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西面的完結

張沈,趙撫軍將軍,據守滏口(今河北磁縣西北)。曾跟隨當時的汝陰王石琨討伐鄴城。自據守附近的張賀度敗亡後,就有些惶惶不可終日。他現在周圍沒有可以支援的力量,可以說,最可能受到冉強攻擊的就是他。他雖多次派使者向襄國的石祗、現在的皇帝石琨求救,並得到兩人的應諾和封賞,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近日,冉強從鄴城派了使者招降,他思索了多天,下不了決定。隨著鄴城派來的使者態度越來越強硬,張沈終於決定投降,派使者到鄴城獻降書。

冉強拿著一張紙,在觀看,這是張沈獻的降書。紙,從東漢蔡倫改進技術,簡和紙並用後,到了晉代,已經可以造出潔白平滑和方正的紙張,已經開始習慣性的逐漸用紙來書寫了。此時的紙,大多是以麻爲原料。

嶽山彬彬有禮的跪坐在對面,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冉強的古文底子並不強,囫圇的看完,遞給了嶽山。等嶽山看畢,笑問:“三師以爲該如何處理?”

嶽山淡淡的道:“主公,此可喜可賀,自此後,我們西面可以高枕無憂了。遷張沈到鄴城,另派大將駐守即可。”

冉強點點頭,他忽然想起了崔席和他的女兒,於是把事情講述了一下,問:“三師以爲如何?”

嶽山驚訝的看了一下冉強,心道:主公莫非想效仿羯胡的石虎?《資治通鑑》載:石虎增置女官二十四等。這倒開了女人作官的一個先例。嶽山雖然驚訝但並不奇怪,他皺眉道:“主公雖愛才心切,但女人恐怕只能做婦人之事,哪裡懂得國家大事?”

冉強笑了笑,除了面對戰場,冉強發現,他似乎越發了習慣了笑容,大概是工作時受到的笑容培訓成習慣了的緣故。他喚來一個親衛,吩咐他請崔席及其女入大將軍府議事。

半柱香的時間後,崔席帶著女兒進來,施禮後坐在右邊。

嶽山雖然保持著彬彬有禮的神態,但還是扭頭打量起來崔女來,看到是一個並不十分漂亮的女人,心裡多少對冉強的評價好了些:起碼不是被美色所誘才說的那番話。

崔席有些緊張,低頭不敢說話。崔家姑娘到淺淺笑著,毫無緊張之色,但爲了禮貌,頭微微的低了低。

冉強滿意的在心裡給崔女打了個高分,道:“事務繁忙,一直沒有顧及崔先生,還請先生不要見怪。”

崔席連忙施禮道:“豈敢豈敢,大將軍國事操勞,康長焉能抱怨?”

冉強點點頭,問:“一直不知道令女名字如何稱呼?”

崔席看冉強問的唐突,心裡咯噔了一下:這大將軍似乎對女兒頗有興趣,但是女兒並不美麗,這也不可能啊。慌忙回道:“小女名蓮,蓮花之蓮,沒有表字。”,他不知道,冉強還不夠習慣古禮,問女人姓名從來不覺的唐突的。

冉強看了看淡淡的嶽山,又轉目笑著道:“崔先生才學高深,隔日當由嶽長史安排官職,我想留崔姑娘在府研討一些崔家家學,還請見諒。”

崔席慌忙道:“謹尊大將軍命令。”,然後就拜辭出去了。

冉強看嶽山的表情,笑了笑,自己問:“崔姑娘,你對此有何看法?”,把張沈的降書遞給起身的崔蓮。

崔蓮站立著把降書看畢,然後雙手遞還,這纔不緊不慢的跪坐下,淺笑著道:“小女子不敢妄言。根據城中傳言,滏口已經爲大將軍所有。小女子近期也多聽人言,略知一二。張沈地孤兵寡,勢已不可爲,請降,多半爲真心。大將軍據鄴城,地處強胡之中,如真奉胡人爲主,也不失爲一方諸侯。”

嶽山不僅眼中微微露出了驚訝之色。

冉強笑著又問:“如果我不奉胡人爲主,又會如何?”

崔蓮淺笑道:“小女子哪裡知道天下大事?不過,鄴都乃孤城,大將軍如果想成就大事,恐怕阻力很大。況且周圍都是胡人勢力,大將軍一旦舉事,則必爲胡人所忌,如果他們四下圍攻,恐怕很難持久。不過中原百姓長期爲胡人所害,都傳言大將軍乃天神轉世,專爲解救中原百姓,這也是大將軍的優勢。如果大將軍能西入關中,或東據兗、青,向晉室稱臣,以待天時,則王霸之業也。”

嶽山吃了一驚,眼神變的佩服起來,彬彬有禮的對崔蓮施禮道:“崔姑娘見解高深,三師佩服。”

崔蓮帶著淺笑回禮道:“這位先生過獎了。小女子乃婦人之見,一時胡言,還請不要見怪。”

冉強在旁邊看著,微笑著不說話,忽然想:這兩個人不會有那層意思吧?

嶽山又轉頭回來對冉強道:“主公眼光高明,三師恭賀主公又得賢才。”

冉強微笑著沒有說話,剛開始他只是對崔蓮好奇,覺得這女人膽大機敏而已。那個時代女人讀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冉強笑問:“崔姑娘可願意助我成就大事?”

崔蓮臉上驚訝了一下,隨即淺笑施禮道:“小女子才學低微,況且身爲婦人,只怕會爲大將軍帶來麻煩。但大將軍有命,小女子豈敢不從?”,她說出來的話,讓人感覺什麼都是迫不得已才做的。

嶽山淡淡的道:“崔姑娘所濾不難解決,只要崔姑娘以男裝參贊大將軍府事就是了。”,嶽山倒是個光明磊落的人,雖然輕視女人,但卻敬佩有才華的人,他自己不就是從小士族爬起來的嗎。

冉強一喜:對啊,花木蘭的故事自己早就知道了,怎麼就沒想到這個方法呢。

次日,冉強下令:表拜崔席爲太史丞,闢崔席子崔蓮爲大將軍府從事,表封張沈爲清鄉侯,遷張沈及其親信居鄴城。表拜常煒爲滏口令。常煒,史載:冉閔曾遣常煒出使鮮卑慕容,結果被慕容部扣押,但,卻針峰相對,毫不屈服,最後被囚禁於龍城。

張沈和他的親信和家屬被遷到鄴城後的第二天,滏口令常煒接到了冉強的密令:降服的胡人,收繳全部財物,全部秘密坑殺。對外則宣稱遣散了。

滏口處在從山西進入河北的門口,和附近的石瀆組成了山西和河北之間的通道。太行八陘之一,隘道中因有滏水(今滏陽河)源地,泉涌如釜揚湯,故名。滏口北據滏山(今石鼓山),南依神□山,兩山夾峙,形成長約千米,寬僅百米的狹長通道。

滏口令常煒坐在官衙,看著手中的密令,嘆了口氣,從內心講,他是極其不同意冉強的屠殺的。這等於是在削弱自己的力量。

滏口城內,半數爲羯、匈奴、鮮卑胡人。其中有漢兵三千,胡卒五千。如何收繳財物和坑殺胡人,成了常煒爲難的一件事情,弄不好就可能造成叛亂。他思索了幾天,終於思得一計。

次日,常煒下令:允許胡人北歸,爲了避免混亂,將由官衙分羣放歸,膽敢亂出城者,斬無赦!此令一下,滏口城內胡**喜,平日對漢人欺壓太過,生活在被漢人佔領的城裡,每日都擔心會被報復,忽然聞聽允許自己逃往北方,紛紛收拾行李,能帶多少就帶多少。

胡卒的兵器已經被收繳一空,這些胡卒在逃回北方的希望下,十分配合,兵器被收繳後,這些胡卒被告知:爲了避免亂卒成匪搶掠民衆,將會最後放歸,於是也安心的待在兵營裡等著放歸。

西城門,漢兵持矛挎刀盤查著攜帶著金銀細軟的胡人,每隔一個時辰放出大約三百人左右的人羣。城外,一隊隊漢兵圍裹在兩邊,逼迫著出城的胡人望前。有些胡人起了疑心,叫嚷著質問,得到的回覆是:爲了避免胡人搶掠附近的漢人,到了滏口境外,自然會放他們北歸。頓時沒有人再說話了,平時胡人可不就是隨意搶掠漢人的嗎?

一批一批的胡人攜老帶幼每隔一個時辰,被放出城外,再由城外的漢兵圍裹著向前,持續了一整天,他們不知道,他們走向的是一條死亡路。

黃昏,常煒看著一輛輛載著財物的牛車、馬車在幾隊騎兵的護衛下,趕往附近的鄴城,沉重的心情忽然有些開朗起來:或許,中原的光復應該是很有希望的吧?這次收繳的金銀,八成被送往鄴城,收繳的糧食,六成被送往了石瀆充做軍糧被囤聚起來。

第142章 胡(十五)第182章 胡(五十五)第65章 相煎(五)第155章 胡(二十八)第4章 東西的抉擇第81章 塢堡(六)第85章 塢堡(十)第170章 胡(四十三)第197章 英雄(八)第136章 胡(九)第110章 海(十)第103章 海(三)第135章 胡(八)第85章 塢堡(十)第178章 胡(五十一)第54章 書籍(二)第182章 胡(五十五)第43章 牀弩(二)第19章 入兗州(二)第107章 海(七)第8章 戰爭的創傷第40章 震動第166章 胡(三十九)第81章 塢堡(六)第62章 相煎(二)第51章 女將軍(四)第26章 大公子第105章 海(五)第141章 胡(十四)第173章 胡(四十六)第68章 相煎(八)第9章 江南的使者第189章 胡(六十二)第215章 對手(十四)第6章 聲東擊西第144章 胡(十七)第199章 道(一)第144章 胡(十七)第99章 書(六)第127章 陰差陽錯(八)第5章 皇帝的誘惑第79章 塢堡(四)第38章 小公主的天真(二)盜版第209章 對手(八)第166章 胡(三十九)第114章 海(十四)第60章 港口(五)第187章 胡(六十)第108章 海(八)第174章 胡(四十七)第132章 胡(五)第194章 英雄(五)第57章 港口(二)第68章 相煎(八)第66章 相煎(六)第61章 相煎(一)第158章 胡(三十一)第72章 酒坊(四)第199章 道(一)第127章 陰差陽錯(八)第8章 戰爭的創傷第132章 胡(五)第82章 塢堡(七)第41章 馬訓第18章 入兗州(一)第38章 小公主的天真(二)第96章 書(三)第202章 對手(一)第62章 相煎(二)第201章 道(三)第117章 海(十七)第100章 書(七)第65章 相煎(五)第132章 胡(五)第89章 塢堡(十四)第204章 對手(三)第117章 海(十七)第135章 胡(八)第106章 海(六)第55章 王第51章 女將軍(四)第146章 胡(十九)第141章 胡(十四)第163章 胡(三十六)第124章 陰差陽錯(五)第113章 海(十三)第162章 胡(三十五)第58章 港口(三)第36章 姚襄的失敗第76章 塢堡(一)第188章 胡(六十一)第46章 官制第23章 人性的善惡(二)第142章 胡(十五)第181章 胡(五十四)第74章 酒坊(六)第153章 胡(二十六)第62章 相煎(二)第144章 胡(十七)
第142章 胡(十五)第182章 胡(五十五)第65章 相煎(五)第155章 胡(二十八)第4章 東西的抉擇第81章 塢堡(六)第85章 塢堡(十)第170章 胡(四十三)第197章 英雄(八)第136章 胡(九)第110章 海(十)第103章 海(三)第135章 胡(八)第85章 塢堡(十)第178章 胡(五十一)第54章 書籍(二)第182章 胡(五十五)第43章 牀弩(二)第19章 入兗州(二)第107章 海(七)第8章 戰爭的創傷第40章 震動第166章 胡(三十九)第81章 塢堡(六)第62章 相煎(二)第51章 女將軍(四)第26章 大公子第105章 海(五)第141章 胡(十四)第173章 胡(四十六)第68章 相煎(八)第9章 江南的使者第189章 胡(六十二)第215章 對手(十四)第6章 聲東擊西第144章 胡(十七)第199章 道(一)第144章 胡(十七)第99章 書(六)第127章 陰差陽錯(八)第5章 皇帝的誘惑第79章 塢堡(四)第38章 小公主的天真(二)盜版第209章 對手(八)第166章 胡(三十九)第114章 海(十四)第60章 港口(五)第187章 胡(六十)第108章 海(八)第174章 胡(四十七)第132章 胡(五)第194章 英雄(五)第57章 港口(二)第68章 相煎(八)第66章 相煎(六)第61章 相煎(一)第158章 胡(三十一)第72章 酒坊(四)第199章 道(一)第127章 陰差陽錯(八)第8章 戰爭的創傷第132章 胡(五)第82章 塢堡(七)第41章 馬訓第18章 入兗州(一)第38章 小公主的天真(二)第96章 書(三)第202章 對手(一)第62章 相煎(二)第201章 道(三)第117章 海(十七)第100章 書(七)第65章 相煎(五)第132章 胡(五)第89章 塢堡(十四)第204章 對手(三)第117章 海(十七)第135章 胡(八)第106章 海(六)第55章 王第51章 女將軍(四)第146章 胡(十九)第141章 胡(十四)第163章 胡(三十六)第124章 陰差陽錯(五)第113章 海(十三)第162章 胡(三十五)第58章 港口(三)第36章 姚襄的失敗第76章 塢堡(一)第188章 胡(六十一)第46章 官制第23章 人性的善惡(二)第142章 胡(十五)第181章 胡(五十四)第74章 酒坊(六)第153章 胡(二十六)第62章 相煎(二)第144章 胡(十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平县| 南皮县| 廊坊市| 涿鹿县| 苍溪县| 洪湖市| 通道| 保康县| 山阴县| 武鸣县| 镇赉县| 申扎县| 兴和县| 漯河市| 五指山市| 云林县| 五常市| 黄浦区| 原阳县| 定远县| 商城县| 六安市| 农安县| 洮南市| 偏关县| 肥东县| 兰考县| 民丰县| 堆龙德庆县| 鄂尔多斯市| 原平市| 晋城| 神木县| 黄龙县| 博白县| 湛江市| 新宁县| 广州市| 孝义市| 丰都县|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