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章 大戰尾聲(上)

瞬息萬變的戰場局勢讓趙匡胤震詫萬分,此刻那桿迎風招展的黑狼大旗已是越來越近,馬蹄奔馳,轉眼便已離宋遼戰場不足五百步了。

現在,趙匡胤能做的要麼就是立刻讓自己麾下游曳戰場的數十萬大軍立刻出擊,去迎戰趕來馳援的士氣如虹的遼大股援軍精騎,同時讓中軍這二十萬大軍繼續與遼軍的近二十萬騎兵纏鬥,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有可能遼宋兩軍拼個兩敗俱傷,不勝不敗,要麼就是還是依照著計劃的計劃不變,繼續等待著,再等一個合適的機會,適時出擊,有可能會重創遼軍,這樣做,將會再次冒著巨大的風險,無疑讓人極爲難以抉擇。

二選一,到底該怎麼做對常人來說,極爲難以決斷,不過對於英明神武果敢堅毅的趙匡胤來說,卻不是一個難題,只沉思片刻,幾乎沒有絲豪遲疑,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幾乎不用考慮的問題,遼軍最後的底牌已經暴露,而自己的算計還尚未展開,顯然,兩敗俱傷的結局不是趙匡胤想要的,所以,沒有任何的猶豫,趙匡胤選擇了後者,再次賭一把。

趙匡胤躍馬揚鞭,深邃的目光沉鬱的看著戰場之上不斷倒下的宋軍士卒,心中暗暗對前鋒大軍的覆滅而感到嘆息,其實,實際上,自前鋒大軍覆滅的那一刻起,趙匡胤就已經下定了決心今天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的把這幫子遼軍騎兵給留下來!

“嗵嗵嗵!”

驀然,沉穩的金鼓之聲自宋軍中軍大陣之內傳出。

“殺啊!”

“殺!”

“殺!”………隨著鼓聲,宋軍中軍大陣的士卒似乎是明白了什麼一般,二十萬精銳士卒開始在中軍副將林雄的帶領下緩緩向著遼軍騎兵壓過去,完全是一種不要命了一般的打法,每一刻都有無數的宋軍士卒倒在遼軍騎兵的倒下,倒是下一刻又會有無數的宋軍士卒悍不畏死的衝上去,將那遼軍騎兵斬成肉泥,宋突然而來的攻勢,一波接著一波,如潮水一般連綿不絕。

而此時,前鋒大軍的主將石守信也在數百親兵的保護下,同中軍大陣的士卒匯合,向著後方撤去,準備歇息片刻,隨後同趙匡胤一同發動最後的總攻。

遼國大軍出城的統共是二十七萬騎兵,經過前鋒大軍近兩個時都辰玩命的拼殺,不僅成功的抵禦了這數十萬騎兵浩蕩無邊的衝鋒之勢,還給遼軍造成了數萬人的傷亡,同樣宋軍自己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前鋒大軍全軍覆沒。

一次戰鬥損失近十萬人,這在宋遼交戰多年以來,卻還是頭一回,可見這一場大戰的慘烈程度。

失去了騎兵衝鋒之勢的遼軍騎兵在接連被宋軍中軍的士卒逼退了數十步之後,漸漸有了不支的跡象暴露出來,士氣頹靡,前後陣型混亂,最前方的遼軍騎兵在宋軍潮水般的攻勢下想往後退,而後面的遼軍騎兵則是不明情況,想要推搡著大軍繼續朝著宋軍士卒殺過去。

近三個時辰的廝殺,相對於一直保持進攻姿態到如今已是人困馬疲的遼軍騎兵,早就已經是體力透支,根本提不起一點力氣,身心皆是疲憊不堪,而一直處於防守姿態的宋軍中軍步卒,則是以逸待勞,雖然以步對騎殺的也很累,也很疲憊,但相對於遼軍騎兵來說又好了很多。

加上遼軍騎兵顯然沒有想到一直中軍大陣中的宋軍步卒會來個反衝鋒,所以遼軍騎兵在面對宋軍步卒突然發動的反攻時,頓時有措手不及之感,不是給宋軍步卒圍上來斬殺當場,就是潮水般朝著兩邊退卻。

面對遼軍騎兵的驚慌失措和進攻乏力,身經百戰的宋軍步卒自然不可能放過這個絕好的機會,雖然身體已很疲憊,但是精神上的亢奮卻好像讓他們吃了興奮劑一般,依然保持著極快的速度在遼軍騎兵陣中突進著。

耶律善撲在聽到宋軍步卒陣中傳來轟隆的戰鼓聲的時候心中就浮現一股不詳的預感。緊接著無數宋軍中軍步卒的雙眸赤紅的發起了一連串潮水般的反彈攻勢,一系列動作更是印證了他的猜測。

眼見疲憊不堪的遼軍騎兵只能微微延緩宋軍步卒的突進,最多再有一刻鐘宋軍步卒就將徹底的將遼軍騎兵的混亂不堪的騎兵大陣給刺穿。

一旦宋軍步卒刺穿遼軍騎兵的大陣,那麼頃刻之間,遼軍必散,這數十萬大軍必定會被宋軍包圍,各個擊破。

見此情況,從後方趕來的三十萬遼軍精銳狼騎兵在耶律躂烈的命令下,拼命的抽打著胯下的戰馬,從左翼不斷朝著刺陣的宋軍步卒殺奔而去。

宋軍步卒依然保持攻勢,繼續突進,繼續朝著遼軍騎兵碾壓過來,爲三十萬騎兵突殺的到達,拖延著時間,製造著合適的機會,戰場的形勢開始發生變化。

遊弋在戰場外圍在前鋒大軍與遼軍騎兵絞殺做一團的時候,本就準備上前衝殺的楊光義那三十萬宋軍精騎,在暗處,很容易就發現那自北而來的高高飄揚的狼頭字大旗。楊光義等人的動作,要比宋軍中軍步卒的行動還要快了那麼幾分,急忙隱藏起來,繼續略陣等待著時機。

遼軍本陣號角響起,數十萬遼軍騎兵繼續頂著逼近宋軍步卒沉穩如山的攻勢,耶律善撲則領著剩餘的他召回的此時已是不足六千的羅剎重騎朝著援軍迎上去,這羅剎重騎是他手中唯一的騎兵大殺器,雖是攻勢很猛,善於破陣,不過卻是使用時間有限,殺上一段時間就會體力不支,人困馬乏,一旦在其疲憊不堪的時候陷入包圍,則必敗無疑,耶律善撲可不想看到這種情況,這一萬羅剎重騎可是他的心頭肉,雖是這萬餘重甲騎兵成功爲他攻破了宋軍前鋒大陣,但損失了近半數的人馬,還是讓他覺得有些得不償失。

耶律善撲一退,原本混亂的遼軍騎兵也開始出現潰退,頹勢已露。

三百步的距離在戰馬的奔馳下也不過是十餘息的時間而已。

不多時,兩軍相距不足七十步,來援的數十萬遼狼軍騎兵陷入戰場,伴隨著熟悉的嗡鳴聲從遼軍狼騎兵的騎陣中響起。

“咻!咻!咻!”……一團黑雲帶著呼嘯騰空而起,眨眼間就已經到了宋軍中軍士卒的頭頂上空,然後帶著尖利的呼嘯聲狠狠鑽入宋軍士卒的衝鋒大陣中。

猙獰萬分的拼命衝殺上來的宋軍士卒瞬間撲倒一片,戰馬的悲嘶和宋軍士卒臨死前的慘嚎聲響成一片。

這個時候,所有的遼宋兩軍的距離已經不足百步。

迎上來的遼軍狼騎兵已經紛紛拈弓搭箭,只待宋軍與耶律善撲所帶領的遼軍騎兵分開,便馬上射出第二波箭雨,將連綿不絕的羽箭傾瀉到宋軍士卒的頭頂上。

與遼軍交戰多年的宋軍士卒又怎麼不知道遼軍的習性,所以他們根本不可能給宋軍士卒製造一點機會,只是拼了命的更加賣力的殺入遼軍騎兵大陣中,與遼軍騎兵絞殺在一起。

所有的遼軍騎兵見此,紛紛無奈的放下手中的弓箭,拔出彎刀,衝上去與宋軍絞殺在一起。

就在此時,突然,原本靜立不動三十宋軍精騎,在剛剛前來的遼軍援軍狼騎兵與宋軍士卒交戰不到一刻,混亂的與宋軍士卒殺做一起的時候,驚聞宋軍中軍之內金鼓齊鳴,所有的宋軍騎兵陡然動了起來,從隱藏的地方衝出,殺向遼軍。

三十萬宋軍精騎從靜到動,如離弦之箭般挾排山倒海之勢朝著耶律躂烈這三十萬狼騎兵撲了過來。

兩軍相隔不過一里的距離,騎兵奔馳,不過數十息的功夫,已經距離耶律躂烈這數十萬狼騎兵僅有五百餘步的距離了。

狼騎兵之中的耶律躂烈見此,不由的大驚失色,花白的鬍子顫動,心下凝重無比,其實耶律躂烈逼近宋軍士卒的本意只是想要將這數十萬宋軍士卒逼退,使他們能夠兩軍分離,便於他們的騎兵發動衝鋒。

數十萬的宋軍騎兵不知從何而來,陡然發動朝著自己這數十萬狼騎兵衝了過來,自然是大出耶律躂烈的意料之外。

在須卜跋業發令的片刻工夫,宋軍三十萬精騎再次逼近了一百餘步,等到耶律躂烈再看的時候,兩軍的距離已經不到三百步的距離。

這個距離,耶律躂烈即便想要命令手下的遼軍狼騎兵調頭也已經來不及了。更何況以騎對騎,耶律躂烈對這數十萬的宋軍精騎並不是那麼重視,只是對於他們的突然出現有些驚訝罷了。

“吼!殺啊!”耶律躂烈高舉起手中的四尺大刀,刀鋒直指宋軍殺來的數十騎兵,從馬上站立而起,神色猙獰,嘶聲咆哮道。

“吼!”數十萬狼騎兵一聲長嘯,隨著耶律躂烈的一聲令下,數十萬狼騎兵慌忙撤出戰場,嘶吼著朝著撲過來的三十萬宋軍軍精騎迎了上去,陣型混亂,相比以逸待勞,整齊奔殺而來的宋軍精騎顯得毫無攻勢,堪破無比。

“呼!”宋軍中軍步卒之中的趙匡胤見此,目光一凝,不知是喜是嘆的出了一口長氣,只是嘴角勾勒出的那一抹若隱若現的笑意卻是不禁暴露了他此刻的情緒。

狼煙滾滾,夕陽灑落血色的餘暉,黑暗終於快要降臨,一切都將結束,宋遼大戰即將落下慘重而沉厚的帷幕,而這一仗的結局卻是誰都不曾想到的,也不曾料到…………

新書預告之財神篇第146章 血洗雲州第21章 兵分兩路第94章 天下無敵否?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141章 王建南唐歷史下第160章 漢元帝第14章 浩蕩宋遼第111章 夜戰第47章 絕處逢生南唐歷史上第6章 南唐變法之商詔第27章 漳泉史事(上)第20章 威勢第19章 太原府衙第118章 留守汴梁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32章 門第之風第88章 南越平定第110章 中計否?第131章 傷亡第5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四)第22章 風滿樓第31章 荒蕪深山,特種操練第141章 兵臨城下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7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一)第55章 鄴城第17章 決戰前奏第141章 兵臨城下第30章 延定往事,楊門秘辛第18章 烈烈遼風(上)第161章 汴梁第48章 舉城投降第98章 形勢第107章 章 龍脈第84章 火燒袞州軍第124章 山越叛亂第108章 出其不意第93章 南唐鐵騎第41章 悲悽第120章 二十萬大軍伐吳越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38章 帝王第149章 黎明一戰第30章 禪位第145章 孟知祥第20章 威勢第143章 齊王第69章 黑鴉,幽狼,獵鷹第58章 決戰的凱歌第111章 夜戰新書預告之彪悍篇第87章 一網打盡第158章 過關第122章 錢王第34章 十面埋伏第29章 傭兵自重第128章 章 汴梁會第153章 破城第16章 江寧之伏第162章 南漢亡國第54章 最後的鬥爭第160章 兵臨長安第90章 苦心孤詣第1章 花前月下第14章 屠戮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3章 大戰尾聲(中)第65章 甕中捉鱉第75章 宋國的震驚第120章 宋太祖第60章 伏兵第106章 試槍新書預告之彪悍篇第6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五)第64章 爲亂世開太平第2章 清君側,人心歸第149章 江東第48章 徹底交惡第141章 王建第4章 玉娘酒肆第115章 吳越第76章 再佔清河城第122章 錢王第155章 說什麼來什麼第162章 一統天下第14章 世族宋家第5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六)第2章 初秋 濃夜 錦榻第99章 鐵騎破陣第90章 苦心孤詣第32章 夜襲第30章 留從效第52章 蒼狼夜襲第16章 江寧之伏第75章 宋國的震驚
新書預告之財神篇第146章 血洗雲州第21章 兵分兩路第94章 天下無敵否?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141章 王建南唐歷史下第160章 漢元帝第14章 浩蕩宋遼第111章 夜戰第47章 絕處逢生南唐歷史上第6章 南唐變法之商詔第27章 漳泉史事(上)第20章 威勢第19章 太原府衙第118章 留守汴梁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32章 門第之風第88章 南越平定第110章 中計否?第131章 傷亡第5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四)第22章 風滿樓第31章 荒蕪深山,特種操練第141章 兵臨城下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7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一)第55章 鄴城第17章 決戰前奏第141章 兵臨城下第30章 延定往事,楊門秘辛第18章 烈烈遼風(上)第161章 汴梁第48章 舉城投降第98章 形勢第107章 章 龍脈第84章 火燒袞州軍第124章 山越叛亂第108章 出其不意第93章 南唐鐵騎第41章 悲悽第120章 二十萬大軍伐吳越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38章 帝王第149章 黎明一戰第30章 禪位第145章 孟知祥第20章 威勢第143章 齊王第69章 黑鴉,幽狼,獵鷹第58章 決戰的凱歌第111章 夜戰新書預告之彪悍篇第87章 一網打盡第158章 過關第122章 錢王第34章 十面埋伏第29章 傭兵自重第128章 章 汴梁會第153章 破城第16章 江寧之伏第162章 南漢亡國第54章 最後的鬥爭第160章 兵臨長安第90章 苦心孤詣第1章 花前月下第14章 屠戮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3章 大戰尾聲(中)第65章 甕中捉鱉第75章 宋國的震驚第120章 宋太祖第60章 伏兵第106章 試槍新書預告之彪悍篇第6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五)第64章 爲亂世開太平第2章 清君側,人心歸第149章 江東第48章 徹底交惡第141章 王建第4章 玉娘酒肆第115章 吳越第76章 再佔清河城第122章 錢王第155章 說什麼來什麼第162章 一統天下第14章 世族宋家第5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六)第2章 初秋 濃夜 錦榻第99章 鐵騎破陣第90章 苦心孤詣第32章 夜襲第30章 留從效第52章 蒼狼夜襲第16章 江寧之伏第75章 宋國的震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湄潭县| 驻马店市| 左贡县| 都兰县| 山东省| 久治县| 安福县| 资阳市| 凭祥市| 兰考县| 西安市| 伊春市| 隆化县| 大渡口区| 溆浦县| 临泉县| 宜兴市| 上栗县| 辽阳市| 星子县| 榆社县| 苏尼特右旗| 基隆市| 六枝特区| 南雄市| 龙江县| 惠州市| 布尔津县| 墨脱县| 利津县| 军事| 大化| 新乡县| 文化| 梁平县| 贵港市| 克拉玛依市| 分宜县| SHOW| 新乐市|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