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7章 全軍操演

現如今江南大營所有的兵卒都還沒有開始戰陣的訓練,自然談不上全都拉到野外去堂堂正正的來個正面對決,沒有任何作用!

更何況胡李煜之所以提前弄出實兵演習主要還是爲了常郢!

常郢出征歸來軍功有了,實力也證明了,但卻還差一些,名望!李煜之所以這麼做卻正是爲了幫助常營建立起名望便於他接下來出征吳越!

現如今的南唐可不是原本歷史上五代十國中的那個時候,劉邦那個時候已經被項羽打的敗的不能再敗了,手下兵將能逃的都逃了,身邊就剩下一幫殘兵敗將。

那個時候李煜纔會那麼爽快的聽從張繼的話拜常營爲將。何嘗不是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常營那時候的狀況自然不能同南塘相比!

大唐之中哪一個能夠獨自領兵出征的主帥不是位高權重之人?譬如變鎬、李叢善、楊延定等人。這些人要不是大唐的將軍指揮使,要不就是戰功卓著的將領!

而常營有什麼?

要年紀,他已經是一個遲暮之年的垂垂老朽!

要地位,他是一介布衣黔首!

要戰功,出了平叛漳州泉州z之外他從沒有領軍打過仗,何來戰功?

……

如此種種,可以說常營無論從任何一個方面來看,都是一無所有。唯一拿的出手的估計就是七日評定漳州泉州的戰功了,但是僅僅是平定兩個州又如何?

南唐的兵卒現在崇尚勇武,軍功。就算常營身爲一節老朽個人武力上定然是不可比的,也不可能服衆。

當然李煜自然可以下詔直接封常營爲主將。就算軍中衆將包括兵卒有所不滿。想來以李煜如今在南唐士卒中的威信是一樣能成功的!

但是主將常營是可以當,到出征在外之時,低下的諸將能不能服他就是一個問題了。

將帥不和向來是行軍打仗的一個大忌,如果常營領軍真的出現將帥不和了,那麼恐怕胡亥就不是要考慮如何平亂的問題了,而是要想著怎麼保住不敗的問題了!

所以李煜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將實兵演習提前拿出來,就爲了讓常營能夠服衆。當然這其中自然少不了試試常營最大的真本事真正本事的意味!

如果常營真的如同原本歷史上那樣是個軍事奇才,自然能夠在這極爲貼近實戰的演習中大放光芒,也自然能爲後面李煜命他領軍有了依據。

如果常營是個草包~不能抓住這個機會。那麼就不怪李煜了,也省的胡亥將耗費心機錢糧編練的軍隊葬送在常營手中。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李煜爲了常營能夠順利領軍可是煞費苦心,從很久以前就開始爲他謀劃準備了!當然這一切常營自然不知道!

公元975年八月一日!

吃過早飯,志峰軍營和新軍營統共二十萬兵卒就開出了江南大營!當然兩營不是同一個方向,他們的目地是長江南岸的起無齊武山一帶。

方圓遼闊、地形平坦、叢林密佈、人煙稀少而又齊武山近在咫尺的山脈一帶正適合演習之用。所以李煜沒有多加猶豫就選擇了齊武山作爲演習的地點!

李煜領著、邊稿以及李叢善等一干南唐大軍的都尉以上的數百個將領單獨一路到了齊武山一個莫離領人在一天一夜中搭起來的高臺上!

高臺在一個百丈高的土坡上,從這裡可以俯瞰灞上方圓十餘里的地界!更何況志峰營和新軍營都在這小山山腳下,直線距離恐怕還不到三裡,因此山上的衆人還是看的很清楚的。

、常營領的10000虎賁軍則是在所在第一營和第二營分別在小山的旁邊,距離大概有近十里左右,當然第一營和第二營彼此之間都不知道對方在什麼地方,這也是李煜爲了真實性特別要求的,不得不說,常營這一次的戰鬥又是一次兇險的賭博,第一營之風軍爲十萬大軍,第二營新軍則亦是爲十萬大軍,只有他常營敢領著區區一萬大軍便參加這次操演。

此次演習所用的武器都是木製的,包括弩箭箭頭都被下了下。同時所有的武器包括弩箭上裹上了布帛,布帛上面沾染著白灰,只要砍中或者射中頭、胸、頸等幾個關鍵部位都要視作陣亡,必須退出演習場地!

李煜看著已經在小山兩側準備好的兩營兵卒心中還是有點遺憾的。

爲什麼遺憾?少了最主要的東西,望遠鏡!這也是爲什麼將兩營兵卒弄的這麼近的原因了,遠了看不清楚哇。

李煜從南唐的國庫庫中找到了好幾塊純淨無暇的水晶,盡皆都是價值連城之物。而李煜大手一甩扔給了匠作,讓他去打磨望遠鏡。

不過昨日李煜問起匠作坊進度,似乎已經報廢了幾塊水晶,卻還沒有實驗出來能用的望遠鏡。

當初李煜將這些價值連城的水晶給匠作坊讓他們想辦法切碎打磨成鏡片的時候嚇的一衆老實巴交的匠作坊的工匠差點直接將這幾塊水晶給丟出去。

任誰都知道這些純淨無暇的水晶的價值。他們還以爲李煜這是是想要藉機找藉口他的命呢。後面經過李煜的解釋才戰戰兢兢地的捧著這些水晶暈乎乎的回去!

這次聽到李煜問起,心中本來就一直惴惴的幾個匠作老頭連忙保證最近就會有一隻樣品做出來。李煜聽了自然是心中大喜!匠作坊在浪費了好幾塊水晶後確實是已經初步摸到了望遠鏡的門道,只是還沒達到李煜的要求而已!

想來過段時間,當李煜進行十萬人演習的時候這些望遠鏡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隨著李煜的“演習開始”四個字,一股狼煙從小山頂上升起!

之所以用狼煙而不是令旗。就是不想讓兩隻還沒摸清楚狀況的演習軍隊意識到對方就在附近!因爲李煜告訴他們的是三支軍隊在十里範圍內。

同樣演習也很簡單,三支軍隊可以用盡一切手段。隨意攻擊,最後哪一方沒有陣亡的人多,自然是哪一方勝了。勝的一方會被授予一級鐵勳章。

其實不用多說別的,就是這一枚小小的一級戰功鐵勳章已經足夠激起兩營兵卒的鬥志將對方當作真正的敵人了!因爲這是南唐兵卒第一次有人能夠實授勳章。

更爲重要的是表現較好的兵卒會被授予二級銅製戰功勳章!

雖然僅僅是最低級的戰功勳章,但是李煜規定了只要有兵卒能夠擁有三枚戰功一級鐵製戰功勳章就會自動擁有中士的爵位!

如今大唐軍中也僅僅有邊稿、楊延定、李叢善是第十級侯爵的軍銜!其他諸如馬城延、馬成信能夠被封賞少尉、上尉的都很少,大多都是上士一級。

由此可見南唐軍中的軍銜授予之嚴格!尤其是最後的三級軍銜,根本不是僅僅靠軍功、政功能夠被封賞的。

但是如今李煜卻給這些軍銜開通了另一個途徑,南唐任何一人只要能同時獲得幾種南唐戰功勳章,不管哪一級,就會被優先封賞最後三級軍銜!怎麼能不讓南唐的數十萬兵卒爲之瘋狂。

看到狼煙升起,小山兩側的三營兵卒都開始行動起來!

第一營的營官是楊正,本爲楊延定的副手,在楊延定調到虎賁軍去任職之後他便接受了志峰軍,當然在這其中自然是經過立了李煜的叢叢考覈的。

第二營的新軍營則是由邊文,馬成延等負責。

wωω ●ttκΛ n ●c o

這次幾人可以說是都卯足了勁想要在皇帝陛下面前露個臉!

“你們這幫龜兒子,可知那山上是誰嗎?”楊延定指著不高的卻戒備森嚴的小土山扯著嗓子吼道,說完也不等一衆餘兵卒回答,摸了摸碩大的腦袋繼續道:“那上面是皇帝陛下,皇帝陛下在上面看著我們!

這第一營中有原來的宋軍歸降過來的兄弟,也有後來的新軍兄弟!然皇帝陛下說過現在我們都是兄弟,都是袍澤!我們該不該讓皇帝陛下看看我們第一營的兄弟纔是灞上最爲精銳的?

大道理本將不會多說,但此次若勝了,出營之日我楊大頭一定請爾等吃喝個痛快!若是敗了,你們這幫龜兒子休怪我楊大頭回到大營往死裡操練爾等!”

楊正身材壯碩,當然最突出的就是頸項上那顆碩大的腦袋,異常突出,所以他不知道何時得了個外號“楊大頭”。這楊大頭的外號一般只要有人敢叫楊正定然是要急的,所以第一營的兵卒也僅僅是在私底下叫叫!

如今聽到楊正竟然自稱楊大頭,一個個不由的大笑起來,不知誰帶頭叫道:“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頓時一衆餘兵卒頓時齊齊叫了起來,山呼海嘯一般。

楊正估計死也不會想到,他這個外號正是山頂上此刻正一臉苦笑的南唐皇帝陛下取的。

因爲我們的皇帝陛下曾經蒙面去跟第一營一起編練的第一天早上,就被楊正給操練個半死!撲哧撲哧的做了五百個俯臥撐,愣是讓李煜三天沒起牀!

雖然李煜雖然有點睚眥必報,但是自然不會跟著楊正一般見識!更何況楊正並不知道他的身份,他動作不標準犯錯受罰那是活該。

但李煜不光明正大的收拾楊正,並不代表他就這樣算了,上過十幾年學受過數次軍訓的李煜對流行的取外號還是很在行的。

於是呼,“楊大頭”的外號就不經意間在整個第一營流傳開來,而且有越傳越廣傳遍整個操練士卒的江南大營的態勢。

第120章 宋太祖第17章 巍巍宋魂第152章 收兵第99章 一線峽第83章 慘烈第8章 渾水摸魚第42章 楊延定的猜想第91章 泉州城破第147章 古往今來第101章 城亡人亡第158章 輕兵潛進第76章 再佔清河城第155章 毒計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70章 南唐毒刺第14章 開寶九年第45章 殺機四伏第11章 初戰,血勇!第64章 三十六州第101章 城亡人亡第40章 宣武軍第110章 中計否?第92章 北漢李隱第60章 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九)第82章 南漢新帝第69章 聲東擊西第15章 交鋒第68章 特殊的軍隊第137章 曲終人散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105章 犒勞大軍第94章 大事休矣第102章 班師回朝第90章 荒原第142章 大小徐妃第10章 江家之禍第34章 茹毛飲血第151章 蘇南形勢第34章 十面埋伏第121章 吳越國第44章 金大牙第101章 曹彬品酒唱空城第147章 花蕊夫人第42章 騎兵陷陣第158章 輕兵潛進第60章 伏兵第50章 袍澤弟兄第30章 延定往事,楊門秘辛第2章 南唐變法之新詔第54章 最後的鬥爭第148章 小諸葛第80章 民爲國之本第109章 火藥槍的歷史(下)第70章 南唐毒刺第7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一)第107章 全軍操演第19章 軍令如山第163章 迴天無力第157章 頭破血流第89章 驚魂一刻新書預告之彪悍篇第69章 血戰昌黎第68章 天意第89章 坑爹的常郢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155章 毒計第76章 乞丐第82章 要朕禮佛?第30章 禪位第69章 聲東擊西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5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六)第56章 癡虎戰瘋牛第54章 晉陽帝第107章 全軍操演第63章 英雄墓冢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166章 黃巢起兵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67章 長安亂第51章 百密一疏,森林行船第165章 天下第28章 書生意氣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25章 山越敗亡第29章 漳泉往事(下)第45章 聲東擊西第2章 初秋 濃夜 錦榻第88章 刺殺賊首第26章 才驚四座第163章 唐末史第52章 蒼狼夜襲第17章 巍巍宋魂第39章 激將法第6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三)第162章 敗亡第69章 血戰昌黎
第120章 宋太祖第17章 巍巍宋魂第152章 收兵第99章 一線峽第83章 慘烈第8章 渾水摸魚第42章 楊延定的猜想第91章 泉州城破第147章 古往今來第101章 城亡人亡第158章 輕兵潛進第76章 再佔清河城第155章 毒計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70章 南唐毒刺第14章 開寶九年第45章 殺機四伏第11章 初戰,血勇!第64章 三十六州第101章 城亡人亡第40章 宣武軍第110章 中計否?第92章 北漢李隱第60章 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九)第82章 南漢新帝第69章 聲東擊西第15章 交鋒第68章 特殊的軍隊第137章 曲終人散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105章 犒勞大軍第94章 大事休矣第102章 班師回朝第90章 荒原第142章 大小徐妃第10章 江家之禍第34章 茹毛飲血第151章 蘇南形勢第34章 十面埋伏第121章 吳越國第44章 金大牙第101章 曹彬品酒唱空城第147章 花蕊夫人第42章 騎兵陷陣第158章 輕兵潛進第60章 伏兵第50章 袍澤弟兄第30章 延定往事,楊門秘辛第2章 南唐變法之新詔第54章 最後的鬥爭第148章 小諸葛第80章 民爲國之本第109章 火藥槍的歷史(下)第70章 南唐毒刺第7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一)第107章 全軍操演第19章 軍令如山第163章 迴天無力第157章 頭破血流第89章 驚魂一刻新書預告之彪悍篇第69章 血戰昌黎第68章 天意第89章 坑爹的常郢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155章 毒計第76章 乞丐第82章 要朕禮佛?第30章 禪位第69章 聲東擊西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5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六)第56章 癡虎戰瘋牛第54章 晉陽帝第107章 全軍操演第63章 英雄墓冢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166章 黃巢起兵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67章 長安亂第51章 百密一疏,森林行船第165章 天下第28章 書生意氣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25章 山越敗亡第29章 漳泉往事(下)第45章 聲東擊西第2章 初秋 濃夜 錦榻第88章 刺殺賊首第26章 才驚四座第163章 唐末史第52章 蒼狼夜襲第17章 巍巍宋魂第39章 激將法第6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三)第162章 敗亡第69章 血戰昌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陀区| 金乡县| 苍溪县| 南昌市| 济源市| 长泰县| 永丰县| 阿城市| 元氏县| 台中市| 清丰县| 彭泽县| 高淳县| 柞水县| 资中县| 寿阳县| 陵川县| 九龙坡区| 阜阳市| 麟游县| 滕州市| 芦溪县| 乐业县| 祁门县| 宜兴市| 芜湖市| 韶关市| 昌吉市| 依安县| 恩平市| 嘉义市| 合川市| 衡阳县| 安仁县| 武隆县| 察雅县| 迭部县| 平罗县| 荃湾区| 辽宁省|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