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章 東西的抉擇

文樺殿,冉強和嶽山對面而坐,經詢問才知道,嶽山的父親是趙的一名朝請大夫,他才二十二歲年齡,字三師,青州樂安人。前幾天趙軍攻城前,趙皇帝石鑑聽人說起嶽山頗有才氣,遂命人招嶽山入宮奏對。嶽山長期看著趙人如豬狗般活著,早對胡人有了很深的成見,如果不是擔心雙親受到牽連,他早投奔東晉去了。誰料得勉強入宮,還沒來得及見到石鑑,就被趙軍堵在了皇宮內。

殿內,兩排粗大的蠟燭,把殿內照的很亮,冉強還不是很習慣這種沒電的生活,總感覺自己生活在黑暗中,尤其是現在紙張還沒有應用到窗戶上,白天房屋如果關上窗戶,就顯得十分黑暗。

冉強看著面前這個和自己實際年輕相差不多的年輕人那淡笑的面孔,不得不承認:書是靠人來讀的,同樣的書,不同的人能讀出不同的結果來。他問:“你對天下有何看法?”

嶽山淡淡一笑:“自晉諸王禍亂中原以來,晉家基業已成敗相。逃入江南後,豪強世族把持朝政,與皇帝幾近如水火,內鬥不斷,外將手握重兵,藐視朝廷,皇室威信漸失。現不過是茍延殘喘,離亡不遠了。而我中原,諸胡趁機亂我中華,趙人遭屠,外無朝廷爲援,內無霸王之主,長此下去,必再無立足之地了。可惜大好河山,將被胡夷所佔!”,說完注視著冉強。

冉強明白他的意思,笑了笑,又問:“如若我想重振中原漢家天下,當該怎麼做?”

嶽山臉上露出了喜色,拱手道:“三師正是要等候將軍此話。敢請取地圖來。”

冉強命人取地圖來,對於這個時候的地圖,冉強不是很感興趣,不夠清晰,不夠準確,早在蒐羅冉閔資料時,他就找到了不少歷史學家標示的東晉地圖。

嶽山指地圖道:“當前,趙已亡,北面,遺留新興王石祗,擁兵襄國,如聞將軍佔了鄴城,一定探查石鑑的消息,一旦知道石鑑已死,必定稱帝,然後以皇帝號令,集諸王之兵,舉兵攻擊我們。清河有羌人姚戈仲,此人久屬胡趙,必助石祗。此外尚有,黎陽鮮卑段勤,胡汝陰王在冀州,東面滏口的張沈,西面陳留的段龕,枋頭苻洪。這些都是我們平定中原的敵人。我們如若困守在此,敗亡之道也。”

冉強不得不佩服古人,這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多少英雄豪傑幹才能吏埋沒在亂世中。這個嶽山把現在分析的和歷史上發生的基本吻合,這不由得讓他對這個和他差不多大的年輕人尊重起來。

冉強不動聲色:“那三師以爲,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脫此困局?”,他口裡卻叫上了嶽山的表字。

嶽山聽了,微微一笑:“將軍且看,黎陽鮮卑段勤,胡汝陰王在冀州,東面滏口的張沈,西面陳留的段龕、繁陽劉國、張賀度雖都擁兵一方或近在咫尺,但,他們都不是雄霸之輩,都可以不用過於憂慮。只有清河滆頭的姚戈仲、枋頭苻洪,家族英雄輩出,才俊衆多,實乃心腹大患,不容小看。河北之地,北有鮮卑慕容,內有強敵環伺,非短時可定。爲今之機,我們或西進入關中,據山險之地,以待天時,此漢高祖之霸業;或東據青、兗、幾州,徐徐圖之,此曹操之策。唯將軍決斷。”

冉強點點頭,歷史上,蒲健就是比姚戈仲以各種優勢,先進入關中,建立了前秦,最後統一了北方。他道:“進入關中以坐山觀虎鬥乃是上策。”

嶽山撫掌笑道:“將軍這個話正是三師要說的。”

誰料冉強盯著嶽山話鋒一轉:“只是,如果進入關中,那此地我中州百姓恐怕再次淪入胡人之手,這是其一;關中夏人稀少,胡人衆多,此番我殺胡人以萬計,如若關中胡人起異心,則我成了困守之勢了。”。歷史上的確如此,冉閔下了殺胡令後,後來收攏了一千多胡人作爲兒子的部下,結果連兒子的命也丟了。雖然關於他的史書是北魏人寫的,讓人狐疑之處衆多,但,從理論上講,是很有可能出現這樣情況的。雖然現在冉強沒有佈告殺胡令,但採用這種辦法殺羯人,隨著勢力的增大,遲早會被人翻出來當舊帳的。

嶽山微微嘆了口氣:“將軍雖有意青,兗州,但此一時非彼一時,漢末,山東沒有強盛的勢力存在,所以曹孟德方能穩據。現今,胡人勢力分佈,南面雖然晉室衰弱,但,必然窺視二州,使將軍多面受敵也。”

冉強想了想,歷史上,冉閔坐困於鄴城,無月不戰,沒有任何穩定的環境以求發展,雖然東據青、兗二州或有出路,但自然比不上關中好,這個歷史已經證明。不過,他畢竟經歷的政治鬥爭少,很有些霸主鄙視的婦人之仁,想想歷史上冉閔失敗後,大批中原趙人爲了南渡而死傷無數。再加上,漢族人口在山東、河南佔的比例是很大的,這是最大的優勢所在,如果讓他現在就和胡人合作,他心裡實在不很願意。

見冉強沉默不語,嶽山還想再勸,冉強擺擺手:“我已經決定據青、兗,劉玄德尚能不丟其民,何況我本來就是爲救中原衣冠方纔起事的?三師且說說,如何才能據守青、兗?”,其實還有一句話他沒敢說出來:老天讓他莫名其妙代替了冉閔,如果是僅僅爲了成就霸業,又何必讓他出現?

嶽山見冉強已經決定了,就不再多勸,道:“將軍如果想據青、兗,那麼,首先,需穩住襄國的胡人新興王石祗、滆頭的姚戈仲、枋頭苻洪還有江南朝廷。方能有足夠時間穩固青兗。”

冉強點點頭:“三師所言極是。只是現在趙國皇帝已死,石祗必定會稱帝於襄國,然後集諸王和胡人之力,併力攻我。”,歷史上就是如此,冉強研究歷史後認爲,冉閔稱帝,影響最大的是東晉對他的態度,而對於胡族,無論他稱帝與否,作爲一個趙人擁有重兵,必定會引起他們的共同擔憂,只要有一個能團結他們的胡人,就一定會共同攻擊他。

嶽山微微一笑:“將軍不用擔心,此事很容易辦。胡人汝陰王石琨,爲人志大才疏,雖有野心,只是實力不夠。現據冀州,將軍可派使者,奉皇帝尊號給他,他定然大喜。無論他稱帝否,石祗和石琨必然相互猜疑,如果兩人不能同心,還何足爲慮。”

冉強點點頭:“三師此計可行,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有時間穩固青、兗了。”

嶽山卻略有憂色:“只是滆頭的姚戈仲、枋頭苻洪這兩處有些不太好辦。”

冉強笑笑:“三師不用擔憂他們,只要石祗和石琨不能攻擊我們,我料他們不足爲慮。”

嶽山驚訝的問:“將軍這話是如何個?”

冉強指著地圖道:“關隴是羌胡的長期居住地,勢力深厚。既然我們看到了關中的重要之處,羌胡的姚戈仲、苻洪這兩家才俊輩出的家族,豈能看不到?他們一定會相互進入關中,以圖霸業。只要我們添把火,不怕他們不鬥在一處。”。歷史上,苻家因爲距離和東晉朝廷的支持,比姚家先進入了關中,而且殺了姚家精銳的軍隊三萬人,氣的姚戈仲爲此臥病在牀。

嶽山眼睛一亮,對冉強拱手道:“將軍說的極是,如此我們大事可成。如今中原豪強爲了自保,很多設置了堡壘,聚集了衆多趙人,我們應該邀請他們來鄴城,收納他們的勢力,來壯大我們。”

冉強笑道:“三師可願意幫助我成就大事?”

嶽山拱手道:“願效犬馬之勞,幫助主公成就霸業,恢復我華夏中原河山。”

冉強於是傳命,令人打掃殿室,讓嶽山休息。他可學不來古人的爲了表示尊重就同牀睡覺。

早晨的崇德殿,顯得比較暗。這個時代,紙還沒有應用到窗戶上,加上天氣寒冷,也無法打開窗戶通亮,只得點起蠟燭照亮。大殿內,分兩列站立著兩羣人。左邊是以李農爲首的趙軍將領,右邊是以太尉龐遠爲首的原後趙百官。大殿內顯得靜悄悄的,沒有人敢說話,昨晚那些胡人相互殘殺的一幕,不停的流過百官的腦裡,直到現在,他們還感覺驚恐,一是他們雖然對人命不怎麼的看重,但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戰場般的廝殺;二來是他們不曉得這個殺人狂冉閔會怎麼處置他們這些遺臣,他們中間的胡人同僚估計已經被砍頭了。

冉強與帶著淡淡笑容的嶽山進來,兩邊衆人紛紛躬身。冉強走到中間案幾後胡牀上坐下,兩邊的衆人這才跪坐在軟席上。冉強在衆人驚訝的目光中,令人在他案幾旁擺了軟席,請嶽山坐下。然後掃視了一下衆人,臉色嚴峻的道:“諸位大人,我先宣佈兩件事。一,即日起,拜岳三師先生爲長史,希望大家能象我一樣尊重三師先生。二,前幾日對太尉、司空諸位大人多有冒犯,還請不要見怪,這也是恐有人傷害諸位大人的緣故,從今天起,諸位大人願意幫助我恢復中原河山的,我感激不盡,有去意的,敬請隨便,我已下令,決不阻攔。”

這些正惶惶的大臣一聽,哪裡還猶豫,紛紛起身,躬身,聰明的見冉強沒有自稱[孤],明白是不願意再受胡人的封爵,於是道:“願隨將軍馬前,效犬馬之勞。”,有些遲鈍的則喊:“願爲王爺效犬馬之勞。”,至於冉強那不倫不類的說話方式,現在對他們並不重要。

冉強擺擺手,讓這些人坐下,然後道:“我已經決定,向晉室稱臣,以求封爲漢公。”

司徒胡睦起身施禮道:“將軍聖德應天,宜登大位,晉氏已經衰弱了,遠竄江表,哪裡還有能力管束天下英雄,統一天下呢。”

下面的百官紛紛起身附和。

李農早認爲冉閔想稱帝了,於是起身道:“將軍雖有一片赤膽忠心,可晉室未必有容人之量。”,其他將領也紛紛起身稱是。

嶽山一看,臉上露出了憂色,剛要起身,冉強已經擺手,命衆人坐下,臉色嚴峻的道:“諸位大人不必再說了,雖然諸位大人說的都對,但我已經決定了向晉室稱臣。”

沒有人再說話,對於素有勇名的大將軍,順著他的意思,是明智的。

接著,冉強留下了李農、右衛將軍王基、勇武將軍王泰、壯威將軍董閏、光祿大夫韋謏、參軍王簡、參軍張乾、右僕射郎肅、主薄周濤、參軍蘇亥、從事範業等人,這些都是史書上評價教高或起事之初的人,還有幾個現在戊守在外,冉強不認爲自己英明無敵,他現在需要依靠他們。然後令其餘的人散了。他請嶽山講解了一下當前的形式和可做的選擇,然後問:“諸位有什麼看法?”

李農默默不語,他現在開始有些忌憚冉強,加上年事已高,他已經打算以後儘量少的干預政事。右衛將軍王基向來以李農爲首,見狀也沉默不說話。

勇武將軍王泰屬於沉穩的人,一般不愛說話,但一旦涉及到關鍵時刻,該說的卻毫不猶豫,當即道:“末將沒有意見。”

光祿大夫韋謏頗有謀略和眼光,說話直白,好直諫,不過呢,這人卻喜歡誇耀自己,馬上接道:“主公,屬下認爲嶽三師說的對,主公還是應該進入關中,主公可不要犯糊塗啊。”

其餘的人都沉默不說話,冉閔可是不喜歡別人多嘴的。

冉強明白了,在這個時代,考慮民族問題的人,是特別少的,雖然這些當著胡人官的漢族士族內心裡看不起胡人,有著民族歧視,但大多仍以家族和個人利益爲先,比如說選擇關中和山東的問題上,他們考慮更多的是霸業,而不是民族生存,冉強也明白,自古以來,能成就霸業的人,無不是以政治利益爲先。可是,沒有戰場上的那種冷漠,他無法完全作到那些。他在這個時代,最大的優勢就是專門瞭解了這段歷史,代替了一個已經站在尖頭的冉閔。

冉強看了看衆人,道:“韋老大人說的很對,不過,我們能棄我們中原趙人百姓於不顧嗎?如果那樣,將來何以面對祖宗?何以面對天下?所以,我不會改變決定了。大家散了吧。”。他知道韋謏這人喜歡勸諫,你不聽,他就繼續。於是先拿話堵了他的話頭。

隨即,冉強下令,自己復冉姓,改稱境內趙人爲漢人。以司徒胡睦爲使,奉石琨皇帝尊號到冀州;以司空郎闓爲使,南下晉朝廷請降,求取[漢公]封號。以長史嶽山兼鄴城太守,處理政事。

第205章 對手(四)第33章 正面的較量(一)第16章 慕容家族的準備第141章 胡(十四)第94章 書(一)第109章 海(九)第128章 胡(一)第112章 海(十二)第192章 英雄(三)第169章 胡(四十二)第183章 胡(五十六)謝謝訂閱本書的朋友推薦幾本我感覺不錯的書第106章 海(六)第41章 馬訓謝謝訂閱本書的朋友第29章 爾虞我詐(三)第136章 胡(九)第135章 胡(八)第164章 胡(三十七)第30章 爾虞我詐(四)第126章 陰差陽錯(七)第88章 塢堡(十三)第193章 英雄(四)第36章 姚襄的失敗第47章 火藥第15章 羌氐之爭第200章 道(二)第142章 胡(十五)第16章 慕容家族的準備第109章 海(九)第89章 塢堡(十四)第85章 塢堡(十)第169章 胡(四十二)第3章 鄴城的憤怒 (三)第206章 對手(五)第65章 相煎(五)第62章 相煎(二)第42章 牀弩(一)第134章 胡(七)第85章 塢堡(十)第28章 爾虞我詐(二)第188章 胡(六十一)第113章 海(十三)第179章 胡(五十二)第166章 胡(三十九)第91章 塢堡(十六)第146章 胡(十九)第193章 英雄(四)第98章 書(五)第196章 英雄(七)第8章 戰爭的創傷第64章 相煎(四)第18章 入兗州(一)第214章 對手(十三)第148章 胡(二十一)第33章 正面的較量(一)第113章 海(十三)第145章 胡(十八)第10章 西面的完結第154章 胡(二十七)第46章 官制第139章 胡(十二)第162章 胡(三十五)第119章 海(十九)第138章 胡(十一)第174章 胡(四十七)第15章 羌氐之爭第51章 女將軍(四)第128章 胡(一)第133章 胡(六)第160章 胡(三十三)第61章 相煎(一)第152章 胡(二十五)第131章 胡(四)第45章 商議第121章 陰差陽錯(二)第95章 書(二)第86章 塢堡(十一)第194章 英雄(五)第206章 對手(五)第82章 塢堡(七)第83章 塢堡(八)第165章 胡(三十八)第44章 牀弩(三)第78章 塢堡(三)第211章 對手(十)第73章 酒坊(五)第158章 胡(三十一)第45章 商議第149章 胡(二十二)第174章 胡(四十七)第106章 海(六)第128章 胡(一)第7章 三秦王第175章 胡(四十八)第153章 胡(二十六)第174章 胡(四十七)
第205章 對手(四)第33章 正面的較量(一)第16章 慕容家族的準備第141章 胡(十四)第94章 書(一)第109章 海(九)第128章 胡(一)第112章 海(十二)第192章 英雄(三)第169章 胡(四十二)第183章 胡(五十六)謝謝訂閱本書的朋友推薦幾本我感覺不錯的書第106章 海(六)第41章 馬訓謝謝訂閱本書的朋友第29章 爾虞我詐(三)第136章 胡(九)第135章 胡(八)第164章 胡(三十七)第30章 爾虞我詐(四)第126章 陰差陽錯(七)第88章 塢堡(十三)第193章 英雄(四)第36章 姚襄的失敗第47章 火藥第15章 羌氐之爭第200章 道(二)第142章 胡(十五)第16章 慕容家族的準備第109章 海(九)第89章 塢堡(十四)第85章 塢堡(十)第169章 胡(四十二)第3章 鄴城的憤怒 (三)第206章 對手(五)第65章 相煎(五)第62章 相煎(二)第42章 牀弩(一)第134章 胡(七)第85章 塢堡(十)第28章 爾虞我詐(二)第188章 胡(六十一)第113章 海(十三)第179章 胡(五十二)第166章 胡(三十九)第91章 塢堡(十六)第146章 胡(十九)第193章 英雄(四)第98章 書(五)第196章 英雄(七)第8章 戰爭的創傷第64章 相煎(四)第18章 入兗州(一)第214章 對手(十三)第148章 胡(二十一)第33章 正面的較量(一)第113章 海(十三)第145章 胡(十八)第10章 西面的完結第154章 胡(二十七)第46章 官制第139章 胡(十二)第162章 胡(三十五)第119章 海(十九)第138章 胡(十一)第174章 胡(四十七)第15章 羌氐之爭第51章 女將軍(四)第128章 胡(一)第133章 胡(六)第160章 胡(三十三)第61章 相煎(一)第152章 胡(二十五)第131章 胡(四)第45章 商議第121章 陰差陽錯(二)第95章 書(二)第86章 塢堡(十一)第194章 英雄(五)第206章 對手(五)第82章 塢堡(七)第83章 塢堡(八)第165章 胡(三十八)第44章 牀弩(三)第78章 塢堡(三)第211章 對手(十)第73章 酒坊(五)第158章 胡(三十一)第45章 商議第149章 胡(二十二)第174章 胡(四十七)第106章 海(六)第128章 胡(一)第7章 三秦王第175章 胡(四十八)第153章 胡(二十六)第174章 胡(四十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扎兰屯市| 定安县| 弋阳县| 高密市| 常熟市| 阳曲县| 泸州市| 郧西县| 安福县| 无锡市| 赞皇县| 泸西县| 海伦市| 临城县| 轮台县| 桂林市| 上犹县| 鄂伦春自治旗| 阿拉善盟| 威信县| 彩票| 随州市| 玉屏| 辽源市| 湖北省| 马尔康县| 锡林郭勒盟| 西峡县| 奈曼旗| 南安市| 永定县| 大丰市| 固安县| 高阳县| 和田县| 西吉县| 子洲县| 泸定县| 湖南省| 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