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8章 錢弘左

仰仁詮前腳剛走,錢元瓘十六歲的世子錢弘僔就得病暴夭。錢元瓘四十歲才生下錢弘僔,非常疼愛,老來得子是人間至喜,老年喪子又是人間至痛,錢元瓘伏在兒子屍體上號啕痛哭,幾度昏迷。哭罷,改立第六子錢弘佐爲世子。

而仰仁詮的軍隊開到建州時,福州軍已經被王延政打跑了,王延政不想留下吳越軍添亂,送點酒肉,想打發仰仁詮回去。仰仁詮哪裡肯依?耍起無賴,不走了。

王延政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厚起臉皮再請哥哥王羲來求他,王羲同樣不希望吳越插腳,兄弟間的事,外人操哪門子心?出兵來救兄弟,並派一支奇兵抄了吳越軍的糧草。仰仁詮等人慌了,加上連旬大雨,正準備撤軍,被建州城裡的王延政一通追殺,死了上萬,仰仁詮等人逃回杭州。

錢弘僔的早夭,對錢元瓘產生了強烈的精神刺激,加上前線軍敗,錢元瓘精神有些失常。經常打罵臣下,莫名哭鬧。衆人也勸解不住。晉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六月,杭州城突起大火,燒燬宮院民宅千餘間,財產損失更是無法估量。

錢元瓘經此一嚇,精神徹底崩潰,狂鬧不已,到了八月,錢元瓘日漸告危,知道撐不過去了,吳越國勢尚好,但對世子錢弘佐不太放心,謀諸內都監章德安:“我要走了,弘佐年幼,我怕他不足用事,不如擇宗室中年長者繼之。”章德安安慰他:“世子雖然年輕,但英敏嚴察,深爲臣下所服,請大王放心。”錢元瓘無話睡去,數日後病死,時年五十五歲。

錢弘佐身爲吳越世子,自當即位,可內衙指揮使戴惲卻不喜歡錢弘佐,想立自己的親戚、錢元瓘的養子錢弘侑。事爲章德安所知,俟戴惲入府,章德安指揮武士立擒誅之,並廢錢弘侑爲庶人,複本姓孫氏,幽居明州(今浙江寧波),然後衆將迎錢弘佐襲位。

錢元瓘成年即位,早年經歷過生死考驗,才能也不算很差,進取不足、守成有餘。吳越在錢鏐去世後沒有出現大亂,並且成爲十國中存在時期最長的政權,錢元瓘這十年的守成起到了關鍵作用。

錢弘佐只有十三歲,由曹仲達繼續擔任首相輔政。錢弘佐年齡不大,但爲人英武睿智,溫儉好讀書,善待士人,深有祖父錢鏐之風。錢弘佐嘗問倉庫吏:“府中積蓄夠國中幾年吃用的?”倉庫吏答:“至少十年。”錢弘佐大喜:“十年之蓄,足以用度,便不再麻煩百姓,真是好事情。”

錢元瓘死後,留給錢弘佐幾個老成名臣,在他們的輔弼下,錢弘佐諸事還可安妥處理。可惜他們多和錢弘佐無君臣緣份,晉天福八年(公元943年)二月,丞相皮光業病死。皮光業是晚唐著名詩人皮日休的兒子,皮日休與陸龜蒙齊名,人稱皮陸。皮光業深得其父才質,“美容儀,善談論,人或以爲神仙中人。”如此仙逸,真讓人羨煞。

同年九月,丞相曹仲達又病故,曹仲達是吳越名臣,韜略才能俱爲一流,極得錢錢鏐和錢元瓘的器重,倚爲柱石,錢元瓘不直呼其名,尊呼丞相,可見曹仲達在吳越的地位。

老臣故去,錢弘佐這時也長大了,開始了親政。不過還是有些人拿錢弘佐當娃娃看待,成天琢磨一些歪門邪道。內都監使杜昭達和都指揮使闞燔就是這等貨色,這兩位經常收受下邊的賄賂,貪厭無行。杭州有個叫程昭悅的主財主,知道二人貪財,便狠狠放了自己的血,收買二人,二人便把程昭悅推薦到錢弘佐手下任事。

程昭悅深受錢弘佐信用,闞燔後悔不該引狼入室,直吐酸水。程昭悅也不是個好鳥,過河立刻拆橋,他私下收集闞燔的罪狀,然後密告錢弘佐,因爲闞燔爲人貪暴,人皆惡之,錢弘佐便打發闞燔去明州做刺史,和闞燔私交甚好的右統軍使胡進思出爲湖州刺史。

闞燔惱怒,私謂胡進思:“這明擺著是嫌棄咱們,怎麼辦?”胡進思長的比較傻,但肚子裡卻有貨,笑道:“你真是個豬頭!湖、明是大州,山高皇帝遠,主上能奈何得咱們?我倒願意出去。”

可能是程昭悅從中使了什麼手腳,沒等二人赴任,就被錢弘佐給留了下來。從程昭悅的角度來說,要整死他們,還是在杭州好下手,一旦出外握重兵,放虎歸山,終非是計。

晉開運二年(公元945年)十一月,程昭悅誣告闞燔和杜昭達準備謀反,改立錢仁俊。錢弘佐大怒,立命捕拿二人,下獄酷刑拷打。程昭悅命人狠狠的打,二人吃不過打,只好承認謀反。謀反是頭等大罪,便是佛出三世,也救他們不得。錢弘佐命斬於市,程昭悅趁機大肆報復,審殺仇家數百人,國人呼冤。

錢弘佐年輕氣盛,人生經驗不足,所以能被程昭悅玩弄於股掌之上。杜、闞倒臺,錢仁俊也跟著倒黴,罷免官職,幽于越州。至於胡進思,程昭悅覺得此公傻不溜啾的,沒把胡進思當回事,便放了他一馬。程昭悅一不做二不休,想再把錢仁俊弄死,收仁俊親吏慎溫其下獄,備刑上身,想撬開慎溫基的嘴,倒打錢仁俊一耙。可沒想到慎溫其是個硬骨頭,抵死不招錢仁俊“謀反”事。程昭悅實在沒辦法,只好釋之不問,錢弘佐很欣賞慎溫基的硬骨頭,大爲嘉賞。

雖然程昭悅受寵是因爲和杜昭達、闞燔做了交易,並不存在有恩與負恩,不過程昭悅手段實在毒辣。君子重義,小人重利,爲利而來,爲利而往,指望小人行君子事,實在荒唐,小人常態,不足深責。倒是錢弘佐做事欠周慮,弄出這場大冤案,實在可惜。

不過錢弘佐到底還算上英武明主,對自己這巴掌大的吳越國漸漸覺得無趣,想在哪撈上一把。在誅殺杜昭達等人之前一月,也就是晉開運二年(公元945年)十月,南唐皇帝李璟滅掉了建州(今福建建甌)的王延政,虜歸金陵。李璟開始進攻福州的李仁達,李仁達急向吳越乞師。

吳越文武多不想管閒事,勸錢弘佐:“福建山路難走,就算我們出兵,到福州時估計李璟也差不多得手了。”錢弘佐大罵:“你們這些飯桶除了吃飯還會幹什麼?!李璟若得福州,下一個遭殃的必是我們!脣亡齒寒,不可不救。況我爲天下大元帥,藩方有難,我豈能見袖手?再亂言者,斬!”

晉開運三年(公元946年)十月,錢弘佐命統軍使張筠、趙承泰帶著三萬吳越精銳,水陸並進解救李仁達,隨後再派大將餘安走水路急赴福州。南唐主將馮延魯自做聰明,想等吳越軍上岸再戰,而吳越軍從乘艦而來,沒有“以勞攻逸”的劣勢,下艦後和李仁達軍合力攻擊南唐馮延魯部。

此時北方發生重大事變,契丹軍攻破汴梁城,晉朝皇帝石重貴出降,不久,晉朝的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國號大漢。漢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三月,南唐軍在神州城下被吳越援軍殺的大敗,馮延魯自殺未遂。李仁達知道吳越軍來幹什麼的,便把福州這閩國故都獻給了吳越。吳越得到福州,幾十年來一直被吳/南唐戰略壓制的劣勢徹底扭轉,南唐經過福州大敗,損失慘重,對吳越已經構不成重大戰略威脅。

錢弘佐正忙於南方軍務,卻聽說內都監程昭悅私造兵械,招納亡命,大爲驚憤,決計除掉此獠。錢弘佐命內衙都監使水丘昭券發兵去捕殺程昭悅,水丘昭券不同意發兵,勸道:“昭悅不過大王一家奴耳,除之一壯士力也!昭悅有罪,自當顯殺當庭,不必鬼祟行事。若大事張揚,百姓不安,於我不利。”

錢弘佐覺得有理,命內衙指揮使儲溫率武士埋伏在程昭悅府中,等程昭悅回府,立刻捕拿,押往越州斬首。錢弘佐也知道錢仁俊無反心,便把哥哥釋放出來。

錢弘佐年少有爲,實在讓人歎服,遺憾的是,錢弘佐命數太短,漢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六月,錢弘佐突得重病,醫治無效病故,年僅二十歲。錢弘佐英明果斷,史家對錢弘佐極盡溢美之辭“恭勤庶務,紹開霸圖,有果斷之名。”

錢弘佐也是五代十國時期難得一見的少年英主,可惜生在了吳越這塊小地方,如果錢弘佐生在中原,加上機緣巧命,絕對可以幹出不遜色於李存勖、柴榮的驚世功業來。這不是吹捧錢弘佐,他有這個能力。

因爲錢弘佐兒子年幼,衆人便在漢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六月擁立文穆王錢元瓘的七子錢弘倧爲吳越國王。錢弘倧很象他哥哥錢弘佐,年紀輕輕就很果斷。

歸附吳越的福州李仁達本就是個獐頭鼠目的亂世軍閥,自吳越把南唐軍打回去後,李仁達覺得吳越沒了利用價值,想自立爲王。漢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十二月,錢弘倧派東南安撫使鮑修讓去福州找李仁達問問情況,鮑修讓有兩下子,很快就攻下福州,把李仁達送到杭州斬首,福州也正式成爲吳越的地盤。

錢弘倧英武不下哥哥,但有點不好,殺伐決斷過於嚴刻,一些頭面人物內不自安。統軍使胡進思上次僥倖保條性命,後因自恃擁立錢弘倧有功,干預起朝政。錢弘倧到底年輕,常當衆痛罵胡進思。內衙指揮使何承訓知道錢弘倧的心思,便勸:“進思奸獠,不早下手,恐誤大事。”

水丘昭券則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勸錢弘倧再忍一忍,等胡進思罪證彰顯時,再拿不遲。錢弘倧拿不穩主意,猶豫不決。何承訓見錢弘倧庸柔寡斷,害怕胡進思聽到自己的諫言報復自己,乾脆倒向胡進思,勸胡進思早早動手自保,胡進思傻笑不停。

漢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十二月底,胡進思、儲溫、鈄滔等人率數百內衙親兵闖入,把沒有準備的錢弘倧包圍起來。胡進思見得了手,得意洋洋的責問錢弘倧:“老奴無罪,大王爲什麼要對我下手?”然後下令將錢弘倧軟禁起來。當然胡進思不可能取代錢家的,畢竟在杭州建國五十多年了,根基深厚。胡進思等人假傳錢弘倧王命:“我突然得了風疾,不能視事,今傳位於弘俶。”衆人遂立文穆王錢元瓘第九子錢弘俶,並把錢弘倧幽居越州。

錢弘俶生性敦厚,不忍害兄,警告胡進思:“你們擁立我可以,但不得傷我哥哥性命,否則我寧死不從。”胡進思先答應下來,以後再處置錢弘倧,不過胡進思還是殺了水丘昭券和錢弘倧的舅舅鹿光鉉。水丘昭券名望甚隆,甚至胡進思的老婆也爲水丘昭券感到可惜,罵胡進思:“等閒人殺也就殺了,水丘昭券是個正人君子,你怎麼連他也敢殺?講不講道理啊你?!”胡進思裝聾。

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109章 火藥槍的歷史(下)第16章 江寧之伏第7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一)第145章 孟知祥第152章 收兵第67章 三營分練第76章 乞丐第3章 常孟第6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五)第88章 南越平定第41章 諸侯第41章 羣雄逐鹿第17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163章 迴天無力第119章 北伐第143章 兵發楚國第127章 南越黃信儒第6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一)第163章 正面突擊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165章 天下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38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52章 收兵第104章 軍師可巡夜去?第42章 豹子軍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42章 豹子軍第29章 傭兵自重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81章 裡通外敵第96章 金沙城第112章 死期將至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20章 強峰之刃第121章 朝秦暮楚第59章 耶律述率第6章 神邸,不可戰勝的神邸!第91章 君臣一諾第75章 三騎錐戰第2章 南唐變法之新詔第1章 花前月下第81章 鐘太後第14章 世族宋家第105章 團城急報第121章 朝秦暮楚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98章 晉州,晉州!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5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三)第35章 龍門峽谷第6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三)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73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65章 甕中捉鱉第104章 時光飛逝第85章 範大同第35章 盡人事第47章 絕處逢生第23章 趙光義第27章 虎賁立軍第26章 才驚四座第28章 全軍整訓第78章 謀定漳州城新書預告之彪悍篇第163章 唐末史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107章 全軍操演第167章 長安亂第67章 三營分練第50章 噩耗傳來第54章 最後的鬥爭第169章 朱溫第105章 火燒金沙第109章 計中計第15章 荊南節度使第23章 逼降宋軍第5章 鄉野密聞第162章 敗亡第23章 陳洪進第159章 韜光養晦第36章 旮二愣第128章 數路大軍並進第160章 兵臨長安第82章 南漢新帝第15章 交鋒第25章 山越敗亡第107章 形勢所迫第65章 封賞第135章 千鈞一髮第158章 輕兵潛進第161章 夜襲第34章 茹毛飲血第29章 傭兵自重第25章 山越敗亡第103章 故計重施第106章 城中煉獄第51章 骨肉不可相爭第28章 全軍整訓
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109章 火藥槍的歷史(下)第16章 江寧之伏第7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一)第145章 孟知祥第152章 收兵第67章 三營分練第76章 乞丐第3章 常孟第6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五)第88章 南越平定第41章 諸侯第41章 羣雄逐鹿第17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163章 迴天無力第119章 北伐第143章 兵發楚國第127章 南越黃信儒第6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一)第163章 正面突擊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165章 天下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38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52章 收兵第104章 軍師可巡夜去?第42章 豹子軍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42章 豹子軍第29章 傭兵自重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81章 裡通外敵第96章 金沙城第112章 死期將至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20章 強峰之刃第121章 朝秦暮楚第59章 耶律述率第6章 神邸,不可戰勝的神邸!第91章 君臣一諾第75章 三騎錐戰第2章 南唐變法之新詔第1章 花前月下第81章 鐘太後第14章 世族宋家第105章 團城急報第121章 朝秦暮楚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98章 晉州,晉州!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5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三)第35章 龍門峽谷第6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三)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73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65章 甕中捉鱉第104章 時光飛逝第85章 範大同第35章 盡人事第47章 絕處逢生第23章 趙光義第27章 虎賁立軍第26章 才驚四座第28章 全軍整訓第78章 謀定漳州城新書預告之彪悍篇第163章 唐末史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107章 全軍操演第167章 長安亂第67章 三營分練第50章 噩耗傳來第54章 最後的鬥爭第169章 朱溫第105章 火燒金沙第109章 計中計第15章 荊南節度使第23章 逼降宋軍第5章 鄉野密聞第162章 敗亡第23章 陳洪進第159章 韜光養晦第36章 旮二愣第128章 數路大軍並進第160章 兵臨長安第82章 南漢新帝第15章 交鋒第25章 山越敗亡第107章 形勢所迫第65章 封賞第135章 千鈞一髮第158章 輕兵潛進第161章 夜襲第34章 茹毛飲血第29章 傭兵自重第25章 山越敗亡第103章 故計重施第106章 城中煉獄第51章 骨肉不可相爭第28章 全軍整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山区| 含山县| 惠州市| 鄂托克旗| 西宁市| 凤城市| 德保县| 白银市| 甘孜| 无为县| 垣曲县| 县级市| 兴业县| 湖州市| 洪泽县| 印江| 瑞金市| 武清区| 西充县| 闽侯县| 郓城县| 勃利县| 介休市| 安陆市| 荔浦县| 富裕县| 尚义县| 湘阴县| 蒙山县| 白山市| 冀州市| 青龙| 吉木乃县| 石城县| 扬中市| 修水县| 根河市| 昌平区| 云安县| 洪泽县|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