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章 南漢

南漢(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地方政權之一,位於現廣東、廣西兩省及越南北部,面積約50多萬平方公里。唐朝末年,劉謙任封州(現廣東封開)刺史,擁兵過萬,戰艦百餘。

劉謙死後,劉隱繼承父職。907年,劉隱受後梁封爲彭郡王,909年改封爲南平王,次年又改封爲南海王。劉隱死後,其弟劉龑襲封南海王。

劉龑憑藉父兄在嶺南的基業,於後樑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廣州)稱帝,稱興王府,國號“大越”。次年,劉龑以漢朝劉氏後裔的身份改國號爲“大漢”,史稱南漢。971年爲北宋所滅,歷四主,共五十四年。

劉龑,原名劉巖,先後改名陟、龔、龑。

劉謙和妻子韋氏生有兩個兒子劉隱和劉臺,後來又私納小妾段氏,生下劉巖。正妻韋氏大怒,殺死了段氏,但未忍傷害還是嬰兒的劉巖,而是抱回家中和兩個兒子一起撫育。劉龑長大後聰慧又工於武藝,精通占卜算命之術,但又天性苛酷,每視殺人則喜,人皆以爲蛟蜃化身。

嫡長兄劉隱爲後梁南海王,割據嶺南地區,逐漸坐大。劉隱還沒來得及稱帝建國,就因病在廣州去世。劉巖接任靜海軍節度使,其後又襲封南海王稱號。劉隱死後六年(917年),劉巖在廣州(時名番禺)稱帝,建國號爲「大越」,?改年號爲「乾亨」,定都番禺(廣州)。

次年,劉巖自稱是漢朝皇室的後裔,爲了表示自己建國是恢復昔日的漢家天下,於是又改國號爲「大漢」,史稱南漢。?劉巖有乾亨、白龍、大有三個年號。

稱帝后,劉陟爲了穩定漢國邊疆,與北邊的楚和西邊的南詔聯姻,鞏固了雙方的政治關係。他娶了楚王馬殷的女兒,封爲越國夫人,後來又冊封爲皇后。他把自己的女兒增城公主嫁給南詔王爲妻。政治聯姻使南漢有了比較穩定的發展環境。

稱帝之後,劉龑繼承了哥哥的做法,厚待士人。唐朝被流放到這裡的大臣們的後代,以及爲躲避戰亂而逃到本地的士人,都受到劉龑的重用。趙光胤被劉龑任命爲宰相後,總以爲自己是唐朝名門望族之後,在南漢任官是身不由己,因此情緒一直很低落,加上親屬在北方,所以言語之中總流露出對家鄉的眷戀之情。

劉龑瞭解情況後,便讓人仿照他的筆跡寫了封信,然後派人到北方把他在洛陽的家屬都接了過來。趙光胤感激不已,從此全心全意地爲劉龑處理政事。

對於和他意見不一的人,劉龑也沒有生氣加害,而是想其他辦法解決。在他要稱帝時,王定保極力反對,劉龑便讓他出使荊南,然後進行稱帝,王定保回來見生米做成了熟飯,又發牢騷,又譏諷劉龑,劉龑並不往心裡去,只是有點得意地笑笑。

由於離北方政權較遠,劉龑和中原政權的關係並不密切,稱帝后和後梁一直沒有聯繫。等後唐滅掉了後梁,劉龑聽說其軍隊很強大,擔心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便派人到中原去探聽虛實,書信中自稱“大漢國主”,對後唐則恭敬地稱呼“大唐皇帝”,還說南漢已經派遣了使臣,正在準備大批的貢物,等秋天的時候就能送到了。

使者回來後卻告訴劉龑,後唐內部政治混亂,大亂的跡象已很明顯,根本就沒有力量南下。劉龑聽了非常高興,就連本來就沒有派的進貢的使臣也不派了,與後唐的來往也停止了,言談之中還稱後唐皇帝爲“洛州刺史”,諷刺後唐的疆域狹小。

雖然劉龑有點狂妄,諷刺後唐皇帝是洛州刺史,但同時他也總覺得自己做南漢的皇帝非常委屈,因爲當地有很多的少數民族。劉龑的心裡很矛盾,狂妄裡面又夾雜著不少的自卑,所以他覺得做蠻夷之王不光彩,每當有北方人來時,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對人家說他的老家在咸陽,他不是當地人。

劉龑做皇帝比中原的皇帝更迷信,他非常喜歡《周易》,也經常算卦,年號的改變,以及名字的變動,原因都是算卦所致。遇到大事就拿出《周易》算一卦卜卜吉兇,他改名爲劉龔後,有個僧人說根據讖書所說,叫龔的人會滅掉他的南漢,於是他就根據《周易》裡的“飛龍在天”,自己造了個字-龑,上龍下天,定發音爲巖,以此爲自己的名字。

後來楚王馬殷派兵攻打封州,守將打了敗仗,劉陟也趕忙拿出《周易》算卦,得到“大有”二字,於是把年號改成了大有,還大赦罪犯以求吉利。

然後派大將蘇章領兵三千,增援封州,蘇章假裝戰敗誘敵深入,然後用鐵索鎖住了楚的戰船,全殲了楚軍,取得了勝利,劉陟聽到喜報,高興地摸了摸《周易》,對算卦更深信不疑了。

越南的獨立,劉龑在位期間,轄境的南部發生了一件大事。在大有十年(公元937年),南漢的交州發生兵變,屬將皎公羨殺死了主管官員,割據一方,另一屬將吳權領兵攻打皎公羨,皎公羨便求救於劉龑,劉龑封兒子劉洪操爲交王,然後領兵進攻吳權,結果被吳權打敗,劉洪操陣亡,劉陟只得撤兵。

吳權從此佔有了交州,吳權建立的王朝即越南吳朝。所以,吳朝是從南漢分離派生出去的。?劉龑也有一些缺陷,首先是奢侈,在位晚期建造玉堂珠殿,極盡奢華,金銀珠寶,奇異珍玩裝飾其中,令人眼花繚亂。此外,他還非常殘忍,處死人時常用一些酷刑,如炮烙、截舌、灌鼻、刀鋸等,而且在行刑時,劉龑還喜歡觀看,見到殺人場面,看著受刑人痛苦地掙扎他竟高興得手舞足蹈,嘴裡還唸唸有詞,口水都流了出來,大家都以爲是怪物投胎而生。這些酷刑給百姓帶來了災難。

劉龑死前對自己的兒子們很不滿意,說他的子孫沒什麼才能,南漢就像老鼠進了牛角,國運肯定會走下坡路。劉龑病死時54歲,在位共26年,廟號高祖。

漢代祖劉謙,劉謙(?-894年),又名劉知謙,字德光,唐朝末年時人,原籍河南上蔡。五代史話,其父劉安仁遷居福建,以經商爲生。劉謙從軍,初任爲廣州牙將,約於公元880年,唐丞相韋宙出鎮南海。見謙氣宇非凡,不顧夫人反對,把侄女嫁給他。還說:“此人非常流也,他日吾子孫或可依之”。當時黃巢率部轉戰南方,遇到瘟疫。因邀擊黃巢有功,882年任封州刺史、賀江鎮遏使,有兵萬人,戰艦百餘艘。

劉謙經營封州十二年,公元894年冬12月,劉謙死,有三子劉隱、劉臺、劉巖,劉隱繼位。劉隱即韋宙之女所生。917年,劉巖稱帝,追尊劉謙爲聖武皇帝,廟號代祖。

烈宗劉隱,唐末嶺南士人云集,有的是爲了避戰亂,有的是被流放嶺南的名臣後裔,還有因戰亂阻隔不得北返的任滿地方官。劉隱收用這三類士人爲輔佐。

他遣其弟劉巖(889~942)率兵平定嶺南東西兩道諸割據勢力,控制了嶺南;西與楚爭容桂之地,攻佔了容、邕兩管(今廣西西部、南部及廣東部分地區)。

天祐二年(905年),升任靜海軍節度使。樑開平元年(907年),劉隱受後梁封爲彭郡王,加檢校太尉、兼侍中。二年,兼靜海軍節度、安南都護。三年(909年),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南平王。乾化元年(911年)又改封爲南海王。同年,劉隱卒,享年38。

殤帝劉玢,942年,劉龑子殤帝劉玢(原名洪度,920~943)嗣位,年號光天。次年,玢弟劉晟殺玢自立。

中宗劉晟,943年,玢弟劉晟(原名洪熙,920~958)殺玢自立,有應乾、乾和兩個年號。乾和六年(948)劉晟乘楚國內亂,派兵攻楚,至九年,得楚十餘州。十六年?(958),劉晟卒,年三十九。

後主劉鋹,其子劉鋹(chǎng)(原名繼興,942~?980)嗣位,年號大寶。他是劉晟之長子,原封衛王。

庸主誤國,劉鋹不會治國,政事皆委諸宦官龔澄樞及女侍中盧瓊仙等人,宮女亦任命爲參政官員,其餘官員只是聊備一格而已。劉鋹又認爲羣臣都有家室,會爲了顧及子孫不肯盡忠,因此只信任宦官,臣屬必須自宮纔會被進用,以致於一度宦官高達二萬人之多。又相當寵愛一名波斯女子,與之淫戲於後宮,叫她“媚豬”,而自稱“蕭閒大夫”,不理政事。

後來將政事又交予女巫樊鬍子,連龔澄樞及盧瓊仙都依附她,政事紊亂。

南漢大寶十三年(970年),宋朝派潭州防禦使潘美攻南漢。南漢舊將先前多因讒言而被殺,宗室亦遭翦除殆盡,掌兵權的只有宦官而已,城牆、護城河,都裝飾爲宮殿、水塘;樓船戰艦、武器盔甲,全部腐朽。

大寶十四年(宋開寶四年,971年),宋軍節節進逼,劉鋹挑選十幾艘船,滿載金銀財寶及嬪妃,準備逃亡入海;還沒出發,宦官與衛兵就盜取船舶逃走,劉鋹只好投降,南漢亡。

劉鋹投降後,將責任完全推給龔澄樞,宋太祖趙匡胤就將龔澄樞斬首,而赦免劉鋹的罪,並任命其爲右千牛衛大將軍,封恩赦侯?;囊鶡o度的劉鋹投降後,爲宋太祖、宋太宗厚待,也出現不少趣事,與南唐後主李煜的國愁家恨形成強烈對比。

今昔阿斗,劉鋹本人體態豐滿,眉清目秀。有巧思,亦能言善辯,曾用珠子將馬鞍結成戲龍的形狀獻予宋太祖。宋太祖因此感嘆說:“劉鋹如果能將這項技藝用在治國上,怎麼會滅亡!”

劉鋹在南漢時,常置毒酒以毒殺臣下。降宋後有一日,被宋太祖賜酒,劉鋹以爲要毒殺自己,因此大哭。宋太祖笑而取酒飲下,劉鋹大感慚愧。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將伐北漢劉繼元,在長春殿宴請潘美等將領。當時劉鋹與已降宋的前吳越王錢俶、前清源節度使陳洪進都參加,劉鋹因此說:“朝廷威靈遠播,四方僭號竊位的君主,今日都在座,不久平定太原,劉繼元又將到達,臣率先來朝,希望可以手持棍棒,成爲各國投降君王的老大?!彼翁谝虼舜笮?。

南漢後主,開寶八年(975年),宋滅南唐後,將劉鋹改命左監門衛上將軍,封彭城郡公。宋太宗即帝位,再改封其爲衛國公。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劉鋹去世,被贈授太師,追封爲南越王。由於劉鋹是南漢最後一位君主,復無諡號、廟號,史家所以習稱其爲南漢後主。

政治統治,劉巖在位時依靠士人治政,盡任士人爲諸州刺史,還通過科舉,每年錄用進士、明經十餘人爲官,避免了武職官據地稱雄之患。但劉巖及其繼任者均爲荒淫殘暴之君,廣聚珠寶珍玩,大興土木。

劉巖造昭陽殿時,以金爲頂,以銀鋪地,還耗費大量珍珠、水晶、琥珀作裝飾。爲了課斂重賦並鎮壓人民的反抗,南漢統治者濫用酷刑,民衆不堪其苦。

光天元年(942)七月,劉巖死後不久,博羅(今屬廣東)人張遇賢在循州(今廣東龍川西南)揭竿而起,自稱“中天八國王”,年號永樂。

起義軍多次打敗南漢官軍,並自嶺南向北挺進到南唐的虔州(今江西贛州),以白雲洞爲根據地,擁衆十餘萬人。次年,因力量懸殊及叛徒出賣,被南漢軍所鎮壓。

南漢立國後,要面臨同周邊多個國家的不斷戰爭。它的西邊是楚國,北邊則是當時諸侯國內勢力僅次於中原大國的、強大的南唐。爲抗衡鄰國,南漢統治者煞費苦心擴充軍隊。其中最重要的步驟就是組建以戰象爲主要作戰工具的象陣。

南漢地處南方,它的南方鄰國大多處於亞熱帶地區,盛產大象。而且南方國家向來有捕捉、訓練戰象作戰的傳統。

在這種情況下,南漢軍隊因地制宜的也組建了自己的象軍。爲建軍,南漢當局不惜重金,從安南、大理等國購進大量戰象,同時僱傭當地少數民族教授南漢軍隊如何駕馭戰象以象陣及使用戰象的戰術戰法。到滅亡前夕,南漢共擁有戰象近千頭。

南漢的戰象是真正意義上的重甲戰象,裝備精良。戰象周身披掛著厚重的鎧甲。這種鎧甲都是以厚牛皮爲內襯。

外面密集的加掛多層魚鱗狀或塊裝鐵或鋼製甲葉。除了掛甲以外,象體防禦力最差的胸部和腹部被整塊的厚度達2毫米的鋼製板狀胸、腹甲保護起來。

象腿上也被帶活動護膝的鋼製甲冑保護起來。象頭裝有鋼製護面,甚至連象鼻子上也包裹有鎖子甲。而且作爲主要武器的象牙上也被套上長達1.5的銳利鋼製矛尖。戰象背部是一座用厚木板製作、包裹有鐵甲的塔樓。?塔樓分爲三層,第一層是馭手。

上面一層是4-6名弓箭手或弩手,最上面是瞭望員。以戰象爲核心,四周各有一名持大刀、長矛、盾牌,揹負弓箭或強弩的的步兵。如此一來,構成一個以

象騎兵,戰象爲核心的完整的作戰單位。作戰時,南漢象陣一般在遠程弓弩的掩護下,列陣以衝鋒的方式向對方發起集團衝擊。發揮的作用類似今天的主戰坦克。象陣衝擊後,騎兵和步兵將在後面跟進衝鋒。由於披掛重甲,具有強大的防護力和攻擊力,南漢象陣在同周邊鄰國的歷次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爲其統治者的“護國法寶”。

不過南漢象陣有著兩大致命的弱點:火與機動性。當時的大象部隊根本就沒有實戰的經驗,跟北宋大將潘美打仗是第一次實戰,南漢當時無兵可用,才用的實驗階段的大象。

象騎兵部隊本身耗費人力物力極大,缺點也十分明顯,除非在強攻戰鬥中,否則弊大於利。南漢當時還在對它們進行調教,火與機動性兩大問題還未解決,就因爲宋朝來攻提前報廢了。

第30章 留從效古代的斥候第36章 旮二愣第106章 城中煉獄第96章 敗逃第21章 霸絕天下第26章 竟然是你第122章 佛家第24章 常郢論勢第93章 初戰湖州軍新書預告之財神篇第60章 伏兵第143章 兵發楚國第53章 夜巡第58章 郭威第53章 夜巡第5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五)第1章 南唐變法之藍第98章 火燒叛軍第92章 吳越宗順第133章 南越杭州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36章 殺出重圍第55章 雨幕殺機第134章 死戰不退第159章 城中火起第83章 慘烈第57章 鬥將第6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第72章 陰雲密佈第6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第44章 金大牙第88章 刺殺賊首第108章 文昭獻策第145章 孟知祥第97章 野心第12章 北地狼煙第22章 大戰尾聲(上)第37章 古代的陣法(一)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70章 南唐毒刺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68章 特殊的軍隊第22章 大戰尾聲(上)第167章 長安亂第88章 刺殺賊首第66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47章 蒼狼出動第98章 晉州,晉州!第32章 楊永?楊二郎?第69章 血戰昌黎第60章 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九)第60章 伏兵第166章 南唐帝國第143章 兵發楚國第157章 頭破血流第105章 團城急報第114章 回師湖州第46章 這,就是戰爭!第153章 破城第161章 夜襲第12章 大破宋軍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12章 北地狼煙第31章 出兵北上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18章 常郢領軍第140章 西川詔討第148章 小諸葛第47章 絕處逢生第44章 金大牙第6章 情迷第51章 骨肉不可相爭第140章 伏以重兵第155章 淮南楊家第99章 鐵騎破陣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40章 宣武軍第117章 揚一益二第20章 精忠尚武第97章 大敗吳越第92章 北漢李隱第45章 殺機四伏第5章 南唐變法之夜話第129章 決戰第26章 竟然是你第49章 好主意第98章 晉州,晉州!第2章 初秋 濃夜 錦榻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5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三)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157章 三日當成第76章 再佔清河城第156章 上古關第32章 夜襲第52章 株連九族第97章 野心第104章 軍師可巡夜去?
第30章 留從效古代的斥候第36章 旮二愣第106章 城中煉獄第96章 敗逃第21章 霸絕天下第26章 竟然是你第122章 佛家第24章 常郢論勢第93章 初戰湖州軍新書預告之財神篇第60章 伏兵第143章 兵發楚國第53章 夜巡第58章 郭威第53章 夜巡第5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五)第1章 南唐變法之藍第98章 火燒叛軍第92章 吳越宗順第133章 南越杭州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36章 殺出重圍第55章 雨幕殺機第134章 死戰不退第159章 城中火起第83章 慘烈第57章 鬥將第6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第72章 陰雲密佈第6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第44章 金大牙第88章 刺殺賊首第108章 文昭獻策第145章 孟知祥第97章 野心第12章 北地狼煙第22章 大戰尾聲(上)第37章 古代的陣法(一)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70章 南唐毒刺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68章 特殊的軍隊第22章 大戰尾聲(上)第167章 長安亂第88章 刺殺賊首第66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47章 蒼狼出動第98章 晉州,晉州!第32章 楊永?楊二郎?第69章 血戰昌黎第60章 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九)第60章 伏兵第166章 南唐帝國第143章 兵發楚國第157章 頭破血流第105章 團城急報第114章 回師湖州第46章 這,就是戰爭!第153章 破城第161章 夜襲第12章 大破宋軍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12章 北地狼煙第31章 出兵北上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18章 常郢領軍第140章 西川詔討第148章 小諸葛第47章 絕處逢生第44章 金大牙第6章 情迷第51章 骨肉不可相爭第140章 伏以重兵第155章 淮南楊家第99章 鐵騎破陣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40章 宣武軍第117章 揚一益二第20章 精忠尚武第97章 大敗吳越第92章 北漢李隱第45章 殺機四伏第5章 南唐變法之夜話第129章 決戰第26章 竟然是你第49章 好主意第98章 晉州,晉州!第2章 初秋 濃夜 錦榻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5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三)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157章 三日當成第76章 再佔清河城第156章 上古關第32章 夜襲第52章 株連九族第97章 野心第104章 軍師可巡夜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焉耆| 瓮安县| 凤冈县| 萍乡市| 洛宁县| 南宫市| 营山县| 内江市| 凤庆县| 鹿泉市| 砀山县| 贵定县| 庆阳市| 承德市| 徐州市| 永兴县| 富顺县| 来宾市| 鹰潭市| 遂川县| 昔阳县| 汕头市| 南乐县| 乳山市| 丽水市| 宁城县| 隆昌县| 介休市| 岚皋县| 南川市| 霞浦县| 江永县| 斗六市| 南和县| 漠河县| 阳原县| 正定县| 秦安县| 荣成市|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