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

在歐陽適離開流求的那段時間裡,雖然這個書生已經開始延引大宋的士人,但辦的卻都是對流求、對漢部都有正面影響的好事。他還算沉著,不至於初來乍到就去觸動流求已有的人事任命,所以在流求的元部民們都十分配合,而陳正匯也因此感到做事十分流暢。果然不久後歐陽適回到流求,看見島內欣欣向榮的景象倍感高興,和陳正匯之間的互相信任日漸增強。

在這種情況下,陳正匯開始著手,要將一些自己信任的人安插到一些要害部門,可就在這時,他觸到了漢部的花崗巖。

他去問歐陽適,歐陽適說了這樣一句話:“這些人,還得再看看?!睆拇酥幔愓齾R留了心,慢慢地,他發現部內有一羣人特別團結,相互間的往來溝通也多,而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元部民!

元部民的存在,在漢部內部其實並非一個秘密。不過,由於類似的政治情況在中原已經消失了一千多年,如今大宋的政治生活中並沒有類似的情況,所以陳正匯在來到流求的前半年裡纔沒有特別留心!透過對元部民組織的重新審視,陳正匯再一次改變了他對漢部的看法。

“原來,我還是把漢部看輕了?!毕氲竭@裡他忽然汗流浹背。原來漢部的諜報系統雖然對內不對外,但對內部卻另有一套監督的路子。假如當初自己貿然投書朝廷,後果只怕不堪設想!

“這件事情,得慢慢來……”

他知道,自己若想在流求大展手腳,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爲元部民,否則的話他便始終是一個副手或者臨時代理人的角色!職業經理人再出色,不成爲股東是無法真正掌控公司的。

他才萌生這樣的念頭,正準備北上參加元部民會議的歐陽適來找他了。

——————

“老四今年在元部民會議上,推薦了不少新人進元籍,領頭的一個叫陳正匯?!辈軓V弼問楊應麒:“這個名字,你聽過沒?”

楊應麒沉吟道:“四哥好像說過這個名字,但……”但當初歐陽適當時提到這個人的說話方式只是略略點到,一語帶過,並沒有將之作爲一件重要的事情來講。

曹廣弼又道:“最近一年裡老四在南邊招了不少讀書人,而這陳正匯,好像是來得最早的一個。老四試用了他幾個月,後來看他還老實,便在上來看你的時候把流求的庶政交付給他打理!”

楊應麒哦了一聲道:“幾個月就做上四哥的副手了,這樣說來,這個陳正匯想必是個很有本事的人了?!?

曹廣弼點頭道:“確實很了不起。據流求的元部民描述,如今那裡的秩序極有條理!雖然看得出治理的法子是從遼南搬過去的,但到了那裡之後顯然又有改善!現在流求說到政務通暢,可未必不如遼南!”

“有這樣的事!”楊應麒聽了這話眉毛軒動:“四哥爲人,志向遠大而才能略嫌疏闊,當初他料理津門,公家財政便弄得錯漏百出。四哥能牢牢掌控水兵、整合各方面的勢力、保持東海航路暢通我不奇怪。但流求島內也整治得這樣出色,可就大出我意料了?!?

曹廣弼問:“你原本以爲會如何?”

楊應麒道:“我原本以爲在他四哥的治下,聰明的人、貪便宜的人、有野心的人都會特別高興,新附民衆在混亂自由中也會很活躍,卻沒奢望他領導下的內政秩序能有多少條理!我原來的計劃是:等三五年後遼東的事情漸漸穩了,再物色一個利害的內政好手過去幫忙!”

曹廣弼微微一笑道:“有權力的人,並不一定要自己有那個才能方能辦好事情的!津門既能來一個李階,流求爲何就不能?”說到這裡,遙望南方道:“我沒去過流求,甚至沒去過江南!不過聽你說流求和福建也就一水之隔,想必那裡沾染東南風流也比這邊容易。那裡的老部民都說流求現在是‘小江南’了,有機會真想去看一看!”

——————

當曹廣弼南望的時候,陳正匯也正面向北方出神。

幾個月前歐陽適經推薦以後,他現在已經是漢部的準元部民了。漢部早期的元部民入籍手續十分快捷——基本上是幾個首領覺得可以信任,在村子裡說起,老部民們同意便延引進來了——那是小國寡民時代纔有的事情。但漢部大了以後,便多了許多的手續和關口,楊樸加入以後經過一年才成爲元部民,而如今陳正匯已經到流求一年多了,既有政績,又得歐陽適信任,卻還要經過一年的考察期。和他同時提名的準元部民也一樣。不過對這樣一個流程,平心而論,陳正匯覺得很公平,也很必要。

忽然之間,他和曹廣弼動了同樣的心思,很想北上看看津門,看看那裡又是怎樣一番景象——當然最重要的,是會會其他的幾位將軍,特別是那個楊應麒!

“二哥,看來,我得選個時機下去走一趟了?!?

——————

楊應麒的話讓曹廣弼有些吃驚:“你不是說最近吧?”

“嗯,最遲明年!具體的時間等我回津門把所有情況弄清楚了再說。”

曹廣弼道:“如今北邊諸事臨頭,你怎麼能走開!”

楊應麒道:“北邊打仗的事情雖大,我反而覺得沒什麼懸念。這半年我不理事,但漢部也能照常運作,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事情若是太過順利,也是要擔心的。流求的發展比我預料中快太多,馬車走得太快,萬一繮繩斷了可是要失控的!”

離過年還有十來天,七將軍終於回來了!

楊應麒還沒入城,先派人找來林翼,兩人就在郊外一處小池旁一邊釣魚,一邊敘話。楊應麒按下正事不提,先問林翼:“你阿大還好嗎?”

林翼心中奇怪,心想七將軍怎麼問這個?卻仍點頭道:“還好?!?

楊應麒道:“我是聽你阿大病了好幾個月,所以問起。你讓人告訴你阿大:養好身體要緊,錢賺少些無所謂,等將來……將來你長大了再賺回來?!?

林翼哦了一聲,楊應麒這纔開始詢問津門和朱虛山這半年來都發生了什麼事情。林翼從頭敘說,楊應麒對津門的事情並非完全不知,但這時再次一一提起,問得極爲仔細,尤其對鴿書上看不到的事情更是關心。

將近一年不見,林翼的眼光見識顯然又有不同,對津門各個方面的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而管寧學舍內部的變化則更加讓楊應麒喜出望外。當他聽李階評價自己“精明能幹,嫺熟世務,奈何根底不深,學問不純”後,不惱反喜,說道:“咱們管寧學舍真的來高人了!這下好了,學舍方面的事情我有託付的人了!”

林翼問道:“李先生說七哥學問不純啊,你不生氣嗎?”

楊應麒笑道:“我的學問本來就不純。楊樸他們被我唬倒了,所以不敢這麼認爲,這個李階……嗯,這位李階先生卻是有真學問的人!阿翼,你說我要是請他做管寧學舍的山長,大家服他不?”

“當然服!”林翼見楊應麒如此評價李階,不但增加了對李階學問的自信,更增加了對楊應麒的敬佩,說道:“其實大家早有此心,只是李先生他推辭了。”

楊應麒道:“好!這件事情等我見到他之後再跟他提。”拋了魚桿,騎馬入城,城內民衆望見,彼此走告,夾道來迎。

楊應麒在馬上四向作揖,大聲道:“大夥兒!我回來了!”

一個漢部的老部民在衆人推舉下拿著一大包東西走近,一臉亂七八糟的表情:“七將軍??!你終於回來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捧上那一大包東西:“這是大家湊錢給你準備的!您一定要重振雄風??!”

楊應麒聽到“重振雄風”一詞暗道不妙,卻不敢多問,又不敢推辭,更不敢把那包東西打開來看,謝過了手下讓從人拿好。楊應麒隨機發表了一場激勵部民的小演講以後,在掌聲中向大將軍府而來。

人羣也漸漸散去,正要進府,忽然一人吟道:“天下唯我不識君!”高昂清朗,聲音有些熟耳。

楊應麒回頭一看,大喜道:“鄧大哥!你怎麼來了?”原來卻是在汴京結識的太學生鄧肅!急忙翻身下馬,執手歡迎。

兩人相攜進府。他們兄弟七人連同狄喻,只有折彥衝在津門有座大將軍府第,其他人來到津門也都住在這裡。楊應麒回來本該先去見大哥大嫂,但既然有朋友來到自要先行招待,便派人去內府告知。

楊、鄧兩人坐定,童子奉茶。楊應麒再次問鄧肅如何會來津門,鄧肅道:“上個月我忍耐不住,作詩諷喻花石綱暴政,惹怒了權貴,被朝廷趕出京城。本要回福建老家讀書種田,後來想起你的邀約,便來看看。誰知到了清陽港才發現天下之勢已非汴梁書生所能想見!我遊蕩了幾天,坐船出海來到津門,一加打聽,才知道我在汴梁見到的楊應麒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竟然是金國漢部的七將軍!嘿嘿!這次我和明仲走眼可走大了!”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鄧大哥,不是我故意瞞你,只是我身份有些特殊,上次去汴京也是瞞著公家偷偷去,因此呆在東京不敢聲張!還請大哥見諒則個。”頓了頓問道:“大哥來津門也有幾天了吧?覺得這個小港如何?”

鄧肅沉默半晌,問道:“有件事情,我要先問你,然後纔好說話?!?

楊應麒忙道:“鄧大哥請說。”

鄧肅又沉默了一陣,這才道:“你們漢部,到底是要幹什麼?”

楊應麒給鄧肅問得一時無法回答,過了好一會才道:“鄧大哥,我這麼跟你說吧。我們兄弟幾人,還有漢部最元老的部民,大多是漢家兒郎。大宋疆域北不過燕雲,我等流落北國,無所依歸,誠不得已。這些年來靠著自己的打拼在金國內部取得一席之地,身在胡地而不失漢統,甚不容易。我們依附女真而起,所以大金是我們的宗主之國,賴以蔭庇;但大宋卻是我們父母之邦,根源所在。因此我們朝大金以忠信,懷大宋以恩情。我們兄弟幾人促成大宋大金海上之盟,便出此意?!?

“真的只是這樣麼?”鄧肅道:“你這番話若放在太平盛世,我信。放在今天,我卻不敢輕信!”

楊應麒沉吟道:“然則鄧大哥的意思是……”

鄧肅道:“觀漢部的建制與行徑,便知你們志向不小!”

楊應麒道:“志向大小,要看時局!我等之願,是讓漢部民衆豐衣足食,上下同樂。但我們絕不消極退守!當抗爭則抗爭,當進取則進?。∫磺幸杂欣棵?、無妨大義爲依歸!”

鄧肅默然,楊應麒又問:“鄧大哥,如今大宋朝廷自棄良才,不知大哥意欲何往?”

鄧肅道:“不是大宋棄我,乃是朝廷受奸人所誤!”

楊應麒道:“有天下者非一君,而是萬民。治天下者不能唯獨夫而諾,當由舉國賢士共同努力!如今大宋朝廷君昏相庸,內外諂媚,雖蕭曹房杜不能展其才。人生壽數能有幾何?與其在中原困局虛耗歲月,不如在邊地給民衆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這一生也不算白過。”

鄧肅眼神閃了兩閃道:“你這是要招攬我麼?”

楊應麒道:“不敢!只是大宋賢大夫多圄於眼前,圄於大宋,不能放眼萬世,放眼萬國!我只是希望鄧大哥你能多看看多聽聽,然後再做決定?!鳖D了頓又道:“當初在汴京時,我的本意就是請鄧大哥來津門讀書飲酒。便請先由小弟安排住下。這裡有書有酒,有山有水,在此小住,履殷商箕子之跡,被大漢管寧遺澤,講盛唐英雄故事,此亦君子獨善之樂,不知鄧大哥意下如何?”

鄧肅聽到這裡才笑了笑道:“也好。”

正好內府公主來請,鄧肅聽楊應麒說了完顏虎的身份,心中打不定主意,不知要以何種禮節去見一個北國公主。

楊應麒見狀,便對完顏虎派來的侍女道:“鄧大哥纔來津門,等過幾天安頓下來,我再作安排?!敝嵊峙晒芗翌I鄧肅在廂房住下。

安頓好鄧肅以後,楊應麒忽然想起漢部部民送給自己的那一大包東西,拿出來打開一看,不由得兩眼翻白,差點氣得昏過去。原來那包東西竟然都是大大小小的壯陽藥物以及壯陽藥方,尤其惹眼的是那堆千奇百怪的條狀事物,楊應麒認了好久,才分辨出其中幾樣分別是虎鞭、牛鞭、鹿鞭、熊鞭、狗鞭、馬鞭、驢鞭,此外認不出來的大鞭小鞭金鞭銀鞭不知有幾種!衆鞭品類之繁多,藥方療法之奇特,令人瞠目結舌。而部民呈獻禮物時那句“願七將軍早日重振雄風”,尤足以在楊應麒房中繞樑三日!

第五十一章 南遷吧南遷第三一一章 主動被動第二零九章 河套局第七十五章 海上盟約新議第四十二章 貳臣歸附第三三九章 民之貴第九十六章 亦圖力挽狂瀾第一六二章 講演第四十六章 保州攻防戰第一五七章 新城第三零一章 胡商大算盤第三四一章 聚首第三零六章 南宋的君臣第二六零章 卻爲誰家守土第一五四章 蒙古謠第三二八章 胡虜會第二四零章 一檄天下安第五十七章 狡政與黠商第三零三章 財神的口袋第二十九章 再破遼師第二一零章 困猛虎第一五一章 夕下論第四十八章 寄籬的麻煩第十八章 通商路第一七一章 文詞第一六六章 使者第二五九章 人心軍心士心第三五五章 姻幻第七十二章 大宋第一婊子第三零六章 南宋的君臣第七十章 相國寺一日遊第二零五章 挖牆角第二十七章 得文吏第二四八章 佳期喜藏兇第二八七章 竟破塘沽之堵第八十三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第二零七章 蕭字旗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二三四章 福禍相倚伏第二八七章 竟破塘沽之堵第二二五章 暗香浮動第七十二章 大宋第一婊子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三一六章 塘沽民心第二七六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尾聲楔子 終極遊戲第三一四章 割地之議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二一四章 說親事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一八三章 臨第二二三章 義軍西渡第三百章 堅毅與警覺第二四一章 數語乾坤轉第二一九章 突圍北上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二十七章 得文吏第六十五章 維吾爾族來客第二一一章 激蒼鷹第二五三章 盟友的恐懼感第二九八章 蕭帥的大意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三四零章 君之尊第二十章 下聘禮第三三零章 秘策發第三十七章 一村之治第三四四章 北遊第一一三章 羊圖狐口食第一九五章 李綱第二一一章 激蒼鷹第三三七章 珍珠衫第八十三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第十章 絕地第二四三章 熊魚不可兼第三二一章 當世活佛第三零九章 秉公與顧全第一六二章 講演第二九七章 太子的良心第三十九章 渤海之叛第一八四章 戰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孃第三三五章 議封王第二二六章 漢部見聞第三四二章 議戰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二八一章 南北兩種人心第五十八章 開發大流求第二五二章 大變亂之前徵第二章 部勒第一一六章 契丹有隙牆第二四一章 數語乾坤轉第二二零章 汴梁一空第三三七章 珍珠衫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爲先第一九二章 密見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爲先
第五十一章 南遷吧南遷第三一一章 主動被動第二零九章 河套局第七十五章 海上盟約新議第四十二章 貳臣歸附第三三九章 民之貴第九十六章 亦圖力挽狂瀾第一六二章 講演第四十六章 保州攻防戰第一五七章 新城第三零一章 胡商大算盤第三四一章 聚首第三零六章 南宋的君臣第二六零章 卻爲誰家守土第一五四章 蒙古謠第三二八章 胡虜會第二四零章 一檄天下安第五十七章 狡政與黠商第三零三章 財神的口袋第二十九章 再破遼師第二一零章 困猛虎第一五一章 夕下論第四十八章 寄籬的麻煩第十八章 通商路第一七一章 文詞第一六六章 使者第二五九章 人心軍心士心第三五五章 姻幻第七十二章 大宋第一婊子第三零六章 南宋的君臣第七十章 相國寺一日遊第二零五章 挖牆角第二十七章 得文吏第二四八章 佳期喜藏兇第二八七章 竟破塘沽之堵第八十三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第二零七章 蕭字旗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二三四章 福禍相倚伏第二八七章 竟破塘沽之堵第二二五章 暗香浮動第七十二章 大宋第一婊子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三一六章 塘沽民心第二七六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尾聲楔子 終極遊戲第三一四章 割地之議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二一四章 說親事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一八三章 臨第二二三章 義軍西渡第三百章 堅毅與警覺第二四一章 數語乾坤轉第二一九章 突圍北上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二十七章 得文吏第六十五章 維吾爾族來客第二一一章 激蒼鷹第二五三章 盟友的恐懼感第二九八章 蕭帥的大意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三四零章 君之尊第二十章 下聘禮第三三零章 秘策發第三十七章 一村之治第三四四章 北遊第一一三章 羊圖狐口食第一九五章 李綱第二一一章 激蒼鷹第三三七章 珍珠衫第八十三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第十章 絕地第二四三章 熊魚不可兼第三二一章 當世活佛第三零九章 秉公與顧全第一六二章 講演第二九七章 太子的良心第三十九章 渤海之叛第一八四章 戰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孃第三三五章 議封王第二二六章 漢部見聞第三四二章 議戰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二八一章 南北兩種人心第五十八章 開發大流求第二五二章 大變亂之前徵第二章 部勒第一一六章 契丹有隙牆第二四一章 數語乾坤轉第二二零章 汴梁一空第三三七章 珍珠衫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爲先第一九二章 密見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爲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通河县| 石嘴山市| 双辽市| 泰兴市| 银川市| 永昌县| 邵阳县| 临漳县| 台中县| 石门县| 竹山县| 阳原县| 思南县| 彭泽县| 大厂| 南雄市| 集贤县| 临清市| 南汇区| 宜宾县| 榆树市| 望奎县| 开平市| 石渠县| 正定县| 甘孜| 高平市| 青田县| 赤壁市| 麦盖提县| 扎鲁特旗| 舒城县| 青冈县| 汤原县| 阿拉善右旗| 丰都县| 曲阜市| 滕州市| 晋江市|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