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六章 大捷之威

折彥衝領八百人衝在最前,左邊是阿魯蠻,右邊是曹廣弼,蕭鐵奴押後,宗雄居中。四千部隊便如一個紡錘一般向遼軍插了進去。

此時左右兩支遼軍尚未投入戰場,之前那一彪遼軍困得住宗雄的兩千人,卻擋不住折彥衝與宗雄會師後的攻勢,這個鋒利的紡錘慢慢陷了進去,竟在不長的時間內把遼軍截成兩半。

折彥衝雖然得利,但每前進一步都大覺吃力,待把遼軍衝作兩半,而這部遼軍竟未潰散,兩部人馬一左一右,各自爲戰!折彥衝心中大驚:“這部遼軍好生了得,起事以來沒打過這麼難的!”其實這部遼軍比起女真人仍然大大不如,不過比之前金軍所遇到的遼軍遠勝,所以讓折彥衝有這個感覺。

眼見折彥衝來不及把切成兩半的遼軍分別擊破,東南和西南兩支遼軍就要加入戰場!狄喻道:“若這兩支部隊都有這等戰鬥力,我們只怕要糟!不如先退,等國主大部隊回來再說。”

折彥衝奮然道:“身處絕境!有進無退!”

狄喻道:“國主的中軍離這裡已經不遠,不如結成圓陣,以槍陣拖延時間!耗得契丹力疲,國主來了便可佔便宜。”

折彥衝往後望了一下隊伍,只見己方與遼軍已然膠結在一起,不但想退回去已經來不及,就是要變換陣勢也未必可行,對狄喻道:“亂戰之中,只怕布不成嚴密的陣勢!強行做這樣的細密指揮只怕反而會露出破綻!”往東南一望,說道:“那支部隊旗幟比其它兩支大不相同!你說遼主會不會在裡面?”

狄喻聞言一震,說道:“有可能!”

折彥衝道:“好!那麼就衝上去!”

狄喻道:“這部軍馬比我們多出幾倍,而且氣象森嚴,只怕……”

折彥衝道:“我們還有更好的選擇嗎?別猶豫了,衝吧!”引領八百騎衝出了出來,也不去追擊被衝作兩截的遼軍,徑向東南衝來。他的目標十分明顯,就是要去衝擊東南那支契丹部隊。

果然他這一衝,遼軍中竟然起了小小的混亂:原來其中一部見了折彥衝的行止,竟然企圖橫截過來攔住他,結果由於變化太急,指揮失靈,原本頗爲整齊的行伍便露出破綻!阿魯蠻狂吼著衝了出去,手中狼牙棒見人砸人頭,見馬砸馬頭,遼兵見了無不畏懼,遼將一時來不及整肅部隊,這股精銳竟被阿魯蠻一個小部衝散。

折彥衝心道:“看遼軍這麼緊張東南這支部隊,只怕遼主就在那裡了!”對阿魯蠻呼道:“老五!別管這些小蝦米了!大遼皇帝就在前面!我們去活捉他!”

阿魯蠻叫道:“好!”帶頭衝了過去,結果他的隊伍竟衝在了折彥衝前面!折彥衝緊跟在後,宗雄和蕭鐵奴也不願落於人後,唯有曹廣弼鎮定如恆,把人馬擺開,將前來追躡的遼軍一一擋開。

西南的那支部隊來不及投入戰場,漢部和宗雄的軍隊已經轉向,剛剛被折彥衝割裂的部隊則重新團聚,隨後追來。這兩支軍隊雖來不及阻截金軍,但已經從三個方向將折彥沖和宗雄圍住!

狄喻心道:“若只是以這個戰場上的實力對比而論,我們大大不妙!只盼國主和宗翰快點到來!”

這時阿魯蠻已經衝近遼軍,驀地一箭飛來,正中他左肩,折彥衝等大吃一驚,卻見阿魯蠻理也不理,依然狂吼著衝入遼陣!原來這一箭透過阿魯蠻軟甲之後被他石頭般的肌肉逼住,沒有傷到筋骨!

阿魯蠻衝得太快,和折彥衝所部之間竟留出了一點斷層,遼軍合攏,將兩部阻截。

折彥衝大急,阿魯蠻雖然勇猛,但幾百人在遼軍數萬大軍之中如何能吃得消?而且這一部遼軍卻頗堅韌,他一時攻不進去,忽聽一人叫道:“我去接五哥出來!”卻是蕭鐵奴!

從開戰以來他一直處在受力面較輕的位置上,因此兵力馬力在各部中最是充沛。這頭蒼狼果然是漢部的寶刀!這一出鞘,鋒芒大耀,硬生生把遼軍撕開了一道口子,接應上阿魯蠻之後,蕭鐵奴變前軍,阿魯蠻變後軍,倒衝了出來。

折彥衝見阿魯蠻身上插著三支箭,叫道:“老五退到中軍來暫歇!”

阿魯蠻叫道:“大戰之中,歇什麼!笑話!更何況我看見契丹皇帝的車駕了!”不等折彥衝回答又領人繞到東側切了進去。

狄喻見其它兩支部隊都已合攏,己方四千人已是身陷重圍,嘆息一聲叫道:“糊塗!”

折彥衝咬了咬牙道:“走!跟著阿魯蠻衝吧!”

這次折蕭兩部爲左,宗雄爲右,四千人再次扎進比他們多出十倍的遼軍之中。仗打到這個份上,什麼陣法兵法都用不上了,雙方完全是在拼命。遼軍人衆,卻不如漢部與女真人敢拼!金軍前進得艱難,但終究是一步步地前進著。無論是漢部還是女真,他們已經不知道外圍到底有多少敵人,只知道並肩的就是戰友,刀前就是敵人!煙塵紛飛之中,他們甚至不辨方向,然而阿魯蠻部的吼聲如野獸般傳來,漢部將士知道那就是他們前進的方向!

此時地形所限,其它兩部遼軍的到來也只不過是在包圍圈外再加一層重圍,一時卻沒能對金軍造成強大的殺傷力。而在他們之外,阿骨打和宗翰也都到了!

阿骨打在一處突起的土臺上,指著戰場問身邊幾個兒子道:“如何?”

長子宗幹道:“彥沖和宗雄雖然勇猛,可惜身陷重圍,未免不智。”

四子宗望道:“不然!駙馬早知我們將至,大援在後,他纔敢如此。他在內核,我們在外圍,若能裡外合應,可建大功!”

六兒子完顏兀朮這時才成年不久,隨侍在旁,聞言道:“駙馬與宗雄哥哥勇猛異常,不過如此廝殺,只怕難以持久!我們趕快去救援吧。”

阿骨打卻不回答,似乎在思考著比這場戰鬥更加重要的事情。

沒人知道阿骨打在想什麼,包括他的幾個兒子。他看著在戰場中死命搏殺的雙方,好一會才指著戰場中點點銀光問:“那銀光是怎麼回事?”

左右都不知如何回答,四子宗望道:“我知道,那是曹廣弼的銀槍隊!”

衆人這才恍然!但見陷入重圍的金軍前部和左右都是四處衝擊,便如鬣狗不斷撕咬一匹大象的皮肉,而那排銀光卻星星點點,便如一道由鐵釘釘成的防線,守護著四千人的後方!

阿骨打道:“好銀槍隊!好曹廣弼!有此人在,這四千人沒那麼容易垮!”

宗望道:“雖然如此,但這兩部都是我國精銳,若拖久了,只怕損傷必重!”

阿骨打沉吟片刻,說道:“傳令宗翰,讓他自主行事。”

完顏宗翰此時統領左翼,他是國相撒改之子,阿骨打的堂侄,在小一輩宗族中最受阿骨打器重。此時也已領兵趕到,眼見右軍被圍,中軍卻遲遲不進,心中揣度完顏阿骨打的用意。不久阿骨打的軍令傳來,宗翰望著南邊煙塵滾滾,心道:“大金國基未穩,大局爲重!”

折彥衝此時身在圍中,已經無法知悉外方的形勢,眼見遼主車駕已近,但阿魯蠻所部漸漸力疲,竟無法再衝進一步!宗雄和自己也消耗得厲害。他偶爾回望,但見背後有銀光閃動,這才安心。

狄喻卻注意到那些銀光也漸漸黯淡了,心道:“廣弼也疲了。中軍還沒到麼?怎麼來得這麼慢!再下去,我們可就……”忽聽殺聲大震,從北而來,狄喻大喜:“這樣的威勢,必是中軍或左翼到了!”

遼軍比折彥衝與宗雄所部多出不止十倍,但這隻大象的肉腳偏偏捏不下這隻渾身是刺的刺蝟!反而被刺得疼了,拖得疲了——和四千人接鋒的部隊早已傷痕累累,一時無法擠上作戰的契丹將士的心也被這四千人的毅力給消耗得差不多了。他們沒想到不到這區區四千人竟然能堅持這麼久!

忽然北邊蹄聲大作,那可是金軍的生力軍!北面的遼軍掉轉方向防禦,但宗翰何等人物?這部衰疲之軍阻攔不住,竟被他衝了進去。

阿骨打望見戰局,命中軍步步逼進,他這樣做雖然沒有迅速參戰,卻對遼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不久,遼軍中央的黃色鑾輿南移,阿骨打冷笑道:“耶律延禧這個敗家子,終究沒有膽子站在最前線!”

此時戰場上金軍其實還未佔上風,但皇帝鑾輿南移,那分明是臨陣逃跑,對遼軍士氣打擊極大!阿魯蠻本已無力再進,這時望見鑾輿迴轉,呼吼著已經嘶啞的喉嚨,捨命向南。

遼主本部這支部隊,如果以一個圓圈來劃分,則以處於中部的那部分最爲精銳,也正是這部分人抵抗著折彥衝前進的步伐!外圍的軍隊次之,所以擋不住折彥衝的衝擊。而最核心遼主周圍的親衛又次之——這批人有三分之一是儀仗,另有三分之一是抽調上來護主的貴胄子弟,雖然有寶馬寶刀,但大多怕死。這時見遼主先逃了,而那些渾身是血、野獸般的女真人又再次衝來,連忙都忠心耿耿地追隨皇帝也逃了。他們這一逃,遼軍軍心大壞,折彥沖和宗雄激起最後一點意志力,沒命地往遼主鑾輿逃走的方向衝趕。

契丹軍陣內有潰兵,外有強敵,便如一個桃子裡外一起爛,阿骨打中軍未到,遼軍主力卻已經崩潰。阿骨打指揮諸子諸將把契丹敗軍切割殲滅。

這一戰遼兵失馬者沒有一個能逃回遼境,所有步卒全部失陷,不是死在金軍的馬刀狼棒下,便是淪爲女真戰奴。宗翰兵鋒所及達百里之外,百餘里間契丹人死傷狼藉,遼主耶律延禧雖然僥倖逃脫,但逃得十分狼狽,連自己的車馬鑾輿也顧不得了,盡數落入宗雄之手。

兵馬過後,楊開遠率工兵從後掩來,收拾戰場上的軍械、糧草、牛馬、俘虜。由於有上次折彥衝將所獲戰利品主動上交的前例,女真人對楊開遠收取這些東西並不排斥。

折彥衝等追出數十里後也停下修整。阿魯蠻身受九創,滿身鮮血,也不知多少是敵人的,多少是他自己的!楊開遠跟上來後,折彥衝忙叫隨軍醫生給他料理傷勢。阿魯蠻脫光了衣服,任由醫生給他處理傷口,大聲談笑,似乎還沒打夠。

楊開遠頗知醫理,知道阿魯蠻激戰之餘,身體消耗極重,此時本該歇息了卻還如此興奮對他的傷勢來說可不是好事!正不知如何是好,蕭鐵奴走上來道:“五哥!我以前叫你五哥是因爲你比我大兩個月,今天這樣叫你,卻是服你是我部最堅最強的狼牙棒!”

阿魯蠻沉默了下來,忽然放聲大笑道:“六奴兒!你終於服我了麼?”大笑之後,不久便沉沉睡去。楊開遠等見狀才鬆了一口氣。

曹廣弼清點俘虜,從中挑選了數百人打入行伍之間,補足了這一戰的減員。

前方女真各部攻州掠城,不過也沒有把戰線無止境地推出去——遼人損傷慘重,金軍卻也需要修整。楊開遠依舊例把收撿到的戰利品交了上去,阿骨打退還給他們一半,又重重賞了阿魯蠻等人,親自到營長內看望他的傷勢。這時阿魯蠻的情況也已經穩定下來了。

阿骨打問折彥衝道:“你要隨我班師,還是帶你的弟兄繼續向南?銀可術他們正在前面攻城掠地呢!哼!此戰過後,我大金氣勢如虹,前面的遼人望見我們的兵馬,打都不敢打,被孩兒們一喝就開城投降了。”

折彥衝微微一笑道:“打攻堅戰我部不落人後,至於喝降收城,卻用不上我手下這支疲倦之師。如今天寒地凍,又是大戰之後,兵士思家,願隨國主班師。”

阿骨打微笑道:“怎麼,想阿虎了?”

折彥衝道:“是。回家過冬抱老婆,等開春來纔有力氣替叔叔將大遼東京收入囊中。”

阿骨打聞言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勵。

這一戰對遼金兩國國力之升降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之前女真人雖然連連獲勝,但那幾次勝利都只能算是區域性的勝利,但這次遼主親征,兵甲犀利,卻仍然被女真摧枯拉朽般打得大敗,從此大遼自耶律延禧以下個個談女真色變。而女真人則士氣高漲,對遼人最後一點忌憚之心也一掃而空。

阿骨打、撒改等人在對遼攻略的態度上也爲之一變:如果說在此戰之前女真首腦的目的還僅僅在於建國自立,經此一勝,他們的野心已一變而成吞遼之志!

而這時,楊應麒正望著北斗,思考著漢部的未來。

第三四五章 輾轉第一三五章 養軍之策第二七一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第三二七章 金夏合第一五零章 國之樑第二六八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第二零六章 學生潮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惱第四十章 兵下遼東第二五八章 那幕後的幕後第七十章 相國寺一日遊第二三七章 遠遁循故途第二九零章 小輩新人新事第九十二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第一零九章 新官陳少宰第二七八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第二三二章 秦檜南行第二四四章 閨中兒女事第二章 部勒第一三五章 養軍之策第二八一章 南北兩種人心第一百一章 雖知君乃豪傑第九十三章 書生仗劍北遊第二零八章 陳家貨第一二零章 移運轉興亡第一四八章 地之失第二九九章 穀物與泥沙第一五五章 榻前囑第三一一章 主動被動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十七章 建村落第一二八章 錦囊妙計第二九一章 漠北漢地孰先第二六七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第三四零章 君之尊第三零五章 西夏的將相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三五零章 迎敗第一三五章 養軍之策第五十二章 韜晦之方略第二一六章 小買賣第一四六章 故人矣第一零九章 新官陳少宰第二三三章 宗澤之逝第二十三章 整軍備第九十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第二三四章 福禍相倚伏第一八五章 變第九章 塞外第二四三章 熊魚不可兼第一二七章 子夜問藥第一零五章 大禍常在牆內第三三四章 漢皇都第二七四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第六十七章 遣宋使的人選第二零四章 思良將第一八一章 責第二三零章 中原戰局第四十三章 潛流暗涌第三四九章 聞逝第八十三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第十八章 通商路第三一九章 雲中黃河第一零三章 臨潢風沙迷眼第一三七章 危疑反覆第一一八章 進退重思量第七十九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第一三四章 特設新軍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爲先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一八五章 變第五十章 進退之間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一四三章 塘沽問第一八零章 異第三二零章 北征大軍第一百章 且看各自機心第四十四章 東京平定第二七六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二零六章 學生潮第六十一章 大宋通問密使第十二章 鷹兔第一一九章 棋局大逆轉第十七章 建村落第三一五章 兵來將擋第一九七章 聯姻第三十七章 一村之治第二七零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第七十二章 大宋第一婊子第十四章 烏古第二八五章 牆倒衆人齊推第一一五章 唐刀無敵陣第五十七章 狡政與黠商
第三四五章 輾轉第一三五章 養軍之策第二七一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第三二七章 金夏合第一五零章 國之樑第二六八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第二零六章 學生潮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惱第四十章 兵下遼東第二五八章 那幕後的幕後第七十章 相國寺一日遊第二三七章 遠遁循故途第二九零章 小輩新人新事第九十二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第一零九章 新官陳少宰第二七八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第二三二章 秦檜南行第二四四章 閨中兒女事第二章 部勒第一三五章 養軍之策第二八一章 南北兩種人心第一百一章 雖知君乃豪傑第九十三章 書生仗劍北遊第二零八章 陳家貨第一二零章 移運轉興亡第一四八章 地之失第二九九章 穀物與泥沙第一五五章 榻前囑第三一一章 主動被動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十七章 建村落第一二八章 錦囊妙計第二九一章 漠北漢地孰先第二六七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第三四零章 君之尊第三零五章 西夏的將相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三五零章 迎敗第一三五章 養軍之策第五十二章 韜晦之方略第二一六章 小買賣第一四六章 故人矣第一零九章 新官陳少宰第二三三章 宗澤之逝第二十三章 整軍備第九十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第二三四章 福禍相倚伏第一八五章 變第九章 塞外第二四三章 熊魚不可兼第一二七章 子夜問藥第一零五章 大禍常在牆內第三三四章 漢皇都第二七四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第六十七章 遣宋使的人選第二零四章 思良將第一八一章 責第二三零章 中原戰局第四十三章 潛流暗涌第三四九章 聞逝第八十三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第十八章 通商路第三一九章 雲中黃河第一零三章 臨潢風沙迷眼第一三七章 危疑反覆第一一八章 進退重思量第七十九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第一三四章 特設新軍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爲先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一八五章 變第五十章 進退之間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一四三章 塘沽問第一八零章 異第三二零章 北征大軍第一百章 且看各自機心第四十四章 東京平定第二七六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二零六章 學生潮第六十一章 大宋通問密使第十二章 鷹兔第一一九章 棋局大逆轉第十七章 建村落第三一五章 兵來將擋第一九七章 聯姻第三十七章 一村之治第二七零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第七十二章 大宋第一婊子第十四章 烏古第二八五章 牆倒衆人齊推第一一五章 唐刀無敵陣第五十七章 狡政與黠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宝丰县| 齐河县| 永平县| 尚义县| 鄂伦春自治旗| 金坛市| 天峻县| 曲水县| 蒙山县| 海林市| 天全县| 朔州市| 郧西县| 高台县| 九寨沟县| 漳平市| 凤冈县| 昌邑市| 静宁县| 英吉沙县| 洪江市| 宜兰县| 苏州市| 鞍山市| 蒙阴县| 龙井市| 安顺市| 乐至县| 唐海县| 长春市| 泗洪县| 孝昌县| 罗定市| 南充市| 武汉市| 建宁县| 鄂托克旗| 大兴区| 腾冲县| 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