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孃

秋。

完顏虎喜衝衝來信告訴楊應(yīng)麒:她母親有意要到遼南走一趟,看看好久沒見的三個外孫,問楊應(yīng)麒是否方便。楊應(yīng)麒當然樂意!特地派燕青去回這封信!燕青是第一次北上會寧,因此楊應(yīng)麒又給他安排了個熟悉各種事務(wù)的副手。燕青見那副手資歷明明比自己深,經(jīng)驗也比自己老到,但楊應(yīng)麒偏偏讓自己做正使,那是有意栽培自己了,當下更加用心。他是機巧無雙的人物,諸般事情一問就懂,一學(xué)就會。

完顏虎看了楊應(yīng)麒的來信,再看看送信人如此伶俐,知道楊應(yīng)麒對這件事情十分看重,更是高興。去和叔叔說了後,便奉母親大唐括氏南下。

大唐括氏是阿骨打的大嫂,烏雅束的遺孀,大金“先帝”的皇后,在族內(nèi)位望極尊,但她是和烏雅束一起捱過苦來的,女兒完顏虎沒個公主的樣子,她這個做母親的也沒有半點皇后的架子,說話處事和貧遠山區(qū)一個土財主的母親差不多。

完顏虎的心思較爲單純,這次請母親南下並沒有想太多雜七雜八的事情——和普通人家的兒女一樣,她只是因爲夫婿發(fā)達,便要請母親到家裡一同高興,如此而已。大唐括氏的心思也差不多,她既被女兒說得意動,差點就要帶著妹妹小唐括氏一起去“阿虎婆家”串門,阿骨打也不好太過刻意地攔阻嫂子,只是囑咐完顏虎“早去早回”,小唐括氏雖然也有些想去,但看看丈夫的臉色還是罷了。

大唐括氏年紀不上六十,身子骨也還硬朗,從會寧到津門竟有一半的路程是騎馬。完顏虎一來有心讓母親多看看風(fēng)景,二來怕走快了母親勞累,這一路走得便很慢。燕青在這段路程中也漸漸摸準了自己的位置,在副手的幫助下把雜務(wù)料理得妥妥帖帖。

才過東京,折彥衝便親自來接。從東京再往南,每過一縣都有十數(shù)家大商戶搶著承包迎接鸞駕事宜,焰火炮竹滿天,絲竹管絃不絕,熱鬧得讓老太太笑不攏嘴。她在會寧雖尊,畢竟是“先帝”的皇后,很多事情自知不該太出風(fēng)頭,因此平素都是寂寞自守。到了這裡,無論兵將士庶商賈,既敬她是大金的皇后,更敬她是折彥衝的外母!人人奉承,個個巴結(jié),這等風(fēng)光、這等氣派,烏雅束在時她固未曾經(jīng)歷過(那時女真還窮),烏雅束去世後她也未曾擁有過。

過了遼口,又是另一番景象!方臘之亂如果發(fā)生在漢部南下之初,那對津門的發(fā)展恐怕將是致命性的打擊!但現(xiàn)在遼南的農(nóng)業(yè)已經(jīng)發(fā)展起來,漢部的人口結(jié)構(gòu)有了龐大的農(nóng)民作爲底子,基業(yè)便不容易動搖。津門和遠洋大食諸國也已建立商業(yè)聯(lián)繫,雖然江南方面的生意大受打擊,但來往大食、天竺的船隻這一年卻增多了,日本的航路也一日比一日發(fā)達,所以今歲津門的經(jīng)濟也只是比往年略顯蕭條,而遼南腹心地帶的鄉(xiāng)村則依舊一片興平氣象。

楊應(yīng)麒早已拋下政務(wù),帶著折彥衝的長子長女來迎接。完顏虎前年又生了個兒子後,回孃家時便只把幼子帶在身邊,長子長女都留在津門,所以這兩個外孫大唐括氏也有一年多沒見了,這時路上見到,親得比待孫子蒲魯虎猶甚。

楊應(yīng)麒和大唐括氏也很熟絡(luò),有他在旁邊沒大沒小,這一路就更有趣了。

這一日鸞駕才過永寧河,北方有快馬來傳阿骨打旨意,要他趕緊北上商量軍務(wù)。折彥衝來請辭,完顏虎稍微不悅,大唐括氏卻責(zé)女兒不識大體,對摺彥衝道:“國事要緊,你快去吧!這裡有阿虎在,你不用掛心。”折彥衝正要走,大唐括氏又把他叫回來,要他近前,摩挲著女婿的手道:“阿虎這輩子,最有福氣的,就是嫁了你這個丈夫!”

折彥衝夫婦對望一眼,丈夫笑了笑,妻子卻叫道:“誰有福氣?是他!”

折彥衝笑著也不和完顏虎爭,再次別過。他離開沒多久楊應(yīng)麒對大唐括氏道:“大娘娘,你先和嫂子聊,我去跟大哥說幾句公事就回來。”

策馬追上折彥衝,問道:“國主密令中說了什麼事沒?”

折彥衝道:“月前宗翰曾奏請國主,大意說:‘遼主失德,中外離心,如今耶律餘睹來歸,契丹虛實我等已盡知。今當乘其疲病而襲取之,天時人事,均不可失!若根本不除,後必爲患!’此事他曾與我通過聲氣。如今國主密令中說得簡略,只道‘議粘罕所奏請事’!想必就是爲此。”

楊應(yīng)麒道:“大宋才除方臘之害,不知可有國力興師北伐!若錯過了夾攻時機卻麻煩了。但爲兵事而拖垮大宋財政民力,卻也非我等所願。”

折彥衝沉默半晌,說道:“應(yīng)麒!我向來視你爲一體,比其他幾個弟弟不同!因此有你主理內(nèi)外諸務(wù)我都十分放心。但你近年對大宋的事情似乎有些拘泥了。”

楊應(yīng)麒心中一凜,折彥衝又道:“大宋的事情,終究要由汴梁的那些人去理會!我們身在外國,力所能及便幫它修補一下邊角,要想幫它全盤考慮,一來沒有用處,二來人家也不領(lǐng)情!”

楊應(yīng)麒問道:“大哥你還在怨當初邊境見拒一事麼?”

折彥衝長長嘆了口氣道:“別提那傷人心肺的事情了!”

楊應(yīng)麒道:“大哥的意思,是撒手不管他們了?”

折彥衝嘆道:“不是不管,是管不了啊!大宋這艘船太大,我們幾個力氣又還太小,拉它不動,扭它不轉(zhuǎn)!只能冀望它能早日回頭,免得我們老是左右爲難!”

楊應(yīng)麒點頭道:“大哥說的是!我每次想起當日在汴梁的情景都要傷心。對趙家更是愛恨交加!唉,大哥,咱們的力量要是再強一些,那多好。”

折彥衝拍了一下他的肩頭道:“咱們現(xiàn)在的力量還不夠強麼?”

“當然還不夠強!”

“哦?那怎麼纔算強?”

楊應(yīng)麒道:“若我們能完全左右自己的命運,以絕對優(yōu)勢的兵力將各國戰(zhàn)事消弭於無形,那纔是真正的強大啊。”

折彥衝聽了哈哈大笑:“要真有那麼一天,那可真是人生大快事!”說完揚鞭,領(lǐng)了親兵向北揚長而去。折彥衝馬蹄北踏,過拉林河後忽遇大雨,他避了半日,不見雨停,心想阿骨打令約之期將近,不敢遲延,冒雨而行,這一番千里奔波,又受了風(fēng)寒,見阿骨打時已覺不適,議事到半夜,回到西村竟病倒了。

折彥衝自忖病勢來得雖快,自己身體健壯,當不至有虞,吩咐不許告知津門,免得擾亂過甚。但會寧的王侯卻都有些慌了,紛紛前來探問。宗雄不分晝夜守在外室,連阿骨打也來看視過三次。

折彥衝病倒後諸將都道今年若是出師,只恐不利,不如且待來年。

阿骨打問了幾人都不合自己心意,不由懨懨,單獨叫宗翰來問:“你看今年是否真的不宜出師?”

宗翰道:“今年雨天來得太頻,這已連下了十幾天雨了,還不見停!也看不到它什麼時候會停,眼下確實不宜進軍,但卻得準備!無論如何,出師一事不能無限期拖延下去!”

阿骨打精神一振道:“說下去!爲何不能拖延?”

宗翰道:“我大金已得契丹虛實,而觀契丹邊防無所改措,可知遼主至今未將耶律餘睹投降我大金一事放在心上!因此當趁其無備,剜其心腹,以成全功!”

阿骨打點頭道:“這個你以前說過了。”

宗翰又道:“如今諸將有不願進兵之語,雖然事出有因,但卻已顯露我大金最大的隱患!”

阿骨打臉色沉了下來:“什麼隱患?”

“懈怠!”宗翰道:“凡人窮困之時必然思變,變則動,動則通!且貧者忘命,忘命者勇!我女真起兵以來所以戰(zhàn)無不勝,皇上您妙機神勇固是首因,而士卒悍勇可用也極爲重要!但自從我大金得了東京道,忠勇兵將多得封賞,個個成了富翁!如今僅遼陽府一路賦稅及遼南每年貢品,已經(jīng)比我完顏部起事前合部所產(chǎn)多出數(shù)倍!這是好事,卻也不是好事!好事就是我們財力足了,不必再像以前那樣擔心三餐不繼;壞事就是諸將多有懈怠之心,認爲光是眼前這江山便夠享用了!尤其是津門開港以後,海外奇貨北輸如流,許多兵將都開始玩物喪志!皇上您屢倡節(jié)儉,但政令下去總成爲空文。若一旦豪雄腐化,士卒惜命,猶如契丹——那我大金還怎麼去橫掃天下?”

阿骨打哼了一聲道:“你說的在理!”

宗翰道:“眼下老一輩餘勇尚可用,而年輕一輩多有功勳未建、野心勃勃者,我們當趁兵將勁風(fēng)未衰,一鼓作氣,滅大遼以窺天下。若等人心思安,那時再要振作遠征,只怕便更難了!這些天雖然陰雨綿綿,但雨總有停的時候!一等陰雲(yún)消散,便是進兵良機!這一次我們不但是要勝過大遼,還要激起年輕一輩的雄心!”

阿骨打大喜,撫宗翰背脊道:“有你在此,猶勝國相再生!好好用心!你上面雖然還有幾個叔叔在,但論才能,你早已勝他們多多!眼下我還跑得動,等我老得跑不動時,大金元帥之任,非你莫屬!”

當下傳令,命各部仍備糧秣馬,勿讓兵器生鏽!又派使者前往汴梁催促大宋,準備夾攻。

消息傳到遼口,鄧肅對曹廣弼道:“去年年底我在大遼中京,摒絕它務(wù),一心都撲在耶律餘睹的事情上,竟不知大宋出了方臘這樣的大害!如今巨瘡方除,朝廷如何有力量興兵北伐?二將軍你能設(shè)法延緩一二年麼?”

曹廣弼苦笑道:“大哥就在會寧,我看他未必沒有和你我一般的心思!現(xiàn)在備戰(zhàn)之令既已傳到,顯然是大哥對此也沒辦法。連他都沒辦法,我便更加束手無策了!這樣吧,你到津門走一趟,跟應(yīng)麒商量一下。”

鄧肅當即南下,一路見道路泥濘,地勢低窪些的莊稼都泡在水中,心道:“今年只怕會收成欠佳!希望備荒倉能派上用場!”他馬不停蹄馳入津門,左右找不到楊應(yīng)麒,一問才知道楊應(yīng)麒陪伴皇后大唐括氏到永寧去了。鄧肅心道:“鳳駕若在永寧,怎麼我經(jīng)過的時候一點動靜都沒有?”回頭來到永寧縣,縣城裡找不到大唐括氏,說是到都在城外防澇。鄧肅奔出城外,向低窪處走去,果然見遠處擁著一羣人,拉了一個楊應(yīng)麒的幕客問明情由,不禁心中感嘆。

原來今年陰雨連綿,遼南受害不淺,永寧河新修的水利甚至有不支的危險,但楊應(yīng)麒接到災(zāi)情彙報後只是吩咐盧克忠、張浩等設(shè)法搶救,自己卻笑著臉和完顏虎陪在大唐括氏身邊。

完顏虎是管農(nóng)務(wù)出身,見那雨接連下了好多天先不安起來,問起楊應(yīng)麒,楊應(yīng)麒知道瞞不過她,只好跟她說了實情。又道:“大娘娘好容易來一次,嫂子您就別太操心這事了。這些事情讓下面的人擔心就好。”完顏虎雖然答應(yīng)了,但她卻沒楊應(yīng)麒那樣深的城府,沒半天就在母親面前露了馬腳。大唐括氏問明實情,將兩人都罵了一通道:“我看著這天就不對勁!漢人不是有句話,叫民以食爲天麼?如今你們是連天也不要,就知道守著我這個老婆子!”

完顏虎被母親罵得不好受,訥訥說道:“娘你好容易來一次,我不想掃你的興啊!”

大唐括氏哼了一聲道:“掃我的興?總勝過壞了莊稼人的收成讓他們在背後戳我脊樑骨吧?”

楊應(yīng)麒忙跟完顏虎使了個眼色道:“嫂子,大娘娘說的是!我這就去照看,您陪大娘娘到孤山寺祈福去。”

大唐括氏想了想?yún)s道:“我也去看看。”

完顏虎和楊應(yīng)麒都驚道:“去看什麼?”

“去看看淋成什麼樣子了!”大唐括氏道:“來的時候你們帶我看過莊稼地的,我知道哪些地方會受澇!”

“這!娘!把您淋壞了可怎麼辦?”

“淋壞個什麼!”大唐括氏道:“這事我不知道就算了,既然知道,不去看看不放心!”

完顏虎和楊應(yīng)麒都扭不過她,只好發(fā)動遼南軍民,把抗災(zāi)的事情紅紅火火地搞了起來。淺演之族,統(tǒng)治階層和民衆(zhòng)相去未遠。所以多有恤民之心。

鄧肅到永寧時,大唐括氏正領(lǐng)著女兒在阡陌上看莊稼,母女倆都捲了褲腿赤著腳,就像兩個農(nóng)婦,要不是她們身上衣服的上乘料子,以及頭上那一頂濺了不少泥水的鳳鑾,旁人斷斷看不出她們是大金國的皇后和公主!

鳳鑾遠處高地上搭著一個竹棚,竹棚棚頂顯然甚密,一滴水也沒滴下來。地面上鋪著乾乾淨淨的青石板,兩個女傭候在一邊,一看哪裡有雨水濺進棚內(nèi)便趕緊抹乾。

棚內(nèi)一張?zhí)珟熞危紊箱佒暮隔茫蒙献粋€相貌俊美的青年,正看著雨天打哈欠,鄧肅走近一看,驚道:“七將軍!你怎麼敢坐在這裡!”

第四章 過冬第一四七章 武之庫第二五四章 究竟誰控制誰第一九九章 老臣第一四零章 揚帆濟海第一零八章 英雄亦無百年第一三三章 胡部潛流第一七八章 會第一三零章 兵敗山倒第三一六章 塘沽民心第九章 塞外第五十四章 老和尚遠來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二零五章 挖牆角第六十四章 大金的兩扇門第八章 伏擊第二九零章 小輩新人新事第一八九章 國債第二五四章 究竟誰控制誰第二七二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第三三六章 醉獻妃第十章 絕地第一九二章 密見第二七八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第九十四章 將軍跨海南巡第二八九章 大漢新政新局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二六九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一五七章 新城第一一八章 進退重思量第一七三章 叛第三四五章 輾轉(zhuǎn)尾聲第三一七章 小延福園第二九四章 大漢如日方中第一三七章 危疑反覆第一七九章 亂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孃第一零三章 臨潢風(fēng)沙迷眼第三十六章 大捷之威第三四六章 南行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二二零章 汴梁一空第二九四章 大漢如日方中第三五零章 迎敗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孃第一零八章 英雄亦無百年第八十六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第三十四章 海賊水兵第二八一章 南北兩種人心第三零五章 西夏的將相第三十七章 一村之治楔子 終極遊戲第六十一章 大宋通問密使第一一七章 楚州傳噩耗第十二章 鷹兔第七十二章 大宋第一婊子第一八三章 臨第二七一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第一五二章 舟中議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二四八章 佳期喜藏兇第二七六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二十八章 稱帝號第一四四章 兄弟間第三十六章 大捷之威第二六一章 何謂善守之帥第三五四章 審判第一六四章 請辭第二一四章 說親事第十九章 議婚姻第九十七章 攔路石眼中釘第二九三章 遠族來歸何意第三三二章 金蘭折第二十七章 得文吏第二零八章 陳家貨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第二八四章 老成偶爾張狂第七十七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第二四七章 回首實有怨第二七七章 亡國餘思隨風(fēng)散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三零三章 財神的口袋第十四章 烏古第二零零章 兵臨第二八六章 國亡四方禍至第一二二章 人死茶就涼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二一四章 說親事第二九八章 蕭帥的大意第三二九章 羣龍動第八章 伏擊第二二零章 汴梁一空第一七六章 詔第一九六章 夜訪第九十二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第三四一章 聚首
第四章 過冬第一四七章 武之庫第二五四章 究竟誰控制誰第一九九章 老臣第一四零章 揚帆濟海第一零八章 英雄亦無百年第一三三章 胡部潛流第一七八章 會第一三零章 兵敗山倒第三一六章 塘沽民心第九章 塞外第五十四章 老和尚遠來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二零五章 挖牆角第六十四章 大金的兩扇門第八章 伏擊第二九零章 小輩新人新事第一八九章 國債第二五四章 究竟誰控制誰第二七二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第三三六章 醉獻妃第十章 絕地第一九二章 密見第二七八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第九十四章 將軍跨海南巡第二八九章 大漢新政新局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二六九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一五七章 新城第一一八章 進退重思量第一七三章 叛第三四五章 輾轉(zhuǎn)尾聲第三一七章 小延福園第二九四章 大漢如日方中第一三七章 危疑反覆第一七九章 亂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孃第一零三章 臨潢風(fēng)沙迷眼第三十六章 大捷之威第三四六章 南行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二二零章 汴梁一空第二九四章 大漢如日方中第三五零章 迎敗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孃第一零八章 英雄亦無百年第八十六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第三十四章 海賊水兵第二八一章 南北兩種人心第三零五章 西夏的將相第三十七章 一村之治楔子 終極遊戲第六十一章 大宋通問密使第一一七章 楚州傳噩耗第十二章 鷹兔第七十二章 大宋第一婊子第一八三章 臨第二七一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第一五二章 舟中議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二四八章 佳期喜藏兇第二七六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二十八章 稱帝號第一四四章 兄弟間第三十六章 大捷之威第二六一章 何謂善守之帥第三五四章 審判第一六四章 請辭第二一四章 說親事第十九章 議婚姻第九十七章 攔路石眼中釘第二九三章 遠族來歸何意第三三二章 金蘭折第二十七章 得文吏第二零八章 陳家貨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第二八四章 老成偶爾張狂第七十七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第二四七章 回首實有怨第二七七章 亡國餘思隨風(fēng)散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三零三章 財神的口袋第十四章 烏古第二零零章 兵臨第二八六章 國亡四方禍至第一二二章 人死茶就涼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二一四章 說親事第二九八章 蕭帥的大意第三二九章 羣龍動第八章 伏擊第二二零章 汴梁一空第一七六章 詔第一九六章 夜訪第九十二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第三四一章 聚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弋阳县| 若尔盖县| 玛曲县| 鄱阳县| 手机| 嵩明县| 河源市| 南丰县| 汽车| 鸡西市| 望江县| 永善县| 林口县| 蓬溪县| 盘山县| 北海市| 汾西县| 安国市| 台州市| 大新县| 定西市| 绥滨县| 沂源县| 德保县| 屯昌县| 尉氏县| 常德市| 金塔县| 沙河市| 微博| 澜沧| 沾益县| 宜兰市| 深水埗区| 太仆寺旗| 阜城县| 嘉义县| 岑巩县| 凯里市| 云阳县| 兴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