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常郢論勢

常郢論勢

…………李煜見此,瞬間眼睛一酸,眼淚不自覺的落下,他卻是不曾想,一場仗下來,竟使得他的威望和在士卒心中的位置提升到如此地步。

看著這些老實(shí)而又淳樸的士卒們堅(jiān)定的神色,李煜三步並做兩步,伸出雙手,扶住一個斷了一條腿身上裹滿白布,已然起身的士卒的身體,用力的撫著受傷士卒的後背。

李煜淚流滿面的望著衆(zhòng)人,朗聲道:“朕的好兒郎們!你們每一個都是好樣的!朕要謝謝你們!若非你們捨生忘死的與宋軍作戰(zhàn),朕何以得保周全!我大唐又何以得保周全!是朕害苦了你們!讓你們遭的此罪!朕對不起你們!”

李煜身前的斷腿士卒聞言,略帶哭聲的對著李煜道“聖上,我牛阿大此生能得以追隨聖上左右,爲(wèi)聖上征戰(zhàn)沙場,是我莫大的榮幸,阿大不恨爲(wèi)聖上傷殘了身體,爲(wèi)了聖上哪怕是這條小命豁出去了又如何,阿大隻恨斷了一條腿,此生不得再追隨聖上左右,不能再爲(wèi)聖上征戰(zhàn)沙場,討伐惡賊了!”

李煜聽罷,不禁感嘆萬分,心潮澎湃,當(dāng)即承諾道,“諸位弟兄,休要?dú)饫?,你們?wèi)朕付出了這麼多,朕此生此世都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勞的。

而今勝利在即,你們每一個人是都是精銳,都是朕最寶貴的財(cái)富,都給朕好好養(yǎng)傷,腿斷了,你們還有手,手?jǐn)嗔耍銈冞€有頭腦,四肢全斷了,你還有一口氣,只要你們願意繼續(xù)爲(wèi)朕效力,朕的軍營大門會永遠(yuǎn)向你們敞開!”

頓了口氣,李煜繼續(xù)道:??“朕意建立虎賁軍,爲(wèi)唐國最精銳之大軍,屆時,此次隨朕出征的所有人都將併入此軍。

以後,凡欲入此軍者,至少需立功三次以上,並且通過虎賁軍的入軍測試,方可得入。

虎賁軍全軍皆爲(wèi)職業(yè)軍種,終身以軍爲(wèi)職,若有傷殘,可申請調(diào)爲(wèi)軍職教頭,若有陣亡,家屬由朕供養(yǎng),虎賁軍中的所有人到四十也可轉(zhuǎn)爲(wèi)軍職教頭,到五十可自行退伍,由國家供養(yǎng)下半生。

同時,朕會設(shè)立新的軍銜制,建立新的軍職,三日後,朕會召集所有大軍一同宣佈,並且,對所有出征士卒論功行賞!”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衆(zhòng)士卒聞言,激動之色溢於言表,一時不知如何言語,唯有不停的嘶啞著高呼萬歲,以示自己對李煜的感激之情。

李煜腦袋嗡的一聲,突的感到一陣暈厥襲來,天旋地轉(zhuǎn),李煜的意識漸漸模糊起來。

衆(zhòng)人見李煜暈了過去,頓時大驚失色,急忙圍到李煜身側(cè),嚴(yán)醜一把扶住李煜,驚慌失措的狂呼道:“醫(yī)官,快宣醫(yī)官!”

不多時,白髮蒼蒼的醫(yī)官程元被幾個士卒慌忙的架進(jìn)了帳內(nèi),衆(zhòng)人主動的讓開了一條通道,程元,一見到李煜蒼白的神色,便明白了是何事,驅(qū)散了衆(zhòng)人,又安撫了一衆(zhòng)見李煜暈倒正在拼命圍過來的重傷士卒,讓他們安靜養(yǎng)傷,莫要打擾自己給李煜治傷。

程元,顫抖著雙手解開了李煜的滾龍披風(fēng),將李煜平躺於帳內(nèi)的木板之上,見李煜的身前並無傷口,忙輕輕的將李煜翻了過來。

在李煜的身子被翻過來後,一丈長的道猙獰的傷口暴露在衆(zhòng)人眼前,傷口深可見骨,周圍的鮮血早已凝固,程元和一衆(zhòng)人等的眼瞬間紅了。

誰都不曾想到,受了如此重傷的李煜,竟還能萬軍之中斬?cái)持鲗?,還能一槍滅敵,攝人心魄,逼降八萬餘宋軍,還能談笑風(fēng)生,前來傷兵營安慰衆(zhòng)人。

無數(shù)士卒霎時失聲痛苦,想到李煜自己已是身受重傷,還想著來安慰他們,來關(guān)心他們的傷勢,所有士卒頓時覺得自己哪怕是死,也無法報(bào)答李煜的恩德。

……

翌日,午時,唐軍大營。

中軍帳內(nèi),李煜緩緩的睜開雙眼,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常郢那滿頭的白髮,常郢拿著一卷不知名的古籍正在專心致志的讀著,並未察覺到李煜的醒來。

“咳咳!”李煜輕咳兩聲,沉思片刻,輕聲道:“先生,這是何時了?”

常郢聞言,並無太大的反應(yīng),輕輕的放下手中的書,淡然道“翌日,午時了,”

“哦,”李煜微瞇著眼,應(yīng)了聲,默默的望著畫著精美圖畫的帳頂,不再做聲。

帳內(nèi),一時沉默下來,片刻之後,常郢一臉嚴(yán)肅的望著李煜,沉聲道:“聖上是想要守住這唐國富饒之地,還是想全取南方,據(jù)江南而以長江爲(wèi)界,與趙匡胤平分天下,”

說著,常郢頓了頓,“亦或,全取天下,”

“朕之志,決不止於天下,”李煜望著帳頂,輕聲道,似是對常郢說,又似是在自言自語。

常郢聞言神色一振,起身,躬身向李煜行了一禮,復(fù)坐下,沉思片刻道:“而今之天下,亂世已末,十國去七國,而我唐國勢頹,若直面宋國兵鋒,則必?cái)o疑,所以,唐國若要起勢,則需讓宋國亂起來,無暇南顧。

宋軍新取楚國,蜀國,南漢,等國,根基未穩(wěn),一旦北方有變,必然窮餘應(yīng)付,屆時,我軍可先取吳越,再收楚國,以楚國爲(wèi)跳板,取北漢等國,蜀中等地民風(fēng)彪悍,地勢,形勢皆是複雜,故,可留至最後解決。

待我軍全據(jù)整個南方之時,宋軍必然已經(jīng)因北方之亂,而國力衰弱,其勢已頹,則我軍勢盛,哈哈,若然無誤,當(dāng)可輕破宋國,一統(tǒng)天下之日,不遠(yuǎn)矣!”

李煜聽完常郢的話,雙眸精光一閃,心潮澎湃,對這個時代的認(rèn)識再一次加深,對自己即將走的路,也看的越發(fā)的透徹,對天下的大勢也是掌握的越加詳細(xì),不禁對常郢越發(fā)的信服。

思索片刻,李煜還是選擇將自己讓張洎派人出使遼國,利誘北漢國和遼國伐唐之事,告知了常郢。

常郢聽罷,臉上卻是不喜不悲,沒有任何表情,頓了片刻,常郢淡然道:“聖上此舉倒是與郢不謀而合,不過聖上早已派人去做了此事,倒是讓郢有些驚訝?!?

“先生難道不怪朕引外族入侵,禍害我中原漢族百姓嗎?”李煜陷入一種空靈的沉思狀態(tài),吶吶道。

“成大事者,當(dāng)不拘小節(jié)矣!”

…………

第155章 毒計(jì)第142章 風(fēng)花雪月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80章 袞州張合第61章 茍且偷生第103章 驚疑不定第82章 要朕禮佛?第7章 均地齊民令第154章 袞州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43章 史上名戰(zhàn)第147章 花蕊夫人第163章 正面突擊第98章 晉州,晉州!第111章 夜戰(zhàn)第141章 兵臨城下第62章 沙陀三王朝第160章 漢元帝第93章 大軍壓境第127章 南越黃信儒第166章 黃巢起兵第63章 英雄墓冢第122章 佛家第83章 騎兵神器第5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七(下)第142章 風(fēng)花雪月第72章 公孫來辭第154章 袞州第102章 上谷關(guān)第89章 坑爹的常郢第43章 澤州第59章 南漢第12章 昏君第21章 霸絕天下第149章 黎明一戰(zhàn)第57章 鬥將第21章 宋有猛將,名曰政忠第170章 長安復(fù)定第18章 烈烈遼風(fēng)(上)第33章 搏虎第103章 以牙還牙第8章 大軍出征(上)第7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一)第44章 後院起火第152章 匹夫之力第34章 編練新軍第157章 頭破血流第138章 李煜親征第48章 徹底交惡第59章 耶律述率第11章 通文五年第96章 曹彬隱傷第75章 宋國的震驚第73章 聲東擊西第93章 初戰(zhàn)湖州軍第13章 虛實(shí)之間第32章 楊永?楊二郎?第21章 兵發(fā)漳泉第5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七(下)第85章 鐵甲連營第37章 南地亂起(上)第32章 軍情走漏第137章 曲終人散第5章 南唐變法之夜話第66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116章 疑兵之計(jì)第148章 血染徵袍第66章 軍功勳章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41章 悲悽第33章 張網(wǎng)以待第33章 夜宴第21章 兵發(fā)漳泉第31章 將府議事第151章 長安亂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141章 王建第22章 大戰(zhàn)尾聲(上)第3章 南唐變法之匠作第40章 大軍還朝第155章 毒計(jì)第8章 大軍出征(上)第135章 千鈞一髮第38章 南地亂起(中)第48章 徹底交惡第6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六)第7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二)第37章 龍門軍營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64章 三十六州第138章 始於吳越第142章 大小徐妃第114章 回師湖州第140章 伏以重兵第90章 荒原第116章 水上行舟第89章 坑爹的常郢第158章 過關(guān)第120章 強(qiáng)峰之刃第41章 步卒大陣
第155章 毒計(jì)第142章 風(fēng)花雪月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80章 袞州張合第61章 茍且偷生第103章 驚疑不定第82章 要朕禮佛?第7章 均地齊民令第154章 袞州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43章 史上名戰(zhàn)第147章 花蕊夫人第163章 正面突擊第98章 晉州,晉州!第111章 夜戰(zhàn)第141章 兵臨城下第62章 沙陀三王朝第160章 漢元帝第93章 大軍壓境第127章 南越黃信儒第166章 黃巢起兵第63章 英雄墓冢第122章 佛家第83章 騎兵神器第5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七(下)第142章 風(fēng)花雪月第72章 公孫來辭第154章 袞州第102章 上谷關(guān)第89章 坑爹的常郢第43章 澤州第59章 南漢第12章 昏君第21章 霸絕天下第149章 黎明一戰(zhàn)第57章 鬥將第21章 宋有猛將,名曰政忠第170章 長安復(fù)定第18章 烈烈遼風(fēng)(上)第33章 搏虎第103章 以牙還牙第8章 大軍出征(上)第7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一)第44章 後院起火第152章 匹夫之力第34章 編練新軍第157章 頭破血流第138章 李煜親征第48章 徹底交惡第59章 耶律述率第11章 通文五年第96章 曹彬隱傷第75章 宋國的震驚第73章 聲東擊西第93章 初戰(zhàn)湖州軍第13章 虛實(shí)之間第32章 楊永?楊二郎?第21章 兵發(fā)漳泉第5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七(下)第85章 鐵甲連營第37章 南地亂起(上)第32章 軍情走漏第137章 曲終人散第5章 南唐變法之夜話第66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116章 疑兵之計(jì)第148章 血染徵袍第66章 軍功勳章第131章 踏平山越第41章 悲悽第33章 張網(wǎng)以待第33章 夜宴第21章 兵發(fā)漳泉第31章 將府議事第151章 長安亂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141章 王建第22章 大戰(zhàn)尾聲(上)第3章 南唐變法之匠作第40章 大軍還朝第155章 毒計(jì)第8章 大軍出征(上)第135章 千鈞一髮第38章 南地亂起(中)第48章 徹底交惡第6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六)第7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二)第37章 龍門軍營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64章 三十六州第138章 始於吳越第142章 大小徐妃第114章 回師湖州第140章 伏以重兵第90章 荒原第116章 水上行舟第89章 坑爹的常郢第158章 過關(guān)第120章 強(qiáng)峰之刃第41章 步卒大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松潘县| 平谷区| 南宫市| 桓仁| 开封县| 普兰店市| 云霄县| 哈尔滨市| 营口市| 尼木县| 高安市| 敦煌市| 女性| 渑池县| 吉木萨尔县| 青州市| 南丰县| 铜陵市| 桑日县| 文登市| 东方市| 图木舒克市| 佛冈县| 甘孜县| 富顺县| 科尔| 海淀区| 文登市| 济阳县| 白银市| 崇文区| 肇州县| 金川县| 榆社县| 拜城县| 隆昌县| 简阳市| 乌海市| 南投市|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