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6章 血洗雲州

韓衝道:“主公。錦州不可不救?!?

馬南道:“可現在十八路關東聯軍、共三十餘萬大軍進逼汜水關,而我軍兵力只有十五萬,本來就已經處於劣勢。如果再從洛陽抽調軍隊增援涼州。只怕洛陽就守不住了,而且馬屠夫都已經攻下了隴縣,現在再從洛陽抽調援軍也來不及了?!?

李懦道:“洛陽到涼州相去何止千里。現在再從洛陽抽調援兵當然是來不及了。不過司隸校尉鍾繇(董卓進京之後,爲了拉攏鍾繇,將其從黃門傳自眄逐步提拔爲司隸校尉)正在長安坐鎮。其廑下原有司隸兵八千,楊秋、李堪、成宜、張橫、程銀等五部騎兵也屯於抉風茂陵,數部相加總兵力仍有兩萬餘衆!”

“兩萬?”董卓沉吟片刻。蹙眉問道?!安恢礼R屠夫帶了多少軍隊進攻涼州?”

李懦道:“馬屠夫酷喜精兵,他地軍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不過兵力一直不多,除去留守河套之軍,最多能抽出兩萬軍隊進攻涼州。逆賊徐晃既然已經投靠了馬屠夫,徐晃廑下的四千河東精兵以及六千幷州精兵只怕也一併降了,可就算這樣。馬躍在涼州地軍隊也不會超過三萬人衆?!?

董卓蹙眉道:“就算馬屠夫在涼州只有三萬精兵。其兵力也多過我軍呀。”

李懦道:“馬屠夫雖然攻克了隴縣??蓻鲋菔ざ歼€控制在我軍手中。北地郡李據、李別、李暹三位公子(李催子侄)廑下尚有五千步兵,張掖亦有郭皓大人的兩千騎兵。隴西更有公子璜(前文董卓侄子爲董升。錯誤。應爲董璜)地八千族中精騎。其餘安定太守皇甫堅、金城太守閻溫、漢陽太守姜同皆與馬家有仇,絕不可能投靠馬屠夫,所以。只要援軍能夠及時到達涼州。事猶可爲?!?

“而且~”李懦說此一頓,目露陰狠之色。凝聲道,“只要籌劃得當。甚至可能將馬屠夫一舉擊滅於涼州!”

董卓急道:“哦?”

李懦陰聲道:“主公可令天子下詔,令西域長史王淵(猛將王雙之父)徵發善繕、車師、龜茲等西域三十六國之兵。至少可得四、五萬騎兵,再聯結休屠各胡東進安定、北地,截斷馬躍退歸河套之路。如此一來,馬屠夫就成了甕中之鱉。想不死都難了?!?

董卓喜道:“如果不是文修提醒,本將軍還不知道西域三十六國居然還能徵調來如此龐大的軍隊。哈哈哈~”

李儒嘆道:“這也是不得已而爲之,西域三十六國的救兵只可用一時。卻不可用一世。這次讓西域諸國看到了戰亂地涼州,大漢天威在他們心中將蕩然無存。從此之後,西域將再不復華夏所轄了。

董卓道:“那是以後地事了,現在還是解涼州之危最要緊?!?

李儒道:“不過,這些都不是最要緊地。最要緊的是趕緊抽調一名於吏擔任涼州刺史,協調涼州十郡的防務、統籌糧草物資的調撥,再派譴一員大將穩定涼州局勢。令涼州十郡的軍隊得到統一而明確地調度。否則,任由混亂局勢漫延下去,涼州各郡很可能被馬屠夫各個擊破,到了那時候,就算主公從西域調來十萬騎兵只怕也挽回不了敗局了。”

“唔~”董卓點頭道,“不知文修有何高見?”

李懦道:“司隸校尉鍾繇可爲涼州刺史。統兵大將非徐榮將軍莫屬!”

董卓道:“就依文修所言。速令鍾繇率軍西出漢陽穩定局勢,楊秋、張橫、侯選、李堪、程銀等五部騎兵於鍾繇帳前聽調。不得有誤,再派張濟去幷州替回徐榮。星夜奔赴涼州統率各路軍隊!”

李懦拱手作揖道:“儒這就去辦?!?

漢陽郡,地處長安以西五百里。

漢陽郡是涼州十郡中的人口大郡,涼州總人口不過四十餘萬,光漢陽一郡就有十五萬餘人,幾乎佔了涼州總人口地三分之一!漢陽郡內共有城邑十三座,郡治冀城、州治隴縣是最大地城池。

冀城地處隴縣西南。兩城相距不過兩百餘里。

漢陽太守姜同是涼州從事姜敘地族侄。及馬騰叛亂。叛軍攻破隴縣。姜敘及別駕閻忠、刺史耿鄙皆死於亂軍之中,後董卓平定涼州,爲了拉攏姜家便將姜同任命爲漢陽太守。將原來地漢陽太守傅燮調去武威當太守。

姜姓是漢陽的大姓。也就是所謂的門閥。

東漢末年,士族門閥地勢力極爲強大。朝廷及各州各郡的所有大小官員,幾乎都是在固定地門閥世家中產生,貧寒子弟很難有看書?^網目錄

第140章 伏以重兵第63章 北伐契丹第66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51章 百密一疏,森林行船第50章 噩耗傳來第37章 南地亂起(上)第71章 爲何而死第35章 南地財神第96章 曹彬隱傷第110章 中國的火銃第70章 不死不休第7章 黃雀在後第139章 後蜀第64章 三十六州第22章 風滿樓第43章 澤州第79章 清丈田土第89章 蠢蠢欲動第122章 佛家第131章 傷亡第14章 世族宋家第42章 騎兵陷陣第121章 吳越國第75章 三騎錐戰第81章 不留活口第46章 絕路第47章 弱肉強食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17章 決戰前奏第12章 金陵第一錢莊第157章 頭破血流第17章 巍巍宋魂第91章 泉州城破第15章 交鋒第93章 大軍壓境第8章 王審知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73章 聲東擊西第33章 西征大軍第31章 荒蕪深山,特種操練第12章 昏君第10章 江家之禍第7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三)第152章 匹夫之力第46章 這,就是戰爭!第3章 江寧府第104章 時光飛逝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54章 晉陽帝第76章 乞丐第46章 絕路新書預告之熱血篇第71章 金陵,朕回來了第37章 安重海第111章 夜戰第159章 韜光養晦第123章 臨死不屈第128章 數路大軍並進第19章 軍令如山第6章 情迷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32章 軍情走漏第48章 徹底交惡第103章 以牙還牙第138章 始於吳越第5章 常郢獻策,血色東門第60章 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九)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6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七)第35章 龍門峽谷第48章 舉城投降第17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100章 氣勢如虹第21章 兵發漳泉第91章 泉州城破第87章 一網打盡第19章 軍令如山第148章 血染徵袍第154章 袞州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149章 黎明一戰第74章 打草驚蛇第10章 南唐變法之軍議第21章 霸絕天下第87章 劍拔弩張第161章 汴梁第166章 黃巢起兵第66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47章 蒼狼出動第21章 宋有猛將,名曰政忠第48章 徹底交惡第59章 南漢第119章 北伐第19章 大戰起第84章 浪漫的事第13章 局勢第64章 三十六州第34章 編練新軍第19章 軍令如山
第140章 伏以重兵第63章 北伐契丹第66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51章 百密一疏,森林行船第50章 噩耗傳來第37章 南地亂起(上)第71章 爲何而死第35章 南地財神第96章 曹彬隱傷第110章 中國的火銃第70章 不死不休第7章 黃雀在後第139章 後蜀第64章 三十六州第22章 風滿樓第43章 澤州第79章 清丈田土第89章 蠢蠢欲動第122章 佛家第131章 傷亡第14章 世族宋家第42章 騎兵陷陣第121章 吳越國第75章 三騎錐戰第81章 不留活口第46章 絕路第47章 弱肉強食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17章 決戰前奏第12章 金陵第一錢莊第157章 頭破血流第17章 巍巍宋魂第91章 泉州城破第15章 交鋒第93章 大軍壓境第8章 王審知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73章 聲東擊西第33章 西征大軍第31章 荒蕪深山,特種操練第12章 昏君第10章 江家之禍第7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三)第152章 匹夫之力第46章 這,就是戰爭!第3章 江寧府第104章 時光飛逝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54章 晉陽帝第76章 乞丐第46章 絕路新書預告之熱血篇第71章 金陵,朕回來了第37章 安重海第111章 夜戰第159章 韜光養晦第123章 臨死不屈第128章 數路大軍並進第19章 軍令如山第6章 情迷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32章 軍情走漏第48章 徹底交惡第103章 以牙還牙第138章 始於吳越第5章 常郢獻策,血色東門第60章 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九)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6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七)第35章 龍門峽谷第48章 舉城投降第17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100章 氣勢如虹第21章 兵發漳泉第91章 泉州城破第87章 一網打盡第19章 軍令如山第148章 血染徵袍第154章 袞州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149章 黎明一戰第74章 打草驚蛇第10章 南唐變法之軍議第21章 霸絕天下第87章 劍拔弩張第161章 汴梁第166章 黃巢起兵第66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47章 蒼狼出動第21章 宋有猛將,名曰政忠第48章 徹底交惡第59章 南漢第119章 北伐第19章 大戰起第84章 浪漫的事第13章 局勢第64章 三十六州第34章 編練新軍第19章 軍令如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河县| 玛纳斯县| 封开县| 曲阳县| 连江县| 洛南县| 阿坝| 祁门县| 鄂州市| 东方市| 类乌齐县| 巍山| 乐山市| 雷波县| 万盛区| 鲁山县| 四平市| 门头沟区| 本溪| 合水县| 萨迦县| 合川市| 无极县| 聂荣县| 洛阳市| 新巴尔虎左旗| 逊克县| 贵阳市| 淳安县| 灵台县| 安远县| 朔州市| 昌都县| 彰化县| 东平县| 炉霍县| 西城区| 孝昌县| 德令哈市| 隆化县| 淮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