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採石山

……三萬大軍,日夜兼程,兩日後,終於越過秦淮河大橋,到了採石山,大軍於採石山下紮營,原本採石山連綿百里,山峰高聳,乃陸上天險,山外面的人進不來但山內(nèi)側(cè)的人確也出不去,唐國建國初年。唐烈祖嫌此山礙事,有意移山,正好修建金陵皇城修建也需要大量石材,所以便徵發(fā)十萬窰役,居中挖了一座大山俢建了金陵城,採石山之名由此而來,並且在此修建了一座玄陚關(guān),意思是堅固不破城池;李煜對此關(guān)隘也極爲(wèi)重視,留了兩萬府兵,在此鎮(zhèn)守。

而此時,這號稱玄陚關(guān)卻早已在三日前不知不覺的易主了,宋軍之所以佔領(lǐng)了玄陚關(guān)卻並未繼續(xù)南下,是因爲(wèi),關(guān)外的饒州內(nèi)尚有大量的唐軍殘兵,三五成羣的,多的上萬,少則數(shù)百上千,嘯聚山林,不時的騷擾著宋軍的後勤路線。

而且,就在幾日前,不知爲(wèi)何,唐國近半的百姓都如同瘋了一般,不要命的襲擊著落單的宋軍,更是多次火燒宋軍糧草,宋軍在整個唐國變的寸步難行,徵不到一粒糧食;這一切的一切都搞得曹彬焦頭爛額,所以在佔領(lǐng)了玄陚關(guān)之後便不在前行。

一來是他暫時無法繼續(xù)前行攻打唐國,二來是細作營回報,李煜提三萬大軍御駕親征的消息,讓他突生一計。

由於玄陚關(guān)是由守關(guān)副將潘豹突然奪關(guān)獻降,宋軍轉(zhuǎn)手之間便控制了玄陚關(guān),所以丟關(guān)的消息並沒有傳出去。

這潘豹說來卻不是別人,正是被前李煜錯殺的內(nèi)史舍人潘佑的兒子,此人陰險奸詐,善於隱忍,又頗會溜鬚拍馬,和他的父親潘佑相比,完全就像是兩個極端。

雖說兩人性格迥異,但潘佑畢竟是他的父親,潘豹還是很尊敬他的父親的;在李煜殺掉了他的父親之後,他便一直在隱忍,等待著報仇的那一天。

歷史上,潘豹也是在開官獻降之後,因爲(wèi)頗會溜鬚拍馬,受到宋軍左路大軍都指揮使兼督監(jiān)使潘美的賞識,收入帳下,潘豹更是打蛇隨棍上,藉著潘美的賞識,拜潘美爲(wèi)義父,入宋朝,拜諫議大夫。

後來,李煜亡國後,宋太宗一開始並沒有毒死李煜,之所以,後來毒死了李煜,與這個潘美卻是脫不了關(guān)係,這個潘豹雖曾多次向他說李煜的壞話,但宋太宗卻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弄死李煜,因爲(wèi)他還捨不得周女英。

周女英死後,因李煜作了《虞美人》這首詞,緬懷故國,讓潘豹抓住了機會,再次向宋太宗趙光義進諫,說李煜有謀反之心,沒了周女英的牽絆;宋太宗終於還是下定決心,毒死了李煜。

大軍安營紮寨完畢,不明情況李煜召急忙慌的帶著一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著玄陚關(guān)奔去,在他看來,玄陚關(guān)在他的手中,再加強防禦,至少可以保證自己立足於不敗之地。

玄陚關(guān)城內(nèi),數(shù)萬黃衣黃甲排列著巨大方陣的宋軍,沉默的佇立著,如同一隻噬人的巨獸張開了血盆大口,靜靜的等待著獵物的到來。

“報,指揮使大人,唐國三萬大軍已在關(guān)外五十里處紮營,唐國國主李煜親提一萬大軍正向玄陚關(guān)奔來;他們並沒有攜帶攻城利器。”宋軍大帳中,一斥候小校翻簾而入,拱手抱拳彙報道。

中軍帳內(nèi),一個俊秀英武,身著淡黃色甲冑的男子,摸著嘴角稀稀落落的胡扎輕聲道:“看來他們尚未發(fā)現(xiàn)玄陚關(guān)已失,若是此次可以將李煜抓到,哈哈,那這唐國則不攻自破矣!”

“呵呵,曹指揮使英明神武,智計高深,量那李煜小兒,又如何是指揮使大人的對手,此番算計,必使那李煜小兒,死無葬身之地!豹先在這裡預(yù)祝大人升官發(fā)財,大敗唐軍了!”潘豹抓住機會,急忙向曹彬獻媚似的道。

聽著潘豹的話,曹彬臉上非但沒有露出一點興奮,反而眼中閃過一絲厭惡,心中暗道,“卑鄙無恥之徒,李煜好歹曾經(jīng)是你的主子,你現(xiàn)在一口一個李煜小兒,李煜小兒的,倒是叫的好生痛快,端的是一個無恥小人!若非見你獻降有功,某早就將你趕出去了!”

見得自己的拍馬屁沒有取得一丁點的效果,潘豹捏了捏鼻子,告了聲罪,走出了大帳,一出大帳,便聽到帳中傳來放肆的譏笑聲。

“哼!”潘豹一聲輕哼,拂袖而去。

煙塵滾滾,一個多時辰後,李煜領(lǐng)的一萬大軍在玄陚關(guān)前列起了陣,五千刀盾兵居前,一千弓箭手在後,兩千重甲步兵居中,衛(wèi)在李煜的軍中大旗周圍,兩千騎兵則遊曳在兩翼。

關(guān)口前,幾百個臉色憔悴,神色慌張的唐國兵士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站著。

一臉淡定的笑著的潘美越衆(zhòng)而出,對著衆(zhòng)兵士道:“玄陚關(guān)守將副指揮使潘豹前來迎駕,臣在城中已備好酒肉,恭迎聖上入關(guān)!”

步兵方陣中一個小校聞言向中軍跑去,不多時,便到了李煜的面前,小校上前拱手道:

“啓稟聖上,玄陚關(guān)守將潘美領(lǐng)六百城中守卒前來迎駕,玄陚關(guān)城門已開,潘副指揮使言城中已備好酒肉,恭迎聖上入關(guān)”

“恩,傳朕旨意,大軍入城!”李煜聽罷,朗聲道。

李煜並沒有猜忌,在他看來,玄武關(guān)哈還在他唐國的手中很正常,要是不在他手中那確是反倒不正常了。

“皇上,且慢!”一路上坐在馬車之中,一句話都沒說過的常郢卻是在這時,掀開車簾,大聲對李煜說道。

“哦,孟圖先生有何指教?”李煜也不對常郢當(dāng)衆(zhòng)反對他而惱,反而一臉和煦的看著常郢道。

“老朽請問,聖上怎知那玄陚關(guān)尚在我唐國手中?若是城池早已失守,那等待我大軍的怕不是酒肉,而是無數(shù)磨的錚亮的刀槍了!”常郢絲毫不留情面的肅聲說道。

“這……”李煜的臉上閃過一絲尷尬,卻不知當(dāng)如何解釋自己的大意。

見李煜無言以對,常郢下了馬車,氣的吹鬍子瞪眼的,望著李煜便罵道:“聖上這般大意,欲成大事,難矣!大軍在外,任何行事都當(dāng)慎之又慎!聖上行事如此孟浪輕率,葬送大軍之日,不遠矣!”罵罷,常郢卻是不解氣的呼呼喘著粗氣,怒目而視李煜;看那架勢,似是李煜膽敢還嘴,他便會上前抽李煜大嘴巴子的樣子。

常郢之所以如此氣憤,一來確實是因爲(wèi)李煜如此的大意,不爭氣,讓他對李煜的好印象全都破壞了;他覺得自己有必要重新考慮,自己是不是要繼續(xù)輔佐李煜了;二來卻是因爲(wèi)這些日子路途顛簸,他一把年紀了,這一路委實把他累的夠嗆,也就是他早年學(xué)過一些養(yǎng)生之道,練拳健身,要換個別人,這一路下來,怕是還沒到,就得掛在路上。

“放肆!老匹夫!安敢如此對聖上說話!”一旁的嚴醜實在看不下去了,仗劍,瞋目怒斥道。

“阿醜,不得無禮!孟圖先生如此對朕言,亦是爲(wèi)了朕好,此事朕確實是考慮的有失妥當(dāng),煩請先生指教;煜感激不盡。”李煜揮手趕走了嚴醜,恭敬的向常郢拱手道。

李煜如此對待常郢,卻不是爲(wèi)了作秀,贏取常郢的好感。

而是,穿越過來之後,他便一直都順風(fēng)順?biāo)屗兊挠行┠靠找磺校湴磷源罅恕?

直到常郢方纔教訓(xùn)他時,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於古代的軍事戰(zhàn)爭什麼都不懂,曾經(jīng)做爲(wèi)一個警察,要是讓他抓個小偷罪犯,他倒是小有能力,但,要是讓他指揮個幾萬人作戰(zhàn),他就是個小白,絕對是個坑隊友,不帶坑敵人的主。

“哼!”常郢老臉一版,雖並未說話,但是心中卻是極爲(wèi)激盪。他如此落了李煜的面子,李煜非但沒有雷霆大怒,反倒悉心向他請教,李煜的胸懷和度量讓他不禁有種得遇明主,千里馬被伯樂賞識的激動,但士人的驕傲,卻讓他放不下這張老臉,向李煜稱臣。

ps:五代十國時期軍職混亂,多有變動,木頭大致的整理了一下,從下到上,十人爲(wèi)一夥,設(shè)正副夥長,百人爲(wèi)一部,設(shè)正副校尉,五百人爲(wèi)一廂,設(shè)正副虞候,一千人爲(wèi)兩廂,設(shè)正副都尉,一萬人爲(wèi)一路,設(shè)正副指揮使,指揮使也有不同的職稱,以代表不同的職能。

第155章 毒計第93章 南唐鐵騎第17章 巍巍宋魂第34章 藩鎮(zhèn)割據(jù)第138章 始於吳越第41章 羣雄逐鹿第21章 霸絕天下第34章 十面埋伏第39章 激將法第135章 吳越興衰第33章 西征大軍第21章 霸絕天下第62章 沙陀三王朝第18章 烈烈遼風(fēng)(上)第1章 花前月下第8章 大軍出征(上)第18章 常郢領(lǐng)軍第77章 真正的黃雀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94章 天下無敵否?第12章 昏君第69章 血戰(zhàn)昌黎第41章 獵梟第66章 軍功勳章第40章 古代的陣法(四)第25章 鹽神第17章 巍巍宋魂第40章 大軍還朝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126章 血戰(zhàn)山越族第39章 古代的陣法(三)第50章 噩耗傳來第50章 雄雄虎賁第130章 螳螂捕蟬第25章 北地瀛州第118章 留守汴梁第145章 馬楚將亡第119章 北伐第40章 叢林首戰(zhàn)第17章 決戰(zhàn)前奏第112章 死期將至第12章 大破宋軍第94章 大事休矣第86章 箭如雨下第147章 古往今來第50章 袍澤弟兄第156章 徐知誥第156章 激戰(zhàn)黃縣第3章 江寧府第83章 騎兵神器第41章 悲悽第91章 君臣一諾第27章 漳泉史事(上)第7章 小周後第155章 淮南楊家第110章 中國的火銃第69章 聲東擊西第48章 實戰(zhàn)演練第106章 城中煉獄第90章 荒原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148章 血染徵袍第89章 驚魂一刻第103章 驚疑不定第82章 南漢新帝第42章 魂歸來兮!第40章 古代的陣法(四)第10章 建州王延稟第44章 戰(zhàn)術(shù)第131章 傷亡第39章 小長老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101章 曹彬品酒唱空城第46章 雄雄猛士第6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一)第42章 騎兵陷陣第84章 浪漫的事第6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三)第12章 昏君第83章 慘烈第16章 江陵第90章 苦心孤詣第94章 天下無敵否?第137章 曲終人散第146章 後唐第12章 昏君第20章 滾滾煙塵第113章 典虎爲(wèi)先鋒第94章 北佑旅舍第49章 好主意第63章 北伐契丹第87章 劍拔弩張第110章 中計否?第36章 聽天命第89章 坑爹的常郢第34章 編練新軍第23章 趙光義第142章 大小徐妃第18章 常郢領(lǐng)軍
第155章 毒計第93章 南唐鐵騎第17章 巍巍宋魂第34章 藩鎮(zhèn)割據(jù)第138章 始於吳越第41章 羣雄逐鹿第21章 霸絕天下第34章 十面埋伏第39章 激將法第135章 吳越興衰第33章 西征大軍第21章 霸絕天下第62章 沙陀三王朝第18章 烈烈遼風(fēng)(上)第1章 花前月下第8章 大軍出征(上)第18章 常郢領(lǐng)軍第77章 真正的黃雀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94章 天下無敵否?第12章 昏君第69章 血戰(zhàn)昌黎第41章 獵梟第66章 軍功勳章第40章 古代的陣法(四)第25章 鹽神第17章 巍巍宋魂第40章 大軍還朝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126章 血戰(zhàn)山越族第39章 古代的陣法(三)第50章 噩耗傳來第50章 雄雄虎賁第130章 螳螂捕蟬第25章 北地瀛州第118章 留守汴梁第145章 馬楚將亡第119章 北伐第40章 叢林首戰(zhàn)第17章 決戰(zhàn)前奏第112章 死期將至第12章 大破宋軍第94章 大事休矣第86章 箭如雨下第147章 古往今來第50章 袍澤弟兄第156章 徐知誥第156章 激戰(zhàn)黃縣第3章 江寧府第83章 騎兵神器第41章 悲悽第91章 君臣一諾第27章 漳泉史事(上)第7章 小周後第155章 淮南楊家第110章 中國的火銃第69章 聲東擊西第48章 實戰(zhàn)演練第106章 城中煉獄第90章 荒原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148章 血染徵袍第89章 驚魂一刻第103章 驚疑不定第82章 南漢新帝第42章 魂歸來兮!第40章 古代的陣法(四)第10章 建州王延稟第44章 戰(zhàn)術(shù)第131章 傷亡第39章 小長老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101章 曹彬品酒唱空城第46章 雄雄猛士第6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一)第42章 騎兵陷陣第84章 浪漫的事第6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三)第12章 昏君第83章 慘烈第16章 江陵第90章 苦心孤詣第94章 天下無敵否?第137章 曲終人散第146章 後唐第12章 昏君第20章 滾滾煙塵第113章 典虎爲(wèi)先鋒第94章 北佑旅舍第49章 好主意第63章 北伐契丹第87章 劍拔弩張第110章 中計否?第36章 聽天命第89章 坑爹的常郢第34章 編練新軍第23章 趙光義第142章 大小徐妃第18章 常郢領(lǐng)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元县| 三原县| 大田县| 屯留县| 古丈县| 邮箱| 隆林| 道孚县| 富民县| 明溪县| 衡南县| 志丹县| 策勒县| 巧家县| 柳江县| 阿城市| 吉隆县| 湘乡市| 莱阳市| 聊城市| 太谷县| 台东县| 疏附县| 尼勒克县| 嘉黎县| 龙泉市| 延安市| 秭归县| 德兴市| 彭山县| 延安市| 银川市| 六安市| 特克斯县| 钦州市| 泗洪县| 邵阳市| 日土县| 黄骅市| 兴文县|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