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水戰(2)

眼見封江處一寸一寸地被宋軍蠶食,蒙軍水師卻也按捺不住了。只見他們放下了上百艘小舟,舟上同樣也載著千餘名不著盔甲的軍士,所不同的是,他們人人手上拿的卻是水剌、短刃。舟上戰鼓轟響,喊殺震天,小舟順著河水有如風迅電掣般地朝下殺奔而來,倒也有幾分威勢。

這些想必便是朱清的子弟兵了,見此我不由冷冷一笑。朱清雖說是位販賣私鹽的商販,但在這宋朝,販賣私鹽卻是朝廷明令禁止的。是以凡販賣私鹽者,都要拉上一幫亡命之徒爲其護航,一旦碰到了些官兵還可以撒殺一番,有時甚至也做些搶劫的勾當。這也正是古時有鹽幫的來由,所以與其說販私鹽的是商販,倒不如說是海賊更爲粘切些。

見此龍衛水師卻也不示弱,隨著一陣撲嗵聲,擔任掩護任務的數十艘車船上,立時便躍下了上千名軍士。霎時便在車船處激起了千百朵水花,卻好似企鵝羣跳入水中一般,好不壯觀。接著又是一陣嘠吱作響,車船上的投石車動了,數十顆石彈帶著嘯聲往敵方船隊飛奔而去。激水聲、慘叫聲、木塊崩碎之聲響成一片。數十道水柱沖天而起,水花落處,卻見運河的河水卻早已被殷紅的血跡給染紅了,河面上四處散佈著碎木塊,其間還摻雜著幾具姿態各異的屍體。

這下讓蒙軍水師很快就意識到是該下水的時侯了,於是一聲唿哨,那些尚健全在舟上的人,便紛紛握著兵器躍入了水中,而後一個個都潛到了水下。是啊,要對付潛在水下鋸木樁的敵人,哪還能不潛入水中?只是龍衛水師的軍士卻有些不同,他們潛下水去的只有一部份,另一部份的軍士只在水面上好整以暇地遊著,卻好像這不是在打仗,而是在游水嬉戲一般。

水下的戰場自然是無法看到了,能看到的只是水面上不停翻滾的波紋和時不時冒起的一抹鮮紅。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終於有一個人頭自水面探了出來,爾後大口大口地喘著氣,但還不容他多喘上幾口,原本就侯在水面上的龍衛水師軍士立時便遊近前來,一把便又將那腦袋又按了下去。

咕嚕嚕的一陣亂響和水花飛濺之後,水面又恢復了平靜。接著又是另外一個,又是另幾個……最多的時侯,卻有數十個人同時被按在了水中,那激起的水花,卻有如一羣鴨子在水中撲騰一般。這些人死得冤哪,他們全然沒有發現,那些同是潛在水中的龍衛水師軍士,他們出水換氣時,只不過比他們多舉起了一支手而已。

如此只一個照面,兩支水軍便分出了勝負,在龍衛水師軍士們的嘲笑聲中,那原本氣勢洶洶地衝下來的小船隊,只帶了一半還不到的倖存者,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船陣中。這副場景也讓朱清的水師出現了一些不小的騷亂,有幾艘車船甚至已是掉頭想走了,不過最終還是沒有走成,我想那一定是由於有蒙古人在船上看著的原因。

與龍衛水師打水戰便是這下場了,見此我不由再次苦笑了一下。面對龍衛水師不停地蠶食封江的木樁,朱清想必已是陣腳大亂了。否則他也不會傻至派出這些烏合之衆來與龍衛水師在水中作戰。不過就算他理智尚存,對這副局面想必也是毫無辦法。自廣武軍以他們的生命與岸上的拋石車交換以後,朱清的水師註定就是要全軍覆沒之局。除非他們棄船逃到了岸上,那或許還可多活些日子。

終於,一個時辰後,河中的木樁與河上的封江鏈已全部被水師們清除乾淨,全面的水戰還是不可避免地展開了。雙方都將戰鼓擂得震天響,都將最大的,蒙有鐵皮最爲耐打的車船駛在了最前方。在地利上,蒙軍水師可以說是佔盡了優勢,他們的船隊既順風也順水。順風,則箭矢更能及遠;順水,則舟船速度快。由於慣性的原因,速度快也就意味著石彈能打得更遠。但是,只觀雙方艦隻的排列是否有序,只觀雙方的士氣,便可很輕易地判斷出此戰的結局了。即便是那些立於岸上的從末打過水戰的蒙軍,想必也很清楚地知道這點。

木輪擊水之聲不絕於耳,我所領的海鰍船隊位於船隊的中上部,前方正有十餘艘高大的車船做掩護。原本我還想讓這種擁有火炮的海鰍船打前鋒,但一想海鰍船艙板薄而輕,耐不住石彈的轟擊。更何況,海鰍船的火炮大多都裝在側面,攻擊時海鰍船若往江中這麼一橫,那麼自己的船隊也要擋住大半了,所以最後我也只得聽了李寶的建議。

“放……”遠遠地傳來一聲大喊,卻是自蒙軍水師那傳來的。還不待我反應反應過來,便有上百顆石彈撲天蓋地地朝我們飛奔而來。霎時咚咚之聲亂響,木屑與水花亂飛在一起,早已分不清彼此。我可以清楚地看到眼前那巨大的車船在劇烈地搖晃著,同時慘叫聲也從那上面傳了過來。這便是戰爭的殘酷之處了,無論軍士的素質有多高,無論平時訓練有多嚴格,他們在石彈面前卻是沒有區別的。戰爭中的傷亡是不可避免的,區別只在於哪方死得更多些而已。幸而由於前方車船船身高大,承受了大多數的石彈,所以行駛在其後的海鰍船幾乎就沒有什麼損失。

“放……”

這回卻是龍衛水師發出的石彈,機括聲響起,石彈沖天而起,接著大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對面竟然傳來了哭喊聲和驚叫聲。

這還能算是軍隊嗎?愕然之後我情不自禁地搖著頭,不過這卻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對面的那些水師又不是蒙軍,只不過是一些海賊而已。倘若是其它的宋軍在此,想必也好不到哪去吧!

第11章 聯繫第42章 形勢第24章 殺戒第4章 上任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1章 重回臨安第36章 長城第57章 成都之戰(12)第17章 霹靂火球第45章 釣魚城之戰(13)第65章 利州第1章 麻木第6章 順流而下第54章 釣魚城之戰(22)第48章 攻城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1章 一箭示警第25章 驚變第63章 夜觀天像第2章 爭論第11章 誣陷第12章 撤圍第36章 洛陽之戰(9)第51章 成都之戰(6)第6章 非鄞則婺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21章 三峰山之戰(5)第1章 迎客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26章 成都首富第56章 蔡州之戰(9)第17章 回成都第18章 淮河之戰(2)第25章 驚變第10章 盡忠第38章 比試第46章 奴隸兵第63章 同舟第2章 朝堂第2章 接旨第1章 麻木第34章 楚州之戰(3)第44章 奔赴前線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49章 成都之戰(4)第42章 士氣之戰第13章 沈澈出逃第28章 鮎魚效應第23章 水戰第41章 伏擊第17章 回成都第4章 火攻第2章 驅狼吞虎第44章 紐璘軍第14章 老城定計第3章 會李寶第16章 出征第29章 寶靈山第31章 人選第2章 協同作戰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28章 難民第23章 護國公第51章 釣魚城之戰(19)第20章 故人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第61章 酋長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59章 謀利州第45章 勇氣第48章 攻城第48章 巫術第31章 洛陽之戰(4)第51章 意外第13章 完顏守緒第56章 軍心第5章 倚翠樓第10章 盡忠第39章 生死鬥第24章 學習第26章 成都首富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14章 三冗第9章 劫殺第8章 楚州攻略(1)第13章 內政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41章 考覈第2章 面聖第19章 書信第54章 釣魚城之戰(22)第26章 義第55章 釣魚城之戰(23)第1章 一箭示警第39章 滑雪板第36章 忠順軍第18章 洛陽之戰(2)第21章 賭局第3章 驍騎軍第2章 協同作戰
第11章 聯繫第42章 形勢第24章 殺戒第4章 上任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1章 重回臨安第36章 長城第57章 成都之戰(12)第17章 霹靂火球第45章 釣魚城之戰(13)第65章 利州第1章 麻木第6章 順流而下第54章 釣魚城之戰(22)第48章 攻城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1章 一箭示警第25章 驚變第63章 夜觀天像第2章 爭論第11章 誣陷第12章 撤圍第36章 洛陽之戰(9)第51章 成都之戰(6)第6章 非鄞則婺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21章 三峰山之戰(5)第1章 迎客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26章 成都首富第56章 蔡州之戰(9)第17章 回成都第18章 淮河之戰(2)第25章 驚變第10章 盡忠第38章 比試第46章 奴隸兵第63章 同舟第2章 朝堂第2章 接旨第1章 麻木第34章 楚州之戰(3)第44章 奔赴前線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49章 成都之戰(4)第42章 士氣之戰第13章 沈澈出逃第28章 鮎魚效應第23章 水戰第41章 伏擊第17章 回成都第4章 火攻第2章 驅狼吞虎第44章 紐璘軍第14章 老城定計第3章 會李寶第16章 出征第29章 寶靈山第31章 人選第2章 協同作戰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28章 難民第23章 護國公第51章 釣魚城之戰(19)第20章 故人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第61章 酋長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59章 謀利州第45章 勇氣第48章 攻城第48章 巫術第31章 洛陽之戰(4)第51章 意外第13章 完顏守緒第56章 軍心第5章 倚翠樓第10章 盡忠第39章 生死鬥第24章 學習第26章 成都首富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14章 三冗第9章 劫殺第8章 楚州攻略(1)第13章 內政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41章 考覈第2章 面聖第19章 書信第54章 釣魚城之戰(22)第26章 義第55章 釣魚城之戰(23)第1章 一箭示警第39章 滑雪板第36章 忠順軍第18章 洛陽之戰(2)第21章 賭局第3章 驍騎軍第2章 協同作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乌审旗| 肇东市| 河东区| 木里| 钦州市| 永福县| 柘城县| 成安县| 红河县| 蛟河市| 垫江县| 闵行区| 理塘县| 东宁县| 门源| 永安市| 江孜县| 宣恩县| 收藏| 大洼县| 如皋市| 新安县| 类乌齐县| 交城县| 开平市| 凤翔县| 韩城市| 镇康县| 门源| 久治县| 铜川市| 钦州市| 永寿县| 三亚市| 威海市| 蒙城县| 上犹县| 霍邱县| 磐石市| 丹巴县|