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

京津鐵路上,火車疾馳在鐵軌上,不一會火車頭上的煙囪中還冒出滾滾黑煙。

火車後面的車廂中,普利特一臉詭異的看著身旁的畢自嚴忍不住開口說道:“畢大人,我覺得我應該還不值得您親自來天津城接我,畢竟現在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不如當年那般輝煌了。”

說話的人,是大明的老朋友了。

但畢自嚴卻搖了搖頭說道:“本官以爲,無論荷蘭東印度公司變成什麼樣子,普利特閣下依舊是大明的朋友。”

“畢竟,大明不會忘記任何一個在困難時候幫助過大明的朋友,當然也不會忘記任何一個落井下石的敵人...”

疑惑的普利特偏過頭,似乎在說:誰?

.....

葡萄牙..

準確說應該還是西班牙,畢竟現在的葡萄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西班牙的附庸,不過這位附庸名義上還是附庸。

可實際上,已經在蔚藍的海面之上,處處不給自己的老東家面子了。

繁忙的港口,寓意著今天前來貿易的船隻數量依舊很多。

早早的,港口上的酒館老闆就眼冒精光的將自己的眼睛盯在了那些晃晃悠悠開進港口的商船上。

誰也不會在意他們到底是從哪裡獲得的貨物或者金錢,他只在乎那些東西能不能夠出現在自己的荷包裡。

就在這個時候,異變突生!

最先靠近港口的商船船頭處,有一名面色焦急的男人正在不斷的揮舞著雙手,而看到這一幕...

碼頭上不少人也紛紛笑著揮手迴應。

這似乎惹怒了船頭上的那個男人,當即就怒罵起來:“媽的!一羣蠢貨,簡直是該死啊...”

“管不了這麼多了,我先早早靠岸逃竄吧!這些大明的軍艦簡直太恐怖了,一百多艘啊....”

“恐怕都可以把葡萄牙給夷爲平地了..”

....

海面上,廖思偉放下手中的望遠鏡衝著一旁的水師參謀說道:“沒想到,這一次遠征的任務真的能夠落在我們大明廣東水師的頭上,陛下果然是沒有忘記我們啊!”

“是啊!要我說...還有誰像咱們一樣勞苦功高,默默無聞的在南洋照顧移民,順手欺負欺負土著,這日子太沒滋味了!”

“...嗯,還是出海讓人心裡暢快!”

“總督大人,說起來...西班牙和葡萄牙到底一樣嗎?我怎麼聽說這並不是同一個國家啊,地方都相隔很遠!”

廖思偉嘴角有些微微抽搐,但還是接著話說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西班牙就是西班牙,而葡萄牙也是西班牙,所以不管我們揍了葡萄牙還是西班牙,總的來說我們都是揍了西班牙!”

聽到這話,參謀頓時驚呆了!

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說道:“總督!高見啊!”

經過一段時間的擴充,大明廣東水師已經擁有了超過一百艘蒸汽動力鐵甲艦,並且成功的在瓊州、安南、柬埔寨都設立了屬於自己的軍事港口。

當然呂宋也沒有放過。

欺負這些在泰西諸國的支持下才能夠控制國家的土著們,大明簡直不要太輕鬆...

當然,大部分情況是廣東水師的軍艦剛一出現,就有一個哭著鼻子衝著海邊衝過來的國王或者部落首領,告訴廖思偉他們曾經是大明親自冊封的王室,現在十分願意重新回到大明的懷抱。

事情越幹越簡單,最終正好遠征缺人,他們就被打發來找葡萄牙的麻煩了。

見距離差不多了,廖思偉隨即大聲說道:“傳令兵,換旗幟,告訴後面的軍艦,不用客氣...直接炸!”

“報告總督大人!已經換上了....三號艦的炮衣都被扯掉了,似乎已經在準備裝彈了...”

“這麼快?!”

沒等廖思偉再多說一句話,他就聽見身後的軍艦側舷處開始轟隆作響,沖天的硝煙瀰漫...

“這羣海軍學院的小傢伙...打起仗來怎麼這麼魯莽!”

就在一旁的水師參謀覺得廖思偉是不是生氣了,準備走上前來說幾句好話的時候。

就聽見廖思偉繼續開口。

“我喜歡...”

擦??

兩牙之間的海戰,其實是朱由檢一次秀肌肉的過程而已。

可另外一邊,畫風卻有些詭異。

新任大明福建水師總督的閆祥正滿臉詭異的聽著觀察手的彙報,只聽見對方正在說著剛剛發現的大陸上面具體的情況。

“報告總督大人!我們已經成功按照航海圖的指引,抵達北美大陸,但是我們現在有一個問題...”

“說!”

“自從我們抵達之後,這裡的岸邊就出現了大量頭頂上插著鳥毛的,膚色黝黑的人...並且不知道爲什麼。”

“他們和我們手裡拿著的《非洲生活指南》裡提到的黑叔叔,更加的相似啊...”

“什麼玩意???”

.....

黑奴們很激動,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黃皮膚的人,那羣和他們同樣圍著草裙,頭頂插著鳥毛的印第安人不算的話。

可是,只要不是那羣白人..

說啥都行啊!

只要能夠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工作,還算一件好事,這怎麼那些白人將他們好不容易漂洋過海運送過來之後。

說他的國家正在打仗,他又回去了...

這個世界徹底已經亂了,大明正在不斷的接收每一處“可能”“暫時”“並沒有”主人的無主之地。

短時間內可以說是忙活壞了..

.....

一年時間,輾轉而過,崇禎年月的百姓幾乎無一例外已經開始適應起了現在這樣日新月異的生活方式。

前幾天,可能還在費力趕著驢車的送奶工。

或許第二天就能夠看見他蹬著三輪車一臉笑容的溜達在街頭,並且臉上還滿滿都是驕傲的神色。

生活質量上去了,可所有大明的百姓都知道。

這一切的背後是因爲他們有一個陛下。

有一個擔負著遠見卓識,並且始終尊重新學,推廣新學,並且十分願意花大價錢推動人們進行新學試驗的皇帝。

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乾安县| 吉首市| 从化市| 铁岭县| 河曲县| 洮南市| 西畴县| 吉木萨尔县| 牙克石市| 伊川县| 乐山市| 磴口县| 盐边县| 道真| 荥经县| 峡江县| 昌都县| 安徽省| 晋江市| 堆龙德庆县| 石林| 屯门区| 青浦区| 三台县| 云安县| 天祝| 油尖旺区| 景谷| 登封市| 平果县| 称多县| 兴仁县| 利辛县| 西和县| 银川市| 襄汾县| 手游| 永定县| 南充市|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