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8 程嘉獻策難吳輯

荀成問道:“濟南?”

秦項說道:“是啊,明公!”

“你什麼意思?”

秦項侃侃而談,說道:“明公,田楷雖然自稱願投我徐州,但那是他在面臨危局的情況下,爲了救命而才說的。其話不足信之!要想保證我徐州北部泰山郡、瑯琊郡的安全,使我徐北不受青州諸郡、青州黃巾的威脅,還得靠咱們自己!

“儘管歷城縣的南邊有濟北國和泰山郡可以爲援,然而只此一城,恐怕還是不足以控扼青州的!既然袁譚已經撤兵,而明公引我徐精銳步騎五千已入駐歷城,那麼以項之愚見,何不進擊東平陵,把濟南郡順道拿下?從而以之爲歷城的根基?也不算是空走了這一遭。”

秦項說的此話儘管有理,但“打濟南郡”不在荀成此次出兵的任務表中,沒一點由頭的,秦項就突然冒出這麼個建議,引得荀成小小詫異。

荀成近些年久掌兵權,執掌方面,城府漸深,因雖是不明白秦項的此個打濟南的念頭是怎麼冒出來的,卻面不改色,從容說道:“打下濟南麼?”視線落在他的臉上,等他接著做解釋。

秦項迎著荀成的目光,好像受到了鼓勵似的,果然接著往下說道:“明公,打下濟南郡的話,不但有利於我徐控扼青州,對我徐而言之,而且還有另外兩大好處!”

“哪兩個好處?”

秦項給荀成分析,說道:“佔下濟南郡以後,明公再向東北方向進軍,逼臨樂安郡,我徐就可以完全或大致地控制住青州境內的大河南岸地區,自此便可依仗河水,抵禦冀州紹兵,同時壓制平原田楷,這是第一個好處。

“袁紹先與公孫瓚大戰於龍湊,繼又遣袁譚攻侵田楷於平原,大量的冀州、平原百姓逃難入到濟南、樂安,如果能把濟南打下,脅迫樂安,這些百姓即能歸我徐矣,這是第二個好處。”

加上平原郡,青州共有六個郡。

如果青州共有七郡,倒是可以七巧板比之,不過雖然六郡,卻亦可以近似比擬。

平原郡是第一塊板。

此郡呈東北到西南的走向,斜長三百餘里,最寬處二百里,窄處不到百里,其西部的正面迎對冀州,從西南到東北,依次與冀州的甘陵、渤海兩郡相接,——渤海的北邊就是幽州的涿郡、廣陽(北京)、漁陽三郡,平原郡距離幽州不到三百里地;西南是兗州東郡;東北是海。

平原郡地處青州,接壤冀、兗兩州,北近幽州,黃河經其境內,論及其在冀、青、兗三州的戰略地位,著實是非常緊要,也所以,公孫瓚會表田楷爲青州刺史,使他屯駐平原郡。

樂安與濟南兩郡,是第二塊、第三塊板。

這兩塊板處於平行的狀態,樂安在東北,濟南在西南,兩郡的大小相當,其西部皆與平原郡接壤;樂安東北是海,濟南的西南角與兗州濟北接壤,其南正處在泰山郡的西部上頭。

黃河從冀州南邊司隸校尉部,現爲張揚佔據的河內郡境內向東北而流,先進入兗州,縱貫東郡,然後流經平原郡的高唐、平原、安德三縣,隨之在西平昌縣的西南不遠處,折向東南,經過濟南郡與平原郡接壤的地帶,繼續向東北流淌,進入樂安郡,最終入海。

換言之,也就是說,黃河在青州的河段,約一半是在平原郡境內,另一半是在濟南、樂安兩郡的郡界或境內。如能把濟南佔下,同時兵臨樂安,那麼徐州就能夠得到這半段黃河的地利。

有此東北部的半段黃河之地利,再有西北邊的歷城這座要隘,便是袁譚再來進犯,只要徐州傾力以阻,青州他也進不來半步了。

至於剩下的四塊板。

一塊是陳買的齊國,齊國不大,是青州六郡中最小的一個,縱、橫皆不過百餘里,不過因爲富庶,轄縣並不少,計有六縣,其多是民戶數萬的一等上縣。

此郡呈西北向東南的走向,西南角與濟南接壤,西北和北部的一段與樂安接壤,北部餘下的邊界和西邊與北海接壤,南與泰山郡接壤,東南約四十多裡的一段與瑯琊接壤。一個郡,與青州、兗州的五個郡都有接壤,是此郡雖小,實乃四通八達之所。也正是因此,青州的州治臨菑就在此郡,當然,臨菑同時也是齊國的郡治。——卻是陳買本就懷有雄圖,又理政於州治所在之縣,與州府的郡吏們大多相熟,因生靖難之志,不辭荀貞之表,也就不足爲奇了。

一塊是北海,北海是青州最大的縣,東西四百餘里,南北寬處二百餘里,南與瑯琊接壤,北邊的西部臨海,北邊的東部與東萊郡接壤,北海的東部郡界向東凸出,被東萊郡包在了其中。

最後的一塊就是東萊郡了,東萊郡西與北海郡接壤,南、東、北三面臨海,隔著最寬處有四百餘里、最窄處二百來裡的渤海海面,北與遼西、東北與遼東、東與樂浪,此幽州三郡相望。

秦項話裡說的第二個好處,大量的冀州、平原百姓逃入濟南、樂安云云。

上次袁紹與公孫瓚交戰的地點,龍湊,此地離平原郡不遠,有許多的附近百姓爲避戰亂,流離他鄉,跑到平原郡的不少,未等他們回去,袁譚帶兵殺到,沒的辦法,只好繼續向東逃難。並且這次東逃的,不止那些冀州百姓,還包括了平原郡本地的百姓。

荀成出了泰山,進入到濟南

郡後,沿途所見,多是此類難民。

到了歷城,聽趙雲說,早在袁紹、公孫瓚鏖戰於冀的時候,因爲平原郡處於冀州的東部側翼,就已是紹兵、瓚兵常相交戰的地帶,郡內的百姓本就飽受兵災之害了,而袁譚與田楷開戰以來,雙方又都掠奪各縣的百姓,以充實本軍,平原郡中諸縣的百姓因是更加的苦難不堪,據潛入平原,偵查袁譚、田楷雙方戰況的斥候們回報,平原郡內各縣,幾乎野無青草。

什麼叫“野無青草”?青草都被百姓吃光了!可見平原郡百姓所遭受的困苦程度!那些逃入濟南、樂安的,實都是若還留在平原,則就真的一點也活不下去了的。

秦項補充了一句,說道:“明公,那些逃到濟南、樂安的細民,沒有謀生的門路,料他們將來的結局不外乎要麼成爲濟南等郡豪姓的徒附,要麼被遊蕩到的黃巾賊裹挾,淪落爲賊寇。與其如此,何如把他們遷入徐、兗?叫他們爲主公屯田,既可得保衣食,又可充實軍需。”

至此,荀成自以爲,已經大概明白了秦項何以會提出打濟南的原因,便說道:“元長,你的意思我知道了!這幾個好處確是是有,但我兄只令我馳援平原,未令我攻打濟南。攻打濟南之利,誠如卿所說,然齊國相陳買,方被我兄表爲青州刺史,而他現下就在濟南郡內,我如貿然取攻濟南,勢必會與他生起戰端,這或許會不利於我兄招攬於他。”

秦項目視荀成,說道:“明公,攻打濟南,還有一個好處!”

“什麼好處啊?”

“這個好處是對明公的好處。”

“對我的好處?對我有什麼好處?”荀成旋即醒悟,笑道,“元長,你是說軍功麼?”

秦項說道:“不錯,項說的,就是軍功!明公,今亂世也!丈夫無軍功,何以榮貴?”

荀成今年三十來歲了,蓄成了一部尺餘長的鬍鬚,黑黝黝的,頗是茂美。他平時對自己的這部鬚髯非常愛惜,引以爲榮,常以須囊盛之,這會兒因沒在外邊,是在室內,故未套須囊,他撫須而笑,說道:“元長!主公,我兄也!我何須以軍功取榮貴?”

秦項說道:“主公雖是明公兄長,現今明公的確是我徐州軍中的方面重將,能與明公比者,不過許將軍、樂將軍兩人而已,徐將軍勉強可算半個。但明公,這次主公徵兗,許、樂兩位將軍,可都是屢建大功啊!我風聞之,主公似是有意上表朝中,請封許、樂二將軍侯爵!”

荀成笑道:“此事我知。我兄已在與我的信中對我提過此事了。君卿、文謙,於此回伐兗戰中,確然戰功卓著,非以封侯,不足酬賞。”

秦項說道:“明公,許、樂二將軍將封侯,可明公呢?今日封侯,明日或許就不復再爲偏裨矣!且樂將軍今以偏將軍,領山陽太守,小荀君是主公的智囊,主公豈會將他久置兗州?料待小荀君還徐,兗州刺史之職,則非樂將軍莫屬矣!明公自以主公弟而不需軍功取榮貴,然榮貴何如樂將軍?”

偏將軍、裨將軍,這兩個軍職,是將軍中最低者,從其名號就可看出,一“偏”一“裨”,尚在雜號將軍之下,只比校尉高一等。秦項“明日或許就不復再爲偏裨矣”,這話是在說,也許用不了多久,許顯、樂進就能升遷爲雜號將軍,成爲正兒八經的一軍之主了。

秦項此話有理。

他底下的那句,等荀攸回到徐州,也許樂進就會接任兗州刺史,此話也很有道理。細細思之,還真是會有這種可能性。

有道是:一步落後,步步落後。這回落在了許顯、樂進的後頭,他倆得了侯,哪怕是個亭侯、關內侯,也是個侯爵,並且這一回,在方面之任上也許還會落在於樂進的後頭,那下一回,在軍職的升遷、官職的升遷上會不會持續地落後於他兩人?

荀成聞言沉吟。

秦項繼續說道:“明公,兗州的戰事基本已告一段落,揚州那邊,目前不可能開戰,呂布雖侵據汝南半郡,可孫豫州足以抗之,也不需我徐再出兵馳援,現下唯一能夠立功的地方就是青州了!

“主公前任明公以泰山太守,命明公屯駐泰山郡,原本就是想把攻佔青州此任,授予明公的!而下主公雖表了陳買爲青州刺史,此權宜之策也,項料主公必仍有取青之意!既是如此,明公何不趁此來歷城的機會,攻下濟南郡?不僅可由此而獲軍功,且亦順承主公之心意也!”

荀成起身,下到堂中,撫摸著鬍鬚,在室內踱了幾步,心道:“元長言之有理。目下能獲軍功的地方,確是只有青州了。不過無有我兄的命令,我卻是不可輕啓戰局。”

他做出了決定,吩咐秦項,說道,“元長,你爲我書信一封,備述取濟南郡之利,待我修改、謄寫之後,便即送去徐州,呈與我兄。要不要打濟南郡,等我兄的檄令傳來再說。”

秦項大喜,應道:“諾!”

他頗有文采,片刻功夫,即把書信寫好。

荀成看了,略作修改,謄寫一遍,便遣快馬送呈徐州。

……

數日後,荀成的信到了郯縣的徐州州府。

荀貞收到,展開觀罷,笑與在座的陳羣、程嘉等幾個吏員說道:“君卿、文謙揚威於兗,仲仁枯坐泰山。他終是忍不住了。”

陳羣稍作思忖,便就猜出了荀貞爲何說出此話,笑問道:“敢問明公,可是仲仁求戰了麼?”

“是啊,他在信中說了一堆打濟南郡的好處,攛掇我攻打濟南。”

陳羣略微蹙眉,說道:“濟南?”

荀貞問陳羣和程嘉等,說道:“長文、君昌,卿等覺得濟南郡可不可打?”

陳羣低頭想了一會兒,擡起臉來,回答說道:“田楷雖稱願投明公,然料他一定不是真心相投,只憑歷城一地,的確不好扼控青州,打下濟南郡,對我徐州的好處確實多多。單從軍事來看,濟南郡可打。”

“哦?”

陳羣說道:“濟南郡南北、東西皆不足二百里,太守吳輯,清談士也,非知兵能戰者;陳買現雖還在濟南,但他遲早是要回他的齊國去的。仲仁、子龍兩部,合計兵馬七千,此悉我徐州精卒也。候陳買還齊,仲仁、子龍沿濟水南、北,兵分兩路,向東略進,三五日內,即可攻下濟南全郡了!”

濟南、濟南,從濟南郡的名字來看,好像這個郡是在濟水南邊的,其實不然,濟水是從此郡的中間穿過的,把之分成了北、南兩部,兩部地域的大小基本相同。

歷城,在濟南郡的最西北邊,就在濟水的南岸。

荀貞笑道:“卿言單從軍事,如此,必然還有下文,我洗耳恭聽。”

陳羣說道:“但從政治影響來看,濟南卻是不可打。”

荀貞笑道:“你是在顧慮我剛表了陳買爲青州刺史吧?”

陳羣答道:“正是。”說道,“明公纔剛表了陳買爲青州刺史,陳買不似孔北海,不貪虛名,欣然應之,正可趁此機會,試試看能否把他攬入帳下,今如貿然攻打濟南,則不復言矣!”

程嘉連連搖頭,不贊同陳羣“試試看能否把他攬入帳下”的話,說道:“不聞劉義遜言,陳買此人,素懷靖難之志,是個頗有野心之人麼?主公前表他爲青州刺史,是爲借他之力,抵禦袁譚入青州;他應主公之表,則是爲借主公之威而得青州刺史之實。以我料之,他最多會與主公虛以爲蛇,以鞏固他在青州的權力,但十之**是不會接受主公的延攬,並最終極有可能是會與主公爲敵的!”

程嘉這話,把荀貞與陳買間的關係說得清清楚楚,說白了,荀貞與陳買是互相利用。

荀貞利用陳買阻止袁譚侵入青州,以免在徐州暫時兵力缺乏的這個空當,青州竟爲袁紹所得。

陳買則是順水推舟,借荀貞的此表,撈到青州刺史的實權位置,在最初的時候,爲了加強、穩固他的這個青州刺史,他也許會與荀貞較爲親善,但出於他個人的野心,他卻很大可能性,不會投到荀貞的陣營,甘願做荀貞的臣屬。

陳羣說道:“雖是如此,前方表之爲青州刺史,旋即發兵攻濟南郡,落入天下英雄眼中,未免顯得我徐州反覆過甚!恐會有損明公於海內的清名。”

荀貞聽到這話,不覺嘿然,心道:“鮑信罵我是董卓,孔融也罵我是董卓,我無非是爲了百姓,做了點該做、也必須做的事情,卻就落得這般惡聲,‘清名’?我現於海內恐怕不是‘清名’,而更多的是罵名罷!”嘆了口氣。

陳羣問道:“主公緣何喟嘆?”

荀貞悵然說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今我知此話意矣!”

陳羣、程嘉等相顧愕然,不知他何來此句感嘆。

荀貞亦不多言,順著陳羣、程嘉的話頭,說道:“長文所言甚是。”問程嘉,說道,“君昌,那以卿見,這濟南郡是趁著仲仁在歷城的機會,打一打,還是不打?”

程嘉說道:“長文于軍事上的分析是挺對的,打濟南郡的話,現下荀將軍就在歷城,確是不費什麼事,得之不難;已有子龍部兩千甲卒屯在歷城,打下濟南後,荀將軍給他留下千人,便足以鎮守郡中,也不需再佔用我軍的多少兵力。打,是完全可以的!”

“奈我清名何?”

“找個藉口便是!”

這話正合荀貞之意,他問道:“找何藉口?”

程嘉說道:“荀將軍今領兵入歷城,雖是應田楷之乞,說到底,卻也是爲青州御強敵。主公出了兵馬,那麼青州出些糧秣,是不是理所當然的?可叫荀將軍傳檄濟南太守吳輯,命之奉送糧草。”

陳羣問道:“若是濟南郡給呢?”

程嘉笑了起來,笑得他那頷下的稀疏鬍鬚晃動,笑得他那大鼻子的鼻孔往兩邊張開,他捻著八字須,說道:“它若是給,就再問它要。”

荀貞、陳羣等人皆亦不覺而笑。

順勢而取濟南、進一步控扼青州的軍略,就這麼定下。

主簿陳儀在座,他一桿妙筆可以生花,給荀成回信的事兒便交給了他。

等他寫成,荀貞過目罷了,即令送去歷城,給荀成。

陳羣等人散後,荀貞伸了個懶腰,見日頭西落,暮色已至,打算回去後宅。

這時,一吏來到堂外,稟報說道:“兗州州府的公文送到。”

荀貞命送進來,打開纔看了兩眼,頓便大怒。

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22 文高初見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5 江禽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32 荀衢14 呂布漁利張和袁52 市義36 會師(上)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57 程仲德畫策狠辣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32 國家棟梁傅南容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53 滅族(上)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55 毀容31 除惡務盡25 我公恩信結人深2 賭錢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9 督郵在此(上)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3 殺人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16 亂將至中流擊水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32 君爲虎士66 急擊則負緩則勝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4 留錢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71 初見一龍(上)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44 練軍方略63 同道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5 且以盜賊付太守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70 劉玄德率部西攻65 奉孝高臥懷棲逸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13 典韋27 蘇合湯餅孰爲香18 西鄉薔夫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16 亂將至中流擊水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7 無賴2 二李陰與澤賊通84 捕拿張直(下)79 毋要臨渴而掘井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6 聞寇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62 田使君退還平原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228 瑯琊鹽亂不足定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巴林右旗| 广饶县| 夏邑县| 磴口县| 博湖县| 德化县| 藁城市| 当阳市| 固安县| 松滋市| 六安市| 凤庆县| 长子县| 商河县| 洪江市| 澄城县| 麻阳| 腾冲县| 托克逊县| 永修县| 驻马店市| 鸡西市| 清流县| 灌南县| 莱阳市| 高阳县| 环江| 乐山市| 寿光市| 准格尔旗| 涞水县| 达尔| 双桥区| 晋宁县| 尚志市| 隆林| 广西| 桃江县| 铜山县|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