆已經沉寂了許久的心再次跳動起來??在其位謀其政!常郢深知自己對於李煜征戰天下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答應輔佐李煜,應該做些什麼。

所以今天晚上當常郢在得知大街上發生的事情後,第一時間就隨著張洎等人匆忙趕往皇宮!?想什麼來什麼!?常郢要在張洎、方文正、範昌黎這三個“愣頭青”被李煜收拾之前,阻止李煜,不讓剛剛穩定下來的南唐國再起波瀾。

因而打從一開始常郢就存了將事情由小鬧大,由大鬧到滿城風雨的地步!所以他常郢一開始就是撒潑打渾,瘋了一般的有罵又吵又鬧,吸引李煜的注意,反正他是存了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思,一沒家族,二沒後人的常郢這看傢伙,纔不擔心自己死後該如何!

或許是天遂人願,他是存了這個心思,李煜似乎也是懂了他的想法,他也將這件事情給輕飄飄的揭過了!?李煜看著一臉心不甘情不願的常郢,忍不住笑了,沒想到這老兒還真的是這般的想法。

………。

﹂【!】。

第155章 毒計第89章 蠢蠢欲動第8章 王審知第50章 袍澤弟兄第17章 高季興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28章 潤州第152章 匹夫之力第5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三)第136章 平定第124章 中計也!第139章 逐鹿中原第96章 金沙城第163章 正面突擊第158章 過關第161章 汴梁第32章 夜襲第67章 三營分練第34章 編練新軍第16章 搏殺第146章 血洗雲州第169章 朱溫第5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六)第91章 君臣一諾第17章 高季興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150章 破曉第5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三)第24章 大戰尾聲(下)第17章 高季興第170章 長安復定第56章 寧江大軍第11章 通文五年第111章 夜戰第27章 虎賁立軍第99章 一線峽第104章 南楚第19章 大戰起第24章 三大勢力第22章 大戰尾聲(上)第1章 後主李煜第78章 土地隱患第79章 回師夷陵第168章 平復無期第29章 新式軍訓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6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一)第79章 回師夷陵第139章 後蜀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20章 精忠尚武第86章 最後一搏第13章 局勢第98章 晉州,晉州!第82章 江東猛虎第84章 火燒袞州軍第26章 阿保機第146章 後唐第4章 南唐變法之軍械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46章 絕路第2章 初秋 濃夜 錦榻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70章 南唐毒刺第8章 王審知第17章 巍巍宋魂第13章 虛實之間第86章 驚豔第26章 竟然是你第27章 虎賁立軍第30章 驅虎吞狼第138章 錢弘左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87章 一網打盡第130章 借刀殺人第83章 騎兵神器第5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七(上)第37章 南地亂起(上)第95章 奇襲晉州城第13章 局勢第36章 殺出重圍第23章 大戰尾聲(中)第8章 大軍出征(上)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6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三)第45章 殺機四伏第107章 章 龍脈第108章 出其不意第142章 大小徐妃第159章 追兵第56章 癡虎戰瘋牛第18章 常郢領軍第17章 決戰前奏第13章 灰飛煙滅第12章 昏君第37章 南地亂起(上)第125章 後方火起第59章 耶律述率第9章 大軍出征(下)
第155章 毒計第89章 蠢蠢欲動第8章 王審知第50章 袍澤弟兄第17章 高季興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28章 潤州第152章 匹夫之力第5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三)第136章 平定第124章 中計也!第139章 逐鹿中原第96章 金沙城第163章 正面突擊第158章 過關第161章 汴梁第32章 夜襲第67章 三營分練第34章 編練新軍第16章 搏殺第146章 血洗雲州第169章 朱溫第5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六)第91章 君臣一諾第17章 高季興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150章 破曉第5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三)第24章 大戰尾聲(下)第17章 高季興第170章 長安復定第56章 寧江大軍第11章 通文五年第111章 夜戰第27章 虎賁立軍第99章 一線峽第104章 南楚第19章 大戰起第24章 三大勢力第22章 大戰尾聲(上)第1章 後主李煜第78章 土地隱患第79章 回師夷陵第168章 平復無期第29章 新式軍訓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6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一)第79章 回師夷陵第139章 後蜀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20章 精忠尚武第86章 最後一搏第13章 局勢第98章 晉州,晉州!第82章 江東猛虎第84章 火燒袞州軍第26章 阿保機第146章 後唐第4章 南唐變法之軍械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46章 絕路第2章 初秋 濃夜 錦榻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70章 南唐毒刺第8章 王審知第17章 巍巍宋魂第13章 虛實之間第86章 驚豔第26章 竟然是你第27章 虎賁立軍第30章 驅虎吞狼第138章 錢弘左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87章 一網打盡第130章 借刀殺人第83章 騎兵神器第5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七(上)第37章 南地亂起(上)第95章 奇襲晉州城第13章 局勢第36章 殺出重圍第23章 大戰尾聲(中)第8章 大軍出征(上)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6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三)第45章 殺機四伏第107章 章 龍脈第108章 出其不意第142章 大小徐妃第159章 追兵第56章 癡虎戰瘋牛第18章 常郢領軍第17章 決戰前奏第13章 灰飛煙滅第12章 昏君第37章 南地亂起(上)第125章 後方火起第59章 耶律述率第9章 大軍出征(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颍县| 平凉市| 威远县| 尉氏县| 武宁县| 合阳县| 定结县| 通州市| 松潘县| 剑河县| 三亚市| 龙川县| 扶余县| 泗水县| 宝兴县| 永清县| 望城县| 潮州市| 万州区| 济阳县| 沁阳市| 峨眉山市| 南江县| 元朗区| 遵化市| 策勒县| 万年县| 贵阳市| 沛县| 宁波市| 潼南县| 西安市| 阿克| 鄂尔多斯市| 焉耆| 夏邑县| 宜章县| 漳浦县| 叶城县| 弥勒县|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